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财经] 谢逸枫:恒大解散?

[复制链接]
39 0
张兴泽 发表于 2023-7-26 23:11:08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谢逸枫
中国恒大清盘令正式颁发!
中国恒大债务重组方案欠缺进展,资不抵债,正式颁令中国恒大清盘。2024年1月29日中国恒大在香港高等法院再提讯,法官正式颁令,要求中国恒大清盘。
谢逸枫:恒大解散? 第1张图片


清盘是一种法律程序,公司的生产运作停止,所有资产(包括生财工具的机械、工厂、办公室、物业以及所持有的专利、债权和有价证券等),在短期内出售
变回现金,按先后次序偿还(分派给)未付的债项,之后按法律程序,宣布公司解散的一连串过程。所以,一旦被清盘,意味着中国恒大解散,公司破产。
法庭会在公司无力偿还债务、法庭认为清盘乃属公正及公平等情况、理由时,颁布清盘令。会了解公司实际状况,包括是否有还债能力、有解决争议的方案。
一间公司可申请自动清盘,或被法院强制清盘,任何一位债权人、股东或公司本身,均可提出清盘的呈请。呈请人通常会聘请律师拟备和提出清盘呈请的程序。
香港《公司清盘条例》规定,法院一旦信纳已符合香港《公司清盘条例》第177(1)条所载其中一项要求(包括公司无力偿还债务),便可对该公司发出清盘令。
法院会考虑债权人的意愿以及公平公正原则。在强制清盘期间,所有针对公司的诉讼程序及债权人的行动都会自动中止,除非法院批准此类程序开始或继续。
董事的权力将被暂停,而受法院监督的清盘人将负责收回及变现公司资产、调查公司事务、裁定债权人的申索,以及从清盘产业中分配给债权人。
一旦公司完成清盘,清盘人将向法院申请免除清盘人的责任及解散公司。所以,一旦公司被清盘,意味着公司解散,公司破产,公司人员解散。
为什么中国恒大被下清盘令?笔者认为,主要是清盘呈请聆讯延期申请失败与呈请清盘期间债务重组方案缺乏实质进展与新的境外债权人组团加入清盘呈请,资产处置、亏损严重与销售不及预期。
同时40%C类债权人反对相关债务重组方案、公司资产严重资不抵债与无力偿还、恒大地产与恒大金融财富公司及恒大集团实控人涉嫌违法违规、犯罪,被被立案调查。
综上五个因素,导致恒大集团实控人回天乏术,最终迎来了中国恒大被判令清盘、面临解散的命运。作为中国最大的房企,大而不倒的神话正式破灭。
谢逸枫:恒大解散? 第2张图片


谢逸枫:恒大解散? 第3张图片


谢逸枫:恒大解散? 第4张图片


谢逸枫:恒大解散? 第5张图片


第一是清盘呈请聆讯延期申请失败,呈请清盘期间,债务重组方案缺乏实质进展与新的境外债权人组团加入清盘呈请。
恒大一直在推动重组方案,以期避免清盘。2023年3月发布拟议的境外债务重组公告。根据发行主体的不同,重组方案分成恒大协议、景程协议、天基协议。
针对本金规模共约191.49亿美元的境外债务,恒大将以发行新票据、债转股等组合方式完成债务重组。债权人既可以选择保留全部债权,也可以选择股权和债权组合。
会议最初定于8月23日举行,此后因恒大汽车引入战略投资者延迟到8月28日。随后,恒大协议安排会议又被延期至9月26日,景程协议、天基协议安排延期至9月25日。
2023年9月22日深夜,恒大公告称,原定于2023年9月25日(天基和景程)、2023年9月26日(中国恒大)有关建议重组的相关协议安排会议将不会举行。
公司未提及未来是否再度召开及时间。2023年9月底、10月初,随着恒大地产与恒大金融财富公司、许家印先后被立案调查,债务重组无法启动。
中国恒大无法满足新票据的发行资格,导致前期各方一直在努力推进的债务重组方案无法落实。之后恒大一直没有公开新的债务重组方案。
2023年12月底的清盘聆讯前,中国恒大曾试图在最后一刻提出债务重组方案,包括将境外债权人持有的部分债务转换为公司和两家香港上市子公司的股权。
并以境外资产支持的不可交易“凭证”偿还剩余债务。境外债权人鉴于债务追回的可能性较低,且对恒大未来的担忧与日俱增,债权人不接受恒大的新方案。
最后一次延期申请公告在2023年12月4日,内容显示,香港高等法院于2023年12月4日批准中国恒大的延期申请,将该呈请的聆讯进一步延至2024年1月29日。
2022年6月至今,中国恒大清盘呈请聆讯已经延期过7次。2022年6月清盘呈请人佳盛环球以债权人身份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对中国恒大的清盘呈请,涉及财务义务金额为8.625亿港元。
2024年1月29日前,一个由主要海外债券持有者组成的特别小组,计划在中国恒大在香港高等法院聆讯中加入清盘呈请,这个临时债权人小组共持有超过20亿美元恒大及其担保的离岸票据。
第二是呈请清盘期间,资产处置与亏损严重、销售不及预期。
