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文化] 皇帝最怕谁?这类人简直就是历代皇帝的噩梦

[复制链接]
7043 4
花样年华: 发表于 2022-4-24 16:02:21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封建王朝中,顾命大臣是一种风险极高的职业。在几千年的封建史中,小皇帝与顾命大臣周旋的故事不胜枚举,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未止息。
皇帝最怕谁?这类人简直就是历代皇帝的噩梦 第1张图片

顾命大臣的风险从何而来?
小皇帝年纪太小,根本没有治理江山的能力,顾命大臣必须帮助小皇帝成长,让政权顺利完成过渡。那么,问题接踵而至,顾命大臣通常是先皇最信赖的元老大臣,或是亲近的宗室。先帝在位期间,手中握着庞大的政治资源,能够掐住权臣的命脉。不过,在先帝驾崩后,顾命大臣往往会在小皇帝面前露出本来面目,或尽心辅佐鞠躬尽瘁,或飞扬跋扈独揽大权,甚至直接将小皇帝赶下台。不论哪种顾命大臣,他们都会与小皇帝所代表的君权发生矛盾。
在古代的政坛上流行这样一句话:“行伊霍之事”。“伊霍”这两人的大名恐怕是小皇帝们最不想听到的,一旦有人念叨这句话,小皇帝就会头痛不已。“伊霍”指的是伊尹和霍光,这两人有一个共同身份,就是顾命大臣。可以说,这二位是顾命大臣的标杆,他们虽然手握军国大政,却始终对朝廷忠心耿耿,没有踏出仅有咫尺之遥的篡位一步。
对于垂危的老皇帝而言,他巴不得满朝文武都是“伊霍”之流,这样哪怕自己的儿子是个傻子,朝廷也能有条不紊地运转下去,皇权也能在本家子孙中传续。不过,对于小皇帝来说,“伊霍”这种大臣简直太过可怕,他们手中有不少“折磨”小皇帝的手段。
伊尹应该是史料中出现的第一位顾命大臣,伊尹的人生颇为不凡。在那个阶级制度森严的年代,伊尹能从一个卑贱的厨子,一步步混到商汤的宰相,这是相当难得的。
皇帝最怕谁?这类人简直就是历代皇帝的噩梦 第2张图片

说到这,我们不妨来聊一句题外话,为什么古代王朝的总理大臣被称作“宰相”呢?
因为古代王朝每年都会进行祭祀,宰相就是在祭祀中手持刀子宰牲并主持祭祀的大臣。商汤弥留之际,将国家的重担交到伊尹手中,让他辅佐王太孙太甲执政。不同于商汤,太甲的性格比较顽劣,乖张的太甲从来不顾及祖训,肆意妄为,将国家治理得像一锅粥一样乱。这时,伊尹站出来,以顾命大臣的身份,将太甲发配到商汤的陵墓,让他给爷爷守陵。
被赶出王宫后,太甲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不断反省,向伊尹表示自己会痛改前非。见太甲的确有悔改之意,伊尹这才把太甲接回都城,让他继续治理国家。归来的太甲与伊尹相得益彰,二人缔造了一番盛世,为后世留下一段君臣佳话。
不过《竹书纪年》中对这起政治事件的记载与其他史料有较大的出入,这个版本非常惊悚。《竹书纪年》称,伊尹不但废掉了太甲,还取而代之成了统治者。为了羞辱太甲,伊尹将其拘禁在监牢中。太甲被囚狱中,用了七年的时间逃出生天,带人杀掉了伊尹,夺回属于自己的政权。
不论哪个版本是真的,伊尹和太甲的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顾命大臣的手里掌握着废立小皇帝的大权,小皇帝只能任其摆布。
皇帝最怕谁?这类人简直就是历代皇帝的噩梦 第3张图片

霍光是霍去病的亲弟弟,在霍去病过世后,汉武帝将对爱将的信赖全部转注到霍光身上。武帝驾崩前,将霍光召到病榻前,将自己的儿子刘弗陵委托给霍光。就这样,霍光成为历史上为数不多以大将军身份辅政的顾命大臣。终汉昭帝刘弗陵一朝,霍光忠心耿耿匡扶汉室。
由于刘弗陵并无子嗣,所以在他驾崩之后,霍光采纳群臣的建议迎昌邑王刘贺登基。不过,刘贺根本不是块当君王的料,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做出一千多件混账事。霍光当机立断,与外孙女上官太后联手废掉了刘贺,拥戴刘病己继承大统,让朝廷重回正轨。
虽说伊霍两位权臣都没想过篡位,都在晚年将大权归还给皇帝,但他们随意废立君主的做法,为后世开了个坏头。到了后来,每有小皇帝即位,一听到“伊霍”这两个字,就像看见了头顶上的达摩里克斯之剑一样,惶恐不已。
相传在万历皇帝年轻的时候,因为终日酗酒,李太后将其召入后宫痛斥了一顿,随后丢给儿子一本《汉书》,让他好好揣摩《霍光传》。万历虽然不喜欢读书,但他怎会没听过霍光的“凶名”呢?母亲的潜台词就是,如果你继续贪杯酗酒,改天就让当朝霍光——也就是张居正把你赶下台。想到张居正一丝不苟的嘴脸,年轻的万历不寒而栗,立马收敛了行为,变得十分乖巧。
这段逸闻,足以向世人展示顾命大臣恐怖的威慑力,当然,这种威慑力是对小皇帝而言的。在顾命大臣的威压之下,是否会出现君臣相得的场景呢?未必。张居正生前,万历对这位顾命大臣百依百顺,极尽礼遇。张居正一死,重获自由的万历立马反攻倒算,将老师定性为“反革命”,查抄了张府,还逼死了张居正的儿子。为了与这个昔日钳制自己的老头算账,万历甚至想派人开棺鞭尸,幸亏太后及文武百官从中阻拦,万历才没能如愿。
皇帝最怕谁?这类人简直就是历代皇帝的噩梦 第4张图片

