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育儿] 2岁宝宝疑因奶奶嚼碎喂食感染梅毒,这样喂孩子真的有毒!

[复制链接]
62002 7
天灵剑幻 发表于 2024-5-19 12:25:39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岁宝宝疑因奶奶嚼碎喂食感染梅毒,这样喂孩子真的有毒! 第1张图片


2岁的宝宝,竟然查出梅毒阳性!
近日这一则热搜新闻,引发很多网友关注。
浙江杭州2岁的昊昊查出梅毒阳性,这个结果让人大吃一惊。
2岁宝宝疑因奶奶嚼碎喂食感染梅毒,这样喂孩子真的有毒! 第2张图片


为了查出感染原因,昊昊父母做了检查,都是阴性。
妈妈想到家中还有照顾孩子的爷爷奶奶,强烈要求也进行检查。
结果是:爷爷阴性,奶奶阳性。
2岁宝宝疑因奶奶嚼碎喂食感染梅毒,这样喂孩子真的有毒! 第3张图片


昊昊妈妈想到:我妈她喜欢把食物嚼碎了喂给孩子,说好消化,这个习惯我们说了好多次都不改,不知道昊昊的病是不是跟这个习惯有关系。
医生解释:梅毒的唯一传染源是梅毒患者患者的溃疡渗液、血液、精液、唾液等都可检测到梅毒螺旋体存在。
2岁宝宝疑因奶奶嚼碎喂食感染梅毒,这样喂孩子真的有毒! 第4张图片


如果孩子奶奶有这样的育儿习惯,造成间接传染也是有可能的。
比如在咀嚼过程中,因为牙龈出血、唾液等污染了食物,喂给孩子吃的时候,孩子就可能被梅毒螺旋体感染,因此感染上了梅毒。
看完新闻,孕事妈要说的:不管照顾宝宝的人是否携带传染性疾病,都不要咀嚼食物给宝宝吃。
很多网友看了新闻,也都是纷纷表示:
2岁宝宝疑因奶奶嚼碎喂食感染梅毒,这样喂孩子真的有毒! 第5张图片


“现在居然还有这么落后的喂养方式。”
“还有幽门螺杆菌,老一辈人还总觉得小孩不肯吃自己吐出来的东西就是嫌弃自己,然后对孩子冷暴力。”
“别说嚼碎了,老人要是用自己的筷子喂孩子我都受不了。”
“我儿子几个月大的时候有次去奶奶家,他爷爷嚼了瓜子就想往孩子嘴里送被我严词拒绝。”
“大人亲孩子我都不让亲嘴,何况还是嘴对嘴喂东西吃,真的受不了。”
“除了新闻的梅毒还有幽门螺旋杆菌,还有其他细菌,口腔里面细菌很多。”
没错,嚼烂食物喂孩子真的很不卫生,也很危险!

奶奶嚼碎花生喂2岁宝宝致其患病
别再这样喂孩子了!
真的,不要再嚼烂食物喂孩子了。
这样的喂食方式真的不健康。
前阵子也有一些这样的新闻:奶奶嚼碎花生喂2岁孩子致其患病,是亲吻病(EB病毒)。
因为疼爱孙子的奶奶担心孩子吃花生米会呛入气管,于是将花生米咀嚼碎再喂给孩子吃。
当即医生就给奶奶做了检查,结果显示其携带了EB病毒,也就是亲吻病。
因为成人免疫力强,所以即便携带病毒也没有症状。
2岁宝宝疑因奶奶嚼碎喂食感染梅毒,这样喂孩子真的有毒! 第6张图片


但年幼的孩子就不一样了。
医生提醒:在儿童人群中,EB病毒携带率达到85%以上,成人中的这一数字为90%~95%,所以不仅成人,儿童也要回避(对婴幼儿的)亲吻,同时也要避免嚼烂食物喂孩子。
还有一位10个月大的宝宝,因为被熟人喂食了自己吃过的桃子,结果被传染了感冒。
当时妈妈是制止了的:你都感冒了,怎么还喂孩子吃你吃过的?
2岁宝宝疑因奶奶嚼碎喂食感染梅毒,这样喂孩子真的有毒! 第7张图片


因为熟人当时声音嘶哑,几乎说不出话,很明显是感冒了。
结果到了晚上,宝宝就发烧了,一夜没睡好。
等到一早去医院检查,妈妈和医生说了孩子被感冒的熟人喂食后,医生说:这肯定是被传染了。
这一传染让宝宝不得不住院,血管不好找,把头发都剃了,看着孩子受这么多罪,妈妈真的是心疼坏了。
家长们,年幼的孩子没有大人的免疫力,一次口对口喂食,一次嚼烂喂食,对孩子来说都可能是危险的,千万不要再这样喂孩子了!

成年人的口腔环境
对年幼的小宝宝来说可致命!
这真的没有危言耸听。
据统计,人体口腔中细菌的种类多达700种以上,不仅有外来的细菌、病毒还有大量的内源性微生物菌群寄生在口腔中。
而年幼的小宝宝口腔黏膜稚嫩并且防御功能较低,易被食物损伤。
如果口对口喂食、嚼烂喂食、随意亲吻孩子,病原体就可以通过唾液入侵儿童体内导致疾病的传播,这些疾病包括:
第一:胃炎(幽门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人得病传染一家,比如咀嚼食物喂孩子、嘴对嘴亲吻宝宝,舔试食物温度等行为,都会导致病菌“混入”宝宝的奶和饭菜里,进而发生感染。
2岁宝宝疑因奶奶嚼碎喂食感染梅毒,这样喂孩子真的有毒! 第8张图片


