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兔生活网

标题: 电影《爱乐之城》(La La Land)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nelliewumu1105    时间: 2020-4-26 11:30
标题: 电影《爱乐之城》(La La Land)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这部绝美的电影最触动你的瞬间是什么,给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图片]
作者: xiaoxiaojiea    时间: 2020-4-26 11:31
爱乐之城给我最深的感受是:这是一部拍给「成年人」看的爱情电影。
这部电影里俩主人公的生活中除了爱情还有工作,不是那种「整天没啥破事儿可干、只知道围着对方转、为了爱情放弃前途、多年之后互相埋怨」的无脑情节。
再给 Sebastian 一次机会,他仍然会和乐队签约,因为这是一份薪水颇丰的工作,它能维系他作为男性的自尊,也能给他和米娅稳定的生活。
再给 Mia 一次机会,她仍然会去试镜,去演戏,因为这是她热爱且擅长的事情。
这俩人明明在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谁说最后没在一起就意味着「错过」,并不是啊。
作者: 李大花32    时间: 2020-4-26 11:31
今年年初写了这个答案,当时还没想到夏天有这个机会到LA来,昨天去了格里菲斯,真的是有city of stars的感觉,补个图,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原答案————
最触动我的瞬间是,女主事业失利返回乡下,男主半夜开车去找她告诉她第二天有一个面试,女主不想去:
Mia: ...maybe I'm not good enough!
Seb: Yes, you are.
Mia: No. Maybe I'm not.
Seb: Yes, you are.
Mia: Maybe I'm not.
Seb: You are.
Mia: Maybe I'm not.
Seb: You are.

Seb一直用低沉坚定的声音告诉她,you are good enough。
当我们失落的时候,多希望也有这样一个人在身边,无视所有口是心非的伪装,坚定不移地支持我们。

一味的等待太难了,记得要多鼓励别人啊。
作者: 慕Viole    时间: 2020-4-26 11:32
元宵去看的时候,我就一直沉浸在片子里。
甚至到片尾字幕都播完了,我还傻傻地坐在座位上,舍不得离开。
这一种被电影深深打动的感觉,我已经很久没有过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边走一边想,我为什么会这么喜欢呢?
是像其他文章说的,演员演技好,音乐很赞,致敬了很多经典?还是说它把歌舞剧这种古老的类型片复活了?
我想了很久,发现这些影评人的点,都不是我喜欢《爱乐之城》的原因。
我喜欢这部电影,仅仅是因为它的故事,触动了我。
在这里面,我看到了最纯正、最美好的爱情。

可能你会觉得很奇怪吧,明明关于爱情的故事,韩剧有那么多,为什么我还会被《爱乐之城》这么老土,就是两个追梦人相识相爱的故事吸引呢?
但在我看来,霸道总裁和傻白甜那些,只是玛丽苏而已。它们只是让少女心膨胀的粉红泡泡。
真正的爱情片,就该像《爱乐之城》这样,故事再普通,你还是能从里面,感受到各种美好的情愫:热情、明媚和生机勃勃。



(下面有剧透了,但是没关系,《爱乐之城》就是被透光光,你依然会看到流眼泪的电影,如果不想看剧透可以直接拉到最后看导演达米安的个人经历)


女主角米娅(艾玛·斯通,石头姐演)是在片场咖啡厅打工的侍应,她梦想做一个演员,所以她一边打工,一边不停地参加试镜,但几乎每一次,台词都还没念完就结束了。
男主角塞巴斯汀(瑞恩·高斯林,高司令演)呢,也好不了多少。
他同样是洛杉矶里一个怀揣梦想却又被生活操翻的青年。
他喜欢爵士乐,想开一间爵士乐酒吧,可是现实是,他只能系着丝绸领带在餐厅弹最通俗的节日音乐。
看这两个人类似的处境,就知道,他们为什么会相爱了。
他们喜欢的,是对方追逐梦想时闪闪发光的样子。
他们在一起,是因为在对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所以,志趣相投的这两人,爱情来得自然又美好。
他们根本不需要像其他玛丽苏的男女主角一样,互相揣摩对方心意,又或者犹豫不决地在男二、女二之间来回纠缠。
对他们来说,浪漫就是,一对一的深情凝望。


和电影院里互相交缠的双手。


很平淡吧,可普通人谈恋爱就是这样子啊。
哪有什么苦大仇深和山盟海誓。
所有美好的,都是细节。
一个微笑,一个对望,就足以证明,我们是相爱的。

而我最喜欢的,其实是故事的后半部,当他们要结束的时候。
以前看过的很多爱情片,大部分说的都是,两个人在一起的浪漫。
但这部片子,高潮却放在了分手阶段。
在这里面,有几段对话,我印象很深。

首先是,他们唯一一次的吵架。
塞巴斯汀为了赚钱加入了流行爵士乐队,一直要巡演,两个人见面时间越来越少。
塞巴斯汀叫米娅跟着他去巡演,米娅却问:“你真的喜欢你现在在做的音乐吗?”



接着,米娅跑回了老家。
塞巴斯汀去找她,告诉她试镜的消息。
失败过很多次的米娅,不想再试了,想放弃了。
塞巴斯汀却不停地鼓励她,一连说了四次:“yes,you are.”(不,你很好)

最后,米娅参加了试镜,感觉很好,但电影却要去巴黎拍。
米娅很纠结,万一真的选中了,他们两个人该怎么办?
塞巴斯汀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她:“这是你的梦想,你要把你的一切交给它。”
“You know,I'll always love you.”  
(我会永远爱你)



这三段对话,是我见过,最浪漫的分手戏了。
没有咒骂,没有狗血,米娅和塞巴斯汀分手的时候,依然和当初在一起的时候那样美好。
他们依然心怀梦想,他们依然愿意支持对方努力向前走。
这么罗曼蒂克的分手, 是我在其他玛丽苏戏里从来没看过的桥段。
大部分的玛丽苏故事,都是很套路的,伟大的爱情,就是用各种矫情的方式在一起。
但是真正的爱情片,就会像《爱乐之城》这样。
相爱的两个人,不是只有在一起的才是美好的。
相互尊重和相互独立两个人,就算分开,他们依然是闪闪发光的。

所以到了最后,我们才会在这两个心意相通的人身上,看到那段10分钟的反转戏(这里我就不剧透了,全戏最精彩的地方),以及我最难忘的电影片段——
塞巴斯汀和米娅重逢时的相视一笑。




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一幕对我的震撼。
在高司令双眼含泪,微微一颤的笑容之下,仿佛所有语言,都变得毫无意义。
我只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在那一刻,就像被按下了开关一样。
整场电影憋着的眼泪,都在那一瞬间全部涌出。
这一种汹涌的感情,并不仅仅只是为了这两个人不能在一起而难过。
更多的,其实是被电影的情绪所感染。
电影里两个主角对热爱那种不顾一切的态度,真的很打动我。
无论是对爱情还是梦想,米娅和塞巴斯汀都是用最积极的态度去迎接它们:
不去计较结果,每一次都用尽全力去拥抱。
就算失败,他们依然有对着命运微笑的底气。


