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广东到底有多大贫富差距?

[复制链接]
18858 0
秋红灬落叶 发表于 2021-11-23 21:18:05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年的时候,我在深圳南山区西丽街道新屋村口开了一家湘莱馆,跟广东的富人和穷人都有了一次亲密接触。
   先说富人——我店铺的房东,姓邓,就叫他邓总吧!他一直说他不算有钱人,在新屋村只是一个普通村民,比他有钱的村民多了去了。有一次喝多了他跟我讲起了他家族的苦难史……
    上世纪70年代的深圳就是一个海边小渔村,邓总一家子就生活在这个小渔村里,邓总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加上父母一家六口人在西丽种田打鱼。
    因为父亲患病急需医疗费,家里又穷,怎么办?四兄妹一商量便加入了当时的逃港大军。想到隔避的香港去找条活路。
     1976年的一个夜晚,邓总的大哥留下照顾父母,其它三兄妹一起从梧桐山逃往香港。天黑路滑,当时的邓总掉队后被边防军队抓住送回了老家。他二哥和姐姐顺利逃到了香港。
    后来深圳成了特区,新屋村的集体土地全部盖了厂房。邓总家分到的几块自留地也派上了用场。香港的二哥出资让邓总盖了6栋6屋小楼用来出租。
    到了2000年的时候,邓总又承包村口的两栋厂房把它装修一下,一楼改成门面和菜市场,二楼,三楼租出去变成了餐馆,会所,超市。邓总每个月的租金收入50万左右。
    那时的邓总每天的生活按排就是收租,打麻将,打猎,旅游……
   再说穷人,我餐厅里的服务小钟,16岁,还是个正在上高中的学生,每天放学后到我店里做钟点工。
    小钟是广东茂名人,家里很穷。她爸妈一直在南山区西丽打工。爸爸是个开黑的的司机,妈妈是超市的保洁员。两口子生了两个女儿后一直想再要个儿子。没想到第三个又是女儿。当时一家五口租住在房东邓总的农民房里。小钟的姐姐在上职高,小钟上高中,小钟的妹妹还在上幼儿园。
     她父母的月收入加起来8000左右,每个月房租水电生活费开支下来经常入不敷出。所以小钟和姐姐一放学就要去做钟点工用来补帖家用。
    富人邓总和穷人小钟同为广东人,共珠江水,但他们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呢?你评,你细细评……


上一篇:为什么韩国政坛如此混乱?
下一篇:韩媒:韩国网上出现小学生“反日”画作,有的写着“杀光所有日本鬼子”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沙发
东北风干肠 发表于 2021-11-23 21:18:38 | 只看该作者
 
2012年的时候,我在深圳南山区西丽街道新屋村口开了一家湘莱馆,跟广东的富人和穷人都有了一次亲密接触。
   先说富人——我店铺的房东,姓邓,就叫他邓总吧!他一直说他不算有钱人,在新屋村只是一个普通村民,比他有钱的村民多了去了。有一次喝多了他跟我讲起了他家族的苦难史……
    上世纪70年代的深圳就是一个海边小渔村,邓总一家子就生活在这个小渔村里,邓总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加上父母一家六口人在西丽种田打鱼。
    因为父亲患病急需医疗费,家里又穷,怎么办?四兄妹一商量便加入了当时的逃港大军。想到隔避的香港去找条活路。
     1976年的一个夜晚,邓总的大哥留下照顾父母,其它三兄妹一起从梧桐山逃往香港。天黑路滑,当时的邓总掉队后被边防军队抓住送回了老家。他二哥和姐姐顺利逃到了香港。
    后来深圳成了特区,新屋村的集体土地全部盖了厂房。邓总家分到的几块自留地也派上了用场。香港的二哥出资让邓总盖了6栋6屋小楼用来出租。
    到了2000年的时候,邓总又承包村口的两栋厂房把它装修一下,一楼改成门面和菜市场,二楼,三楼租出去变成了餐馆,会所,超市。邓总每个月的租金收入50万左右。
    那时的邓总每天的生活按排就是收租,打麻将,打猎,旅游……
   再说穷人,我餐厅里的服务小钟,16岁,还是个正在上高中的学生,每天放学后到我店里做钟点工。
    小钟是广东茂名人,家里很穷。她爸妈一直在南山区西丽打工。爸爸是个开黑的的司机,妈妈是超市的保洁员。两口子生了两个女儿后一直想再要个儿子。没想到第三个又是女儿。当时一家五口租住在房东邓总的农民房里。小钟的姐姐在上职高,小钟上高中,小钟的妹妹还在上幼儿园。
     她父母的月收入加起来8000左右,每个月房租水电生活费开支下来经常入不敷出。所以小钟和姐姐一放学就要去做钟点工用来补帖家用。
    富人邓总和穷人小钟同为广东人,共珠江水,但他们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呢?你评,你细细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易小川′ 发表于 2021-11-23 21:19:02 | 只看该作者
 
