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兔生活网

标题: 国产性张力代表!靠猥琐油腻翻红,内娱国家“三级”演员独他一份 [打印本页]

作者: 刘国祯    时间: 2024-3-20 22:00
标题: 国产性张力代表!靠猥琐油腻翻红,内娱国家“三级”演员独他一份
经常逛影视区的各位,不知道有没有听过一句话:
不羡鸳鸯不羡仙,羡慕侯总每一天。
靠着独特的气质,过于“狭窄”的戏路,独立于江湖。
只要有他出现。
永远不缺乏网友的呼声:
“不像演的。”
“建议查查。”
“可以直接判刑了。”


他就是侯天来。
从艺三十多年,终于在六十多岁的年纪“翻红”互联网。


在国内老演员都被争做老艺术家,当老戏骨的时代。
也是时候聊聊这位国家一级(三级)演员
他是怎样用一个眼神。
演出了此处省略两万字。


01
侯总的代表作,首先要提到的就是《人民的名义》。
他一开口,就让“学外语”深入人心。
但这个角色的火,对于侯天来,绝对是一个意外。
当时,导演李路邀请师兄侯天来到剧组客串一个角色。
很简单,一页纸,几场戏,两天就能拍完,但唯一的问题,是这个角色有点“有伤风化”
因为可能会有损公众形象,之前导演看好的几个老演员先后都婉拒了。
但面对师弟的邀请,侯天来应了下来。
因为这个角色对于他来说,难度并不大,甚至他根据过往的塑造经验,还对呈现效果进行了润色。
坏,也坏出特点,坏得生动。
于是,就有了侯老师在《人民的名义》里饰演的法院院长陈清泉的精彩演出。
表面上一本正经,一被抓包就气急败坏。
不仅给角色学外语这个梗增加了说服力。
(他中学时是英语课代表,父亲也是英语老师。)




还在拍摄时临场给角色增加不少设计。
比如当陈清泉被警察抓现场后,一套否认,拒绝,直接睁眼说瞎话。
不仅演出了贪腐分子色厉内荏的一面,更是颇具小丑的喜剧效果。




不得不说这个角色后劲太大。
对于观众。
更是对于侯天来。
一度影响到了侯天来的生活:
不断有好事的朋友打电话调侃,家里人也埋怨他接这个角色不体面,说出去不好听;


甚至他自己,也在采访中坦言,不想再接这类角色。


观众当时记住了《人民的名义》陈清泉。
可后来随着不断考古,大家发现侯天来老师已经不是第一次趟这浑水了。
他几乎成为了某类角色的特型演员。
翻开侯老师的履历,映入眼帘的是一连串的“温柔”:
2008的《温柔的背后》,2010年的《温柔的背叛》,2011年的《温柔的谎言》,2012年的《真爱背后》,2013年的《谎言背后》,再到2014年的《温柔的诱惑》,2015年《谎言的诱惑》。
看名字就能猜出,主要讲述现代都市里关于爱情和谎言的各种猎奇情感BE故事,而且剧中经常伴随着各种在现在看来不让播的“擦边球”桥段。
现在网上流传的侯总的一大部分“令人艳羡”的戏份和角色设计,都是出自这个系列。
侯老师一人就独占了一条赛道
比如在《温柔的背后》里,饰演因为管不住自己,在酒吧一夜情,结果被对方拿捏、勒索、纠缠的知名电台节目主持人。
贡献了“被扑倒”的名场面。


在《温柔的谎言》里,饰演人到中年的成功企业家,先是出轨秘书还生了孩子,之后又因为能力不行,被妻子嫌弃,还被戴绿帽。
在《真爱背后》里,饰演芭蕾舞团的团长,利用手中的权力,直接在单位各种潜规则女演员,一颦一笑都尽显猥琐。
在《温柔的诱惑》里,饰演知名作家,为了一个年纪可以当他女儿的小姑娘,抛妻弃女,最后身败名裂。
在《谎言的诱惑》里,又变成了空降文化公司的老总,凭借手中的权力,一边让一群女下属为此争风吃醋。
一边也利用各种潜规则,疯狂学外语。




