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辩题:归化运动员不利于中国体育的发展

[复制链接]
40569 0
@Xizi_YGbwbhmy 发表于 2020-11-25 13:55:39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
归化运动员是指运动员通过获取他国国籍,取得合法的参赛资格从而代表他国参赛的一种国际现象。评判一个国家体育是否得到发展关键是要看其体育体系是否建立健全。体育的发展主要依靠两方面:一是全民运动的普及;二是顶尖运动员竞技的提升。我方的观点是归化运动员不利于中国体育的发展。
首先,归化运动员会阻碍全民运动的发展。归化运动员现象的出现其背后所蕴含的是一种成绩论的观念。人们之所以愿意选择去归化是希望能短期内将自身的弱势项目提升,取得更好的成绩。由此削弱对培养自身的青训体系及促进全民运动的关注。成绩论观念与全民体育的本质产生冲突,观念的偏移势必导致国家资源的倾斜。国家会在归化运动员身上投入大量资源而忽视建设全民运动。这种资源的挤占和倾斜致使全民运动软硬件均得不到更好的发展建设,而软硬件的发展又是当务之急,随着归化运动员的加入势必会延缓此问题的解决。近年来中国已普遍存在运动场地资源不足利用率低的难题。根据艾瑞咨询调查的数据可知,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46平方米,在具有高运动健身需求的城市中却只有不到30%的场地可以利用。可见归化运动员长此以往会阻碍全民运动的发展,体育的基础建设发展延缓。
国乒总教练刘国梁在采访中曾经提到:“中国乒乓球人口将近有1亿。” 我国之所以成为乒乓强国离不开全民的积极参与,也正是由于这种全民性的普及让我们拥有丰富的人才后备资源,如此庞大的基数支撑让我们挑选并培养出优秀的运动员为国争光。可见国家体育的发展是从全民化到职业化的过程,职业运动员的培养是立足于全民运动广泛参与的基础之上的。
我方想讲的第二点是,归化运动员自下而上对整个人才选拔培养机制造成冲击,限制顶尖运动员的发展。在正常情况下对于顶尖运动员的培养是按照人才选拔机制来进行的。
一套正常的运动员培养机制应是从基层进行人才选拔,然后再进入区、省、国家队培训系统,同时通过各类赛事等竞争机制培养选拔出顶尖人才代表国家参赛。国家归化运动员,企图解决国家现有人才培养体系出现的表面问题,但是却进一步使中国的人才培养体系萎缩。基层方面:归化运动员阻碍全民运动的发展,基层基数变小,运动项目缺乏群众基础。与此同时归化运动员让家长和小孩意识到国家本身培养能力的缺失以及加入归化运动员竞争的激烈化,越来越少人主动投入该项目的训练。竞争方面:归化运动员挤占限制了国内运动员的发展空间,减少了本国运动员通过大赛锻炼和提升技能的机会。 归化运动员从基层到尖端使运动员培养机制呈现萎缩状态,不利于本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在此种情况下,我国应重视对于大众运动的普及,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尖端人才匮乏的局面,而不是依靠归化运动员所带来的短期成绩来进行弥补。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的认为归化运动员不利于中国体育的发展。


上一篇:绿卡丢失马上要回美国怎么办?
下一篇:写“外国人永久居留”的最后一文…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4 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