2019年,中国诞生了史上第一个GDP破10万亿元的省份,正是中国的南大门—广东省。2020年的GDP成绩,更是宣告广东省从1989年开始的全国经济第一大省的地位,足足维持了32年。老二江苏省以及老三山东省虽也同样紧追不舍,但广东却以全国8.2%的常住人口、1.8%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约1/10的经济总量、7%的财税收入、以及高达1/5的进出口贸易额,以出色的成绩一直处于领跑的地位。


 第1张图片

 第2张图片
图源.shutterstock

富可敌国”,更多是一种人为的主观夸张。然而广东省,却能实打实的富可敌国。据世界银行2019年的数据对比,广东省的GDP总量高达1.52万亿美元,身为发达国家的澳大利亚、西班牙GDP总量却只有1.43万亿美元,足足赶超近1千亿的水平;而根据2021年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广东省经济更是超越了俄罗斯和韩国,“富可敌国”实至名归。


 第3张图片
图源.shutterstock

可就是这样首屈一指的经济强省,在2020年结合了经济实力、增长潜力以及富裕程度等指标的全国百强县名单中却表现不佳。名单中江苏省就占去25个名额;浙江省第二,占据17个名额;而作为经济第一强省广东省卻只有普宁、惠东和博罗县区区三个名额入局。更令人尴尬的是,2020年广东省还有28个贫困县


 第4张图片

尚未摘掉“贫困县”帽子的陆河县

图源.shutterstock

整个广东省中,大致可以分为四块:沿海的粤西、粤东、珠三角(粤中)地区和粤北山区。其中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就占据了80%的经济总量,而交通不便、地势先天崎岖的粤北山区,以近半的山区面积,仍有约5%的经济总量,然而具有沿海开放优势的粤东和粤西地区两兄弟,卻仅仅只占7%的经济总量,这无疑颠覆很多人的印象。


 第5张图片

广东,不是只有珠三角,广东,更不能只靠珠三角。下一个三十年,若想带动广东省经济全面发展,明显不能倚靠珠三角“一个带三”必须要粤东和粤西“两翼发力”,才能让整个广东“如虎添翼”,摆脱“最富是广东,最穷也是广东”。

错失的机会

要想富广东,势必要“带起两翼”。但奇怪的是,如果将广东省以地缘形势分割开,粤中、粤东以及粤西地区,除却多山的粤北地区,其实可以说在地缘优势并无太大差别。
粤中地区坐拥广东第一大江的珠江,裹挟着珠江三角洲平原,成为广东省的经济核心,不出意料;粤东地区相比珠三角也并不逊色,其核心潮汕平原更是广东省第二大平原,地处韩江、榕江、练江三江出口的汕头具有广东省东南要冲的意义。


 第6张图片

粤西地区的核心雷州半岛是仅次于平原的台地地形,虽说有着干旱缺水的地缘劣势,却被后天建设的雷州青年运河带来的水利优势所补齐,其探入北部湾的半岛地缘优势更是为粤西的发展带上了得天独厚的意味。


 第7张图片

​在上世纪80年代,关键的改革开放年代,珠三角(粤中)、粤西和粤东地区面临的机遇更是可以说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粤西的“排头兵”是当时广东省第二大城市湛江,更是有着“北有青岛,南有湛江”的美称。湛江在五十年代就有着当时罕见的港口、机场、火车站。许多人都认为湛江这个城市会成为南方的“青岛”,1984年,湛江更是赫然林立在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中