当然,你会说,这不是鸡汤吗?在现实生活中,谁真能做到不带怨恨地分手?
可是,如果你知道达米安和他前妻的故事,大概就不会这样想了。
达米安和前妻杰斯敏在哈佛读书的时候认识,2008年,两人一起到洛杉矶奋斗,还在2010年结婚,而《爱乐之城》最初的剧本,就是在这一年完成。在最初的剧本里,达米安写的男女主角,就是刚到洛杉矶的毕业生。
而且,和电影很像的是,达米安和他的前妻,也是相互支持着对方的梦想。
杰斯敏是达米安处女作《公园长椅上的盖伊和玛德琳》的制片人,而杰斯敏导演的《玛利亚,我的爱》,制片人则是达米安。
但遗憾的是,这两个人也跟电影一样,最后分开了。2014年,两人宣布离婚。


△达米安和杰斯敏
不过非常有意思的是,两个人的故事,并没有因为离婚而结束。
据《综艺》网站的报道,在《爱乐之城》洛杉矶的首映礼之后,达米安的前妻杰斯敏的名字,被加在演职员表上,成为执行制片人。
而在这之后,杰斯敏也在INS上发了一张《爱乐之城》的电影海报,上面写着:“由始至终我们互相启发、相互影响和彼此帮助,为了对方达成目标、实现梦想,对于这些曾经我十分感激。”



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爱乐之城》的爱情,真的不是什么鸡汤,而是导演达米安的真实经历,是他真正相信的东西。
他相信,爱情不是只有拥有才有意义。
两个人相互扶持走过的记忆,会像生命的印记一样,一直存在大家的记忆,滋养着彼此的生活。
这一切,都会像电影最后的相视一笑一样,让你的人生变得有美丽而有重量。



除了这个之外,达米安还表示,《爱乐之城》也并非只有爱情部分。
和上一部电影《爆裂鼓手》一样,他想讲的,始终是梦想的代价。
“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你会牺牲很多很重要的东西,甚至还会有很多人笑你傻,就像LA LA LAND这个词的意思一样。”(《爱乐之城》的英文名LALALAND有贬义的意思,指不切实际的幻想)
这是很残酷的,但达米安说,他就是很想拍一部电影支持那些正在追求梦想的人。
希望他们明白,无论未来多遥不可及都不要放弃。只要等到实现那一天,他们就会发现,原来所有牺牲都可以是美好的。




△达米安说这一段话,也并不是鸡汤,他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一个人。2010年就写出了《爱乐之城》的剧本,但当时没有人觉得有投资价值,甚至有人提议他将主角变成摇滚歌手。为了坚持,达米安就去拍了另一部电影《爆裂鼓手》,还拿下了奥斯卡的三个奖项,才有人愿意投资这部《爱乐之城》。

坚持不放弃,用尽全力拥抱你生命中美好的东西。
这就是达米安这部电影想说的东西。
尽管它的主题是那么的俗套,那么的老土,可是它直率而激烈的感情,还是会让你忍不住流眼泪。
戴锦华说过,好的商业电影,就是让观众走出影院后,觉得生活还很美好,还有希望。
在这一点上,《爱乐之城》无疑是成功的。
哪怕它的结局是那么的苦涩,但现在我能想起的,还是米娅和塞巴斯汀的每一次相拥。



爱情就该是这样的吧,艳丽,生动,热烈。
就算它最后没有结果,我还是会为人生的每一次心动,感到心花怒放!
总之,我真的超爱这部电影的,因为我一直觉得,爱情的意义不是只有相爱或者被爱,还有勇敢去爱啊!
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是单身狗,就错过这部美好的爱情电影。
它会让你变得温暖的。

花痴女王|文
喜欢文章的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花吃了那女孩”(ID:huachinvwang)
或者我的知乎专栏知乎专栏
作者: yan绎    时间: 2020-4-26 11:33
印象非常深刻的是电影色彩丰富的画面和服装,尤其是主角Mia各种可爱的小裙子。
昨晚看完点映回来花了小半天把剧里服装整理了一下
--------多图预警--------
总结:女主多连衣裙、t恤/毛衣+牛仔裤搭配
连衣裙:露背、显腰线、及膝,材质飘逸(为了跳舞的画面效果)丝绸真丝类居多
牛仔裤:素色修身,长度及踝
整体颜色:白 淡粉 baby blue蓝 草地绿 柠檬黄 黑/深紫
---------------------------
左:白衬衫短裙工作的全部搭配
右:1. one woman show的戏服
2-4. 面试时粉夹克+条纹衫内搭
5-6. 秋天时毛衣+衬衫
7-8. 最后面试时灰蓝色毛衣
9. 在家家居服









左:粉色衬衫裙,领子设计别致
中:1. 男朋友衬衫  2. 粉蓝色衬衫背心+水粉色短裙
右:粉红色t恤+牛仔短裙







左:黄色连衣裙,上面有不明显的小图案
中:绿色绸缎连衣裙,和项链耳环还有石头姐的瞳色绝配
右:素雅白色印花连衣裙,看上去很阳光明媚










左:蓝色连衣裙,材质有点飘的那种
右:1-3. 黑色丝绸细带连衣裙  4-5. 深紫色丝绸挂脖连衣裙












好喜欢这个绿色,比豆沙绿深,有点像青草地又不老气。





最喜欢的一套,简直仙气不食烟火




男主的服装其实也有整理,以后补上。

最后,彩蛋。


作者: 爱唯莪獨譐    时间: 2020-4-26 11:33
两人的会心一笑 小默契 暧昧的气氛 高饱和亮色彩的画面都恰到好处


第一幕的长镜头 和后面连续几个 Someone in the Crowd 和 几段City of Stars都能激发心中躁动因子 不自觉的扭跟着哼唱 每一段歌舞都像是可触可感的花 闻得到芬芳 触得到模样


Emma美爆  高司令的眼神 难忘


但镜头来到最后十分钟 如果当初一见面就吻你 如果当初没和Keith多说那么几句 如果坚持一直做jazz 如果没有错过话剧的首演 是不是就会在一起 就会有孩子 今晚和我来bar的就是你 我挽着你的手 你靠着我 会心一笑 吻你
可是一切都不会了 就像美丽的烟花 多美啊 看的人泪流满面 但是却触不到 摸不着  真真假假 假假真真  我们回不去了 可我依然爱你 最后两人的眼神呜呜我是快哭死了
再次开启循环看预告片ab站花絮 听OST的模式
作者: 婷子婷子婷子    时间: 2020-4-26 11:34
《爱乐之城》,又名《LA LA LAND》。


它是继《泰坦尼克号》之后最打动我的,即使N刷也一如既往地热泪盈眶。


真是美好得无可救药,浪漫得一塌糊涂。


观影的感受只有四个字:如梦似幻


当然,也有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觉得有点俗气,但不影响它横扫奥斯卡获奖无数,还看哭了很多人。


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LA LA LAND,它如玻璃一般干净明亮、纯洁美好。


它也许是梦想的城市,也许是你最爱的人。


这部电影确实讲了一个极其纯粹甚至有些俗套的故事,但没想到最后打动我的,却是陈词滥调的梦想与爱情。


女主米娅是一个怀有演员梦,一心想在好莱坞闯出一片天的普通女孩。


为了实现梦想,她选择辍学,然后一边在咖啡馆里打工,一边参与大大小小的各种试镜,可总是屡屡碰壁。




男主塞巴斯汀是一个痴迷爵士乐,一心想要开一家爵士酒吧,把即将消失的传统爵士乐带给更多人听的钢琴乐手。


可惜迫于生计只能游走在各种餐厅、宴会上弹琴打零工,经常会偷偷弹上一段即兴创作的爵士乐,可惜没人喜欢,甚至遭到老板解雇。




他们就像是这城市里每一个怀着梦想的年轻人,努力打拼却抓不住任何一个机会。


在米娅的房间里,贴着一张巨幅海报,上面是英格丽·褒曼,让我不禁想起她主演的电影《卡萨布兰卡》。


“世界上有那么多城市,城市里有那么多酒馆,她却偏偏走进了我这一家。”




