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探案所第二十五案:「瞄准的乐趣」——华盛顿连环枪杀案纪实篇(下)

[复制链接]
14229 20
折尽人意9 发表于 2021-6-5 18:16:44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衔接语:
问这光天化日之下,到底是谁在肆无忌惮的行凶?
没有完美的犯罪,逞凶者的恶报这就来了。

④线索



就在警察们万分焦急的时候,一位神父向警方提供了重要线索。
他说自已接到过一个神秘的电话,打电话的人声称自己就是在华盛顿杀人的枪手,这个人还出口侮辱了耶稣。
警方对神父的通话记录进行了调查,发现那一通电话使用的电话卡最初的办理地点是在阿拉巴马州。
华盛顿警方马上联系了阿拉巴马州警方,要求调查有没有发生过类似案件。

很快他们就查出在2002年的9月21日,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一个卖酒的商店发生了一起枪击案,凶手一进门就开了枪,一个妇女被打死还有一个受了重伤。

而且,凶手还抢走了一张信用卡

华盛顿警方惊喜的发现,这个信用卡账户正好是凶手要求给他付那1000万美元的账户
另外,在蒙哥马利枪击案现场凶手还留下了一枚指纹

警方对指纹进行鉴定,在庞大指纹数据库里他们最终锁定了一个人——李·马尔沃(Lee Malvo),一个17岁的牙买加移民(马尔沃和其母亲在偷渡后曾被拘捕,所以留有指纹)
警察还发现,马尔沃和一个叫约翰·阿兰·穆罕默德(John Allen Muhammad)的人来往甚为密切。

一些警方突然想起,13岁的男孩艾伦被枪击后不久,他们曾在附近的一辆车里看到过睡着的穆罕默德。

只是当时,警察们都以为他是个流浪汉。  

现在,警方有了两个重要线索:
——可以确认艾伦案发生的时候穆罕默德就在现场
——因为当时对犯罪现场附近的车辆都进行了记录,所以警方可以滑楚地查出他的车牌号
很快,警方就开始查找那个车牌号NDA2ZXX的车。
10月23日夜里11点半,从宾夕法尼亚州经过麦斯威尔大街的惠特尼·唐纳休( Whitney Donahue)突然发现临时停车站附近停着的一辆蓝色雪佛莱车的车牌正好是警方要找的车牌。

他给911打了电话,说自己可能看到了那个车牌,但太黑了没看清。

警方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居然让唐纳休去确认一下,顺便再看看车里有没有人。

唐纳休一想有点怕,于是他跑到附近找了另一个司机帮他去看看。

得到确认之后,警方终于出动了。
在车里,警方抓到了两个熟睡中的男子,李·马尔沃和约翰·阿兰·穆罕默德。

另外还找到了:
——一支步枪
——一支望远镜
——一个狙击垫
——一个消音器

车上还被人为钻了两个洞,一个刚好够步枪管口进入,另外一个则刚好可以使用望远镜。
警方随即逮捕了两人,步枪种类经过确认也和子弹一致,笔管上的微量DNA和约翰·阿兰·穆罕默德确认一致。
探案所第二十五案:「瞄准的乐趣」——华盛顿连环枪杀案纪实篇(下) 第1张图片 约翰·阿兰·穆罕默德
⑤审判


2003年10月,对两人的审判开始了。

马尔沃和穆罕默德在福吉尼亚州分别接受了审判,这是华盛顿特区和福吉尼亚州协商的结果。 PS:华盛顿特区没有死刑,而福吉尼亚州有死刑

此外,马尔沃很快就被裁定可以在成人法庭接受审判,这就意味着他可以被判处死刑。

对穆罕默德的审判经过了两天的时间,在法庭上,律师试图证明穆罕默德是受了海湾战争综合症的影响,但遗憾的是,穆罕默德自己不同意这个说法,他在法庭上一言不发并拒绝配合,还拒绝接受公诉人一方的精神医生的检查。

