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热门] 诱骗老人买240万保险,女儿卧底一年才缕清,为何如此丧心病狂

[复制链接]
22365 20
W577286416 发表于 2021-1-23 17:25:00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近网上出现一些对保险业非常“难堪的”报道,历来部分保险销售人员为了业绩,“下套”客户,对保险利益避重就轻;把银行存款变成保险承诺高收益;甚至专门诱导老人购买对其“没用”的产品,还有更过分的可一位客户往死里“薅羊毛”,就如那个小品说的,你总可一只羊薅羊毛,薅的像葛优似的,谁看不出来。
这些报道的内容本质已经超过了保险提供保障的范畴,都不能简单说是因为客户不理解保险内容损害自己的利益;毫不夸张地说,简直就是“诈骗”,实在是让客户看了气愤,让从业者看了难堪。
01案例回顾
据民生频道《小莉帮忙》栏目于近日报道,原标题《老人不识字,却花240万买保险?女儿卧底一年查出真相》。
河南温县的王女士反映,自己的母亲被老萝卜保险公司的业务员骗着购买了200多万的保险,王女士到该保险公司“卧底”了一年,才把自己母亲名下的保单内容整理清楚。
诱骗老人买240万保险,女儿卧底一年才缕清,为何如此丧心病狂 第1张图片

从王女士统计出的保单内容看,从2004年至今,母亲一共在这家保险公司购买了242万2418.5元的保险,险种几乎涉及这家保险公司从2004年至今销售过的全部险种。
诱骗老人买240万保险,女儿卧底一年才缕清,为何如此丧心病狂 第2张图片

据王女士母亲介绍,当初一对夫妻经常到王女士母亲家游说她买保险,买的什么王母也听不明白,记不住,只知道这对夫妻承诺比存银行的利息高。
王女士介绍,这些保险的被保险人涉及家里的全部直系亲属,包括王母自己、王母丈夫、儿媳、两个孙子、儿子、女儿,而这些保单所有人全不知情。
诱骗老人买240万保险,女儿卧底一年才缕清,为何如此丧心病狂 第3张图片

王女士说,自己到保险公司卧底期间确认,王母是不能够给儿媳、孙子购买保险的,并且这些被保险人全不知情,也没有在保单上签过字,包括王母自己不识字,自己也不可能签字。
王母说,都是销售人员代自己签的字,只说要谁谁的户口本、身份证,这些隐私的东西甚至很长时间都没给过她,就叫她不用管。
诱骗老人买240万保险,女儿卧底一年才缕清,为何如此丧心病狂 第4张图片

王女士说,这240万里面有自己之前卖房卖车的钱,儿女给老人的钱,父亲给老人的钱,甚至王母还借钱,全部都买了这些保险。
随后记者和王女士一起来到当地的老萝卜保险公司,不知是节假日还是什么原因,该公司是关门的状态,于是王女士领着记者去找该业务员,在该业务员住址附近,找到了该业务员的丈夫,双方立马陷入争吵中。
诱骗老人买240万保险,女儿卧底一年才缕清,为何如此丧心病狂 第5张图片

光头强:我不是业务员,我爱人是业务员
王女士:你不是业务员为什么给我家办保险呢
光头强:你问你妈
王女士:你不是业务员怎么代替我妈去取钱,代替我妈、我爸、我哥、我嫂子、我还有两个孙子签字
光头强:那是你妈同意的,都是你妈签的字
王女士:我妈什么时候签字了,她连字都不认识怎么签的字
光头强:不识字没关系,我写旁边让她照着描
诱骗老人买240万保险,女儿卧底一年才缕清,为何如此丧心病狂 第6张图片

记者:她母亲总共买了240多万的保险,这些保险都是你签的字吗
光头强:你去问公司,问他妈
记者:按照保险公司的规定,你跟她妈非亲非故的,你能替她代签吗
光头强:他母亲不想让她父亲和家人知道,就想为他们存一笔一辈子都可以领钱的保险,害怕他们将来缺钱花。
记者:你妻子现在在哪?能把她叫过来吗
光头强:我现在也找不到
之后记者和王女士来到老萝卜保险公司河南焦作中心支公司了解情况
诱骗老人买240万保险,女儿卧底一年才缕清,为何如此丧心病狂 第7张图片