资产处置非常缓慢。2024年1月25日,中国恒大公告出售某项目公司权益。中国恒大附属公司恒大地产集团粤东有限公司(转让方),与受让方汕头市恒耀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协议。
转让方将其持有项目公司(汕头市恒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65%权益转让予受让方,总代价为1.376亿元。作为交易的一部分,项目公司将免除转让方及其联系人对其的部分债务,金额为3.76亿元。
亏损严重。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的六个月,中国恒大总营收为1281.8亿元,毛利为98亿元。经营性亏损为173.8亿元,非经营性亏损为150.3亿元,所得税开支68.4亿元,淨亏损合计392.5亿元。
2023年上半年中国恒大收入为1281.8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业务收入1200.7亿元。期内经营性亏损173.8亿元,非经营性亏损(包括诉讼、土地收回、股权处置及资产评估减值等其他亏损)150.3亿元,净亏损合计392.5亿元。
销售回款枯竭。2023年上半年,恒大合计实现合约销售金额约人民币334.13亿元,合约销售面积511.5万平方米,上半年累计销售回款人民币271亿元。
销售数据更是一降再降,2021年中国恒大实现合约销售金额人民币3729亿元,合约销售面积5202万平方米。2022年这两个数据却变成了317亿元、 390.4万平方米。
第三是呈请清盘期间,40%C类债权人反对相关债务重组方案。原因是公司亏损严重,销售情况不如预期,公司资产资不抵债,无力偿还债务。
第四是公司资产严重资不抵债与无力偿还债务。
恒大处于“资不抵债”的境地。2022年年报显示,中国恒大公司总负债18338.19亿元,总资产14685.57亿元,已资不抵债,无力偿还债务。
恒大债务重组方案主要针对的境外债务方面,有息债务共计1402.84亿元,或有债务4.09亿元。恒大合计境内外有息债务5584亿元,或有债务共计1953元,共7537亿元,其中仅4529亿元拥有担保物。
2022年底总计负债7537亿元,其中有息债务约为5584亿元,或有债务约1953亿元,资产缩水,债务缺口进一步扩大,净资产为负1990亿。
2023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恒大总负债2.3882万亿元、总资产1.7439万亿元,净资产负6442亿元,已严重资不抵债,无力偿还债务。
2023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拥有土地储备1.9亿平方米。此外,集团还参与旧改项目78个,其中大湾区55个( 深圳34个),其他城市23个。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中国恒大的主营收入虽然达到了约1281.8亿元,但净亏损却高达392.5亿元。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约40.47亿元,而资产总额高达17440亿元,其中包括15785亿元的流动资产,总负债达到23882亿元。
2023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恒大负债总额2.3882万亿元,同期资产总值为1.7439万亿元。按照恒大资产总值为1.7439万亿元,打7折计算,总值为1.2万亿元,剩余的总债务为1.1万亿元。
总负债方面,剔除合约负债6039.8亿元后为1.7842万亿元,较2022年剔除合约负债后的负债增加约678.3亿元。恒大还面临着多起起诉、仲裁案件等多种情况,可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中国恒大最新披露,截至2023年11月末,恒大地产标的金额3000万元(人民币,下同)以上未决诉讼案件数量共计2053件,标的金额总额累计约4900.69亿元。
中国恒大最新披露,截至2023年11月末,恒大地产涉及未能清偿的到期债务累计约3163.91亿元,在10月底涉及未能清偿的到期债务累计为3013.63亿元。
截至2023年11月末,恒大地产逾期商票累计约2055.37亿元。通过股权转让、土地及在建工程转让、信托、代持等方式,已完成过户的房地产项目共计80个。
中国恒大最新披露,截至2023年11月末,恒大地产标的金额3000万元以上未决诉讼案件数量共计2053件,标的金额总额累计约4900.69亿元。