于是他们如命中注定般地相遇了。


情绪低落的米娅走在街上,被传来的琴声打动,默默地走进店里。


她看到塞巴斯汀坐在琴凳上,指尖飞舞,美妙的爵士乐飘出时,整个人都在发光。




她想上前打招呼,但那天他因为没有按老板的要求弹琴被解雇失去了工作,于是他粗鲁地推开她走了。


然后她又在派对上遇到他,他一改当初的西装革履,穿着夸张的夹克,在舞台上配合伴奏。


晚宴上他们又以找不到车为借口,并肩漫步于漫漫良宵。他们一边声称各自不是彼此喜欢的类型,一边又找尽借口与对方多消磨一点时光。




他们分开时没有向对方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本以为后会无期,可缘分是很奇妙的,他们又一次在咖啡馆偶遇。


他们说起了自己的梦想,她谈电影,他谈爵士乐,彼此谈得眉飞色舞。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试探,他们确定彼此相爱,手拉手跑到可以看见漫天星空的天文馆,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是梦幻紫色霞光下的星空,是散落了星光的璀璨银河。




虽然电影里歌舞占去了大量,其实动人的点都埋在细节里。


塞巴斯汀的姐姐说要给他介绍对象时,他因为担心对方不喜欢爵士乐就拒绝见面。


可当米娅明确地告诉他她讨厌爵士乐的时候,塞巴斯汀的反应却是拉着米娅向她介绍爵士乐的美好。


认识你之前,什么都是条件;遇见你之后,什么都能解决。


塞巴斯汀在酒吧遇见以前一起做音乐的故友,他邀请他成为乐队的键盘手,去做人人喜欢的流行音乐。


生活和梦想,要如何选择?


塞巴斯汀为了给米娅更好的生活,放弃了最爱的传统爵士乐,开始为五斗米折腰。


他因此开始名利双收,但离自己的本心越来越远。


即便台下有千千万万的观众捧场喝彩,却只有米娅听到了他痛苦的心声。


爱情最难得的是遇见懂得。


米娅在一次次试镜被拒绝的挫败中决定放弃梦想,心灰意冷地回到老家。


塞巴斯汀却在此时收到了米娅的试镜通知,他连夜开车来到米娅的老家,在室外长按喇叭引起邻居的公愤。


米娅惊讶地问:“你怎么找到我家的?”


塞巴斯汀只是指了一下米娅家门口的图书馆。


这才发现,两个人在初遇的时候,米娅随口一提:“我家门口有个图书馆。”


你说过的每一句话,我都记得。


每一次米娅对自己不自信,一遍又一遍地说着“也许我不够好”的时候,塞巴斯汀永远用坚定而炙热的眼神一遍又一遍反驳她:“不!你足够好!”




他们的梦想,在这偌大的城市里,都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沧海一粟。


但这个世界上,总会有那么一个人。


他理解你的梦想,欣赏你的才华,支持你的坚持,并且不断地为你开凿出一条通往梦想的渠道。


这种感情,早已远远超越爱情。


他们是同伴,是战友,是知己,是爱人,是追梦者。


临近结尾,他们又一次并肩坐在曾经相遇的地方,遥望整个城市的繁华。


她问他,我们要怎么办?他说,如果面试过了,你就去巴黎,那里的爵士乐更好听。


当他们的梦想与宏愿,越来越接近生活,向他们招手的时候。


她说:“我会永远爱你。”


他说:“我也会永远爱你。”




这样的告白,在别的电影里一般是为了厮守终生。而在此处,他们却做好了道别的准备。


若不是彼此惺惺相惜,真心相爱,怎么会有这么浪漫的分手?


高级的爱,不仅仅是彼此陪伴,更是彼此成就。


他们就像是夜空里两颗孤独的星星,因为拥有梦想而发光互相吸引,开始有了交集和共性。


通过彼此的眼睛去看见整个世界,也通过彼此的心,去映照自己的灵魂。


因为你,我才成为了我。


愿我们在彼此看不到的岁月里熠熠生辉。




关于重逢,我看过各种各样的版本,不禁想起《半生缘》里顾曼桢对沈世钧说的那句。


“世钧,我们回不去了。”


隔着漫长岁月的滚滚洪流,回想起曾经的种种,按捺不住悲凉慨叹。


《大话西游》结尾处,站在城楼上的夕阳武士卸下了强硬的伪装,跟紫霞仙子说:“我一生一世都不会走。”


可另一个他,扛着棍子消失在漫漫黄沙中,他落寞的背影像条狗。


假若他日重逢,事隔经年,我将何以贺你?


以眼泪,以沉默?


不!


导演用蒙太奇手法,用长达八分钟的纯镜头语言叙述。


如果可以重头来过……


他们第一次相遇时,他会在饭店里一曲弹奏结束,起身,不会粗鲁地推开她,而是与她深情拥吻。




他会推掉工作来看她的第一次表演,当她的独幕剧获得成功,他会在台下跟满场观众一起鼓掌喝彩。




他会随她一起到巴黎去,巴黎也有很好的爵士乐,他可以在那里继续追逐梦想。




他会跟她结婚生孩子,一家三口欢歌笑语,其乐融融,寻常又美好。




他会把孩子交给保姆照顾,跟她约会,过两人世界,他会开车带她去餐厅吃饭,然后一起走进爵士酒吧,听别人弹奏他曾经做梦都想弹奏的曲子。




奔放多变的镜头,万花筒一般的转场。这八分钟里,我们都知道,这一切不过是他和她的幻想。


镜头回转,一曲终了。


台上是他依旧孤单的身影,而她的身边已经有了丈夫。


她如愿以偿地成为了英格丽·褒曼,他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拥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Seb's俱乐部。


只是他们的未来再也没有彼此。


他微笑颔首,她回头浅笑,两个人眼中都含着盈盈泪花。




全程没有一句话,受到的震撼却十倍于其他影视剧里对重逢的处理。


哀而不伤,平静美好。


虽然再无前缘可续,但我已经在脑海里与你共度一生。


导演的蒙太奇,让我深深地相信,总有那么一个平行的时空,在那里我们会有另一个结局,所有的好事都会实现。


我们梦想成真,我们永不分离。


米娅试镜的那段歌唱表演更是点题,是爱乐之城,更是梦想之城。




She smiled, Leapt, without looking
她笑着,轻轻一跃,看也没看


And tumble into the Seine
跌倒在塞纳河的波浪里


The water was freezing
水冷极了


she spent a month sneezing
之后的一月她都在打喷嚏


but said
可她说


she would do it, again
如果重来,她还会这样做


因为梦想,我们变得无所畏惧。


因为你,我的双眼噙满泪光。


从冬走到春,又从春走到冬,四季又四季,有什么可怕呢?


