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新闻] “千万别去新西兰这里!”华人爆料:“被狠狠歧视,购物像做贼”

[复制链接]
5552 0
坠之忆 发表于 2023-5-25 16:32:58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西兰南岛箭阵的景色可谓一绝,许多华人朋友都去光顾过。
不过,最近箭镇市中心有家羊毛制品店,被华人网友们“锤爆了”!
“千万别去新西兰这里!”华人爆料:“被狠狠歧视,购物像做贼” 第1张图片

避雷!不想找不痛快就别去!”一位网友说。
“我也有遇到了......”另一位网友附和道。


-01-
“不要碰、别拍照”
华人游客感觉“被针对”
上个月,新西兰华人小A和几位朋友去南岛游玩。
“那天,天空飘着毛毛细雨,我们在箭镇停车场停好车,然后就去逛了。”她说。
“千万别去新西兰这里!”华人爆料:“被狠狠歧视,购物像做贼” 第2张图片

网友小A供图|箭镇停车场附近
走了没多久,街上一家羊毛制品店出现在眼前,位于Buckingham St。
“千万别去新西兰这里!”华人爆料:“被狠狠歧视,购物像做贼” 第3张图片

网友小A供图|中心街区
“这家店在市中心位置,是必经之路,而且橱窗摆放得挺不错。然后我们就进去了。”小A告诉发现君。
“千万别去新西兰这里!”华人爆料:“被狠狠歧视,购物像做贼” 第4张图片

图片|羊毛制品店门口
“当时店主在给一个Kiwi男子推荐羊毛衫,他是老板,是个pakeha(新西兰白人)。”
小A一行人刚进店没几分钟,该店老板就朝他们径直走来——
老板大声说道:“Ahah! No touch! No photo! They are expensive and precious!”(啊!别摸!别拍照!这些东西很贵的!)
小A回复他:“没摸,我们不会拍照的,看到你店里的警示牌了。”
小A的朋友小声嘀咕道:“这款式一般啊,还不如淘宝,有什么金贵的?赶紧走吧,别看了。”
后来,小A一行人便离开了此店。离开之后小A越想越不对劲,觉得自己被“针对”了。
小A告诉发现君,当时她们刚进店几分钟,在门口站着什么都没碰,甚至手机都没从口袋里拿出来,店主就冲他们说了这些话。
“事情发生的莫名其妙的,感觉我们被针对了,这老头不是精神有问题吧.....”小A说。


-02-
“实锤,种族歧视”
小红书一篇帖子走红
不久之后,又有华人网友Stephanie Lin直接在小红书上实名吐槽了这家店
“千万别去新西兰这里!”华人爆料:“被狠狠歧视,购物像做贼” 第5张图片

这篇帖子一夜之间火了,许多华人网友产生共鸣。
帖子的内容是这样的——
网友Lin表示,最近去了以枫叶闻名的箭镇。
“千万别去新西兰这里!”华人爆料:“被狠狠歧视,购物像做贼” 第6张图片

图片|@小红书网友Stephanie Lin
“一切都很美好,直到走进位于主干道的一家羊毛制品店,这份平静被打破了。”她说。
Lin表示,她想买件印花羊毛衣,所以光顾了此店。
进入店内,正准备拿起衣服试试,一个六十多岁的白人店主向我走来。
“千万别去新西兰这里!”华人爆料:“被狠狠歧视,购物像做贼” 第7张图片

@小红书网友Stephanie Lin
图片|店门口警示牌,禁止拍照、饮料
并指着一个写着中文的警示牌:“如果不购买,请不要触碰,购买的话需请教店员。”
他的态度高高在上,语气也很强势。”她说。
网友表示有购买意愿,店主回答道:“那最好。你要哪件我帮你拿。”
后来,网友觉得气氛有些别扭,便转身离开了这家店。
离开之后,我留意到,有一对欧洲面孔的顾客进去了,直接摸了衣服,甚至拿在手里看,店主都没有出来干预。”Lin说。
“千万别去新西兰这里!”华人爆料:“被狠狠歧视,购物像做贼” 第8张图片

