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新闻]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复制链接]
84669 0
doyouknow5460 发表于 2021-4-4 03:38:11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疫情、vlog、城市、纪录片这些关键词罗列在一起时,是不是你的脑海中已经有了一堆画面。
不过,可能大同小异,无非是煽情的、励志的、治愈的…
今天,就想给大家推荐一部“非典型vlog”,它身体力行的打破着这种表达形式的深度和幽默感的上限。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1张图片

《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为什么?》,豆瓣9.5分,凡是看过的人都毫不吝啬的送上了五星好评,大谈着本片带来的震撼观感。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2张图片

导演约翰·威尔逊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影视从业者,曾经担任过私家侦探、电视购物节目的摄影师,一当就是五年。
日复一日的把镜头对着一块又一块牛肉给出机械性的特写再拉远,有时候也会换成鸡肉。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3张图片

他独居,人近中年还靠楼下老房东的投喂,照顾着自己的生活起居。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4张图片

深度社恐,把本子分成均等的小格子,几十年来严格记录每日的行程。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5张图片

没错,你可能也看出来了,威尔逊是一个超级nerd.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6张图片

(唯一反方向的那一位)

他就住在纽约城,这个庞然钢筋大物之中,像每一个在汽车尾气中时隐时现的行人一样,随着可以如精灵般被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抹去。
唯一不同的是,威尔逊有一台摄影机,他将自己连同镜头向纽约敞开。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7张图片

(唯一的对镜自拍)

因此,本片与其说是纪录片,更像是vlog,或是一个私人视角的纽约影像散文。
本片共有六集,每集时长不到半个小时。
而且都有一个可以被投放在B站生活区的小标题,比如:
“如何进行闲聊”
“如何搭好脚手架”
“如何制作烩饭”
……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8张图片

但实际上,每一集的内容却是一场极其放飞的纽约思绪漫游。
威尔逊以令人咋舌的素材量构建起全片(长达3年的影像积累),那些餐馆招牌、井盖、拉屎的小、沉思的路人、争执的情侣,所有碎片般的都市图景都根据他靠旁白显灵的思维意识串联起来。
可以说纽约日常碎片+絮语旁白就是这部高分作品的全部。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9张图片

一切就从某个无厘头的问题开始,威尔逊走上大街,随处停下,随机的展开交谈,让镜头成为自己的“口罩”,在到处都是限制的纽约,展开一场不受限的“人类观察”。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10张图片



都市的肉身



在“现代性”这个庞杂的议题中,“都市”是最鲜明的表征。而当我们为它寻找一个例子时,纽约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在这个城市里,每一个角落的每一刻都在深刻实践着马克思的那句名言“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11张图片

在威尔逊的影片中,相比于零散的人,真正的主角是纽约城,它以背景的姿势站在最显眼的位置。
我们得以在影像中触摸到“城与人”的关系,看到一座都市如何成为个体的气质,而我们又是如何不自知的在和空间的磨合中形成自我。
那些时代广场上的人潮、长着同一张脸的十字街头、奇装异服的流浪汉、面目狰狞的拾荒者看似是他们自己,但在某种程度上不如说是纽约城的肉身。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12张图片

比如在第二集中,威尔逊就选择了城市中最常见的“脚手架”展开一篇影像小论文,深入着城市与人的关系。
如果提问在纽约什么最多?
答案一定是脚手架,它出现在每一个建筑外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13张图片

脚手架的搭建首先就意味着“未完成的”、“半成品的”、“公共的”、“临时的”,它以自身的工业属性具像化了纽约的气质。
当人们视若无睹的以肉身穿梭在钢筋材质的长廊中时,现代化进程就已经在不断的应验。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14张图片

都市人总是有办法安于一切“暂时性”的体验,再自欺欺人的获得永恒的质感。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15张图片

但威尔逊又进一步发现,总有一些“脚手架”展现出不同的样子。它们被商铺改造成法式树荫或灵异鬼屋,从千篇一律变成一种可供盈利的“景观”。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16张图片

而那些生活在其中的普通人呢?
他们倚靠着脚手架下棋、接吻,甚至思考人生。
就这样,冰冷的脚手架看似在人的改造和接受中,变得温和起来,成了卧室、办公室、健身房。
公共性的物就这样转化成了私人化、有生命的体,成为个体的组成部分。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17张图片

但威尔逊进一步思考着,当我们将脚手架纳入日常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向城市妥协,把它安插进我们的生活。
就像Bra是乳房的脚手架,牙套是牙齿的脚手架。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18张图片

不需要城市的规训,我们自行赋予自己种种结构,在这种结构中,“脚手架”的不便与压抑也就逐渐常态化了。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19张图片

(脚手架给盲人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甚至渐渐的,在上流建筑的外围会包裹着一些“高级”的脚手架,成为一种等级的象征。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20张图片

本该是“暂时性”的东西,却被深深的内化到社会的秩序逻辑,这大概就是城市空间的威力吧。
而在本集的尾声,一栋大楼坍塌的意外新闻,让威尔逊提出了进一步的追问:“我们真的需要脚手架么?”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21张图片

它的搭建是为了防止高空坠物的风险,但事实上“再多的脚手架也挡不住大楼必然的倒塌。”
在这个追问中,城市和人产生了统一,就像没有脚手架的纽约本该更加鲜活,“它的美丽就在于它的危险”。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22张图片

而试图将生活托付给某种安全区的我们,是否该明白,“脚手架”所画下的四方结构,远比围墙的倒塌更加危险。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23张图片