未能与你相濡以沫,但从未相忘于江湖。


我们所在过的地方,永远萦绕着音乐和舞蹈。


是我们一生的《爱乐之城》。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看看下面,还有更精彩的回答哦,么么啾~


爱吃火锅的匆匆:《燃情岁月》:我心狂野,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

辛辛苦苦码的,点个赞再走哈,么么啾~
公众号:爱吃火锅的匆匆
作者: 王亚中唉    时间: 2020-4-26 11:35
看完就想起拜伦的《春逝》:
If I should see you,after long year.
若我会见到你,事隔经年。
How should I greet, with tears, with silence.
我如何贺你,以眼泪,以沉默。
                    ——George Gordon Byron
作者: 见习糕点师·樱    时间: 2020-4-26 11:36
吵架的时候,Seb说现在没有人喜欢爵士乐,甚至你都不喜欢,Mia说“我现在喜欢爵士乐了,因为你喜欢”。

原来我爱你可以这么简单的说出来。
作者: hxq0626    时间: 2020-4-26 11:36
如果再次出发,你还会不会像第一次那样?



最近要是说自己没看过《爱乐之城》,都没法继续混迹朋友圈了。
为此,专门拉上小伙伴忍受着情人节的暴击,欣赏了这部奥斯卡提名追平《泰坦尼克号》的年度佳片。
电影上映已经四天了,在各个层面的影评汹涌来袭后,我也蹭一波热度,跟大家谈谈我的观后感。
特此预警,本文涉嫌大量剧透,若有不适,来抓我呀。
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这部电影,那这个词不是爱情,不是前任,也不是梦想。
而是它的片名,英文片名:《La La Land》。
它有双关之意,第一层意思是指发生在洛杉矶(Los Angeles)的追梦故事。洛杉矶简称LA,La就指洛杉矶。
第二层意思是La La Land的本身含义,它是英语里的一个常用语,指一种白日梦状态,无视残酷现实,一心沉醉于梦想的美好,从而处于一种极乐状态。
而这正是电影里男女主角色身上,最闪光、最令人动容的地方。

男主高司令(瑞恩·高斯林)饰演赛巴斯汀,一位痴迷于爵士乐,一心想要开一家爵士酒吧,把即将消失的爵士乐带给更多人听的钢琴乐手。可他爱的音乐没人喜欢,他对爵士乐的执拗无人理解,迫于生计只能游走在各餐厅、宴会上弹琴打零工。


女主石头姐(艾玛·斯通)饰演米娅,一位有着演员梦,一心想在好莱坞闯出一片天的普通女孩。为了实现梦想,她读了两年大学就选择了辍学,然后一边在华纳片场咖啡馆打工,一边参与大大小小的各种试镜,可收到的结果永远是拒绝。


赛巴斯汀生活压力重重,似乎每一个人,都要来狠狠踩一脚他视如珍宝的梦想。


可他坐在琴凳上,指尖走过,美妙的爵士乐飘出时,整个人都在发光。


米娅孤注一掷,但眼前的生活看不到一丝希望,面试官会仅仅因为一个三明治,将哭到脸部扭曲的她打断。


可再一次出发时,她如海般的眼睛里,仍然有熊熊的热情。


那因为热爱而闪光的模样,真好看。
就像米娅在她最重要的一场试镜中,讲述她阿姨的故事时唱的歌词:
She smiled, Leapt, without looking
她笑着,轻轻一跃,看也没看
And tumble into the Seine
跌倒在塞纳河的波浪里
The water was freezing
水冷极了
she spent a month sneezing
之后的一月她都在打喷嚏
but said
可她说
she would do it, again
如果重来,她还会这样做
不能获得物质,没关系。不能获得认可,也没关系。
河水再冷,感冒再重,只要有梦想,心就不死。
还会再次出发,就如第一次那样。
拥有这样勇气的人,真是美好地让人艳羡。
希望你也能拥有让你内心热气腾腾的事物,在无数艰难的时刻,你都想要再次投身,义无反顾,如La La Land。
当同样美好的两个人相遇时,那些外人看不到的光芒,在对方眼里却是要闪到晕厥。
你路过正在拍摄的电影片场,凝望良久时,眼里放出的火光,
你谈起美妙刺激的爵士乐时,自信飞扬到令人炫目的神采,
爱情自然无法抵挡得要来临。
导演无需多加台词的赘述,用一支舞,自然又动人的就让爱情发生了。

《爱乐之城》里,赛巴斯汀看到了米娅身上无人问津的才华,米娅理解支持赛巴斯汀执拗疯狂的爵士世界。
这样美好的爱情,应该拥有怎样的结局呢?
只有31岁的鬼才导演,毫不手软的告诉你,应该是五年以后嫁作他人带娃相见式的结局。

赛巴斯汀为了可观的薪水,接受了原本不愿意的流行歌曲钢琴手工作,长久在外巡回演出。
米娅自创独幕剧观众稀少,且负面评价连连,心灰意冷时,意外收到了圈内大牛的赏识,邀请她前往巴黎参与七个月的拍摄。



距离的限制,梦想的招手,该怎么选择?
赛巴斯汀想给米娅更好的生活,接受了不喜欢的工作,开始为五斗米折腰;
米娅想让赛巴斯汀的爵士俱乐部梦想成功实现,为赛巴斯汀设计店名logo;
米娅发现赛巴斯汀做的音乐与他梦想相悖,她要做那个叫醒赛巴斯汀的人;
赛巴斯汀得知米娅获取试镜机会,想方设法也要找到她,鼓励她,带她去。
你懂我的努力,我懂你的坚持。我知道该给你怎样的爱。
所以当梦想向你招手时,你去吧!
要与我分开的话,那就带着我的爱去吧。
要知道,“我会永远爱你。”


在可以陪伴的时候,我尽一切可能在你身边。
在你可以飞更远的时候,我会带着爱对你挥手。
这真是浪漫至极的分手,谁说分手一定要狗血?
若不是彼此惺惺相惜,真心相爱,怎么会有这么浪漫的分手呢?
有人说,看了这部电影想起的人,大概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
是啊,日后去了哪里,那些相伴的日子不会忘,那些真心的珍惜不会忘,
那个曾深爱过、让我成长为更好的自己的人,更不会忘。
看到最好的一句影评这样说:La La Land想说的是高级的快乐来自于彼此成就,而不仅是和爱人在围城中朝朝暮暮卿卿我我,尤其是对于那些内心有热爱的事物的人。
这样的高级快乐,曾拥有过一次,就足以让人从心底里开出勇敢的花儿来吧。
当梦想碰撞爱情时,总是会伴随很多遗憾的故事。
每一次的选择,都让人纠结万分。
每一步的结果再苦,都无法回头。
人生会有百种滋味,可好像再没有哪一种比遗憾让人更难以释怀。
正是因为这样,关于错过,关于如果当时,这样的故事在如今的影视剧里频繁上演。
看过这么多,唯有两部让我印象深刻。
一部就是今天说的《爱乐之城》,一部是前段时间很火的迷你台剧《荼蘼》。
《荼蘼》里,女主得到公司派去上海发展的机会,可男友却因父亲生病不得不留在台湾。要梦想还是要爱情?两难选择中,导演用Plan A 和Plan B 双轨创意给我们呈现了不同选择后的结果。
Plan A 里的女主选择留下陪伴男友,为男友放弃事业,过上相夫教子家庭主妇生活的她,时常望着衣着光鲜的事业型女人幻想,如果当时我选择Plan B,我是不是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Plan B里的女主选择远赴上海发展,与男友分手,又经历了两段无结果的恋情后,她也时常发呆心想,如果当时我选择Plan A,我是不是已经拥有了幸福美满的家庭?
原来,无论哪一种选择,都没有完美的结局。
人生总是如此艰难啊,这不会改变。
《爱乐之城》里展现的如果当时更是让人泪目。
五年后米娅功成名就,携着丈夫,无意间走进赛巴斯汀生意火爆的爵士俱乐部时,两人隔台向往,就如第一次约会时,眼神里只有彼此。

赛巴斯汀坐在台上弹起了两人当时的定情曲,在这十分钟里,导演用蒙太奇手法,展现了男女主的如果当时。
如果第一次见面时,我就吻了你?
如果我从未妥协于生活,从未背弃过梦想?
如果那天你的独幕剧观众爆满,而我也未错过?
如果我们没有吵那场架?
如果我陪你一起去了巴黎实现梦想?


