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热门] 印度凭什么“入常”?只差中国一票了!

[复制链接]
70389 0
恰恰烧烤 发表于 2023-12-30 20:41:21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印度凭什么“入常”?只差中国一票了! 第1张图片


印度GDP超越了曾经的宗主国英国,跃居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眼看着“入常”前景一片光明,印度将会第7次向联合国提交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申请书。
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有美、俄、英、法、中5国,具有一票否决权。非常任理事国有10国,任期2年,每年改选5个,没有否决权。2023年6月,印度第8次成功当选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任期两年。
印度凭什么“入常”?只差中国一票了! 第2张图片


不少印度民众认为,印度只是差点运气,距离拿到“入常”门票往往只缺“临门一脚”,以本次“入常”申请为例,目前印度就已经拿到了五分之四的支持率。
今年9月,G20新德里峰会期间,拜登重申支持安理会改革,希望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能增加五到六席,愿意支持德国日本、印度等国家成为安理会新的常任理事国。也对,自己阵营多上一票何乐而不为呢?但新的常任理事国想和我平起平坐,拥有“一票否决权”?那不现实。
印度凭什么“入常”?只差中国一票了! 第3张图片


看到美国表态后,英、法迅速跟进,加之印度不定时向两国送去大笔军购订单,莫迪大手一挥,发动金钱攻势,英、法也纷纷对印度“入常”表示支持。
美英法的支持让印度感到振奋,因为在印度看来,俄罗斯理所当然会支持自己“入常”,印度是俄制武器主要进口国,俄印之间本身也有不少经济合作,在2023年前10个月,印度从俄罗斯进口贸易额达到了514亿美元。俄罗斯40%的石油都卖到了印度。
印度凭什么“入常”?只差中国一票了! 第4张图片


对财政紧张的俄罗斯而言,印度每增加一笔订单,就能多一份收入,所以对于小小一个“入常”诉求,肯定是会满足的。这不,前两天俄、印外长在莫斯科会晤,俄罗斯就做出清晰表态,支持印度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这样一来,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只等中国点头了,印度“入常”似乎就差临门一脚。
事情真有这么简单?队长梳理了一下印度向联合国递交的前6次“入常”申请:
2005年首次申请,四国支持,俄罗斯一票否决;
2008年第二次申请,四国支持,法国一票否决;
2012年第三次申请,四国支持,英国一票否决;
2017年第四次申请,四国支持,美国一票否决;
2019年第五次申请,四国支持,中国一票否决;
2021年第六次申请,美国突然说“对不起,您的额度已用完”,同年联合国通过了一项法案,规定任何国家在50年里只有5次申请入常的机会。
印度凭什么“入常”?只差中国一票了! 第5张图片


所以,这个“我支持你入常”的游戏就像拼多多砍一刀:你还差0.01%就能砍成功,哦不,就能“入常”。印度就明知道一直这么被钓着,但也不能放弃。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从来就不是通过交易、获取他人支持得来的,五常国家有哪一个不是真枪实弹打出来的地位?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常任理事国地位也是在二战中打来的,197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了新中国的合法席位,把中国在联合国行使权利的政府从中华民国政府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印度凭什么“入常”?只差中国一票了! 第6张图片


但必须明确,新中国能拿回这个席位,并非投机取巧,去讨好投票国。能拿回这个席位,中国靠的是自身实力,靠的是一场一场军事胜利。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对印自卫反击战以及中苏珍宝岛战役,中国一次又一次向世界证明了自己,展示了强大的军事实力。
而且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西部大漠深处引爆成功,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在新疆罗布泊上空成功爆炸。在安理会投票前的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用当时联合国秘书长的话说:“这意味着中国有能力把核弹头投送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联合国不能够把这样一个国家拒之门外”。
印度凭什么“入常”?只差中国一票了! 第7张图片


印度要想入常,就得去刀山火海里拼命,外交场上是绝对拿不到的。


上一篇:中国网民冷漠对待李春红后,以色列请求中方帮忙救人质,毛宁回应
下一篇:仁爱礁破船解体,只是时间问题,小马科斯终于忍不住向中方摊牌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23 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