这就是城市,也是威尔逊镜头中的纽约,它在人们对它的狂热赞叹和深仇大恨中不断的再生、征伐,浸入一个个体的生命全程。


城市的语法



在威尔逊的影像中,他用语言和影像的对应,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匹配关系。
人类社会的实质其实就是一种“匹配”——符号和意义的匹配。
这种匹配让我们不会对着天空叫大地,说到鲜花脑海中不会浮现出狗屎。这种关系让人类得以思维,得以区别于动物开始理解世界。
“匹配”可以是老实的,但也可以是危险的。
白鸽是和平,红灯停绿灯行,白胳膊就想到光身子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24张图片

尤其是,在如今这样一个视觉主导的世界里,动态图像比文字更直接的框定一切。
在思绪还未到达的时候,就已经靠算法急切的给出了答案。过盛的“匹配”无疑是对想象力的扼杀,对思维的控制。
当张爱玲写道月亮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是“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时,给出一个月亮的图像就是对描写的损伤。
而约翰·威尔逊做的就是拆解,他让影像重新变得多义、暧昧、模糊,不再成为思考的障碍。
由家具上覆盖的薄膜想到割包皮,看到将拉未拉的狗屎想到巧克力棒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25张图片

熟透的青春痘是被车轮碾爆的夹心面包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26张图片

人际关系的失控是炸开的水管,水流四泻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27张图片

身处公共场合却默默痛苦的人,是堂而皇之被丢弃在街边的大熊娃娃。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28张图片

他敞开了自己的经验、思维、逻辑的网络,给自己居住的城市创造一个全新的语法。
那些现代人习以为常的恶趣味、小确丧、屁大点事儿在威尔逊另类的“匹配”中,闪着灵性、可爱的光芒。
它们以一种超常规的方式并置在一起,只为制造一个会心一笑的时刻。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29张图片

(不会表达不满=Tony理发)

纽约好像也成为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潜水艇,载着一群脱线的人,不断的下潜再下潜。
你不知道下一个街角会遇到什么,因为真正的艺术在街头展开,而城市的荒诞性远比那些搞笑段子更具幽默感。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30张图片



More than a vlog



就是这么一部浓浓homemade味道的纪录片不仅在HBO上线后大获好评,甚至还续订了第二季。
但其实,看着庞大的素材量以及长长的制作人员名单就可以发现,这部影片远比一个简单的视频日志复杂,但为何它偏偏选择了vlog作为自己的表现形式?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31张图片

我们对一个vlog的期待是什么,自媒体时代的视频,那些up主又到底在生产着什么?
在铺天盖地的美妆视频、网红打卡、产品测评、生活记录中,我们获得的无非是两种东西:将日常他者化或奇观化、以及代偿式的获得生活感。
这两种体验在麦克·卢汉口中叫做“人是媒介的延伸”,就像自行车是腿的延伸,眼镜是眼睛的延伸一样,在现代社会,电子媒介就是人的延伸。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32张图片

(1974《景观社会》)

这么看来这句话好像比较中性,比较温和,那么换一种说法,在著名跨学科学者堂娜·哈拉维的口中,这个影像充斥的世界或者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我们是赛博格”。
赛博格意味机器与生物体的杂合体,像是我们熟悉的草雉素子就是标准的赛博格人。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33张图片

(1995《攻壳机动队》)

引出这个概念是想说,在这个靠短暂的视觉体验来确认存在的时代里,媒介成为人的延伸,那么电子屏不就成为了人的义肢,人类不就从高级哺乳动物变成了视觉动物,一个彻底的赛博格人类。
这时候,当我们认为人是他所有经历的集合时,如果他所有的体验都是二手的集合呢?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34张图片

那么,在无孔不入、无法苛求的景观社会里,到底该怎么做?
其实,威尔逊的尝试就已经给出了答案,vlog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对景观进行反向操作。
就像作家拿笔,画家有画布一样,我们在对自己生活的记录再拼贴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控制的权力、一种创造的权力。
在这个意义上说,甚至鬼畜视频、恶搞视频都可以是一种“温和的反抗”。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35张图片

毕竟只要在创作,无论是何种形式,就是在开辟自己的世界,就是在成为一个源泉。
我想这就是约翰·威尔逊用影片确认的一个事实。
当他将给自己做饭洗衣的房东唤做妈妈,不厌其烦的记录自己为了给她惊喜,一次次失败的烩饭过程。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36张图片

却又因为疫情和中风迟迟送不出这一份礼物时。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37张图片

当曾经被他记录、讽刺、开过玩笑的街景在疫情中变得空无一人时。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38张图片

你可以立马思考起自己的生活。
我就突然想到前几天看到的一个尚在摇篮车中的小朋友,下地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妈妈要口罩,似乎疫情带来的变革远比我们想象的深远。
这就是记录的意义,它给我们一个反身质询的机会,产生了一种“我或许也可以”的欲望,而一旦思考发生,二手就成为了一手。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39张图片

约翰·威尔逊脱力系的“无用”记录并不指望着输出什么可供引用的观点、名言。
他只是在说创作可以关于所有人,既关于形而上的存在,也关于屎尿屁的世俗。

豆瓣9.5分,这套在纽约放飞的视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40张图片

他还在说“去思辨吧”,它不是风花雪月的“餐后甜点”,而是人类的本能。当你对世界不满,当你纠结于意义、价值等一切问题时,去看、去思维、去创造。
要知道,威尔逊提出的问题不是“是什么”
而是,“怎么做”。


上一篇:世界最“瘦”摩天大楼——纽约西57街111号项目最新施工进展
下一篇:精神病偏爱袭击亚裔?纽约市警察局宣称找到了亚裔频繁遇袭的原因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7 0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