会不会和你结婚的人是我?
会不会和你一起装饰家的人是我?
会不会和你拥有一个可爱宝宝的人是我?
会不会是你挽着我的手,来我们一起开的俱乐部里,听别人弹我们的定情曲?
会不会此刻是我坐在你身边,吻着你?

假若他日相逢,我将何以贺你?以眼泪,以沉默。
曲子结束,赛巴斯汀微笑颔首,米娅回头浅笑,两人眼中都含着盈盈泪花,却终是以一笑画了句号。

人生没有完美的选择,你在,抑或是你不在,
那段时光带给我的勇气,我都会好好珍藏。

对于电影故事的感受就说这么多啦,欢迎看过的小伙伴来留言区交流~
如果你还没看电影,不如就在这个周末,去看看吧~
无关前任,无关现任,就坐在荧幕前,重新完整一次自己的爱情观,也是一件很不错的事。


我知道我废话多之话说:
导演真是个天才啊,看似一言不合的歌舞占去了大量,其实动人的点都埋在细节里,一不留心就会错过。

塞巴斯汀的姐姐说要给他介绍对象时,赛巴因为担心对方不喜欢爵士乐就拒绝见面,可当米娅明确告诉他,“我讨厌爵士乐”时,塞巴的反应却是拉着米娅向他介绍爵士的美好。


认识你之前,什么都是条件。
遇见你之后,什么都能解决。
米娅因为独幕剧挫败,心灰意冷回到老家准备放弃,塞巴突然找到她,告诉她获得试镜机会的好消息时,她惊讶地问:“你怎么找到我家的?”塞巴只是指了一下米娅家门口的图书馆。
如果你倒回去看一下,会发现在两人第二次见面时,米娅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时,随意说了这样一句:


戳到心底啊有没有!
你说过的每一句话,我都记得。

还有每一次米娅对自己不自信时,一遍遍说着“也许我不够好”,塞巴永远是坚定又炙热的眼神一遍又一遍的反驳她:“不,你足够好”,直到米娅平静下来,再次找到力量。
在分手场景时,米娅对自己能不能得到角色很不确定,可塞巴说:
“你会得到这个角色,我知道,我知道这些事情。”


你可以的,我知道。
我只是知道这件事。
怎么办,爱情这么美好的话,好像闲了谈个恋爱……也不错。
往前走吧,说不定,一抬头,看见的那个人,就是呢。
2017,要加油哟。

文章首发于攻号 太阳底下无心事 欢迎关注~
比心。
作者: 我的女孩prince    时间: 2020-4-26 11:37
即将上线的新一期『硬影像:Real & Pure』,我讲了:
最大的区别在于,化腐朽为神奇的东西,是演员的表演和所有人的认真努力。
透过Emma Stone和Ryan Gosling的表演,我看到了让人信服且震撼的电影表达。
这一点,或许是中国电影最大的短板。
作者: huidinggouji    时间: 2020-4-26 11:37
并不是所有伟大的爱情 都需要一辈子相守相依 相互搀扶 往往最体贴看似最适合与完美无缺的爱情 之所以迷人是因为 最终的彼此分离 为了追逐彼此的梦想 各自的生活与努力
作者: zmj1024    时间: 2020-4-26 11:38
在这部影片里,比起爱与自由,成年人的世界里还有一样东西最为可贵,那就是梦想。
       在几乎所有的电影、书籍、音乐都在歌颂爱与自由的时候,仿佛把爱情放在一个可以衡量与取舍的地位就显得特别冷酷与冷血了,可是年轻人,你不能天天只想着做爱与放浪,电影中没有告诉你的比爱更重要的是梦想,此之梦想,不是钱不是权,是内心的安宁富足,也许你遇见了一个姑娘,皎洁如月,翩若惊鸿,她伸开手拥抱了你,你便白天黑夜醉倒在了她的温柔乡,忘却世间百态,忘却苦痛悲伤,有一个人一直在支持你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幸得今生挚爱似乎就此可沉沦,可是现实不允许。也大抵是现实特别残酷,所以艺术家总要编织一些爱与自由这样的字眼去给人们打一针强心剂,让人们看到诗和远方,殊不知最爱已经错过,远方也从不可得。又或许是与梦想相比起来,爱与自由要容易实现得多,只需找到一个人坠入爱河,扔掉手边的嘈杂繁琐,而不需在这个残酷的世界中奋力拼争与他人杀出个你死我活,这一点都不美,却又琐碎,艺术家们不喜欢,这太现实了,观众已经足够劳累,他们需要爱来滋养与麻痹自己,于是就这样晃晃惑惑,人生已过去半载。



       偏偏这部电影,把现实柔化了,讲得这么美,仿佛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注定看不到结果,他们的缘分,也只够走那一程。可他们相爱,于是他们在梦里相爱,在爵士乐里相爱,在迷幻的银河里相爱,在落日的余晖里相爱,在一切他们想去的地方相爱,偏偏不可以在现实中相亲,一眼已是罪过,相爱又如何,最终也只可缅怀、相忘。所以爱情这种主观的东西在现实世界中就要脆弱得多了,你我相爱过一场,仅此而已,有时候与梦想比起来,爱情只能锦上添花,而为了爱情丢弃了一切的人,只能被人们当做凄美的悲剧,爱太鲜活,太脆弱,爱到最后幸福的不少,不堪的似乎更多,于是就有人为了保存爱情最美好的姿态,在最高处选择让他陨落,毕竟爱情最好的模样,是在记忆里。与我而言,这些人脆弱又幼稚,甚至于有些可笑。
       其实电影终究还是把爱情美化了的,两个人最后都事业有成,得偿所愿,所以再相遇时可以坦然放下,坦然接受,所有一切仿佛都很坦然,但若其中一人从未成功,再相遇时,风华意气的TA与失魂落魄的TA,那这份感情的结果就不够体面了,唯有梦想成真,这份感情才显得唯美珍贵,无论结局如何。
多残忍。



       其实不管是电影导演还是观众,都明白一个道理,爱情是现实生活中被牺牲的大多数,它的地位越来越尴尬,人们也越来越困惑,它存在吗,存在,可触碰吗,似乎对我们来说又有些困难了。
       爱情到底是什么呢,是年少的笑脸与衬衫,是长大后的回忆与遗憾,是成功时的月光与朱砂,是失败时的烈酒与香烟。


