西兔生活网

标题: 如何破解“教育军备竞赛”? [打印本页]

作者: TinyBird的马甲    时间: 2019-11-29 01:13
标题: 如何破解“教育军备竞赛”?
■ 文 | 鸿评论

孩子们的教育军备竞赛苦不堪言,不但孩子苦,家长也苦。

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剑桥英语通用五级考试现在成了国内最火爆的考试项目。该考试从低至高分为1-5级,其中1级的难度相当于国内初三毕业水平,3级难度相当于大四的专业英语四级水平。而实际报考者中,1、2级考生多为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3级考生大多为小学六年级学生。

你先别急着惊讶,这种超前教学在家长群中居然已经是常规操作,考试报名还要靠“抢”。该报道称,有北京妈妈发现周边城市的名额早已报满, 国内只有内蒙、甘肃、新疆、西藏、海南等地还有名额,最终选择了海南的考点。更有甚者,因为怕抢不到名额,早早就找了黄牛,而且以防万一,找了2个黄牛,每个收费500元。

新华每日电讯调查显示,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剑桥五级考点,其中的2级报考人数从2014年5月的151人,到2019年4月的1469人,5年增长了近10倍。有培训机构的老师介绍称,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上面”就禁止机构代报名,而且政策越来越严,因为“这两年太火了,教委在严控”。该老师还预测明年的考位会更紧张。

这种热潮的出现毫不令人意外,随着各类“杯赛”的取消,各种可以在小升初环节给孩子“加分”的项目日益集中。前不久还有报道称,大多数安排孩子学钢琴的家长都逼着孩子在小学毕业前考过钢琴十级,哪怕孩子从此一辈子再也不想碰钢琴,只要能在简历上加分就够了。为什么家长们如此急功近利呢?

因为有择校需求的存在,而小升初不能跟任何成绩挂钩,家长为了给孩子“加分”,自然要追求其他优势。有某中学校长透露,小升初虽然不能跟任何成绩挂钩,但现实中还是需要根据某些指标来区分学生,如各种竞赛成绩、证书等。

在《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一书中,作者马丁描述了全世界母亲共同的焦虑:如果没有把孩子送进好学校,就等于在丛林里让孩子被美洲豹吃掉。

教育问题让所有家长陷入了普遍的焦虑,演变成了“教育军备竞赛”。校内的学习也好,校外的补习、各种竞赛考级也罢,其实大家竞争的还是在同龄人中的排名,你上升1位,必然有人下跌1位。《爱丽丝漫游奇境》里的红桃皇后说:“你必须努力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即便已经身处上流社会,但没有人敢松懈,地位跌落随时可能发生。美国财政部2007年的一项研究显示,过去十年,美国最低收入阶层有一半流向了更高阶层;但最顶层的0.01%,其中只有25%的人维持住了地位;原先顶尖1%的人群,十年后有多一半跌落了。最上层下跌的比例,比最底层上升的比例更大。

社会中每个人都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择校需求实际是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前移的结果。

不断升级的教育竞争,具有博弈论中“看台效应”的典型特征。所谓“看台效应”,就好像你在体育场看比赛,当所有人都坐着的时候,既舒服又能看清赛场,但当有人为了看得更清楚而站起身来,后面的人就要被迫也站起来。结果最后所有人都只能站着,收益不变而成本大增。

有没有办法能打破“教育军备竞赛”这个怪圈呢?有,但是很难。

要想管住大家,不要恶性竞争,这是不现实的。即便能做到校内不补课,也管不住校外开小灶,而且越是拥有各种资源的富贵之家,在这种竞争中享有的优势就越明显。即便真的不计代价,取缔一切校外补习,全体学生住校,24小时有人监管,坚决不让学校以外的因素影响学生,但学校之间的差别仍然存在吧?每所学校的质量、每名教师的水平,这中间的差距是难以消除的。只要名师的吸引力仍然存在,家长就会让孩子跟着走,这其中又会给权钱交易留下空间,公平仍然得不到保障。