 第8张图片

 第9张图片

1990,打出市以港兴,港以市托的湛江

图源.shutterstock

粤东的“排头兵”汕头更是首五个经济特区之一,被人称为“岭东门户、华南要冲”。汕头当时更是紧紧把握住经济特区建设的第一个十年,凭借劳动力资源丰富、侨商众多的优势,利用“三来一补”的结构,汕头经济蓬勃发展,年经济增速曾高达16.04%,与昔日的广州、深圳的发展速度也不相伯仲。


 第10张图片

 第11张图片

1988年的汕头,其繁华比起广州、深圳也不遑多让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残酷。粤东和粤西地区在最初的迅猛发展之后,都出现了经济缓慢停滞的问题。与此相反,珠三角地区在三十年的时间里保持了持续高歌猛进的态势,与显出颓势的粤东粤西两兄弟“越拉越远”,其中的各中差异,无疑值得我们深究。

“师珠长技以长粤”

纵观世界区域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心城市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城市中,人口、资金、消费以及基础设施富集程度很高,社会市场可以有效分工,更好利用不同区位的人力资源、技术和交通优势,凭借产业集群的综合实力和经济实力,将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向周边区域辐射,“以点带面”带动周遭区域发展。
例如,广州、深圳两“点”的产业发展,互相促进成就了“华南四小虎”:中山、顺德、南海、东莞四“面”的繁荣,这无疑值得粤东和粤西学习。


 第12张图片

 第13张图片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

东莞在开放的近30年的时间,东莞辖区下的32个镇和街道几乎每个都发展成了专业从事各行各业加工制造的“产业”镇。从电脑组件到玩具制造,从毛毯服饰到家用电器,从索尼唱机、雀巢咖啡到诺基亚手机,“没有东莞造不了的东西”让东莞仅仅246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了近3000亿元人民币的GDP。


 第14张图片

也造就了东莞琳琅满目的商品和打扮时尚的“靓妹”

 第15张图片

“粤字001号”的太平手袋厂诞生在东莞厚街

中山的凯达、威力、晨星等市属国有企业,于1988年组成由十余家市属企业集团组成的"中山舰队",也吹响了进军市场的号角。这一年,中山市的国内生产总值高达39.3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00美元,被国家统计局列为全国首批36个率先跨入小康水平的城市之一。也恰好是在这一年,中山由县级市升格为"直辖镇的地级市"


 第16张图片

1999年的白马车站,提着大包小包,怀揣梦想赶赴中山的人们

 第17张图片

“威力,威力,够威够力”

顺德的"胆大"也是出了名的。早在1978年8月,顺德容奇镇就“先斩后奏”,与香港大进公司率先合作办起了"大进制衣厂",设备、资金、技术、原材料、订单和管理人员全部都来自香港厂家,容奇镇只负责提供厂房和劳动力,一年下来,仅仅300人的小厂当年即获利20万美元。《顺德志》记录中无声地叙述了这段历史:“大进制衣厂,是全中国最早的"三来一补"企业。”


 第18张图片

第一个饮“三来一补”头啖汤的容奇镇大进制衣厂,随后的顺德还出了美的和碧桂园两个全国500强品牌


​南海同样都不甘人后。1993年,南海的洲表村、下柏村、沙涌村一起成为农村股份合作制试点成立股份合作社,将自家土地折价入股,凭股权证给每人分红,并将全村土地大胆区分为三个区:农业保护区、工业区和商住区。随后,一批"洗脚上田"的农民迅速办起了一批小五金、小冶炼、小化工、小塑料等个体企业,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迅速走向工业化


 第19张图片

1981年,南海县成为全国先进县,进厂打工的妇女们带着大包小包的礼物携家带口回家探亲

珠三角的繁荣,归根结底是年轻人的繁荣,是就业岗位的繁荣。正是上下游各种各样的产业、行业生产链为广大青年们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各种产业链的组合又反馈给商家更低的生产成本、给员工更高的工资薪酬、给工厂更快的产业升级速度。这样的组合,不仅能产生跨越阶层差异,更能产生带动一个地区繁荣发展的十足动力。


 第20张图片

车水马龙,拥挤不堪的广州火车站

 第21张图片

从车窗也要进去,为的是珠三角能改变命运

这,才是吸引全国各地来自五湖四海,操着不同方言的人们,高呼着“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的最硬底气支撑。