作者: 贺超亲    时间: 2020-4-26 11:38
刚刚看完,最后两人相遇后的情节,太让我悲伤了。

如果当时你这样做,如果那时我做出那样的选择,我们会多么美好的共度一生。可结局却是,你我只能这样幻想。
多么现实啊。

—————————————————
二刷,突然就释怀了。这不是错过的问题,这是不适合在一起的问题。

Seb眼里,Mia高于梦想,因为她和妈妈的一通电话他意识到有稳定的工作在眼下最重要,就去签了乐队,我从来不觉得他放弃了梦想,是他能分清轻重缓急。但是Mia意识不到,或许她爱Seb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两人同样都有梦想却不被赏识,所以看到Seb没有坚持爵士梦,就接受不了。而她自己,所谓的追求梦想,她心里也没有方向,Seb是她的精神寄托,精神寄托没了,屡次受挫,就撂挑子不干了。所以Seb才和Mia说,“you are a baby”。

所以他俩最后也还是没能在一起。他们两个人,一个是“我爱你所以我愿意牺牲自己一部分来满足你”,一个是“我爱你所以我希望你能一直保持我爱的那个模样”。没有对错,只是不能相互理解罢了。
作者: 龙凤舞九天    时间: 2020-4-26 11:39
《爱乐之城》:爱情梦幻里的“LA LA LAND”

  秋小闲

  看《爱乐之城》那天,我在电影院里哭得稀里哗啦。回想起上一次看电影哭,还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说起来,这两部电影还真是有很多相似之处,一样用克制的镜头语言叙述了一个让人回味无穷的故事,于无声处听惊雷。

  电影于情人节上档。这的确是一部适合情人节看的电影,讲了一个极其纯粹甚至有些俗套的爱情故事:他和她,有一天有幸相遇,爱上对方,相互成就,相互成全,最终黯然分手。整个故事的脉络,很符合中国人的那句老话“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她是怀着演员梦的咖啡馆女招待,他是尚未成名的爵士钢琴演奏者。

  她每天在汉堡与奶昔之间匆忙,在一个与另一个试镜片场之间奔走,就像这城市里每一个怀着梦想的年轻人一样,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机会似乎在眼前漫天飞舞,却抓不住任何一个。

  他呢?在家里囤积了各种与爵士乐有关的纪念品,说起爵士乐的黄金岁月总会眉飞色舞,却不得不靠在咖啡馆演奏《铃儿响叮当》谋生,因为愤懑更因为热爱,经常会偷偷弹上一段即兴创作的爵士乐,可边上的顾客甚至没发现音乐已经不同了!

  第一次相遇,窗外的她,被他的琴声打动,默默地走进来,想要攀谈。然而,那天刚好是他生命中最悲惨的一天,由于被老板发现他又没按要求弹琴,他失去了工作。于是,他粗鲁地推开她,自顾自走了。

  第二次相遇,她在派对上偶遇他。看着曾经西装革履的钢琴家,穿着夸张的夹克,在舞台上替流行歌手伴奏,一种滑稽的感觉油然而生。他很郁闷,望着山下万家灯火的美景,感叹说,这儿真适合情侣,可惜我完全不喜欢你。

  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直到有一天,他们确定彼此相爱。手拉手跑到可以看见漫天繁星的天文馆,甜蜜得像要飞起来!

  他有着自己的梦想,攒钱开一家爵士乐酒吧,让人们在里面听最正宗的爵士乐,但他没有钱。终于有一天,他决定要放弃自己的清高,做一个符合世俗定义的好男人,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去迎合当下普通观众的品味,于是签约成了一个流行乐队的键盘手,开始了一个个城市巡回演出的生活。

  而她,却在他的鼓励之下,放弃了原先稳定的咖啡馆工作,也舍弃了惯常的“试镜成为电视剧演员”的演艺之路,自己写剧本,并且拿出积蓄,做一场独角话剧。

  聚少离多,无法在最需要的时候安慰彼此,让他们发生了争吵,继而分手。她因为话剧受到赏识,获得了演电影的机会,几年后成为了知名的女演员。而他,在攒够了钱以后,终于开了一家爵士乐酒吧。几年后,他们再次相遇,可惜一切已时过境迁,他们已经回不到当年。

  那天晚上,在他的琴声里,画面出现了一场蒙太奇,演出了“如果”。如果第一次相遇那天,他没有推开她;如果他没有决定与现实妥协;如果他们没有争吵和分手;如果她和他仍然在一起……想起《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里面,女孩对男孩说,也许平行时空下的我们并没有分手,可能现在依然相爱,真羡慕“他们”呢!

  电影的英文名《LA LA LAND》,这是一个美国俚语,大意是“处于白日梦的状态”,同时是电影中故事的发生地洛杉矶的别称。尽管爱情故事以分手结局,但仍然美好得像一个“白日梦”——故事中的他和她,最终都分别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一个当上了电影演员,一个开成了酒吧。这会让每个拥有梦想的人松一口气——原来,我那么多次试镜不成功,只是因为我不适合当电视剧演员,而是更适合演话剧;原来,我只要与现实妥协,做一些自己不那么喜欢的工作,就能攒到钱去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

  尽管现实可能比电影中要残酷千万遍,却没有人愿意戳破这样的美梦。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有过他或她的状态,那么多次努力却始终不成功,即使身负才华却忍不住怀疑自己……我们希翼、犹疑、渴望、恋慕,那样胆怯,却又那样勇敢。那一刻,在黑暗的电影院里,我泪如雨下。
作者: 苍枫之海    时间: 2020-4-26 11:39
只简单讲讲我最真实的感受。

《爱乐之城》是一部会帮你认清真爱的电影。

如果情侣去看之后不想分手,那么恭喜你们,你们很幸福,找到了人生挚爱。

如果单身去看之后脑海里浮现过一个人的身影,那么一秒钟都不要等待,飞奔到那个人身边,再也不要把手放开。

如果你看过之后,觉得有点矫情,没想到任何人,也不想哭泣,那说明真爱还在路上,不要着急,留心他/她的到来吧。
另外给你们讲个故事,藏在这个链接里
她影观影团报名|《爱乐之城》这是一部会帮你认清真爱的电影

请勿对号入座,自行判断真假
作者: 郑家少爷金家人    时间: 2020-4-26 11:40
谢不邀

刚出电影院

之前写了很多又都一个个字删掉了

感觉写什么都意义不大

就像电影里

人物特写语言
背景音乐语言
城市场景语言

都远远比人物对白语言来的更富有张力,更加饱和。

想开想去,也许也就一句话。

在爱乐之城

唯梦想与爱人

不可辜负

难以辜负

又或
终将辜负
作者: 毕爱勇    时间: 2020-4-26 11:40
如果能从头再来,我想我们还是会重蹈覆辙。但我仍愿毫不吝啬地赞美那个有你的如果。
作者: 芷江吃货网络    时间: 2020-4-26 11:41
关于《LA LA LAND》“爱乐之城”,我要说两件事:
1、“我会永远爱你”,即使我们最后没能在一起

2、经典看似永恒,却又如此脆弱

1、
怀揣演员梦想的米娅,遇见了狂热的爵士乐演奏家塞伯斯蒂安。二人在米娅最后一次关键试镜后,坐在塔楼外面的长椅上,说出了全片最长情的一句告白:
“我会永远爱你”
“我也会永远爱你”