10月底,这两项数字分别为2002件、4707.55亿元。2023年11月期间,恒大地产较10月底新增101条被执行信息,新增被执行金额合计约130.48亿元。
第五是恒大地产与恒大金融财富公司(中国恒大的主要附属公司)及恒大集团实控人涉嫌违法违规、犯罪被立案调查。
2023年年8月20日,中国证监会对恒大地产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立案调查。2023年9月16日,公安机关依法对恒大金融财富公司有关涉嫌犯罪人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并收集涉案材料。
2023年9月28日,恒大集团实控人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2023年9月底、10月初,随着恒大地产与恒大金融财富公司、许家印先后被立案调查,债务重组无法启动。
按照香港公司清盘条例来看,通过破产清算聆讯后,接下来的流程。
一是申请清盘令阶段。
债权人向法院申请清盘令,以强制公司进行清盘。债权人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公司无法偿还债务。
二是清盘阶段程序。
其一是法院任命清算人,负责监督整个破产清算过程。一旦清盘令获得批准,清盘师将被委任来处理公司的资产和债务。清盘程序将与自愿清盘的步骤相似。
其二是清算人会对恒大集团的资产进行评估和拍卖,以筹集资金用于偿还债务
其三是清算人会优先处理抵押债务和其他有优先权的债务。
其四是在偿还优先债务后,如有剩余资金,将按照债务比例分配给其他债权人。其五是最后如果仍有未偿还的债务,恒大集团的资产将被耗尽,破产程序结束。
三是清算还债顺序的阶段。
其一是抵押债务。恒大集团的破产清算首先处理的是抵押债务,因为这些债务有抵押物作为保障,相对较为安全。
抵押债务的偿还顺序按照抵押物的优先级进行,其中银行等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信托、基金、保险等机构有抵押物的,将优先获得清算。
其二是优先债务。包括员工工资、税收、土地款等法定优先支付的债务。其三是普通债务。按照债务比例分配给其他债权人。
其四是无抵押债务。在偿还完抵押债务、优先债务和普通债务后,如有剩余资金,将按照债务比例分配给无抵押债权人。其他是持有恒大股票散客,不在内。
四是清算结束时公司解散阶段。
清算结束时,则是解散公司。在清盘程序完成后,清盘师将向香港公司注册处提交一份终结清盘的文件。一旦文件获得批准,公司将正式解散。
谢逸枫:恒大解散? 第6张图片


如何看中国恒大被清盘现象?笔者认为,属于个案风险、个案现象。
中国恒大被清盘、恒大集团的严重违法违规问题,在房地产行业是个别现象,大多数房企总体上经营合法合规,具有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破产风险。
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恒大集团相关风险持续暴露。2021年12月3日,中国恒大曾披露了可能无法履行担保责任的消息。
彼时证监会回应于“恒大集团风险事件对资本市场运行有何影响”时就曾表示,恒大集团经营管理不善、盲目多元化扩张,最终导致风险暴发,属于个案风险。
是否会影响证监会的调查?笔者认为,中国恒大被颁布清盘令,不影响证监部门对恒大集团调查的推进。
后续相关部门仍将继续追查其他境内经营主体和核心管理人员,坚决肃清其违法违规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和市场秩序。
中国恒大被清盘与公司规模和债务复杂程度并无直接因果关系,关键原因是在于公司自发生债务危机以来,陆续被揭发资金违规占用、违规担保、违法犯罪等重大财务及管理问题。
中国恒大清盘令意味着什么?笔者认为,意味着尽管中国恒大全力清盘抗辩、推动债务重组已经失败,由于综合因素被清盘,最终导致香港中国恒大公司解散。
历史上有案例证明,公司能在清盘人主导下通过重新发起债务重组程序来争取撤销清盘令。目前对中国恒大来说,大概率只剩下理论上的可能,因为不可能。
除非出现奇迹,恒大集团实控人出来、白衣骑士出现(政府、国企与央企及城投、财团债务重组成功)、清盘人主导债务重组成功,否则难起死回生。
对于境外的债权人来说,能追回多少债务才是重点。2023年7月,恒大在香港法庭的一个聆讯会上引用了德勤的分析,一旦恒大最终被清盘,债权人获得的回收率仅为3.4%。
2023年9月恒大对外公开,其旗舰子公司及董事长许家印涉嫌“非法犯罪”而接受调查。鉴于这一状况,债权人目前预计回收率将低于3%。按照目前的情况,债权人目前预计回收率将低于2.5%。
