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头条] 越织越密的社保网,兜住百姓“稳稳的幸福”

[复制链接]
63499 0
周涛1234 发表于 2022-4-11 05:05:17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

原标题: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引题)

越织越密的社保网,兜住百姓“稳稳的幸福”(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维砚

“养老金每年都有增长、每月按时进账,看病就医更便宜更方便,日子越过越有底。”河北邯郸退休职工刘小红感受到的民生温度,源于一张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待遇水平稳步提高、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7.88亿人增加到10.3亿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从1.52亿人增加到2.3亿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从1.9亿人增加到2.8亿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超过13.64亿人。

一串串上扬的数字背后,是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伤有所保,是一张越织越密的社保网,兜住百姓心底那份“稳稳的幸福”。

养老不犯愁:待遇水平看涨,及时足额发放有信心

“刚退休时,养老金每月2900多元,现在涨到了4100多元。”2014年1月1日,刘小红开始领取养老金,7年间,她的养老金年年看涨。

截至2021年底,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已实现“17连涨”,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同步实现“6连涨”,超过1.2亿退休人员受益。与此同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也持续涨高。

在我国,一张越织越密的养老保障网,兜住了百姓“老有所养”的沉甸甸期待。

2014年开始,一场勇闯深水区的社保改革拉开大幕。我国将城乡分别推进的养老保险制度整合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双轨”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并轨。改革后,打破城乡分割、职业分割的制度设计更加普惠公平。

截至2021年5月底,我国领取养老金人数已接近3亿人。

“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不管是在哪个省、哪个市县,都能确保及时足额发放。”2月2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的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刘昆掷地有声的发言,再次让刘小红吃下“定心丸”。

国家承诺“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的底气,源自社保基金“蓄水池”的不断充盈扩容。

2017年,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做大做强社保战略储备基金;2016年,养老保险基金开启“入市”之旅,通过科学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2018年,建立实施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今年1月,养老保险基金迈入全国统筹门槛……

一组数字,让我们对养老待遇稳步提升充满信心——

截至2021年底,中央层面共划转国有资本总额1.68万亿元充实社保基金;截至2020年底,养老保险基金累计投资收益近2000亿元,年均收益率超过6.8%;2018年~2021年,中央共跨省调剂资金6000多亿元,有力支持了困难省份的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目前,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结余4.8万亿元,可支付月数在14个月以上。

等到2023年9月,刘小红的丈夫张志国也要退休了,他所在的单位从2017年开始为职工设立企业年金,这也意味着,张志国退休后领到的养老金会更多。

截至2020年底,企业年金已覆盖6900万人群,基金累计规模超过3.6万亿元。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这“三大支柱”构成了我国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就医账单减负:带量采购挤出“水分”,医保目录频繁“上新”

2019年9月,北京市民李伟被诊断患有肝癌三期的消息,几乎击垮了他的家庭。听说患肝癌的同事每年花费30万元“保命”,一家人开始为昂贵的治疗费发愁。

让李伟一家人没有想到的是,1年下来,抗癌的医药费共计20多万元,需要自费的部分只有约20%,80%的费用都从社保卡里实时结算报销了。

“赶上了抗癌药进医保的好时代。”李伟的女儿感叹说。

就在李伟被确诊的1年前,经过谈判,17种高价抗癌药降价并进入医保目录,平均降幅达56.7%。医保基金“买单”后,不少患者像李伟一样,在“救命药”上的花费大幅下降。

2018年5月3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挂牌成立。

此后,我国医保目录动态调整进入加速期,医保目录每年“上新”,250种药品被“谈”入医保目录,价格平均降幅超过50%,2021年内累计为患者减负1494.9亿元。

“4.4元4太多,难听,再便宜点”“降价别跟挤牙膏似的”“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这些出现在医保目录药品谈判现场的“金句”一次次冲上热搜,年度热词“灵魂砍价”成为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生动诠释。

为了让百姓的看病费用降一些、再降一些,“灵魂砍价”也在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中频频上演。通过“国家队”出手“团购”,以量换价,药品和耗材在流通环节的“水分”被挤掉,百姓的就医账单不断“减负”。

刘小红算了一笔账:她长期服用的降压、降糖药,药费在集采后从每月500元左右下降到110元,一年可以少花4000多元。

2018年以来,我国已成功开展6批药品集采,共采购234种药品,平均降价53%,累计节约费用2600亿元以上。2020年开始,国家集采“朋友圈”不断扩大,心脏支架、人工髋关节和膝关节等高值医用耗材先后“入圈”。其中,心脏支架价格从均价1.3万元下降到700元左右,人工关节平均降价82%。

截至2021年底,我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医保基金(含生育保险)累计结存36121.54亿元。

从卡到码:功能更强大,服务更便捷

2021年9月,61岁的王丽萍从河南安阳转诊来到北京阜外医院接受心脏治疗,住院一周时间,一共花了近7000元,出院结算刷社保卡时,她惊喜地发现,有六成费用通过医院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实时报销了。从转诊备案到出院结算,王丽萍感到整个流程“一路畅通”。

让王丽萍告别异地就医报销“垫资”“跑腿”困扰的,是一张覆盖全国所有省份、所有统筹地区、各类参保人员和主要外出人员的全国医保异地就医结算网。

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2016年,国家启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按照“先住院、再门诊;先省内异地、再跨省异地”思路分步实施,越来越多的人像王丽萍一样感受到“互联网+”社保的便利。

2021年,国家平台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440.59万人次。截至2021年底,门诊费用跨省累计直接结算1251.44万人次。

从线下到线上,从社保卡到电子社保卡,“掌上办”“指尖办”的社保业务,让群众从便捷、智慧的服务中,体会到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刘小红对此深有体会,这几年,她每年进行领取养老金的资格认证时,只需轻点手机,在“河北人社”APP上进行人脸识别,就能完成认证,免去了跑窗口的奔波之苦。她买药看病的医保刷卡记录、每月养老金的发放情况都“线上可查”。2019年,她还在网上申领了电子社保卡,在一些药店已经可以直接“扫码购药”。

从卡到码,从基本社保服务到多元便民服务,社保卡承载的功能正越来越强大,除了领取社保待遇、办理社保关系转移,在部分省市还能充当公交卡、公园卡、借书卡……目前,社保卡已普遍开通人社领域的95项应用,电子社保卡已开通62项全国服务和1000余项各省市属地服务,2021年累计提供线上服务112.5亿人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保卡持卡人数从3.41亿人增加到13.52亿人。2018年4月,我国签发首张电子社保卡,短短几年时间,电子社保卡申领总数已突破5亿张。

为百姓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让全国人民“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正通过一张小小的社保卡稳步实现。

责任编辑:肖天


上一篇:军事斗争只是解决台湾问题的一部分,法律和政治斗争才是主要内容
下一篇:现在起,只有3类房有机会拆迁,你有机会吗?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8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