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新闻] “豫”见恐龙骨架化石数字作品限量发行

[复制链接]
98564 0
№★IceMan★ 发表于 2023-4-8 12:33:40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科技力量挖掘恐龙文化内涵,让亿万年前的化石重现光彩。4月8日,正值“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灵境·人民艺术馆与河南自然博物馆联合推出“豫”见恐龙骨架化石数字作品,将于4月8日10时正式限量发行。

灵境·人民艺术馆以“沱江龙、栾川盗龙、洛阳中原龙、诸葛南阳龙、双脊龙、巨型汝阳龙”6件珍贵恐龙骨架化石为原型,分别制作成6款高清3D数字恐龙,其中5款为普通款,各发行1000份,每份定价98元;“巨型汝阳龙”为特别款,发行600份,每份定价198元。

此外,购买数字恐龙的前100名用户,可免费获赠限量款恐龙主题4D科普电影门票一张。

据了解,“豫”见恐龙骨架化石数字作品已取得ISBN版号,将通过数字出版的形式发行,将在人民链上进行区块链认证,并在灵境·人民艺术馆数字出版作品平台进行个人藏品的统一管理。该作品具有唯一编号、永久存证、不可复制、不可篡改等特性。用户可通过“灵境人民艺术馆”微信公众号菜单“藏品专区”,进入平台进行领取。

地球上丰富多样的生物世界,其每一个生命在自然界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虽然恐龙时代已离我们远去,但恐龙化石为我们研究地球演化、生命起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同时,通过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及灭绝的原因,增进对现代生物环境的理解,从而给人类提供启示和借鉴。河南有着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源,其中,河南自然博物馆收藏齐全,特别是发现和收藏了数十件珍贵的恐龙骨架化石,是独一无二的珍贵自然遗产。

此次,“豫”见恐龙骨架化石数字作品的发行,是灵境·人民艺术馆在文旅融合创新上的持续探索,通过区块链保存古生物化石。未来,灵境·人民艺术馆还将持续运用科技手段助力文博行业优秀IP的建设和传播,探索文博行业在数字化时代创造价值的新方式。

“豫”见恐龙骨架化石数字作品介绍

巨型汝阳龙:经过持续两个年度、历时7个月、4次大规模发掘,长达4年多的化石修复、1年多的化石补配、装架才艰难出世。该化石是已知世界上复原装架的最粗壮、最重、最大的恐龙。

“豫”见恐龙骨架化石数字作品限量发行 第1张图片

诸葛南阳龙:是一种鸭嘴龙类恐龙,正模标本是一个缺少头骨的部分身体骨骼,包含8节后段背椎、6节荐椎、36节尾椎、部分坐骨,以及部分肢骨等。

“豫”见恐龙骨架化石数字作品限量发行 第2张图片

栾川盗龙:是中等大小的兽脚类恐龙,2007年发现于栾川县秋扒乡。肉食性,两条腿细长,尾很长,有极度加长的前后关节突及脉弧形成成束的棒状筋腱,包裹尾椎椎体,使尾巴变得僵硬。复原后体长约2.6米长。

“豫”见恐龙骨架化石数字作品限量发行 第3张图片

双脊龙:是侏罗纪早期的食肉恐龙。因头顶上长着两片大大的骨质冠,故名双脊龙。前肢短小,两足行走,善于奔跑。口中长满利齿,鼻嘴前端狭窄,柔软而灵活。复原后,体长6米,站立时头部高约2.4米。

“豫”见恐龙骨架化石数字作品限量发行 第4张图片

洛阳中原龙:甲龙类,尾椎体末端没有愈合成尾锤;它四肢粗壮,全身覆盖甲板;头部较为低长,头顶光滑平坦,上颌共有18颗牙齿。化石保存基本完整,特别是头部和尾部末端保存完好。

“豫”见恐龙骨架化石数字作品限量发行 第5张图片

沱江龙:是大型剑龙的一种。它的身上有十五对对称排列的三角形剑板,尾端还有两对大的骨棘,用以御敌。据推测,沱江龙的背板也可用于采集阳光,吸取热量。

“豫”见恐龙骨架化石数字作品限量发行 第6张图片



上一篇:俄军方:美国已重启在乌克兰建生物实验室计划
下一篇:海外网评:中欧经贸合作春意盎然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24 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