这是男主女主全片唯一一次最直接最明确的告白。我以为这是完美故事的新篇章,没想到,紧接着的五年后,你我便形同陌路,相忘于江湖,相望于江湖。

(此处鸣谢@ALEX YA在评论区的解读:

I will always love本身就是一句暗含了“无法在一起”的表达。TBBT里leonard因为penny说了这句话还引发了争吵,认为她说这句话下句就是要分手了。)




原来那句“我会永远爱你”,是最残酷冰冷的Flag,亏我还准备为他们喝彩赞叹,可最后散场时,我浮动着脊背,眼泪纵横满面。

“我会永远爱你”,没想到下半句确是,即使我们最后没能在一起。

梦想,与爱情。前者是一位锋利的勇士,后者是一位温润的舞娘,勇士要远赴沙场,舞娘却拉着你总想再跳一曲。

世间最美的两件事,却是如此矛盾的敌人。

米娅为了追寻自己的表演之梦,放弃了美国最值钱的中产阶级职业之一:律师,从律政大学辍学,只身跑到好莱坞的咖啡厅,边打工边试镜。狂热的爵士乐演奏家塞伯斯蒂安,满怀倔强,誓要做经典爵士乐的卫道士,立志开一家自己的名为“棒棒鸡”的爵士乐俱乐部。

好死不死,这两位梦想家,却相爱了。在错误的时间。

因为米娅跟家母电话中的一句“他还没有稳定收入,但他未来会有的。”,塞伯斯蒂安便搁置了自己梦想的进程,走入那个束缚自己灵魂的地狱。

看似坚强,却被生活与感情压得喘不过气的米娅,因为太过高昂的成本,而对于梦想太过急切。所以任何一丝一毫的伤害都会让她千疮百孔,“我不想再自取其辱了”,她终于歇斯底里地对自己的爱人说出那句,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会说的那句话。

为了爱情,我们给了梦想太多的负担。虽然我们的爱情,始于我们的梦想。

笔者是一名影视行业从业者,也算是追求梦想的浩浩大队中的一员。放弃高薪的地产行业工作,跑到北京跨行做影视之前,家母连答带问的问我,“你为什么这么喜欢电影?也许是跟妈有关吧,妈怀你的时候,你爸一打我一气我,我就会跑到艺术宫电影院去看电影。也许从你还是个胎盘的时候,就开始受电影的熏陶了。”

电影之于我,是一个“答案”,每个人都有疑惑,或清晰或不清晰,但每时每刻,每个阶段,人都是带着疑惑活着的。一部好的电影就像一个算卦的占卜先生,它会挖掘出你内心深处最隐秘最敏感的疑惑,并给你一个或许你早就期许的满意答案。(也许当年左右我命运的很多抉择,家母就是在看电影的时候笃定的,也说不定呢)

看完《LA LA LAND》“爱乐之城”后,我得到的答案有两个:
一是关乎于才华和梦想,无论如何,我都要想尽办法,让我的才华不被埋没,按照梦想的地图前进。
至于第二个疑惑,关于爱情,我的答案永远会封藏在心中,不会告诉任何人。

说回电影本身,我刚看完电影的时候忍了又忍,还是哭了,我真的想不明白,为什么两个人最后没能在一起?为什么如此相爱的两个人,在一切都好转的时候,却最终分道扬镳(其实画面中出现“五年后”的字样,紧接着米娅的老公不是塞伯斯蒂安的时候,我还固执的一直以为,那是在剧中“拍戏”的场景,不可能是真的……没想到真的是真的)?

一曲“Mia & Sebastian‘s Theme”结束后,专属于你我的诗篇,却只能在无言的对望中,假装毫无波澜,努力摆出一副“我并不疼”的微笑后,曲终人散。

早知如此,那天第一次见你的时候,我就要毫不留情地吻上去!可后来,你却穿上了别人的嫁衣。

这是一个非好莱坞传统的结局,有点中国青春小说式的意味——“我最后嫁的人,不一定是我爱的人”,电影刚散场时,我以为导演是为了虐而虐,但我抽了三支软红中南海后,我突然发现,原来这才是最真实的结尾。

五年的时间啊,什么没可能发生?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这就是生活。

可能因为二人发现了致命的矛盾,可能因为婚检的时候查出了遗传病,可能因为工作太忙,长期无法见面而感情变质,也可能,他们觉得这种感觉太完美,不如不在一起,这样才能永久。

谁知道呢,总之,五年时间,一切都有可能发生。

那么好吧,姑娘,此生若能再相遇,别忘了“我会永远爱你”,即使我们最后没能在一起。

2、
这同时是一部探讨“经典”的电影。

2013年之前,大家知道中国电影票房最高纪录的一年,是哪一年么?

是笔者出生的1991年,那个年月,一张电影票才几块钱。但没错,那一年是最高的一年。

我的老家,在我小的时候,只有一家电影院,叫做“艺术宫”,全市大大小小的艺术表演与展览,都汇集在此处。而这座宫殿平日里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播放电影。

艺术宫很大,能容纳上千人,有上下两层。那时我们看《宝莲灯》,李玟的“在想你的三百六十五天……”响起,全场跟着哼哼,沉香拿起斧子劈山救母,全场跟着欢呼雀跃。那时我们看《泰坦尼克号》,小城姑娘们放肆的啜泣,Rose的裸体会引来小城小伙儿的口哨声。那时我们看刘德华和吴彦祖的《门徒》,影片高潮,想尖叫就尖叫,影片散场,大家会起立鼓掌。

当然了,如果影片卡带、没声音、画质老旧不清、画面颤抖翻卷,大家马上就会开骂,“妈的!什么玩意儿!?退票退票!退票!”骂完之后还会没来由的哈哈大笑。

小城的娱乐方式不多,大家对电影有一种半开玩笑半较真儿的期待。

如今的“艺术宫”,是一滩因为产权纠纷而瘫倒在地的乱石岗。高中之后,大家渐渐不爱看电影了,艺术宫无人修缮,渐渐颓败,后来给画上了“拆”字。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大家渐渐就不爱看电影了,大家也渐渐不爱过年了,不爱走亲访友了,不爱相互客气的说话了,不爱好好的爱一个人了。

看完《LA LA LAND》“爱乐之城”,我起立鼓掌,但被身边的姑娘给拉了回来,那我就坐在椅子上鼓掌。可并没有人附随我,显得我像一个傻逼。

但是这无所谓,因为我觉得,看完这部片子不鼓掌的人,你们的票都白买了。我赚了。

我唯独遗憾一件事,“经典”死了

经典的事物,总被打上“永恒”的标签。整个“爱乐之城”都在向经典致敬,并不断将经典重塑。影片中也一直在探讨一件事:经典看似永恒,却又如此脆弱。

塞伯斯蒂安一股子狂热,要做经典classical爵士乐的捍卫者,虽然方法执拗,终点遥遥无期。但他也怀揣着同样的困惑,经典怎么了?大家怎么了?怎么就不爱爵士乐了?爵士乐明明辣么可爱!