最后,陪审团给出结果,认定其谋杀罪成立,除非他选择电椅死刑,否则他将以注射毒针的方式被处死。

马尔沃对此不屑一顾,当场表示要上诉,该上诉被驳回,死刑时间被确认为2004年10月14日。

至于马尔沃,情况比较特殊,他是未成年人,但是从进入法庭他就一直声称自己枪法很准,所有人都是他杀的。

2003年11月24日,马尔沃迎来了对他的宣判,可能是因为他看起来年纪显得很小的缘放,或者是因为他的陪审团里有个好几个女陪审员,他并没有像人们预料的那样被判处死刑,而是被要求判处终身监禁并不得保释。

对于这个判决,当时陪审团的成员解释不一:
一部分人说他在犯罪时还只是个少年,而且深受穆罕默德的影响,所以网开一面

还有一部分人则说马尔沃在监狱里写的日记将自己描述为圣战的烈士如果判处了他死刑等于是成全了他「作为烈士」的愿望,但是终身监禁意味着他要一辈子呆在监狱里,也许这样对他的惩罚更大一些。

对于判决,不想多做评价,但无论如何有一件事是值得庆幸的:

马里兰的孩子们终于可以放心的到户外去玩耍了。

二·犯罪人经历简述



①李·马尔沃


探案所第二十五案:「瞄准的乐趣」——华盛顿连环枪杀案纪实篇(下) 第2张图片 1985年12月,马尔沃出生在牙买加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普通家庭,其父亲是一名老师,母亲是一位工厂职员。
在马尔沃四岁的时候,父母离婚,父亲给他找了个后妈。
五岁的时候,其父被人枪杀,但没有查出凶手,牙买加警方给这个家庭的回复是行凶者是一名美国人。
16岁的时候,马尔沃的后妈带着他和他的哥哥汉思·马尔沃(Hans Malvo)偷渡到了美国华盛顿。
这个时候的马尔沃性格古怪多疑,在同学眼里是个「安静、普通、沉默、奇怪」的人,学校里的大多数时间他都在图书馆。
沉默的外表下,年幼的马尔沃却是一位有着极端信仰的穆斯林恐怖分子。
或许是亲眼目睹父亲被杀的情景、亦或许是其他不良心理因素的诱导,马尔沃对天主教和美国政府具有强烈的仇恨情绪和敌对情绪,包括入狱之后,马尔沃要求每餐素食,而且经常在狱中绘画,很多都是拿着枪高呼真主万岁的类型,很多画上面还有「把他们都杀死,圣战」等标注,而且他还认为911一类的事件应该多多发生,美国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
2003年9月的华盛顿邮报也记录了马尔沃对马里兰州警长戴维斯提到的他对美国的仇恨很多是源于美国对其他伊斯兰国家的不断打击。

一个偏执、极端的穆斯林恐怖分子。

李·马尔沃经历总结:



——仇恨和疑惑充斥的童年
——极端情绪和极端人格融合并发展的青春期

李·马尔沃,代表了一种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犯罪心理类型,这种极端的成分结构虽然简单却足以致命,详细的心理成分分析请期待下一期。