笔者认为,中国恒大清盘令不意味着恒大集团解散。香港法院颁布的境外清盘令所涉主体是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恒大,中国恒大是恒大集团在香港(境外)的顶层控股平台公司,集团内每家公司都是独立法人主体。
如果恒大集团破产,犹如原子弹爆炸。涉及七百多个住宅项目与三十多万业主、十几万个恒大员工、上万家上中下游供应链合作企业、上百家金融机构、保险与信托及基金、财团等类金融机构。
恒大已经拖垮了太多的供应商。根据2023上半年财报,其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1.06万亿元(其中包括应付工程材料款5961.7亿元)。供应链合作企业陷入焦虑,担心恒大境内的资产被处置,追回欠款的希望更加渺茫。
许多合作伙伴,都因为恒大的欠款陷入困境,不得不面临卖身、关门、退市、破产的命运。例如广田集团、森西实业、南通六建、嘉寓股份、世联行、苏宁电器等恒大主要供应商陷入了严重的困境。
笔者认为,中国恒大被清盘不会对恒大集团内地主体(境内)业务、经营、债权人、交楼)与业主造成直接冲击力,香港法院颁布的境外清盘令所涉主体是在香港上市的中恒大,境内各级子公司将在现有管理架构和模式下维持正常有序经营。
对恒大集团境内债券、供应链合作企业、未交付楼盘房子的持有人权益会有不利影响,直接影响有限。境内债券持有人、供应链合作企业为恒大地产的债权人,目前境外股东权益价值已实质清零。
境内债权人将依据债权金额依法享有恒大地产有关资产,债券持有人、供应链合作企业可按中国法律规定依法维权。况且恒大境内楼盘基本是由相对独立的项目公司持有。
根据合同相对性原则,涉及集团的股权问题,多层股权穿透概率不高。保交楼政策、涉及众多普通购房者的公共利益,对恒大境内的楼盘、普通购房者影响小。
对恒大集团境内子公司日常经营,可能产生较大影响。因为法院通常会委派清盘人组成清盘组进行清盘,清盘过程中将不再开展经营活动。
一旦公司完成清盘,清盘人将向法院申请免除清盘人的责任及解散公司。考虑到公司严重资不抵债,清盘后对集团的股东及相关债权人(持股)影响较大。
毫无疑问,香港法院颁发的清盘令在法律程序上的意义和对市场心理上的冲击,要远大于实际上对恒大集团境内业务和风险化解产生的影响。
在香港与内地互认民商事判决新规落实后,中国恒大被破产清盘,境外清盘人是否可以处置恒大集团的境内资产?
在实践中,香港清盘令在中国内地是否能够得到互认尚存在不确定性。目前这个香港法院破产的主体是海外公司,内地法院是否承认尚存变数。
中国恒大是恒大集团在境外的主控平台公司,恒大集团主要重大资产大部分还在国内,涉及清算和执行,终究还是要落在内地法律的框架下。
2024年1月29日上午10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律政司在香港共同宣告,2019年1月18日在北京签署的《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案件判决的安排》,今天起在两地同时生效。
其中,第三条明确规定了几个不适用情况,破产(清盘)案件名列其中。换句话说,中国恒大被香港高等法院判定清盘的案件并不被内地直接认可。
2021年高院和香港就签署了《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认可和协助破产程序的会谈纪要》,标志着中国内地与香港就认可及协助破产程序达成共识。
香港的清盘人可向内地法院申请认可在香港的清盘程序而内地破产管理人也可向香港高等法院申请认可在内地的破产程序。
根据双方达成的共识,最高法院制定了《关于开展认可和协助香港特别行政区破产程序试点工作的意见》。其中规定了三个试点城市(上海、深圳和厦门),香港的清盘人可以向当地法院申请认可及协助。
目前境外债权人只能是在中国香港、内地试点城市尝试介入恒大资产,只是根据恒大的项目业态,这几个城市有可处置优质资产的可能性并不高,更何况还有保交楼在前。
中国恒大的清盘短时间内不会直接影响到恒大集团境内子公司,包括中国恒大地产,不会直接导致恒大地产破产,中国恒大持有的恒大地产的股权在破产清盘过程中或被处置。
对购买恒大房子、未交付的业主有什么影响?笔者认为,对于内地购房者而言,其依然依法拥有法定优先权利。
2022年恒大年报公告透露,恒大有1316个项目,房地产开发占2021年收入的约93.1%。2022年,恒大交付了约30.1万套,截至2023年2月末已交付42.1万套,涉及515个项目。
2023年恒大集团海南公司完成4个项目、约2877户交付。恒大广东公司共交付项目37个、约30303户。恒大华东公司累积交楼约21000套
最高院在2023年4月发布的司法解释,在相应条件下,商品房消费者主张其房屋交付请求权和价款返还请求权,均优先于其他债权受偿。