而同一时期,还有《午夜蝴蝶》,他饰演民国时期上海的一所公寓的房东,在一群租客中周游花丛;以及在《中国刑警803》里客串一夜情之后被勒索五百万的大老板……
一水的lsp。
油腻猥琐,色眼迷离。
侯老师为啥能演得那么传神,看了那么让人上头?
首先。
侯老师饰演的角色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衣冠禽兽
全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有媒体人、作家、企业家、官员。
所以侯老师的演法,并不是在显露,而是在隐藏。
他演的是,在衣冠楚楚的遮蔽下,那逃逸出来的淫邪。
具体来看侯老师是怎么演的呢?
在毫无裸露,甚至手都没碰的情况下,他光用面部表情就能演绎出浓浓的性意味。
而他演的角色,通常都要顾脸面,不可能七情上面。
表情幅度都很小,却意味深长。
侯老师抓住了一个窍门:
微妙的分裂感。
纯真的面容,眼神和笑是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
但lsp,眼神和笑是各忙各的。
笑容主外,负责维持一个亲切、正经的形象。
眼神主内,不断上下打量,才是他内心真实的目的。
这种反复掩饰又旁逸斜出的色劲。
是一种更具穿透力的演法。
因为直白的色,就只能代表lsp。
而侯老师演绎的色,却能够指向所有道貌岸然的人。
以为正经背后,都可能是装正经。
一切示好,都可能是别有用心。
以前你以为色就是动物本能。
侯老师却让人看到:
色,是人情,是世道,是江湖。
在《真爱背后》的名场面。
家暴受伤的晓薇来办公室找团长摊牌,说希望通过和他上床换取去美国的机会。
看看侯老师是怎么演的:
先是开玩笑化解对方的直球,再是矢口否认晓薇说团长对她觊觎已久的过往,再后边继续拒绝,但是逐渐没有那么坚定。
到最后,看晓薇的态度,思考她的诉求,才觉得这事有戏。
于是不好意思站起身,来了一句,我都方便。
袒露了本心。






淫荡好色谁都会学,但能像侯老师这样演出层次感,演出角色的情绪递进的,还符合人物设定,内娱还真没几个。
所以回看那个学外语片段。
一个陈清泉爆火了。
其实是侯老师的厚积薄发。
在《人民的民义》之后的几年,他所饰演的角色逐渐回归正途。
比如《香山叶正红》里的毛人凤,《搜救》里为救人牺牲的白所长,以及《河边的错误》里那个爱打乒乓球的公安局长。


某种意义上。
在互联网上开始玩梗的时候,他作为“三级演员”时代已经结束了。
但相比结束时的“悄无声息”。
他的开始。
反而更值得聊聊。
侯总那令人羡慕的往事。
02
按照侯老师在节目中谈及自己的家庭时所说:
父亲是中学老师,自己早年练冰球,后来当工人,恢复高考后考入吉林艺术学院,是当时家中几代人里唯一一个从事艺术的。
毕业之后,也算得上是顺风顺水,进剧团,演话剧,再到进入影视圈。
因为公认的人品好演技佳,不愁演戏的机会,也因此留下了大量的角色额可以被发掘。
而且相比现在对侯老师中年油腻男的印象。
早年的他,走出舞台,靠的是书卷气。
尤其是,清瘦,文弱,戴上小眼镜……
不论是1986年的剧《康德第一保镖传奇》,还是1988年的《最后一个皇妃》。
导演都选他来演溥仪。




有多像呢?
在拍《最后一个皇妃》的时候,他去拜访角色原型的李玉琴女士,得到了对方的充分肯定。
此后,侯老师获得了更多机会。
比如因为溥仪演得好,他一连饰演了多位皇帝。
从溥仪,到光绪,到咸丰,三代皇帝都演了,堪称皇帝专业户。
(清宫戏有效遮掩了他的高发际线)




除了皇帝之外。
当时的主旋律电影,商业故事片,都能看到他的身影,而且正派角色,反派角色,他都驾驭得住。
比如在建党七十周年的献礼片《开天辟地》(1991)里,饰演一大代表李汉俊,在电视剧《遵义会议》(1996)里,他饰演博古。
他的知识分子形象被业内广泛认可。






但如果拿掉眼镜,就会发现他的气质又会发生明显变化。
尤其是,清瘦的脸型,发际线比较高,发量又不多,一旦梳成大背头,就不由地给人往坏蛋的方向引。
奸诈,狡猾的恶人气质,拥有很强的辨识度,更适合反派。
像《摇滚杀手》(1993)里的林欢,《追杀大总统》(1993)里饰演的袁克定。




某个角度上说,这个发型,这个发量,都限制了他的“可塑性”。
如果说传统审美中,浓眉大眼,一脸英气是典型的正派主角脸。(比如朱时茂,何政军,邵兵……)
那侯总这种清瘦阴鸷就是典型的反派气质。
再加上知识分子的过往认知,基本上,“斯文败类”式的角色对他来说都不用发挥,往那一站就能入戏。
导演们也发现了这一点。
之后,不是犯罪组织的幕后黑手,就是作奸犯科的斯文败类。
怎么演,怎么对。
普通演员都担心演得不像。
侯老师这边给人不像是演的。




△ 上《决不放过你》下《与敌共眠》
但有趣的是。
因为大众对男演员的包容,会明显随着年龄增长而放宽,尤其是对中老年男演员,不论外形如何,都能通过角色设定来托底。
(相反女性演员的环境就更严苛。)
所以哪怕已经拿到了反派角色形象加成,几乎成了反派专业户,侯总依然饰演过不少正面角色。
比如2004年的《极度危机》里饰演警察李国豪,剧中他带团队跨国追捕,并剿灭了一个拐卖妇女和贩毒的境外团。
但这个角色就完全没有形象的加成……