所以虽然不应该放纵教育军备竞赛这种恶性竞争,但努力的方向可能并不是追求绝对的公平,而是要通过改变竞争的规则,拓宽“成功”的定义与道路,让莘莘学子不必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而是可以条条大路通罗马。

现在的教育体制起源于20世纪初的普鲁士,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应工厂生产模式的标准化工人。而今天的经济发展状况已和100年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务业超越制造业成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增长动力。但看看中国今天的学校教育,虽然内容貌似与时俱进,但形式上仍然以灌输知识和技能为主,为的就是替社会培养所谓的合格“劳动力”,而且效果还不理想,企业往往招聘以后还要从头开始培训。

而且这个世界变化得太快。你大学还没毕业,所学的专业可能已经落伍了;你辛苦学了一门编程语言,结果几年后就无人问津;你自以为进了一家大企业可以高枕无忧了,但转眼之间老板就卷款跑路了……

因此关键不是让孩子在预设的成功道路上过关斩将,而是要培养健康的人格和持续学习的能力与习惯,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短短几年之前,人们绝想象不到直播带货的网红主播最高能年入上千万;游戏电竞选手也能为国争光,影响力直逼影视明星;视频网站“UP主”能够创业开公司,冲击IPO……

而且随着社会协作网络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有机会在自己真正喜欢的领域,充分发挥自己擅长的本领。罗纳德·科斯讲公司存在的前提是,外部市场的交易费用超过了公司内部管理的成本。而现在所谓的“木桶理论”正逐渐被“长板理论”代替,公司没有必要所有事情都自己做,把自己擅长的优势做到极致,性价比更高,效果更好。这个道理套用到个人身上也适用。一个古汉语的奇才要考研究生,必须通过英语六级,今后这种事应该越来越少。当互联网和未来其他技术更加发达之后,外包分工必将越来越细致,无论你的喜好和技能是多么小众,也能在广阔的互联网世界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我们以前强调“干一行、爱一行”,以后真的可能变成“爱一行、干一行”。每个人都能从中收获意义感,感受到幸福感,这是不是对“成功”更好的诠释呢?

我们应当正视中国教育军备竞赛的问题,这显然是对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一个孩子,明明对奥数、钢琴、英语不感兴趣,还逼着他学,无非是为了他日后能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中国人今天对教育问题的焦虑,反映了中国社会仍然具有高度的流动性。欧洲社会今天表面的安逸背后,其实隐藏着社会固化的危机。