失去的三十年

珠三角的发展,固然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先承接来自港台产业转移的很大优势,但珠三角能做的,粤东和粤西并非不能做。粤东和粤西的高开低走,与粤东和粤西失却的产业机会有很大关系。
谈到粤西,在1985年,国家鼓励沿海城市发展工业出口创汇、各地都致力于城市经济发展大计的背景下,刚被确定为全国沿海开放城市的粤西“领头羊”湛江却提出了“两水一牧”的发展口号,将资金和精力重点投放在水产、水果为代表的农业,而不是亟待建设的港口、铁路和招商引资的工业,失却了一个发展的重要机会。


 第22张图片

统计表明,从1995到1999年,湛江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9%,已经低于广东省10.2%的平均增速,甚至低于全国8.3%的平均增速。被远远落后的湛江,最终被证明粤西错过了一个时代的重要更迭时机。
急于重振雄风的湛江,在经济发展的路上走向了弯路:将“大进步“与”大走私“挂上了钩,湛江被不良资本疯狂涌入,陷入虚假的狂热,一夜间变成了”走私者的天堂“。


 第23张图片

曾经风靡广东乃至全国的湛江“半球”电饭煲,最终也没能完成初心“服务东西半球”

图源.shutterstock

“弯道超车”的结果是湛江酿成了一场轰动全国的“九八98大案”,经查证的走私总货值就达到110亿元。最惨重的损失并非是简单的经济总值,而是湛江刚刚起步的投资环境、经济秩序又被砸的稀烂,刚刚转好的湛江经济又重新陷入黑暗;湛江的“粤西骏马”三星牌汽车也陷入破产,整整100多亿元负债难以偿清,曾经辉煌的厂房设备也于风侵雨蚀中损毁殆尽……


 第24张图片

三星汽车从日本、台湾等地引进焊装夹具及半自动焊装线,达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内外先进水平,人称“粤西骏马”

 第25张图片

曾经的“粤西骏马”,却消散在风雨之中

“排头兵”的两次失误,被人简称为“湛江失去的三十年”

而说起粤东,情况却有不同。1980年,汕头被划为经济特区。善于经商的潮汕人,就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潮商踪迹广遍南洋海外的优势,在汕头建立起了大量耗能低、收效快的服装、电子、陶瓷、食品、玩具等劳动密集型轻工业,汕头都做得非常出色。


 第26张图片

汕头经济特区管理大楼落成

汕头的澄海市,当时有一句话“世界玩具看中国,中国玩具看广东,广东玩具看汕头,汕头玩具看澄海”;汕头的谷饶镇,唱着“爱拼才会赢”,各村各镇的代工厂,将普普通通的内衣硬是做到遍布全中国大江南北,近七成的中国内衣都来自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


 第27张图片

汕头依靠四个一片:“开发一片、建设一片、投产一片、获益一片”的滚动发展模式,迅速发展起来。当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排名显示,在全国219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汕头入选50个综合实力最强城市,名列全国第41位,居广东省第3位。


 第28张图片

90年代的汕头,餐桌上丝毫不逊色于深广

 第29张图片

1989年,汕头的多功能商业大楼——万商楼落成使用,商品种类高达万种之多,其玻璃不锈钢的结构和气派的电扶梯设计不知者还以为身处在2008年

第一轮的发展机会,可以说“排头兵”汕头是高开高走,不负众望。


 第30张图片

但是发展迅速的闪光背后,却有“灯下黑”:汕头的支柱产业从1980年的开放到2000年的世纪之交,可以说几乎没有改变。一直是纺织、塑料、玩具、印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缺乏龙头产业和大项目,抗市场风险能力也非常薄弱。而同期的深圳,早在1994年就与中国科学院定下了科技密集型产业的升级计划,逐步淘汰了落后的低端产业,实现“持续发展”。


 第31张图片

缺乏龙头产业和大项目,抗市场风险能力也非常薄弱

更可怕的是,20世纪90年代的汕头和湛江一样,“地下经济”十分猖獗,走私、逃汇骗汇等“快钱”不仅极大扰乱了市场经济规律,将本来老实求发展的企业逼得走投无路,出口货物退税款挤压、资金链断裂。
当潮水来临之时,汕头的“灯下黑”便一览无遗。2001年,汕头的经济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企业外迁多达1200多家,仅在2002年就迁出450多家,其中多为那个时代科技含量较高的台企、港企。全国共18个地区共同向所属企业发通知:不与汕头、潮阳做生意,这让汕头的守法经营企业更是举步维艰。