历朝历代的小皇帝都面临着“主少国疑”的严峻问题,在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统治者之前,小皇帝就像哺乳期的狮子一样脆弱。尤其是生逢乱世的小皇帝,他们的处境更是九死一生,被权臣干掉的可能性极高。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有些精通权术的统治者干脆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杀光所有威胁到子孙统治的大臣。
这个套路被朱元璋用到了极致。
在洪武一朝,不论是有能力的、有威望的、有野心的,只要权臣有可能威胁到朱氏子孙的地位,朱元璋一律将其斩尽杀绝。为了防止权臣篡政,朱元璋还准备了“靖难”的双保险,让皇子们领兵在外,监督中央。
平心而论,朱元璋的手段狠辣,安排得非常周详。不过,朱元璋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领兵在外监督中央的皇子是否可靠。朱棣继承了老爹的反骨,天生就是块闹事的料,由他来领兵那还了得?结果显而易见,朱棣篡了侄子的皇位。
由此可见,诛杀权臣也无法治标治本。
在某些情况下,先皇为了政局的稳定,不能对权臣挥动屠刀,便通过顾命托孤这种方式克制权臣的野心。以顾命之恩牵制权臣,这一点刘备和曹睿做得最好。白帝城中刘备的那番话,彻底断了诸葛亮的退路:“如果刘禅这小子值得辅佐,那就劳丞相费心了;如果他不是当皇帝的料,丞相不妨取而代之。”这句话的分量极重,让诸葛亮在余生中非但没有生出“二心”,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相比于刘备,曹睿的准备就不那么充分了。
曹睿临死之前,将司马懿召到病榻前,对其说道:“死乃复可忍,吾忍死待君,得相见,无所复恨矣。”曹睿为什么如此迫切地想要见到司马懿呢?还不是为了求他辅佐幼子曹芳。曹睿的这番话说得情深意切,我连死都能忍住,就是为了见您一面,如今可算将身后事交托于你,我可以瞑目了。为什么说曹睿的准备不够充分呢?虽然他将顾命之恩施予司马懿,并成功地断了司马懿的念想,但他做梦都没想到司马懿除掉了大将军曹爽,给司马氏子孙篡位埋下了伏笔。
皇帝最怕谁?这类人简直就是历代皇帝的噩梦 第5张图片

究竟老皇帝该怎样处理权臣?
具体情况还得具体分析,在三国时期比较实用的“顾命之恩法”,在北齐并不适用。北齐的开国皇帝高洋是个两手沾满鲜血的屠夫皇帝,然而这位位于食物链最顶端的食肉动物在临终前却进行了一次无奈的托孤。高洋的侄子高殷年纪还小,无法堪当大任,只能让弟弟高演从旁辅佐。高洋知道弟弟的性格就像是和自己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都是野心昭彰的主。在这临终托孤的最后时刻,高洋涕泪横流,几乎用恳求的语气嘱咐弟弟:“夺时但夺,慎勿杀也。”如果你想当皇帝,那就去夺侄儿的皇位吧,不过念在亲情,希望你留他一条性命。这句话放在诸葛亮、司马懿的身上管用,但对高演并不适用。高演做到了前半句,他夺走了侄子的皇位,但他没做到后半句,当上皇帝后立马把侄子宰了。
总而言之,封建集权统治的历史,就像是一部相权与君权之间的斗争史。顾命大臣代表着相权的顶点,每个顾命大臣都有机会侵夺皇权。如此一来,小皇帝与顾命大臣之间的关系从一开始便是对立的,怎会相安无事呢?更何况,顾命大臣虽然与老皇帝关系紧密,但与小皇帝的关系未必牢靠,从个人感情上小皇帝与顾命大臣也无法尿到一个壶里。


上一篇:学者剖析西方社会的内部矛盾:西方内部正在进行西方对西方的战争
下一篇:人民币汇率为何不再“坚挺”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4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欧阳.璀 发表于 2022-4-24 18:40:33 | 只看该作者
 
[给力][给力][给力][发][发][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羽扇纶巾99 发表于 2022-4-24 18:56:51 | 只看该作者
 
故事选的不错,文笔也是,但最终却没有新颖的观点,没有深思,只能称得上流水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梦回不归 发表于 2022-4-24 21:21:12 | 只看该作者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西瓜啦啦啦 发表于 2022-4-27 13:14:16 | 只看该作者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31 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