但教育的问题不能只在教育领域找解决办法,而要放在整个社会的尺度来探寻。如果能通过其他方式找到人生的意义,体现生命的价值,还用千军万过独木桥吗?人人都能够也应该找到通往自己心中“罗马”的光明大道。
作者: zjgzgoldensea    时间: 2019-11-29 01:13
谁也不能否认德国是世界公认的高素质国民教育国家吧。但德国全国没有一所私立的校外培训机构,德国家长孩子不受课外教育培训的压榨之苦,为什么呢?德国彻底废弃了将人分类贴标签的自私做法,每个孩子都是国家宝贵的资源。德国实行同工同酬制度,不管学历只要干一样工作就领一样工资,那些想读名牌大学就比别人有高收入的想法在德国是不现实的。所以德国的职业教育很发达,德国拥有世界领先的产业工人。另外德国甚至都没有高考,想读大学继续深造的,老师写个推荐信就可以去读,那只是意味着凭兴趣个人愿意多花时间精力从事研究工作,读出来毕业生并不比别人地位高收入高,都是真热爱。相比我们以及东亚国家,从小让孩子残酷竞争,我们内心不是热爱学习而是充满了自私自利的功利主义,想要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想要书中自有黄金屋今后能高大上白富美。太功利了,太陈腐了,别笑话范进中举,其实我们和千年前的科举制度一个样。
作者: 唯冷独嗳月倾心    时间: 2019-11-29 01:13
高中三门课就够了。
淡化高考-----全国按人口划分若干片区。在各区域人数接近的情况下,本区域只看分数。跨区域看排名。
主课----可以增加深度,直接上大学内容。
文科:
主课+指定选修课(语文,外语二选一)+自选副课(一门)
理科:
主课+指定选修课(数学,外语二选一)+自选副课(一门)
如果指定选修课两门都选,可以不选副课。
语文:
中文+自选两门
外语:
外语+自选两门
数学:
数学+自选两门
主课与选修课的区别:所有科目一分为二。主课考全部,选修课考部分。
主课-----考两张卷,算总分。
指定选修课-----考两张卷,取高分。或者只考一张卷。
自选副课-----考两张卷,取高分。或者只考一张卷。
教学活动:
1.学籍与学校。学籍只记录学习时间与考核成绩,上交教育部门存档。无学籍不能转校。
2.不分班级只分期。每一期从头讲,预先报名后打卡上课。
3.文科不分教室,集中到大礼堂里上课。
4.理科分教室,由专门的教师负责。
5.定期测评。科目通过后可以不上课,未通过不上课劝退。
6.生活区与教学区分开。不上课的学生不得在教学区逗留。
7.增加生活辅导和课外活动以及特长培养(体音美)
***科目多了以后,只能排课表。老师之间还抢时间。
最大的矛盾在于---课时是固定的。教学时间不够没法完成教学任务,更无法增加内容,但是出试卷的人觉得太容易了拉不开分值差距,无法排名。那还不如直接分课堂自己去选了。
(搞教育的人不希望分值和题太多太难,出升学考试卷子的人想法正好相反)
作者: taiya1999    时间: 2019-11-29 01:14
贴军备竞赛的标签容易,却没看到这背后的市场和心理需求。剑桥5级是市面唯一一套全球统一标准的儿童英语考试产品,难度可以对接儿童长大后的雅思等考试。国内在这个领域几乎是空白,那个剑桥少儿没做起来,认可度不够。消除这样的竞赛除了政策和舆论引导外,商业上也应该跟上,商业对观念的影响有时大过前二者。这种现象还出现在诸多领域,如泛艺术类的启蒙等。国内能有一套足够权威,足够系统,足够标准,认可度足够高的系列培训和考试服务的话,大家观念会转向的。
作者: 王王王大佛爷    时间: 2019-11-29 01:15
多少焦虑的妈妈,一顿猛虎操作,却只为了孩子找个好工作。。。[我想静静]
作者: 鲨鱼w1    时间: 2019-11-29 01:15
支持取替校外补习班
作者: 黑色暗雨    时间: 2019-11-29 01:16
我想问,为什么教育部出规定,上海民办要摇号。而北京却没有任何动静?
作者: 秋雪寒月    时间: 2019-11-29 01:16
取消高中,大学
作者: 星轨家的阿蒴    时间: 2019-11-29 01:17
教育现代化就是现代化未来。。
作者: 眼快者    时间: 2019-11-29 01:18
当把教育视作产业推向市场时,就注定是这种结果。医疗亦是如此。
作者: Dnizen    时间: 2019-11-29 01:18
内卷化积重难返了
作者: 吃果果的诱惑a    时间: 2019-11-29 01:19
只有让学生5点下课。
作者: dysh8831107    时间: 2019-11-29 01:19
读经教育
作者: 蹦彻善张    时间: 2019-11-29 01:19
术业有专攻,长板理论,似乎有道理,但是以前的手艺人都快消失了,怎么解释?社会需求在变,你的技术再深再专社会不需要了也会被淘汰。这种例子数不胜数,诺基亚 柯达......,特别人工智能兴起,自以为只有人类能胜任的工作,可能绝大多数都会被取代,这些都是家长忧虑的,家长都希望孩子在树干上成长,绝不可能希望孩子变成随时被社会砍掉的树枝。因此专一不一定能解决目前教育现状。
作者: fxwd·十二号    时间: 2019-11-29 01:19
真要按人口划片区,如果主课减少到只剩一门北京占不到便宜的。真的[微笑]
(大城市师资优势全靠三大主课占便宜的,分值大,师资齐全。一直就是这么设计的)
作者: 火叫兽    时间: 2019-11-29 01:20
有些人给的权力太大了。
教育和考试——分开进行,严禁交叉。
考试标准经常评估,及时调整。




欢迎光临 西兔生活网 (https://www.ctlive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