就是说购房者在风险化解、债务清偿中有优先权利顺位是有坚实法律依据的。只要后续依法依规推进债务风险的化解,保交楼依然拥有充足的法律保障。
境内,购房者依法拥有法定的“超级优先权”。2023年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商品房消费者权利保护问题的批复》(法释[2023] 1号)(简称《批复》)。
明确了商品房消费者以居住为目的购买房屋并已支付全部价款,主张其房屋交付请求权优先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抵押权以及其他债权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同时在房屋不能交付且无实际交付可能的情况下,商品房消费者主张价款返还请求权优先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抵押权以及其他债权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总的来讲,只要后续依法依规推进债务风险的化解,保交楼是有法律保障的,对已经购买恒大房子、未交附的购房者来说,“天塌不下来”。
一般而言,在香港清盘的公司债项偿付的优先次序是员工工资等权益支出、有资产担保的有担保债权人、清盘的开支(包括清盘人的薪酬)、无担保债权人等。
清盘情况下谁的损失最大?笔者认为,在一间公司清盘的情况下,股东往往损失最大,他们的股票回报大多为零或极低。
此外,股东可能面临需要退还清盘程序开始前一年内从公司收取的股本支付、公司已资不抵债时所派发的非法股利。
以及通过进行逊值交易或欺诈性财产转让所得的任何其他利益或财产的回补风险。除非法院另有命令,否则一经提出清盘申请,其后任何转让公司股份或改变公司成员地位的行为均属无效。
中国恒大2023年中期业绩报告,其主要股东仍然为许家印、丁玉梅。2023年9月28日,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2022年许家印与丁玉梅被曝已“技术性离婚”,而后证实丁玉梅已持有加拿大护照。中国恒大走到破产清算这一步,已经是无力回天。
附:中国恒大清盘令时间表
2024年1月29日中国恒大在香港高等法院再提讯,法官正式颁令,要求中国恒大清盘。
2024年1月29日香港高等法院委任安迈顾问有限公司之董事总经理杜艾迪及黄咏诗为中国恒大的共同及各别清盘人。
安迈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黄咏诗、董事总经理杜艾迪曾任云顶香港,百田石油、皇冠环球集团、腾邦控股(1月26日)共同及各别清盘人。
2024年1月29日中国恒大公告,港股中国恒大、恒大汽车、恒大物业盘中停牌。
2024年1月29日中国恒大公告,安迈顾问有限公司之董事总经理杜艾迪及黄咏诗于2024年1月29日获高等法院委任为本公司的共同及各别清盘人。
2024年1月29日中国恒大汽车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中国恒大于1月29日被香港高等法院颁令清盘,不存在需要公布的其他内幕消息,已向联交所申请1月30日恢复买卖股份。
2024年1月29日恒大集团执行总裁肖恩回应中国恒大被颁令清盘称,客观上集团经营面临巨大困难、资源极其有限,同时债权人初步投票情况并没有达到预期。
且恒大地产已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集团实控人等因涉嫌违法犯罪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公司也认为无法满足境外债务重组关键环节的相关法定条件。
这些情况使得各类不确定性不断强化,以致债务重组方案最终难以落地。今天法院的裁决结果和我们的初衷相悖,对此我们只能表示已尽全力、非常遗憾。
接下来,集团将直面困难和问题,采取一切合法合规的措施,在保障境内外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稳步推进集团业务正常经营。
同时也将积极与清盘人沟通,依法配合清盘人履行相关程序,根据国际惯例、市场规则推进债务化解等工作。将稳步推进保交楼等重点工作。


上一篇:从480亿缩水到180亿,广发基金郑澄然做了什么?
下一篇:华为P系列史上最大尺寸旗舰!全系搭载麒麟9系5G平台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6 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