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财经] 宁德时代“杀入”深圳!书记市长连续“站台”,两大巨头密集加码透露了什么

[复制链接]
14215 0
丰豪胎发工艺品中心 发表于 2023-6-19 12:57:25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 储能100人
在刚刚过去的一周,深圳的领导“有点忙”,市委书记、市长分别出席多个新能源领域活动。
前天,「储能100人」刚刚报道了比亚迪全球研发中心和储能产业园项目于6月15日在深圳龙岗区开工建设,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出席了该活动。
紧随其后,6月16日,孟凡利书记又见证了深圳市政府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在签约前与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会谈。
与此同时,6月16日,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出席了在深圳光明科学城举办的2023中国新能源光明峰会。会议上,覃伟中向广大企业发出邀约:欢迎新能源领域广大企业家来深圳交流合作、投资布局。
深圳两大主官连续为新能源“站台”,比亚迪与宁德时代两大巨头纷纷加码布局,背后透露出什么信号?
宁德时代“落子”深圳
根据宁德时代官微消息,6月16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前,深圳市市委书记孟凡利与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一行会谈。
会谈中,曾毓群表示十分看好深圳的发展前景,将抢抓机遇积极参与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坚定不移深化与深圳全面合作,不断扩大在深投资和业务布局。
宁德时代方面还披露了此次合作的重点。双方将聚焦新能源车换电、电动船舶、新型储能、绿色园区、金融服务和贸易等重点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
实际上,宁德时代早在去年底就已成立深圳分公司。企查查显示,2022年12月20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成立,经营范围为电池销售、技术服务与开发等等。
而广东也一直是宁德时代战略布局的重点地区,目前宁德时代在全国共有13大生产基地,其中之一就在广东肇庆。2021年2月,广东省政府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宁德时代将力争2030年底前在广东规划建设150GWh锂电池产能及相关配套产业。
今年以来,宁德时代在广东的布局明显提速,频频动作:
1月29日,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拟在广东省佛山市佛北战新产业园投资建设一体化新材料产业项目,项目投资总金额不超过人民币238亿元。
2月,曾毓群接连拜访了广东省、深圳市主要领导,透露出持续加大在粤在深投入力度的意向。广东省主要领导在20日的会谈中提出,希望宁德时代引领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来粤集聚发展,助力整合建强广东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
6月6日,宁德时代在珠海成立的珠海先阳新能源有限公司,与珠海高新区签约,将在珠海高新区投建新型储能产业基地,总投资超20亿元,三年产值将超50亿元。
此次与深圳签约,宁德时代在深圳的布局也将进一步明晰。
两大巨头或将正面“PK”
众所周知,深圳是宁德时代老对手比亚迪的“大本营”,此次双方相继加码布局,无疑让两大巨头又在深圳“狭路相逢”,未来或将正面PK争夺深圳C位。
在产品体系方面,宁德时代拥有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等多种体系,比亚迪则聚焦磷酸铁锂路线,并且在钠电池方面两家都有动作。
在产能方面,2022年末,宁德时代锂离子电池产能为390GWh,产能利用率83.4%,在建152GWh;比亚迪锂电池年产能已达到200GWh以上,生产基地超过20家。
在出货量方面,SNE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达690GWh,其中,宁德时代稳坐第一名宝座,动力电池出货量为270GWh,储能电池出货量为53GWh,远超过比亚迪的84GWh和14GWh。
不过,由于2022年电池需求太强,比亚迪的大部分产能都给到了动力端。未来,比亚迪将在电网储能、工商业储能、家庭储能等应用领域发力储能业务。
随着净零排放成为全球趋势,预计未来几年储能电池行业需求将呈指数级增长,两大巨头的PK也或将从动力领域转移到储能领域。
据《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3》数据,保守场景下,预计2027年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97.0GW,2023-2027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49.3%;理想场景下,预计2027年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138.4GW,2023-2027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60.3%。
但是,目前储能的盈利仍是宁德时代和比亚迪都需要面临的一大问题,面对未来的巨大发展空间,储能的成本疏导和市场化机制仍有待完善。
龙头集聚,产业链完善
其实,无论是比亚迪项目落地还是宁德时代签约,只是深圳为进一步抢占新赛道,增加新动能。此前,深圳的电池产业早已形成从关键材料生产、电池装备开发、电池制造到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基本自主可控的完整产业链闭环。
2022年,深圳锂电池产业总产值约6070.53亿元,同比增长26.61%,成为同期深圳工业领域快速增长的重要增长极;2022年深圳地区消费电池和动力电池产值分别约占全国72%和27%的水平,便携式储能占据全国三分之二市场份额,国内TOP15便携式储能品牌中有10家深圳企业。
此外,深圳拥有国内近40多家主要电池龙头企业的总部基地,约占当前全国主要锂电上市公司数量近1/3。
5月初,深圳43家上市公司(锂电营收占比超30%)陆续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营业总收入高达7480.79亿元创历史新高,新能源材料及电池产业表现最为亮眼,比亚迪、欣旺达、格林美、贝特瑞等9家本土企业营收纷纷突破百亿元,合计6348.91亿元,同比增长71.64%。
其中,深圳坪山新能源产业基地,以比亚迪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集群惊艳全球。欣旺达是全球消费类电池龙头,近年来其动力电池及储能业务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趋势,动力电池装机量已跃升全球前十;贝特瑞是正负极材料领域龙头,已连续十年负极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格林美是动力电池回收领域龙头企业,去年动力电池回收拆解量占国内动力电池报废总量10%以上;科达利是国内领先的电池精密结构件和汽车结构件研发及制造商;新宙邦是国内锂电材料和电子化学品领域头部企业。
这些企业相互协同,形成了良好的产业互补效应,并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头雁效应,带动相关产业链进一步聚集,今年2月,中创新航深圳研究院落户深圳福田。如今,深圳市人民政府也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深圳已经形成了区域独特优势,在新能源汽车以及储能领域,都能引领整个行业发展,辐射带动全国产业发展,挥师挺进国际市场。
政策密集出台抢占新赛道
上述种种成绩的取得与深圳市政府对产业的高度重视及政策支持密不可分。
在过去的十余年间,深圳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从资金扶持到消费刺激,从科技研发到推广应用,全方位全链条为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业的发展“添柴加火”。
2022年,深圳出台“20+8”产业集群政策,目标到2025年,深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1.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今年1月,深圳市发改委发布了《支持电化学储能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提出,对储能产业全链条覆盖,对落地项目给予数万元到五千万元支持;4月发布支持虚拟电厂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的征求意见稿。
5月5日,深圳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快壮大新动能新支柱。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储能等产业,拿出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度、最优的政策、最好的生态,抢占新赛道、制胜新赛道。
各区亦正加快政策出台。6月13日,广东深圳福田区印发《深圳市福田区支持双碳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鼓励在辖区开展高安全、高可靠、长寿命的储能项目建设,结合低碳超市采购额比例,对已并网投运且实际投入100万元以上的电化学储能项目按照实际放电量,给予不超过0.5元/千瓦时的支持,每个项目支持期限为3年,同一项目支持不超过200万元。
此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亦明确提出抢抓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风口,高标准规划建设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打造世界一流新型储能产业中心,加快发展新型储能全产业链,推动新型储能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深圳正以新的姿态,勾勒着下一个奇迹的雏形。
注:部分素材源于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上海证券报、DT新材料


上一篇:年轻人存款10万,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下一篇:当血猫成为提款机:一毫升80元,猫血库建设难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22 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