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军事] 这该死的火箭弹!这操蛋的暴乱!中国维和军人千里之外的守护

[复制链接]
81554 0
松锦带儿 发表于 2020-9-24 07:28:01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要说中国最好的战地通讯报道,那应该就是著名作家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了。

这该死的火箭弹!这操蛋的暴乱!中国维和军人千里之外的守护 第1张图片

在《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名作的结尾,作家魏巍这样写道: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说:‘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

这该死的火箭弹!这操蛋的暴乱!中国维和军人千里之外的守护 第2张图片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稀奇的比喻,就是这样一段质朴的文字成为了共和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丰碑。
很多时候,最好的感动,就是真实。
在影院中看完《蓝色防线》的点映之后,溜达在繁华街头的小兵兵对这部电影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是新时代的《最可爱的人》。
作家魏巍用自己朴实刚健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志愿军战士在朝鲜不畏强敌的英勇奋战,而《蓝色防线》则用它那完全写实的镜头,为我们呈现出了中国维和军人在非洲大陆上的勇敢顽强。

这该死的火箭弹!这操蛋的暴乱!中国维和军人千里之外的守护 第3张图片

铁血网作为《蓝色防线》的特邀合作媒体,在昨天,小兵兵与铁血网的同事,还有前几天报名参加观影的小伙伴们,观看了这部影片的点映。
今天小兵兵就在不剧透的情况下,和大家一起分享这部电影。

这该死的火箭弹!这操蛋的暴乱!中国维和军人千里之外的守护 第4张图片

自2015年1月中国首批维和步兵营指战员出征南苏丹算起,中国维和步兵营已经在南苏丹连续执行了5年多的任务了;自1990年,中国维和部队开始在海外整建制执行任务算起,中国的维和任务已经跨越了30个年头。无论是在哪个时间跨度内,身处国内和平环境下的我们,都见证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
而在遥远的维和任务区,和你我一样平凡而又普通的维和指战员们,又经历了怎样的危险,执行了怎样的任务呢?
万里之外的战场上,我们平日里觉得再普通不过的寻常日子,又是怎样的一幅光景呢?

这该死的火箭弹!这操蛋的暴乱!中国维和军人千里之外的守护 第5张图片

蓝天、白云、绿树成荫的道路,本该是祥和安逸的代名词,可在维和任务区当中,这意味着沉重的防弹衣与防弹头盔包裹下的燥热,以及可能潜藏在任何隐蔽角落里的枪口的良好射界。
20岁左右的年纪,本该是青春,无虑的象征,然而在维和任务区当中,这个年纪的战士们已经必须拥有直面死亡威胁的勇气了。
为了不让“卢旺达”大屠杀一类的世纪惨剧在自己的防区内出现,我们的战士们需要时刻警惕任务区内的一举一动,在成千上万人的难民营内,几个小孩的一两句戏言,都有可能引发一场死伤惨重的大规模冲突。

这该死的火箭弹!这操蛋的暴乱!中国维和军人千里之外的守护 第6张图片

一旦这种情况出现苗头或是突然发生,那么维和部队的战士们就要立刻行动起来,着防暴装备在短时间内隔开冲突群众,及时将冲突封控在最低水平内,在那里“蓝色防线”真的就是字面意思,它是一道由中国维和军人用身体铸成的“和平防线”。

这该死的火箭弹!这操蛋的暴乱!中国维和军人千里之外的守护 第7张图片

[size=0.667▲在维和勇士们的努力下,“中国营”三个字就是安全的象征

为了防止有人将枪支爆炸物等危险品带入营区,维和部队的指战员们需要冒着各种风险,仔细翻查一座又一座难民居住的棚屋或帐篷;
为了不违反联合国制定下的防卫原则,维和部队的指战员们需要克服被武装分子时刻威胁、挑衅的愤怒与恐惧。
每一次维和营地外的武装冲突,对中国维和军人来说都是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体验,因为在南苏丹,人命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在《蓝色防线》的镜头当中,维和任务区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触手可及,真真切切。

这该死的火箭弹!这操蛋的暴乱!中国维和军人千里之外的守护 第8张图片

[size=0.667▲将镜头拉近,就会发现,他们和我们很像,只是,他们在用平凡的身躯铸就不凡的事业!

在观看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式的主旋律电影的时候,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看,他好酷!放心,他绝对死不了,人可是主角!
但是在看《蓝色防线》的时候,你绝对不会有这种感觉,你会在不知不觉当中自动把自己代入到维和步兵营的日常生活当中去。
哦,这个战士的年龄和我一样;看,那个首长说话的语气好像我的长辈;这个姐姐,不就是我平时见到过的邻家姑娘嘛?

这该死的火箭弹!这操蛋的暴乱!中国维和军人千里之外的守护 第9张图片

[size=0.667▲她们和国内同龄的姑娘没什么两样,只是把眉笔,换成了钢枪

这该死的火箭弹!这操蛋的暴乱!
当小兵兵在大银幕上看到,我们的营区,我们的战车,我们的战士遭到袭击的时候,心中不免一连蹦出了几句经典的“脏口”。
记录下了真实战火的影像,就是这么的直击人心。

这该死的火箭弹!这操蛋的暴乱!中国维和军人千里之外的守护 第10张图片

[size=0.667▲凭借对维和任务的真实还原,在全体主演零演技的情况下,《蓝色防线》令观影现场的许多观众流下了热泪

作为一部纪实电影,《蓝色防线》就是有这样一种魔力,它可以用最质朴的镜头,最平淡的叙事,在潜移默化当中走入每一个观众的内心。

这该死的火箭弹!这操蛋的暴乱!中国维和军人千里之外的守护 第11张图片

[size=0.667▲一部没有专业演员,没有剧本的纪录片,竟然能如此吸引眼球

在几乎所有的军旅战争题材影视作品,都在集体向“更刺激”、“更火爆”、看齐的今天,能有这样一部质朴的军事纪实类电影,实在是让小兵兵感到万分的欣慰。
《蓝色防线》的诞生表明,在这个整体节奏较为浮躁的社会当中,仍旧有一部分人愿意像魏巍前辈一样为记录真实而付出自己的努力,愿意在21世纪写出“《最可爱的人》的续篇”。

这该死的火箭弹!这操蛋的暴乱!中国维和军人千里之外的守护 第12张图片

[size=0.667▲无论再过多少年,我们的人民军队,永不变色

[size=0.667他们永远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今天,9月18日,《蓝色防线》全国公映,想切实和”维和官兵“一起在”维和任务区里走一道“的观众们,切记,不要错过!
同样是今天,在这个联合国成立75周年、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中国政府发布《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年》白皮书。
30年来,16名中国官兵为了和平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让我们记住这些英雄的名字,向他们致敬!

这该死的火箭弹!这操蛋的暴乱!中国维和军人千里之外的守护 第13张图片


我们之所以要坚决捍卫和平,是因为我们深知和平的来之不易。


下一篇:客服工作人员 Part-time type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9 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