王女士向该公司工作人员说,你们既然知道自己有违规,为什么到现在还不处理
工作人员:关于是否违规的问题,银保监会也在调查,现在还没有结果
以上就是这起报道的全部内容,是否有后续,我会继续关注
02案例分析
历来大众对于保险是又爱又恨,爱的是确实随着大众认知的提高,了解到保险确实是不可缺少的抵御风险的金融工具;恨的是由于保险条款复杂,专业名词众多,很少有人能自己看懂合同内容而依靠其中保险销售人员又因为大部分能力有限,素质参差不齐,就很容易被欺骗导致跟自己的理解不一致,最后直呼上当受骗。
其实这个报道,作为保险从业者的我也是很羞愧的,这已经脱离了保险险种本身的问题,而是上升到了一种“销售诈骗”的行为,其中的内容想了很久也不知道要怎么说,但不说又不甘心,那这里就讲讲凭借我的经验预测这件事之后是一个什么走向。
诱骗老人买240万保险,女儿卧底一年才缕清,为何如此丧心病狂 第8张图片

案例中涉及到三个角色,王女士(投保人),销售人员(光头强),老萝卜保险公司(保险人)
之所以我不直接说出这家保险公司是因为我觉得这件事,保险公司也是受害者,所以大家没必要对保险公司口诛笔伐,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销售人员身上。
我就分三个角色分析一下之后大概率会有的处理结果
一、王女士(投保人)
王女士对记者的诉求是要求保险公司把非本人签字,非本人(被保险人)意愿的保单做全额退保。对于消费者这样的诉求是合情合理的,也是一定能实现的,理由很简单保险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诚信合同,只要投保不是本人签字,不了解合同内容,不是被保险人自己真实意愿的表达,合同就是无效的,全额退保自然是正常的处理结果。
但这个事件对王女士来讲最主要的是全额退保的时效性,如果仅是一两份保单,保费在几万的,可能报道完几天就会有结果;但这个案例中涉及保费就有240多万,处理的时间自然要长,这里决定时效性的关键其实并不是保险公司,而是保险公司对于业务员的追偿时效问题。
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自己买的保险,之后不想要了保险公司要扣那么多的本金,这里就想来介绍下我们买保险的保费构成。
1、保费的构成
保费构成其实也是很复杂的,涉及的内容也很多,大体主要的部分包括:强制性支出、保险公司运营费用、业务员佣金。
强制性支出:包括强制保障金、保障成本
(1)强制保障金
保险之所以保险,是因为它有其特殊的制度来确保未来可以为达到约定条件的客户刚性兑现承诺。我们看到一些报道感觉保险理赔难,其实正好相反,保险理赔的准备金其实是早就准备好的,比如一家保险公司成立需要向国家上缴2亿的实缴资金作为保障金来保证客户出险的刚性兑付承诺;并且每一个上市销售的险种一样要提前上缴一部分保障金,比如在理财险中,中国平安的收益率持续十几年都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可为什么合同上的保底利率却是同业最低的,这就涉及一个保障金交多少的问题;后期续期的保费也有一部分需要上缴作为保障金。这些钱国家成立一个叫做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专门来进行管理投资。
诱骗老人买240万保险,女儿卧底一年才缕清,为何如此丧心病狂 第9张图片

之前安邦财险因为涉及一些问题被国家强制拆分更换股东,后改名叫大家财险,为了保证之前购买安邦财险的客户能继续享有合同的保障承诺,在一年托管期内,就是由这个保险保障基金公司主导,其他保险公司提供服务辅助,完成重组后交给大家财险继续提供保障。
诱骗老人买240万保险,女儿卧底一年才缕清,为何如此丧心病狂 第10张图片

所以保险之所以保险,在源头上就要保证保险公司有足够的钱来兑现客户出险的刚性兑付,在保险行业中有一个指标叫做——偿付率,这个指标为100%,意思就是这家保险公司所有销售出去的保单在未来就算全部客户同时申请理赔,钱也是够赔的。低于这个数,银保监会就会进行监管,发现问题就会及时托管调用保险保障基金为保险公司注资,先保证赔付率,之后再进行重组优化,让保险公司可以稳定经营下去。
(2)保障成本
这个很简单,就是保险公司承保你风险实际的成本是多少,不管你出不出险,费用是一样收的,所以不要以为你买了保险不出险本金就不会亏,保险公司承担风险也是需要成本的。
诱骗老人买240万保险,女儿卧底一年才缕清,为何如此丧心病狂 第11张图片