 第32张图片

90年初的汕头夜景,其繁华闪亮不输今时,却有着“灯下黑”

营商环境的溃烂,无疑在汕头发展的关键时机给了最沉重的一击。汕头GDP正常从1996年的16.04%跌落至2000年的7.3%,不仅落后于其他的经济特区,更是落后于全国的经济增速,2001年,汕头下辖县潮阳市GDP甚至负增长27%,汕头经济几近崩溃。


 第33张图片

仿佛停留在90年代的汕头,曾经繁华的南生贸易公司百货大楼,也只剩下了近三十年的岁月峥嵘

残酷的打击也导致2000年之后,人们回想起汕头,更多是通过当时风靡全国的魔兽争霸,有着一个地图叫“澄海3C”。


 第34张图片

李嘉诚对汕大学子的满意却掩盖不了他对汕头发展的落寞

图源.shutterstock

反思与沉淀

产业机会的损失,让粤东、粤西出现了大量的产业空白,也让年轻人不能也不愿在“一线物价、二线房价、三线定位、四线工资”的粤东西城市发展,当企业和年轻人都望而却步时,一个地区自然而然也就丧失了经济蓬勃发展的动力。


 第35张图片
图源.shutterstock

虽然这么说,但粤东和粤西就真的没有希望了吗?非也。
一是要连接起高铁这条新时代经济“大动脉”,加强本地的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12月31日,随着汕头站改造工程基本完工和厦深铁路汕头联络线开通,粤东地区被纳入了高铁“朋友圈”;而在2021年1月20日起,湛江到广州250km/h的高铁也开启,粤西地区也被纳入了高铁“朋友圈”


 第36张图片

 第37张图片

湛广高铁

图源.shutterstock


 第38张图片

也会带来更多投资和旅游的机会

图源.shutterstock

通过搭起与珠三角的快捷通道,将会有着更多优质岗位和教育机会进入粤东西,两者分别作为福建、江西与广西、海南的窗口,将会是下一个风口。
二是继续大力争取产业岗位,吸引优质青年留在本地。2020,湛江首个产值超千亿的中科炼化产业将与茂名石化联手,与粤东惠州的乙烯项目实行联动,利用茂名的先进石化生产、湛江的深水港优势打造石化产业的“前港后厂”,生产高端化工产品,预计可实现利税就达260多亿元。粤西,正在紧追不舍。


 第39张图片

打造“前港后厂”的石化产业链为发展注入新动力

图源.shutterstock

2018年,汕头也大力推动比亚迪的落户濠江工业园区、南山湾科技产业园,重点支持轨道驱动、电机、电控、轨道梁等全产业链新能源核心技术攻关,并与南澳岛的海洋风电项目结合,实施上下游产业互补。粤东,同样不甘落后。


 第40张图片
图源.shutterstock

尽管仍有着诸多困难,但吸取了经验和教训的粤东粤西,必能抓住机会,在下一个三十年,成为广东省腾飞的“双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朿愚 发表于 2021-11-23 21:19:13 | 只看该作者
 
我来说说珠三角内部的差距
深圳市的人均GDP约23万元,南山区的人均GDP更是高达42万元。而距离南山区165公里的恩平市(在官方文件中,恩平市也是珠三角),GDP约191亿元,人口约50万,人均GDP只有38500元左右

 第80张图片
中国最“穷”的省份——甘肃省,人均GDP约33000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scarsshang 发表于 2021-11-23 21:19:25 | 只看该作者
 
也许你曾经在某短视频app上看过一个土味短片,里面一位穿着朴素到简陋的老哥,在烈日炎炎的时候背着一口沉甸甸的化肥袋子,在路边小卖部买水喝。

店老板看他可怜,想不收他钱。

聊了两句之后才知道,这老哥袋子里全是钱,他是附近这一片房子的业主,亲自来收租的。

这是不是很符合你心目中对广东人的印象?

穿着背心拖鞋在路边小馆子吃烧鹅,就是一位朴实的村民:只不过人家是广州珠江新城的猎德村、杨箕村,身家动辄上千万。


 第82张图片

01

中国有6亿人的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有9亿多人的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

之前,当李克强总理提出这个话题的时候,很多人表示瞠目。

6亿人?1000元?

