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头条] 《参考消息》成了我的精神家园

[复制链接]
79162 0
血玄石 发表于 2021-10-27 17:05:35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参考消息网10月27日报道(文/王小原)
说起《参考消息》报,我大概从10岁左右起就有接触。当时,父亲在地区任地委书记,他的办公室每天都有许多报纸,其中一份就是《参考消息》。那时,我年龄还小,认的字也不多,我只记得《参考消息》报题下括弧里写着: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后来“文革”开始了,我们家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下放的下放,插队的插队,一家人四处奔波,聚少离多,生活中充满了许多不确定性。《参考消息》也不见了踪影。
上世纪八十年代,父亲离休后,家里又有了报纸杂志:《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红旗》杂志等等。这些就成了父亲离休后的主要精神食粮。那时,我每星期要为父亲整理书报,又接触到了《参考消息》。
到后来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我对《参考消息》的兴趣渐渐越来越浓。五十岁左右起,看《参考消息》成了我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工具。除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外,每天都要把八个版的《参考消息》看一遍。看《参考消息》使我开阔了视野水平,认知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现在,我已到了古稀之年,退休后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看《参考消息》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周一至周五每天十六版,周六、日每天八版都要看一看。当然,现在已经不看纸质版的报纸了,在小区,邮政送报是一种奢望。现在每天在互联网上看电子版的《参考消息》。看《参考消息》成了我重要的精神生活,每日不可或缺。
现在的《参考消息》已经与时俱进,和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内容更加充实,除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国际、港澳台外,还增加了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可以说文史哲、天地生、数理化各种前沿知识,应有尽有。所以,在《参考消息》上看到重要的内容,我都要或作剪辑,或下载下来。后来,下载的资料越来越多了,我就在电脑里建了专门的文件夹,比如:历史资料、科学技术、医学资料、二战资料、健康科学等等,分门别类,以便查找。我还在自己的博客上转载了一些从《参考消息》报上剪辑的报摘,增加自己博客的权威性。
《参考消息》陪伴我已经走过了几十个年头,对我的成长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我已经老了,《参考消息》更成了我的精神家园。如果没有《参考消息》,我的生活可能完全是另一种样子。在此,我对《参考消息》编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作者为山西省忻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退休干部)
来源: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参考消息90年史话⑥|“参考消息”名字的由来
下一篇:参考消息90年史话「60」|从《平凡的世界》中认识《参考消息》
标签:教育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9 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