保险公司的运营费用
就是保险公司运营需要的消耗,场地、人员、办公器材、销售活动等等,这个很好理解。
(3)业务员佣金
保险公司和保险销售人员签订的是代理合同,因为没有底薪所以销售人员的工资都是靠佣金提成来的。有人说销售人员佣金的提成太高,其实只有第一年相对高一些,如果把正常的客户缴费期平均下来计算,也只有2%左右的水平,对于没有底薪的销售行业,如果这个也算高那真是没什么说的了。
好了,为什么要说这个,是想让大家知道全额退保为什么麻烦,可以看到这三个部分,其实就是两个出处,一个是保险公司,另一个就是销售人员。
全额退保,对于保险公司的部分来讲只要保险公司有违规需要负责的情况是可以全部承担的,毕竟保险公司确实有钱;但另一个销售人员的部分就很麻烦,你就想想公司给你开工资之后过了几年在管你要回来是什么难度,还得说是你在这家公司干的情况下,要是不干了呢?
在案例中我们看到,王女士全额退保的结果是一定的,但这其中涉及到销售人员的佣金怎么追回是个大问题。销售人员老实把佣金全部退回,处理自然简单;但要是不退回呢,你想让保险公司自己承担似乎也不可能,毕竟主要责任在销售人员并不是在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也不可能开这个先河,要是这样的话,聪明的你一定能掌握一个快速发财的道路。
在现实中,我们就自己想销售人员也很少能主动退回佣金,保险公司与销售人员签订的又是代理合同,对销售人员也没有多大的约束力,即便这次保险公司受到外界压力,先行全额退还了王女士的钱,那事后保险公司也一定要起诉销售人员进行追偿,毕竟240万的佣金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2、销售人员(光头强)
诱骗老人买240万保险,女儿卧底一年才缕清,为何如此丧心病狂 第12张图片

这对夫妻堪比保险界的“雌雄大盗”,我们来聊聊他们能得手的因素都有哪些:
1、自身原因
王母很明显年龄大了,有些糊涂又掌管家里的钱和家人身份资料,平时一看就跟家里人接触得比较少,不然这么大数额又需要身份资料的在这么长时间没家里人发现也不合理,就为这对大盗得手提供了客观条件。
而这对大盗也一定是与王母多年熟悉的人,看报道应该是一个村子的,不然谁会轻易把家里人的户口本给外人这么长时间,又让外人取钱做什么事,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坑你最惨的往往都是你最熟悉的人。
2、操作流程的漏洞
即便如此,视频中还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王母的手机。现在无论什么经济活动一定绕不开手机短信验证,这对大盗之所以能够伪造投保人、被保险人签字其实还是次要的,而划扣王母银行卡一定是这对大盗掌握了王母的手机号码,甚至可以说填写单子的被保险人手机号码就是这对大盗的,我甚至猜测王母的银行卡绑定的手机号码也不是她自己的,不然保险投保能绕开这么多的重要关键审核的要求是很难的,如果王母和被保险人都是自己的手机,相关的短信信息和电话回访又是怎么规避不让家人知道的,这就说不过去了。
诱骗老人买240万保险,女儿卧底一年才缕清,为何如此丧心病狂 第13张图片

所以在这里提醒大家,购买保险一定要严格按照流程操作,看住自己家里的老人,对家庭的财产一定要保护好,这样就不会给一些不法人士提供机会。
3、相关销售人员要怎么处理
很多人看完这个报道一定会有一个想法“保险诈骗”,那对于这种销售人员是否可以追究法律责任。
我不是学法律的,但按照经验讲一般不会,对于保险因为有比较成熟的投保规范流程,如果王母自己多加小心是不会让这种人得逞,所以只要销售人员上缴“非法所得”的佣金,让保险公司能全额退保给王母,一般也只会对销售人员拉入保险行业“黑名单”,就是销售人员以后不得从事保险行业的处罚而已。
如果销售人员不上缴所得佣金,那就要看保险公司是否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追偿,一般的结果也就是追缴这些佣金,不太可能会有额外的惩罚性措施,毕竟受害者能够追回损失,销售人员充其量是销售违规,保险公司说破天也就是监管不力而已,这些都是自己公司内部的问题。
由此可见,保险销售人员违规并没有什么实质的法律束缚,这就是一些保险销售人员敢于“坑蒙拐骗”消费者的原因,违法违规成本太低导致的。
三、保险人(保险公司)是否有责任
因保险公司和销售人员签订的是代理合同,很多人即便是目前在职的保险代理人都不知道,签订的这份代理合同当中,保险公司是有相关销售人员违纪违规的说明。当然不同的公司会有一些差异,但只要是代理合同一定会有对保险公司的免责声明,类似于之前美团、饿了吗对外包骑手的合同类似,说白了就是销售人员出了事跟保险公司没关系。
诱骗老人买240万保险,女儿卧底一年才缕清,为何如此丧心病狂 第14张图片