@小红书网友Stephanie Lin
店内的警示标语,特意用中文写的,而且没有英文备注。”她说。
“如果箭镇每位店主都效仿他的做法,那后果将不堪设想。最后我决定投诉他。”
此贴一发,许多华人网友们纷纷表示都在箭镇逛了这家店,老板对他们说了一模一样的话。
“同一家店,同一个老板,同一件事,遭遇的都是华人——这是歧视。”华人网友们表示。


-03-
评论区“炸锅”
正反双方吵起来了

Lin的贴子发出仅一周,评论区就吵起来了。
网友们的观点可以分为A、B两方。
A方网友认为——
这家店是出了名的,我们从来不去,而且会告诉身边人不要去。”
“千万别去新西兰这里!”华人爆料:“被狠狠歧视,购物像做贼” 第9张图片

“支持楼主投诉!如果衣服不是很贵重,其他顾客可以摸,为什么华人不行。”
“千万别去新西兰这里!”华人爆料:“被狠狠歧视,购物像做贼” 第10张图片

“可能是小地方的人不太会做生意吧.....”
“千万别去新西兰这里!”华人爆料:“被狠狠歧视,购物像做贼” 第11张图片

“部分游客素质不高,店主也不能以偏概全吧。
“千万别去新西兰这里!”华人爆料:“被狠狠歧视,购物像做贼” 第12张图片

看完A方网友的评论,我们来看看B方网友的。
B方网友认为——
“这不全是店主的错,去箭镇旅游的多,很多人的行为习惯不好,就会影响其他在国外的华人的形象。你想想那些同胞的行为,进店叽叽喳喳,随便摸随便试,一点规矩都没有,那羊毛的衣服真是禁不起这样弄。”
“千万别去新西兰这里!”华人爆料:“被狠狠歧视,购物像做贼” 第13张图片

“部分游客素质不高,有些当地人,特别是老年人就一杆子打倒一片,形成了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
“千万别去新西兰这里!”华人爆料:“被狠狠歧视,购物像做贼” 第14张图片

总的来说支持华人网友的占多数,支持店主的占少数。
也有网友一语点破关键:“刻板印象、种族歧视——这要看店主对其他有色人种是什么态度。”


-04-
谷歌评分也“翻车”
建议:“有色人种别去”
该羊毛制品店,谷歌评分为1.1。
“千万别去新西兰这里!”华人爆料:“被狠狠歧视,购物像做贼” 第15张图片

评分1颗星,恐怕是这条街上“最差的店了”。
“千万别去新西兰这里!”华人爆料:“被狠狠歧视,购物像做贼” 第16张图片

谷歌评论区,除了拥有“华人姓氏”的网友以外,一些“其他姓氏”的网友也留了言。
无一例外,他们都为这家店撰写了“长篇小作文”。
Nikola Jones表示:“和大家的遭遇一样。隔壁店铺店主的态度与他形成鲜明对比。此店像是个异类。”
“千万别去新西兰这里!”华人爆料:“被狠狠歧视,购物像做贼” 第17张图片

Aanirudh Kheterpal说:“不想好心情被毁就别去这家店。我弟弟当时冷得不行,想买副手套,进店想试试,结果被无情警告。如果他不想做游客的生意,或者不喜欢他的工作,我建议他早点关店退休。”
“千万别去新西兰这里!”华人爆料:“被狠狠歧视,购物像做贼” 第18张图片

Maggie Drummond表示:“拔草了!东西看着质量还行,但服务太差了。我想给丈夫买件毛衣,然后拿起手机拍照,结果被狠狠警告,他告诉我他的衣服有版权.....我觉得自己像个小偷。”
“千万别去新西兰这里!”华人爆料:“被狠狠歧视,购物像做贼” 第19张图片

除此之外,还有华人网友补充道——
如果你不是白人,请避开这家店,店主会给人贴上种族标签。这店真是一星都不值。”
“千万别去新西兰这里!”华人爆料:“被狠狠歧视,购物像做贼” 第20张图片

对于这些铺天盖地的评论,店主没有给予回应


-05-
“种族歧视,屡屡发生”
其实,新西兰景区发生“种族歧视”的事屡见不鲜。
> 2022年,华人网友戴口罩在Glenorchy被歧视。
去年7月,L女士一家去到Glenorchy附近的一家农场游玩。
“千万别去新西兰这里!”华人爆料:“被狠狠歧视,购物像做贼” 第21张图片