2岁宝宝疑因奶奶嚼碎喂食感染梅毒,这样喂孩子真的有毒! 第9张图片


第二:龋齿
口腔变型链球菌为常见导致龋齿的致病菌,会定植在龋齿病人的口腔内。成人如果口腔内存在龋齿,经过咀嚼,由唾液可以直接传播给孩子,危害宝宝的乳牙。
第三:感冒
不论何种感冒,在咽喉位置皆有致病的细菌或病毒。由于宝宝的抵抗力比较弱,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被感冒病毒所感染,严重的可引发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等症或合并脑炎、心肌炎。
2岁宝宝疑因奶奶嚼碎喂食感染梅毒,这样喂孩子真的有毒! 第10张图片


第四:亲吻病
亲吻病是由EB病毒所致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者与未感染者共用餐具,都可能从把EB病毒传播到另一个人。亲吻孩子,甚至把东西嚼烂了给孩子吃,也容易传染。
亲吻病”对于成年人来说,一般10天左右会自动痊愈。但是宝宝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很低,这样的病毒对于宝宝来说,有时候就是致命的伤害。

3个危险的喂食行为
家长们一定要果断拒绝!
预防大于一切,要保护孩子免受病毒感染、要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请这样做。
第一:拒绝口对口喂食
大人吃过的东西,坚决不要再给孩子吃,口对口喂食会传播多种疾病,一定要坚决避免,预防感染,主要的是把握好“病从口入”这一关:
●大人不要对孩子的汤、饭吹气。唾沫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如果饭菜太烫,就放一放,如果要试奶水的温度,可以将牛奶滴几滴在手臂内侧,如果感觉不烫也不凉,那就说明温度合适,不要用嘴试温。
●不要给宝宝加菜。围桌吃饭时,大人尤其是家里的老人,出于“爱心”不停地给宝宝夹菜,建议使用公筷或宝宝自己的筷子。
●勤洗手。饭前便后勤洗手,可大大减少经“粪—口”传播的传染性疾病。
第二:拒绝嚼烂喂食
家长老一辈习惯把自己嚼碎的东西喂给宝宝,这样既不卫生而且唾液中的隐藏病菌也会传染给宝宝。
2岁宝宝疑因奶奶嚼碎喂食感染梅毒,这样喂孩子真的有毒! 第11张图片


年幼的宝宝抵抗力弱,感染风险很大,如果担心宝宝嚼不烂食物,可以把食物加工捏碎后喂给宝宝,不要咀嚼后喂食。
让宝宝自己咀嚼,还有利于宝宝的牙齿和口腔肌肉发育。
第三:拒绝随意喂食
不要乱喂宝宝吃东西,真的非常危险,孕事妈列举几个真真实实的例子:
杭州一位16个月大的宝宝,因为家里老人喂食甘蔗,差点被噎死。
因为老公和奶奶总喜欢乱喂,没剥皮的橘子块,糖果,大片香蕉,导致女儿好几次差点卡死,没错,是差点卡死!
2岁宝宝疑因奶奶嚼碎喂食感染梅毒,这样喂孩子真的有毒! 第12张图片


贵州一名1岁的男宝宝,因为吃下瓜子呛入气管,医生足足抢救70分钟,也没能把他从死神里抢回来....
为了避免孩子进食时被噎住,危险的东西不要喂给孩子吃:
●坚果。导致窒息的No.1,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要给5岁以下的孩子喂食整颗坚果,要吃,磨成粉末或小碎块再吃。
●瓜子、花生、核桃之类的坚果不要喂给5岁以下孩子吃。
●葡萄,桂圆,肉肠,豆子等颗粒的食物,不要整颗给孩子吃。圆形水果要经过安全处理再给孩子吃。
●未去骨的鱼和肉,未去籽的水果,脆口和较硬的食物,如糖果不要给孩子的吃。
●不要给三岁以下孩子吃果冻,大一点的孩子也要在大人的监护下吃果冻,能不吃就不吃。
●香蕉苹果等水果,也请切碎了搅成泥给年幼的孩子吃。
●不要给孩子喝白酒、啤酒、米酒。
任何随意喂食孩子的行为,无论是谁,家长们都应该直接拒绝,因为一旦意外发生就是百分百,没有人可以承受。
养育宝宝成长不容易,为了孩子的健康,请一定要科学喂养!


上一篇:9人发烧,全班隔离!这种病毒感染上升,家长直呼“太毒了”:高烧数日,无
下一篇:普京访华,为什么不去北大、清华,却单单去了哈工大?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7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盛时利股份 发表于 2024-5-19 13:01:37 | 只看该作者
 
这孩子奶奶玩的挺开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潜江小龙虾 发表于 2024-5-19 13:57:30 | 只看该作者
 
想起来都觉得恶心满身鸡皮疙瘩,没文化真可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特别讨厌这样的邋遢人带孩子 想着就恶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小朋 发表于 2024-5-19 15:05:4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孩子的奶奶肯定是广场舞健将[点赞][奋斗][呲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贺锴 发表于 2024-5-19 15:13:21 | 只看该作者
 
这奶奶怎么会得梅毒的?可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苏小六 发表于 2024-5-19 16:03:08 | 只看该作者
 
一言难尽,上班没有办法自己带孩子,交给老人。老人不是义务带孩子,所以很多在我看来不太好的习惯都选择忽略。唯独喂饭,含在口里试温度,再送到孩子嘴里。哎,只怪自己经济条件不允许,不然全职带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贺勋 发表于 2024-5-19 16:10:32 | 只看该作者
 
这老人是农村来的吧?现在还有这种喂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4 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