这件事到底保险公司要负有多大的责任主要看监管部门如何定性,按照这几年银保监会的处置力度,即便该保险公司满足王女士全额退保的要求,银保监会也要对该保险公司所涉及的分公司进行“行政处罚”,此次事件已经不是一起简单的保险纠纷,甚至对保险行业都有一定负面的影响,所以我猜测该公司分支机构可能最少要10万起步的罚款,相关分公司负责人也要追究相关责任和处罚,涉及销售人员罚款一般较少千元左右,这是最近银保监会下文的要求,不然不足以做到惩戒的效果。
诱骗老人买240万保险,女儿卧底一年才缕清,为何如此丧心病狂 第15张图片

03案例总结
但其实从这个案件中,我不是为了刻意为保险行业开脱,而是想让大家了解,虽然保险行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还是有最基本的保障框架做基础。
起码王妈能找到保险公司,能追回损失,如果骗王妈的不是保险销售人员,而是搞传销的、搞资金盘的、搞小黄车的,那以后你想追回损失就是“做梦”。
还记得王妈之所以决定购买保险的初衷吗?
其实就是听信销售人员说,买保险要比存银行的利息高。就这么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让王母上了大当;你也别笑话别人,其实很多人都是因为同样的话,导致现在还有很多人在掐大腿后悔买了理财类的保险。
其实买保险没问题,关键是我们要知道买的保险是管什么,不管什么,对我们有利的部分也要看清对我们不利的部分;对于理财类保险要明白它的运营机制,要有合理的预期。保险是提供安全、稳定、可预期的金融保障产品,不是一种能够短期获利的产品。一定要搞清楚保险的本质,什么返本、红利、不切实际的利息都是不靠谱的。
最后重申一句,保障类保险才是保险的本质,理财类保险需要会算才不会被坑,不会算就是坑,所以不要在自己没了解搞清楚的情况下,谨慎购买理财类保险。
写在最后
1、如果你看完上面的文章还有不懂的地方,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疑惑,我会及时回复你。
2、想要给家庭或者自己配置保险,可以私信我,我会根据自己多年经验,帮你提供一些值得参考的建议。
3、如果想要诊断自己的保单或者还有核保、理赔等疑难问题,也可以私信我,我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4、以上都不需要你有任何的投入,请放心。


上一篇:联大会议上,中美激烈交锋,美方阴谋被识破,中方反击寸步不让
下一篇:普京公开表态:将尽快结束“俄乌冲突”,俄有三个大动作正在酝酿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0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风止岁月 发表于 2021-1-23 17:33:54 | 只看该作者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风筝哭了 发表于 2021-1-23 17:34:22 | 只看该作者
 
客户看了气愤,从业者看了羞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松锦带儿 发表于 2021-1-23 17:34:33 | 只看该作者
 
保险到底怎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把你藏在心底吧 发表于 2021-1-23 17:34:43 | 只看该作者
 
你怎么看待这个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毅海 发表于 2021-1-23 22:16:08 | 只看该作者
 
干好本职工作不要夸大保险功能,不欺骗任何客户,拿自己光明正大的工资。尊重客户,为客户作想才是合格保险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一朵猫 发表于 2021-1-23 23:31:26 | 只看该作者
 
头条报道的这个是河南的泰康保险公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左伊左伊 发表于 2021-1-24 01:44:08 | 只看该作者
 
保单退保就只能退当前的现金价值?有没有可能通过法律途径多退回一些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呼呼小欧 发表于 2021-1-24 06:59:44 | 只看该作者
 
有些保险人员上来就忽悠,给你说一套一套的,见多了,也不愿意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805006200 发表于 2021-1-24 07:24:33 | 只看该作者
 
起诉保险公司,合同不成立。公司有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22 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