游客在这里可以近距离接触和投喂羊、马、猪和羊驼等动物。
L女士说,第一次让她感到不适,是参观前农场主的讲解部分。
“农场主说话的方式让人很不舒服,一直强调‘我的农场有我的规则,所以你们要认真听’。农场主当时的语气透露着一种鄙视的感觉。”
“千万别去新西兰这里!”华人爆料:“被狠狠歧视,购物像做贼” 第22张图片

农场主在讲解中特意提到:“你们进去以后对着我的动物的时候,请摘下口罩,因为这样动物们看到人脸会更容易识别、更开心。”
当时,有一波疫情爆发,皇后镇日增病例数也在三位数。
据介绍,当时农场里有20来号人,考虑到皇后镇当前的疫情,L女士一行人决定还是戴着口罩。
谁料这时候女农场主“气势汹汹地从屋子里跑过来,大声嚷说:‘我的农场我说了算,如果你们想在这里玩就不能戴口罩’”。
据L女士描述,她老公当即和对方理论:“Can I ask why? Is that for safety issue?”
但对方回应说:“我想让我的动物们开心,阳光明媚,不需要戴口罩。”
L女士不想与其争吵,于是直接离开。
但临走时,还听到女农场主在身后大声讨论,和另一组游客说着“insane”和“wear mask...”之类的话。
这帮中国人实在太变态了…为什么要戴口罩…有必要戴口罩吗……
> 2020年,华人女生在皇后镇停车被歧视。
2020年,疫情期间,Prue从基督城搬到皇后镇。
“千万别去新西兰这里!”华人爆料:“被狠狠歧视,购物像做贼” 第23张图片

她的新家在一条无尾街上,这里没有画停车线。其他居民常会把车停在附近的草坪或人行道上。
Prue也照做了,但当她把车停在了人行道上后,便收到了这样一张带有歧视性言语的字条。
“千万别去新西兰这里!”华人爆料:“被狠狠歧视,购物像做贼” 第24张图片

生活在新西兰,那就表现得像个Kiwi。我们的孩子还要用人行道!
Prue说她能理解写字条人的愤怒,但考虑到自己刚搬来这边,而且其他人都是这样做的。她觉得应该有更加友好的方式让她知道,停在人行道上是不被允许的。
Prue为写字条的人感到羞耻。


-06-
假如遇到歧视怎么办?
一位生活在这里数十年的华人移民告诉发现君:“如果遇到不公平的事,商业类的,可以选择向商业委员会投诉。”
如果投诉商家,可以写信给商业委员会,他们给回复的概率比较大
“地方议会一般不接受商业投诉。”他说。
商业委员会网址:https://comcom.govt.nz/make-a-complAInt
/ /
此外,根据KANNZ网站,如果认为自己受到歧视,可以向新西兰人权委员会(Human Rights Commission)投诉
网址:https://tikatangata.org.nz/
但需要大家回答几个关键问题,以确定对方的所作所为是否违法
1. 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他们这样做是因为您的原居住国、肤色、性别、宗教信仰等反歧视法所明确涵盖的内容所造成的吗?
2.他们的歧视在何时何地进行的?
歧视行为什么时候发生的,在哪里?是否有明显标语显示“外国人不许......“
3.结果如何?
您是否因发生的事情而处于不利地位或被不公正的对待了?
4.是否因为特殊的例外情况而让你误认为受到歧视?
您遭遇的不公正对待,是否因为特殊原因(除种族、肤色以外的因素)。
经过以上四点判断,如果你依然可以认定,受到了新西兰《人权法》中明确规定的描述为“被歧视”的状况,那么您可以首先向人权委员会进行投诉。
直接或间接歧视,都是不可以的(违法)。
多数情况下,歧视是间接的。例如,残疾人需要使用轮椅去上班,但是建筑物中却没有电梯,让残疾人无法上楼,这就是对残疾人的间接歧视。
另一个例子,您失业了,银行不给您信用卡(这不是歧视,因为您没有还款能力)。
但是,电力公司因为您没有信用卡,就拒绝接受您成为他们的客户,这就是间接歧视(歧视失业者)。


上一篇:新西兰国鸟在美国动物园遭粗暴对待 新西兰人怒了!
下一篇:新西兰的“急”,只有中国能解,喊话中方合作,潜台词澳方要注意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7 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