②约翰·阿兰·穆罕默德:落魄的战争英雄



1960年12月3日,穆罕默德出生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他当时的名字是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
1981年,他和一个叫卡罗·威廉姆斯( Carol Willams)的女人结了婚,两个人很快就有了一个儿子,但婚姻生活没有维持多久,4年后他们就离婚了
几乎在他婚姻破裂的同时,穆罕默德从一个基督徒改信了伊斯兰教,并加入了在美国的伊斯兰教组织。
他还不断地打电话给卡罗,告诉她不要给自己的儿子吃什么东西。
1978年~1985年,穆罕默德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国民警卫军服役。
1994年~1995年,在俄勒冈州的国民警卫队服役。
在他生涯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曾在1990年参加过海湾战争,他的步枪射击技术就是在这个时候训练出来的,穆罕默德的枪法很准,能在50到300米的范围内10发9中的击中目标,在海湾战中,他被打发到4个不同的地方,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但是在1995年,穆罕默德因为某些原因被要求退役
退役后,穆罕默德又一次结了婚,而且有了3个孩子,他们一家搬到了华盛顿附近的塔科马港市,他开了一家车行,但在1996年因为经营不善关门了。
在这期间,穆罕默德对伊斯兰教的信仰越来越坚定,还参加了由全美国穆斯林协会组织的1995年环绕华盛顿的百万人大游行。
2001年,穆罕默德正式把名字改成了约翰·阿兰·穆罕默德,这一年他的第二位妻子也和他离了婚。
这个时候,穆罕默德结识了偷渡到美国的马尔沃一家,马尔沃很快和穆罕默德缠在一起,穆罕默德甚至对外说马尔沃是他的儿子,两人开始结伴到处惹麻烦。
2002年9月10日,穆罕默德带着马尔沃买了一把步枪和一辆雪弗莱轿车。

仅几周之后,枪声就在华盛顿响起了。

约翰·阿兰·穆罕默德经历总结:



——贫穷的童年
——战功赫赫却被劝退(挫折一)
——两次不幸的婚姻(挫折二)
——社会适应不良,事业上屡次失败(挫折三)


下一期预告 探案所第二十五案:华盛顿连环枪杀案——犯罪心理篇
探案所第二十五案:「瞄准的乐趣」——华盛顿连环枪杀案纪实篇(下) 第3张图片 附·本文部分参考资料
    [1]《我杀故我在:连环杀手之世纪追踪》. pp. 273~301.ISBN 7801951948[2] "Bio: Lee Boyd Malvo". Fox News. May 23, 2006. Retrieved May 11, 2011.[3]      White, Josh (September 29, 2012). "Lee Boyd Malvo, 10 years after    D.C.   area sniper shootings: 'I was a monster'". Washington, D.C.:     Washington  Post. Retrieved September 11, 2015.[4] "Offender Locator". Virginia Department of Corrections. Retrieved September 12, 2014.[5] "Sniper reportedly detAIls 4 new shootings". Deseret News. Associated Press. 16 June 2006.[6] "Suspect's Mother Is Taken Back To Jamaica". The Washington Post. December 15, 2002. Retrieved November 4, 2013.······



上一篇:「华盛顿连环枪杀案」——犯罪心理综合分析报告
下一篇: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吗?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0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嗳嗳angela 发表于 2021-6-5 18:17:23 | 只看该作者
 
因为知乎愚蠢的推送系统,单篇太长发送以后你们都收不到推送,所以我只能分开发,真的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ぁ莎呵戀★ 发表于 2021-6-5 18:17:29 | 只看该作者
 
我来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水睛天 发表于 2021-6-5 18:18:17 | 只看该作者
 
作者大大啊,2003年10月审判开始,为什么2002年11月24日迎来了宣判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sjfly722 发表于 2021-6-5 18:18:42 | 只看该作者
 
写错了23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限量版了 发表于 2021-6-5 18:19:07 | 只看该作者
 
抢一波前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TDXXLZ 发表于 2021-6-5 18:19:57 | 只看该作者
 
抢一波前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索隆之强 发表于 2021-6-5 18:20:14 | 只看该作者
 
看完签名。不是说消音器没电影里那么神么,竟然没有人听到枪声的来源。不过看到警察检查并登记了犯罪分子,然后放走,啧啧,爆炸物检测都不做一下么。看完后似乎理解为什么美国百姓特别善待退伍老兵了,因为退伍老兵要是不想活了,大家都会被拉下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堇年99yearS 发表于 2021-6-5 18:20:48 | 只看该作者
 
2004年啊大兄弟。。不是2014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壵贔 发表于 2021-6-5 18:21:32 | 只看该作者
 
枪声来源不好察觉,只能知道大概方向,装没装消音器都是。重要的是消音器消除了枪口火光,而且只在车上露出了一截枪管,不容易被观察到。当人受到枪击威胁,第一反应正常是躲避,而不是寻找来源。个人见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5 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