也就是说,全国有接近一半的人口,他们每天的收入还不够买两斤猪肉。

这怎么可能?!说实话 ,当听到这句话,却一点也不惊讶。因为还有很多人的收入不足1500元。

注意,1500元是年收入,不是月收入。

而这些人在哪呢?就在中国经济的最强省——广东。

低调富豪,是全国人民对广东人的刻板印象。

但实际上,这最多只能用来形容珠三角的一小撮人。如果出生在别的城市,那就只能被“开除粤籍”了——

别急,让我们先搞清楚广东内部的贫富差距到底有多大。

02

1988年12月,在一场全国的贫困地区经验交流会上,广东省的代表参会时就遭到其他省份的灵魂发问:

“广东的同志也来了,你们广东这么富,还来参加穷人的会议?"

实际上,这个问题一直问了许多年:自从广东成了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人们对广东的印象就和有钱离不开了,然而有钱的只有珠三角。

2010年,《南方日报》做了一系列报道,标题为《“穷广东”调查》。他们派出7位记者分赴7个贫困村驻村采访,涵盖了粤东、西、北,甚至有一个村子就在珠三角。

在广东梅州市的大埔县溪口村,山多地少,人均只有四分地,六成人外出务工,但是因为受教育程度低,收入非常有限甚至有工伤风险——而一个劳动力的伤残,就会拖垮一个家。

粤北的清远市阳山县孟山村,一年村集体收入只有4800元,想要挖塘打井来改善饮水与灌溉问题都困难,田地也更难有稳定的产出,全村三分之一户是贫困户。

如果你愿意到广东各地去走一走,那么见到的景象绝不是想象中那个富到流油的大省。

尤其是农村,最典型的广东农村一景,就是许许多多的土黄色泥砖房子,外墙抹的石灰已经脱落斑驳,一两座新盖的楼房夹杂其中,显得鹤立鸡群。


 第83张图片
03

有人说,广东富得流油,这话没法反驳。

毕竟自1989年起,广东已连续30年稳坐各省GDP总量第一的宝座。

“万年老二”的江苏,一直喊着要超过广东,但结果呢?

去年广东依然第一,江苏还是老二。

2019年,广东的经济总量超10万亿人民币,与韩国、俄罗斯等国的经济总量相当。

说广东“富可敌国”,真不是吹的。

但很清楚,广东富的是珠三角,富的是深广佛莞惠珠,富的是马化腾许家印杨惠妍;

而不是粤西粤东粤北,不是地里的农民、不是流水线上的工人、也不是写字楼里的基层白领。


 第84张图片

如果你有机会从深圳开车到湛江,不到10小时的车程,沿路的风光却堪称当代中国经济地域差异的缩影。

从深圳出发,途经广州、佛山、中山、肇庆;再往西,便是云浮、阳江、茂名……

从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大都市,到厂房和烟囱遍布的工业地带,再到一望无际的田野和萧条的村庄。

唐朝诗人孟郊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广东这一路的风景可是:秋风萧瑟马蹄疾,一路粤尽富与贫。


 第85张图片

广东各区域间的贫富分化,远甚于其他省。

再具体到每个人,广东的贫富差距更超乎想象。

比如说,每年的全国胡润百富榜,广东人都要占去近半壁江山,上榜数稳列全国各省第一名。

在2019年的富豪榜中,仅前10名广东就占了整整6名。

但与此同时,截止到2018年,广东还有3个国家级贫困县,13个省级特困县,12个山区贫困县。

在广东这片被誉为“遍地黄金”的土地上,还有很多人依旧吃不饱,穿不暖,家徒四壁,甚至无处容身。

04

广东省扶贫部门制定的相对贫困村认定标准中,就有一条“居住破旧泥砖房(茅草房)的农户占该村户籍总数10%以上的优先”。

清理泥砖房,也成了广东扶贫工作的重要项目。直到今天,破旧泥砖房清理的扶贫工作还在进行。

一年多以前,我曾经到过粤北的英德市农村,这个在TVB剧里被称为“穷乡僻壤”的地方,农村的空心化明显——走在村里半天都见不到一个年轻人。

留下来的老人所住的,也都是那些被列为改造对象的泥砖房。


 第86张图片

 第87张图片

除了广深佛莞,这也是真实的广东。

一个广东,有三个样子。

从经济差距上看,广东实际上有三个:发达的珠三角、中等的粤东粤西两翼平原以及最穷的山区。

广东省统计局在整理数据时,也将广东分为四个区域整理,分别是珠三角、东翼、西翼、山区。

从GDP数据看,2005年到2018年,珠三角和另外三个区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2005年,珠三角是东翼的12倍,是西翼的10.7倍,山区的13.3倍。