远不如他的反派让人印象深刻,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家庭情感类的角色会容易让观众接受。
按照原先的发展。
侯老师的角色可以预料的,会不断在达成《刑法》大满贯成就上努力耕耘,很多年后凭借反派专业户留在大众影视记忆中。
但万万没想到。
一个偶然的机会,发掘了他的另一面。
03
和《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的安嘉和一样,电视剧《女人不再沉默》的变态主编汪显声。
曾经是不少人童年阴影。


和现在的短视频剪辑里,把汪显声的行为、发言当作先锋式的猎奇呈现不同。


在当时这部剧刚播出的时候。
其实是开了风气之先的:
国产影视剧中还未曾有过这样的角色。
哪怕有,也不曾有过这样的演出。
而且这要分开看。
首先是汪显声这个角色,在那个年代代表了创作者对于职场性变态最大胆的想象。
明面上是一个文化人,知识分子,杂志主编,形象端正,工作体面。




但实际上。
不仅内心空虚,反动,性格和行为上,也都被欲望绑架,驱使。
对待目标,普通的性骚扰都是常规操作。
还有角色扮演等变态行为,至于诱骗,暴力,偷窥,传裸照,造黄谣等各种下流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同时,还因为掌握了单位的事权,财权,能够轻易鱼肉和剥削下属,而且往往还假以正当的口径。








直到现在,国产剧都很难有类似直白的角色出现。
更值得一提的是。
在后来的采访中,侯天来曾说,自己一开始并不知道这个角色是变态,所以在导演要求演员做一些大胆举动的时候,会非常尴尬。
开始并不知道是一个 有关“性骚扰”题材的电视剧,后来看到了全部剧本后才知道。而且越往后拍,越觉得汪显声这个人太可恨了。当时心里真有一种“不拍了”的冲动,但又一想,性骚扰问题的确已经浮出水面,像“汪显声”这样的人必须被揭露出来。所以我决心演下去,而且一定要演好。
这并不是假话。
在内地演员很长一段时间的教育中,受限于角色脸谱化的传统,对于复杂的角色演出,缺乏研究和实践。
举个例子。
当年张光北在拍《三国演义》的时候,曾苦恼吕布的沉迷酒色要怎么拍,为此去问导演(女),被一口回绝:
那是你们男人需要去琢磨的事。




某种程度上,所谓的xx专业户,也是一种顺应演员个体特质去演出的方式。
所以,对于侯老师来说。
虽然相比其他演员,他离汪显声这个角色的位置更近,但真要演好这个变态,也并不是容易的事。
而他的做法,在于贴近汪的位置,把所谓变态行为“合理化”:
他就是一个利用职权“占便宜”的人,其实我们周围隐藏着很多有这种丑陋心理的人,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性骚扰。
别人追逐的是经济利益,汪追逐的是快感,而且是剥削和压迫的快感,所以可以看到,汪显声对自己的很多变态行为,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


要演好他,就得相信他的脑回路和人不一样。
而这个角色,也给侯老师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是家喻户晓。
不少人看到他就躲远,有甚者朝他扔水瓶,家里人也埋怨他,希望他不要接类似的角色。
他其实有过预料:
一个小细节,《女人不再沉默》片头演员名单上,侯天来还特意改了名字。


虽然生活中受了影响。
他的事业上却完全打开了新局面。
业内突然发现:
在国产影视剧演员中,真的还有人能够驾驭这类角色。
尤其是在尺度受限的国产荧幕上。
一个形象生动的lsp,能够在不裸露的情况下,将情色氛围烘托到极致,让剧情瞬间活色生香起来。
属于是四两拨千斤了。
于是国产剧纷纷找上门来,点名就要那套表演。
才有了b站上那些剪辑区的素材来源:


甚至带来的影响是,在去年上映的《河边的错误》这样一个文艺气息浓厚的犯罪题材电影里。
因为饰演局长的是侯天来。
不自觉就给电影在解读中捕风捉影的性隐喻,找到了立足点。
但Sir还是想说。
这一切都已经结束了。
在侯老师逐渐淡去的时候,和他一起结束的,其实是国产影视史上那个堪称狂野的创作高峰期的大环境。
尤其是再配合侯老师饰演的反派角色看:
当时的刑侦剧里,黑恶商人能够扶持流氓出身的弟弟成为当地公安局长,能够把恶拍得让观众心惊胆寒。
当时的职场剧里,变态主编能够借单位权力横行霸道鱼肉下属,毫不收敛,同时在故事主题上寻根到文革伤痕。
当时的都市情感剧,能够大谈欺骗与谎言,毫无顾忌给观众发刀片,做各种BE结局,甚至擦边桥段拍得蹭蹭作响,主打一个上下不限。
更别说主旋律作品。
就问还能再出现一个陈清泉这样的生动又猥琐的腐败高官形象么?


Sir持保留态度。
总的来说。
侯总的翻红,最初来自一些网友的恶趣味。
但在这一片下三路的俗气羡艳中。
未尝没有一点唏嘘的回望。
那是风吹过之后,惊醒的错愕。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吉尔莫的陀螺




欢迎光临 西兔生活网 (https://www.ctlive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