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文化] 如果穿越回古代,在没有空调的日子里,如何优雅的度过夏天?

[复制链接]
79010 19
念彤 发表于 2019-7-23 23:11:27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夏天烈日炎炎,对于生活在现代科技社会的我们来说,空调是必不可少的一件夏日利器。
但没有这样的高科技产品的庇护,生活在古代社会的人们,在饱受夏日高温的折磨之时,他们是如何度过漫长的夏天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古人的智慧,看看他们的夏日利器。
如果穿越回古代,在没有空调的日子里,如何优雅的度过夏天? 第1张图片

夏日消暑饮食

如果穿越回古代,在没有空调的日子里,如何优雅的度过夏天? 第2张图片

二十四节气进入夏至,天气就逐渐热了起来,农历夏至后第三庚日起为初伏,进入炎热的伏日,就是一年中最为难熬的三四十天。在晋人程晓的诗文《伏日》中写道:"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由此可见,三伏天的威力巨大。在三伏天中,人们有吃各种消暑清凉食物的习俗,其目的是防止因为暑热而伤身、生病,而且在一定程度这些消暑清凉的食物也起到食疗保健作用。
人们通过饮食来消暑避暑的习俗,相传最早源于汉代,在文献《汉旧仪》中记载到:"汉魏伏日有酒食之会",在汉朝时期,朝廷在伏日要赏赐大臣酒肉。在《汉书杨敞传》中记载到:"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炰羔,斗酒自劳。"大致意思是说,一年四季,劳作十分辛苦,逢年过节的时候,像是伏日腊日这些时节,都是要烹羊煮肉,喝酒庆贺一下,过个闹闹热热的节日。在汉代,人们把伏日当成一个节日来庆祝。
到了南北朝时期,伏日的饮食消暑避暑有了进一步发展。据《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伏日进汤饼,名为避恶"。在古代,人们认为农历六月是"恶月",古人也习惯称暑气为恶气,这里所谓"避恶",实际指的是避暑。汤饼是一种放在水里煮熟的面食,虽然汤饼本身不是清凉食品,吃起来也很热,但正是因为在夏天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饼,却能让人畅快淋漓,出一身大汗,从而带走身体内大量热量,从而起到消暑的作用。
如果穿越回古代,在没有空调的日子里,如何优雅的度过夏天? 第3张图片

到了宋代,伏日清热防暑食物就更多了。越来越多的食物被人们做成消暑的吃食,瓜、李、荷叶、绿豆汤、银苗菜、避暑汤等等。
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都人最重三伏,盖六月中别无时节,往往避暑于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包鲊新荷,远迩笙歌,通夕而罢。"《膳夫录》中记载:"汴中节食,伏日绿荷包子"。由此看来,都城开封人民的夏日消暑饮食也是很不错的。从文献记载看,宋代已有西瓜,如宋代诗人方回《秋熟》诗有:"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瑶肤"的描述。西瓜无疑是夏天里最令人喜欢的水果了。
冰的使用

冰的使用,在我国很早就已经出现。
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有记载,在《诗经》中"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说的是周代人们在冬天里把冰放到冰窖,把冰镇的羊肉进行祭祀。古代有专门的藏冰之所,周王室为了保证夏天有冰块使用,专门成立相应的机构管理"冰政",从每年冬天的十二月起,奴隶们开始凿取冰块,运到名为"凌阴"的冰窖中储存,等到酷暑便可取出供贵族享用。冰放置在室内,可以有效的降温。
如果穿越回古代,在没有空调的日子里,如何优雅的度过夏天? 第4张图片

