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教育] 为未来育人,劳动教育的“大丰实践”

[复制链接]
87176 0
PP1号480 发表于 2021-1-15 16:10:52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秉持“育未来之全人”的理念,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工作全过程,贯穿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建立健全劳动素养科学评价体系,并将劳动教育纳入责任督学督导范畴,努力让每一个孩子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强化系统思维,构建区域劳动教育样态。为了全面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落地落实,形成劳动教育全方位覆盖、多元化发展态势,着力构建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体系,大丰区制订了《“劳动最美”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区域整体推进从幼儿园、小学、初中至高中一体化发展的劳动教育新格局。

做细课程融合。许多学校成立了劳动活动社团,组建了手工创作、盆景栽培、电器维修、创意设计等“课程超市”,供学生自主选择。同时,明确提出了学科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要求,思政课、语文课、英语课等重点渗透正确的劳动观念,数学课、科学课、体育课等学科重点塑造科学的劳动态度和劳动方法,逐步形成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融合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做足劳动拓展。各学校将劳动教育与学校日常运行相结合,安排学生参加校园保洁、室内装饰、内务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劳动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责任意识。充分挖掘校本资源、地方资源、社会资源,定期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企业,到校外实践基地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或职业体验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

做全劳动评价。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劳动技能大赛、1-2次劳动教学案例评选、一次“劳动之星”和“劳动家庭”评比活动,创设展示师生劳动风采的舞台,及时总结劳动教育好经验好做法,全面营造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浓厚氛围。

建立实践基地,创设真实劳动教育场景。为提高劳动教育实效,各学校因地制宜建立或共创劳动教育基地,进一步满足学生劳动体验的需要。

创建“农业+”实践基地。万盈小学开辟了400平方米的果蔬园地,一半取名为“耕耘园”,安排中年级学生种植葱、蒜、韭菜、青菜等;一半称之为“硕园”,栽植梨、桃、柿、枣等果树,安排高年级学生管护。洋心洼小学在校门外开辟了一块劳动实践基地,由各班分别承包,并采用比一比、赛一赛的方式,开展种植青椒、茄子、西红柿、黄瓜等竞赛活动。

创建“家庭+”实践基地。实验小学创建了现代化的家政生活体验馆,配备了燃气灶、油烟机、电磁炉、电冰箱、电烤箱等,划分为洗衣区、叠被区、烹饪区、烘焙区四个区域。让孩子熟练掌握日常生活小技能。

创建“生态+”实践基地。实验小学常态化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净化绿化美化工作,《新时代小学生劳动精神培育路径的创新研究》成为江苏省重点规划课题。新丰中学坚持让学生负责教室、教学楼、清洁区的卫生清整,做到一日三扫、轮流值日,实现小组承包制、个人责任制。学校定期派专人对各班教室、寝室、卫生区进行检查评比,并与学生互查相结合,成绩记入班级量化综合评定,实现了劳动素养和教学质量“双提升”。

开发劳动课程,培育学生劳动精神品质。劳动教育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实验小学根据各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研发了校本教材《劳动塑美》,设置了“劳动展示美、劳动体悟美、劳动创造美”三个篇章,使劳动教育开展有了教材支撑。第一小学开设了《快乐种植 幸福收获》田园种植课程,专门邀请大丰区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专家进校园为师生作田园种植专题讲座,举行班级菜园牌匾创意设计评比,通过日记、图画等多种形式持续关注植物生长过程,记录庄稼每一阶段变化,体会生命成长的神奇。幸福路小学开设了麦秆画、篆刻、田野放歌、农场小作家、农事运动会等课程,让孩子在每一阶段都能体会不一样的成长趣味。

拓展劳动空间,完善多方协同育人格局。劳动教育不止于课堂,家庭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社区服务是实施劳动教育的有益补充,各学校将学校劳动教育、家庭亲子劳动、社区志愿服务相衔接,创设更多的劳动教育机会,有力促进学生劳动素养不断提升。

开展家庭亲子劳动。疫情期间,大丰高级中学组织学生在家长的陪护下开展了“厨艺大赛”,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传参赛菜品照片,并附发50字左右的烹饪感言。幸福路小学让学生在家长指导下利用闲置泡沫箱在家里开辟“开心农场”,由学生负责种植蔬菜和日常管理养护,创造亲近土地与大自然的机会。

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方强初级中学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重阳节组织学生走进敬老院,替老人打扫卫生、整理内务,开展煮一顿饭、洗一次衣服、扫一次地、洗一次头、洗一次脚、剪一次指甲等活动,并为老爷爷老奶奶表演唱歌、舞蹈、弹琴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南翔实验小学积极参与“美丽社区”建设,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开展义务清扫、环保宣传、清理“牛皮癣”、“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得到家长和社会一致好评。

(作者系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教育局局长)

《中国教师报》2021年01月13日第15版

作者:王国平


下一篇:育儿路上的苦恼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8 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