约翰·传奇客串的Keith,在一次排练之后对塞伯斯蒂安说,“我知道你琴弹得6,我知道你想搞爵士乐,但是有啥用?现在的年轻人还听这个东西么?不听了,他们要新的融合,要更潮的玩意儿,这才是延续经典的唯一方法。”

听着好像没错。

可是Fuck you,fuck them ,老子想搞什么,喜欢什么,跟你们,跟别人有特么一毛钱关系?塞伯斯蒂安脸上连一丝微笑都没闪过。

达米安·沙泽勒 导演的较真劲儿在上一部神作《爆裂鼓手》中可见一斑,人说一部片子的导演,总会把自己人格中的一部分附加在自己片子里的某个角色上,这次,塞伯斯蒂安,再一次“达米安附体”!

《名扬四海》、《卡萨布兰卡》、《错失甜蜜》、《雨中曲》、《随我婆娑》、《无因的反抗》,等等等等,如此多的经典(感谢 @小墨MO 的总结),我挨个致敬!

就像塞伯斯蒂安,每张爵士乐唱片、每张海报、连一个被爵士乐大师坐过的凳子,我都视如珍宝。老子就是要搞爵士!

幸好,《LA LA LAND》“爱乐之城”大卖,塞伯斯蒂安的“Seb's”爵士乐俱乐部成为一座难求的殿堂,会有人为一部电影起立鼓掌,会有人认为过年以及很多其他的传统节日是很重要的,会有人认真地好好爱一个人。

经典看似永恒,却又如此脆弱,一不小心可能就要被时代遗弃。

但,经典还是永恒!

以上。

老武的电影院:
关于《月光男孩》(Moonlight)
作者: 黄河道帅磊    时间: 2020-4-26 11:41
一个懂音乐的导演能有多么可怕。
—————————————————————————
2017年02月11日更新:  今天元宵节点映,独自去看了《La La land》,原声专辑是去年12月7日发行的,听了三个月原声,憋着没看枪版,今天仿佛见到了老朋友的真容。

到了第一家影院,原本六点开始放映的电影推迟了30分钟,一问说密钥没发下来,不给放 ,经理提出补偿说可以看食神或者极限特工。
  看他娘的屁!

以自己最快速度骑到了第二家影院,赶上了七点半的一场,幸好今天不算太惨,这家影院顺利放映了。

观影的人坐不到四分之一。也不奇怪,大部分人都去看极限特工和食神啥的了。旁边一对老夫妇玩了整场的手机,有对情侣到了中途才走进来看。我和少数几个人,也许同是la la粉,认真的看完了全片,哼唱完了全片。

我想说的是真正热爱电影的人也许不多了。到电影院人的也许有的只是来泡妹的,也许有的只是来和同学聚会的,有的也许是拿了免费卷的,来电影院刷手机或者睡觉的。

电影院也无法给你很好的观影体验。有给伴侣讲剧情的,有熊孩子闹事的,有观影途中打电话的。如今去电影院看电影越来越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折磨。

也许你们会说我事妈吧,但我无法接受在电影院耍手机睡觉的行为。一天二十四小时哪个时间不能用来刷手机,偏偏要看电影的时候刷?现在的中国人真的不能用心做好一件事情吗?即使电影再烂,你还是掏了这分钱,看个乐呵看完后吐槽下又未尝不可?

也许是身处中国的环境因素的影响,真正的影迷变得越来越少了。城市中早已没有影碟店了,人们不是为了看电影而去电影院,都带着自己的杂念和想法。

我很欣赏一个影碟店老板,只要我说我想要哪部片,他立刻就回去进货给我。很怀念一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他曾励志在高中看完imdb100佳。很想在见到学校电影部一起观影的那个妹子,看到她库布里克的手机壳,我就知道我们会聊很久,很久。

很喜欢已经退役的老湿alwayswet,他是我cult片的启蒙者之一。很喜欢喷神james,感觉他和我有着一样的恶趣味,整天看《鬼玩人》《终结者》等而又乐此不疲。很喜欢电影最top君,感觉他是一个真正热爱电影用心做视频的好up主。

我希望能有这样一位伴侣,我和她能像Mia and Sabs一样在天台起舞,又能像vecent和Mia一样在Jack Rabbit slim 跳兔子舞。又或是像《芳芳》里苏菲玛索的双人舞。

我们对电影的热爱会逐渐消退。但就像《爱乐之城》一样,会有好电影提醒你你为什么爱电影。我们爱梦想,爱美景,想爱,想坚持不懈的努力。人人都想象着美好的未来,也许生活不会给你,但电影会。真正好的电影永远会提醒你这些,就像la la land,理想,爱情,迷影,歌舞,美景,这就是一场电影梦。
——City of stars are shining just for those who love films,who love lives,who love each other.
作者: yico_晓霞    时间: 2020-4-26 11:41
谢更正,五年后。直到最后五年后的剧情之前,我都认为这是个“还不错”的片子。最后直接montage惊爆我的狗眼。

但后来看完仔细回想细节之后,这不是个只关于爱情的电影,也关于梦想和人生。

有人说他们好可惜,错过了,好现实因为爱情。但另方面也很梦幻:都达成梦想,一个当了明星一个开了酒吧。好莱坞有成百上千的人做着一样的梦,几人能成功呢?

但是片中没告诉我们mia是不是同时也是个出色的剧作家,男主当时不喜欢女主给club取的名字,最后也是为了纪念(我猜)用了那个代表他们真挚却消逝了的爱情。

关于爱情,两个人性格其实相撞,都太过倔强。男主(抱歉我真的没听清名字)一直耿直清高,自尊心强。(一开始狂按喇叭催女主,在饭店第二次相见不理会女主的赞美直接撞飞)以及最后两人争吵之时,mia伤心男主放弃了梦想变的商业化。她问他你喜欢站在那样的灯光之下吗?他直接说出了你是个演员,你应该就想站在灯光之下,你希望我还是回小饭店弹jingle bell,这样会显得你比我强。我个人认为不光是因为逞强,一开始两人交谈之时男主也表现出不太认同演员的艺术价值,但这时候达到了巅峰点。

女主看到男主在灯光之下弹奏他本来根本看起不起的音乐,变得商业化,她也没有想过是什么让一个那么清高的男人放下梦想,低着头选择了这份工作。

最后他去劝mia回去的时候,说你是个小孩,像小孩一样哭。这句话其实也是充满苦涩和怨言:你不知道我为了你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你想走就走想不干就不干了。你就是个幼稚的小孩子。
如果不是那样倔强好面子,他可以冷静下来说的更好。

我一直期待男主最后会对女主说句对不起,我不该当时贬低演员的价值之类的,可是他没有。我也希望女主为男主一直为了承担男人的责任和自尊放下身段和梦想,和最后来找她帮她重拾梦想,说句谢谢。她也没有。

最后在正片和montage里,女主分别手挽着自己的丈夫;和高司令手牵手。这也是两种不一样关系的展现。丈夫和她应该都很敬重,尊重对方,丈夫也不会像高司令一样说演员就是light person那样的话;mia和高司令更像是有着激烈爱情,相爱相杀的一对。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女主多年后选择和了更稳重的丈夫结婚,因为女孩子长大了。

男孩仍像以前那样保持对于romance的初心,他还是那样的活着。

两个人分别达成了人生上的成功,只是性格和外界因素所加,离开了对方。

只是奋斗时期这样真挚的感情,他们都忘不掉。

“如果当初是我那样做,是不是一切都不一样?”

是的,也可能你们最后在一起了,可是梦想也不会成功。

人生向来都是选择题。




欢迎光临 西兔生活网 (https://www.ctlive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