在清代时期,上到皇宫贵族,下到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百姓,都会在家中放置一个冰桶来存储冰块,用来降低室内温度,如清代诗文中就有提及:"六月虚堂前,瓦盆木架承。暗响清如溜,凉气浮如蒸。"就是明清北京官宦之家,夏日陈设木架于厅堂,置冰盆或冰桶于木架上,盆内或桶内置冰块,用以降低室内气温的情况。每天用的冰,冰窖的送冰车会在上午八九点时送来,价格颇为便宜。一般来说,整块冰大约从上午化到晚间才能化完。冰桶一般为木制,但有钱人家也会有用价格昂贵的琉璃冰桶、景泰蓝冰桶。冰桶大都摆放在厅堂的八仙桌前,室中顿时清凉消暑,也就不觉得热了。
对于冰的使用,大多数还是夏日的冷饮和冰食。《宫女谈往录》中提到慈禧太后的消暑小吃需要冰镇,"……把青胡桃砸开,把里头的带涩的一层嫩皮剥去,浇上葡萄汁,冰镇了吃。"在民间,冰水是颇受欢迎的夏日饮品,在明代时期,夏天一到,街市上就有人卖冰,在《帝京景物略》中记载:"手二铜盏叠之,其声磕磕,曰冰盏。冰着湿乃消,畏阴雨天,以绵衣盖护。"卖冰的人,用棉被盖上,让冰块不会太快融化。
夏日避暑活动

正如我们在许多古装电视剧中所看到的,皇帝后妃们在夏天总是会去避暑山庄,北京城中太热,他们就选择一处相对凉快的山间之地。除此之外,皇家也会有一些活动,在清代时期主要有皇家浴象浴马,喝酒赏莲,商铺攒聚香会等活动。
在文献《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奎仪卫驯象所,于三伏日,仪官具履服,设仪仗鼓吹,导象出宣武门西闸水滨浴之。城下结彩棚,设仪官公廨监浴,都人于两岸观望,环聚如堵。"不仅仅是皇家贵族如此,普通百姓在夏天也都停下平日的农活,在家中歇息娱乐。普通百姓虽然不能像王侯贵族有特定享乐的别院,但他们也有独属于自己生活水平的快乐。
如果穿越回古代,在没有空调的日子里,如何优雅的度过夏天? 第5张图片

在清顾録的《清嘉录》中记载到:"纳凉,谓之乘风凉。或泊舟胥门万年桥洞,或舣棹虎阜十字洋边,或分集琳宫、梵宇、水窗、冰榭,随意留连。"
人们在夏天的时候,三三两两,去往凉快的地方。他们的娱乐活动也是十分丰富,在记载中写道:"作牙牌、叶格、马吊诸戏,以为酒食东道,谓之斗牌。习清唱为避暑计者,白堤青舫,争相斗典,夜以继日,谓之曲局。或招盲女、瞽男弹唱新声绮调,明目男子演说古今小说,谓之说书,置酒属客,递为消暑之宴。盖此时铄石流金,无可消遣,借乘凉为行乐也"这段文字记载了那时人们的三种消暑纳凉时的娱乐活动:斗牌、曲局、说书。
本文为头条独家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作者@煮酒君 。


上一篇:互相“打气球”模式开始了?日照高空出现不明飞行物,要如何击落
下一篇:最得意忘形又最难被干掉的星座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19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么杂会 发表于 2019-7-23 23:50:07 | 只看该作者
 
夏天去五台山北台顶住,得穿棉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殇拾柒 发表于 2019-7-24 00:24:45 | 只看该作者
 
水泥制品,柏油路,都是发热大户,农村原来的土路降温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gulove 发表于 2019-7-24 00:28:24 | 只看该作者
 
古代应该没有这么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承担的南方高 发表于 2019-7-24 07:17:10 | 只看该作者
 
古代夏天怎么制冰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星梦紫唯伊 发表于 2019-7-24 08:08:43 | 只看该作者
 
没空调的时候,你还优雅地过夏天,除非有丫鬟和奴仆在旁边给我扇扇子![大笑][呲牙][耶][捂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smilewater728 发表于 2019-7-24 09:57:20 | 只看该作者
 
以前房子晒不透的,大树多,小溪小河多,土路吸热散热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舒宇秦 发表于 2019-7-24 10:24:29 | 只看该作者
 
应该这样思考,古代是没有空调,但同时古代也没有冒着滚滚浓烟的大烟囱,没有五彩缤纷的河流,没有汽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革命家族 发表于 2019-7-24 10:51:38 | 只看该作者
 
古代不热,房子接地,有地凉,门前有大的槐杨树遮凉,没有温室效应,没有尾气。不像现在的人活在钢筋水泥丛林里,跟生活在砂锅上有什么区别,哪座楼房上没有几百上千只空调向外面吹热气?人类的发展史就是地球的毁灭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遥望星空q 发表于 2019-7-24 11:06:22 | 只看该作者
 
这话说的好像七八十年代有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8 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