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育儿] 6个孩子5个博士,蔡笑晚的24字“育儿秘诀”,值得家长学习

[复制链接]
12084 1
wangmeng 发表于 2021-1-29 14:40:28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有用的人才,而在孩子的学习生涯当中,学历就是孩子能力的一个呈现。如果家庭当中能够出现一位"博士生",那么这也就意味着父母的教育是成功的。而有这样一个家庭,6个孩子当中就有5位博士生。

6个孩子5个博士,蔡笑晚的24字“育儿秘诀”,值得家长学习 第1张图片


蔡笑晚培养出多名优秀子女

蔡笑晚出生于浙江的一个医学世家中,他从小对学习十分的热爱,但是蔡笑晚读完初中之后,他的上学之路就受到了阻碍。通过自学高中课程,他顺利的考入了杭州大学,但因为父亲去世,所以蔡笑晚选择从大学退学,并扛起生活的重担

6个孩子5个博士,蔡笑晚的24字“育儿秘诀”,值得家长学习 第2张图片


后来蔡笑晚成家立业,并生下了6个孩子,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一直抱着将孩子"培养成才"的理念。而在他的教育之下,几个孩子也不负期望的成长为出色的人才,6个孩子中就有5个是博士生,还有一位则是中国科技大学的硕士生

能够将所有的子女都培养成才,蔡笑晚也被人称为是"教育专家"。而值得所有家长学习的,就是蔡笑晚的24字"育儿理念":教育抓早、从小立志、学会自学、做人优先、愉快学习、爱与沟通。

6个孩子5个博士,蔡笑晚的24字“育儿秘诀”,值得家长学习 第3张图片


24字"育儿秘诀"的重要性

1、教育抓早、从小立志

之所以对孩子的教育越早开始越好,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孩子年龄越小,他们大脑的可塑性也就越强,所以这个时候对孩子进行教育,能够有效的开发他们的潜能。也正因如此,所以引导孩子从小立志,让孩子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孩子有目标感,学习效果也会更加显著。

6个孩子5个博士,蔡笑晚的24字“育儿秘诀”,值得家长学习 第4张图片


2、学会自学、做人优先

"先学做人、再学学问",这样孩子才能够成长为一个内外兼修的人,即便孩子有了丰富的知识,但他们缺乏做人的美德,也很难被社会接纳。而在教授孩子知识的过程中,蔡笑晚更注重孩子的自学能力。一个孩子拥有自学的能力,他们才会不断的去探索和钻研,才更有可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3、愉快学习、爱与沟通

学习本身应该是一件主动的事情,所以这就需要孩子能够爱上学习。而要想孩子爱上学习,父母就必须要让孩子愉快的去学习,这样孩子能够保持耐心和积极性。而愉快的学习也少不了父母的爱与沟通,父母的爱能够让孩子更有信心,而与孩子沟通则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感受并进行引导。

6个孩子5个博士,蔡笑晚的24字“育儿秘诀”,值得家长学习 第5张图片


教育孩子,要舍得投入

1、经济投入

教育上的经济投资是最基本的一个条件,孩子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也是需要有"硬件"的支持。像是父母要让孩子学绘画,那么就需要给孩子购买绘画工具。所以说,在家庭能力范围之内,想要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合理的经济投入是不可少的。

2、时间投入

好的教育一定离不开父母的引导,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父母一定要社会投入时间成本。像是想要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父母就要懂得花时间陪孩子一起阅读。孙莉在黄多多放学之后就会陪着她一起看书,而慢慢的,黄多多也就爱上了阅读,甚至每天都必须读完一本书。

6个孩子5个博士,蔡笑晚的24字“育儿秘诀”,值得家长学习 第6张图片


教育孩子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父母一定要根据孩子的成长规律,找到最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父母懂得正确的教育孩子,那么孩子也将受益无穷。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下一篇:育儿路上的苦恼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TTzys4 发表于 2021-1-29 14:40:39 | 只看该作者
 
博士生并不出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3 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