2018年,珠三角是东翼的12倍,西翼的10.9倍,是山区的13.8倍——从倍数上看似乎一直差不多,但别忘了珠三角的GDP在这些年间已经从1.8万亿飙升到8.1万亿。

把珠三角GDP换算成美元后跟世界各国比,差不多能占到全球排名第16,介于墨西哥和印尼之间,堪称“富可敌国”。

05

前些年有句广为流传的话:北上广容不下肉身,老家放不下灵魂。

这显然是出自都市白领之口,因为他们回到家乡只能当老师,当公务员,然后朝九晚五混吃等死。

但换做是农民工,他们大概会说:北上广容不下的肉身,老家同样容不下。

因为回到家乡的他们,所面对的只有一块荒芜的土地。

他们连当老师当公务员的资格都没有。

现实告诉他们,饿着肚子的人,还不配谈论“灵魂”。

还有一点颇值得玩味:

在广东,“村民”这个词被赋予了两种含义,分别代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

一种“村民”住在韶关的梅花村、清远的大成村、雷州的东塘村……

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却过得捉襟见肘。

另一种“村民”住在广州的猎德村、深圳的岗厦村……

他们可能趿着拖鞋,穿着汗衫,腰间别着一串钥匙,每月定期收着房租,即使不工作也能轻轻松松月入几万,甚至几十万。

他们是广东的“隐形富豪”。

当后者享受着时代的红利,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中一骑绝尘,而前者却仿佛被时代遗忘,他们成了大时代下“掉了队”的人。

而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强者恒强,弱者更弱。

当广州猎德村的“房二代”,和雷州东塘村的“农二代”相遇,这种“鸿沟”会更加明显。

广东也就此成了贫富差距悬殊的“三个广东”,既有钱的富可敌国,没钱的拉低全国人均。

下回见到广东人,先别忙着代入“土豪”的刻板印象了。

他们真的不是人人都有钱,就像他们也不是人人都吃福建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林彬啦! 发表于 2021-11-23 21:20:03 | 只看该作者
 
广东是我国沿海地区省级行政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第一省自1989年起广东就稳坐我国经济第一省的宝座至今未被动摇,江苏虽有超越之势,但短时间难以撼动,就这样一个别人眼中的经济强省,背后贫富差距却如此之大, 省内第一深圳GDP高达2.6万亿,而省内倒数第一云浮市GDP不足千亿.......


 第94张图片
广东省地图
广东就像缩小版的中国经济

广东经济总量虽大,但贫富差距,发展差异化极大·,这点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现状相似东部地区已步入发达国家行列,而中西部地区却还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
广东人口也聚集在珠三角地区,而我国人口流动也是往东部地区流动,太多的相似点,使得广东的经济发展现状像缩小版的中国经济。
广东经济发展现状

广东可分为四大区域:

  • 珠三角地区
  • 粤北地区
  • 粤西地区
  • 粤东地区
其中珠三角地区是广东最发达的区域,珠三角地区生产总值(GDP)已达8.6万亿!占全省总量80%以上,十分夸张,说珠三角是中国的欧洲一点也不意外。


 第95张图片
广东省各市GDP 图源见水印
粤北地区+粤西+粤东单独看实在是惨不忍睹,三地区合并起来其生产总值(GDP)也不足2万亿,仅1.9万亿。三地区多市还不如深圳一个市的GDP。


 第96张图片
广东省内地区分布
看到这里我想你已经知道广东经济发展有多差异化了。
是什么造成了 广东发展的差异

都知道珠三角地区是广东最发达的地区,谁曾想到粤北山区现在最落后的地方曾经是广东最发达的地区。


 第97张图片

粤北山区毗邻湖南省,也是进入岭南地区的交通中心,在历史战乱时期,人们为了逃避战争纷纷进入粤北山区,使得这里人流迅速被奠基,从而变得发达起来。
当然在古代粤北山区的气候宜人,整体地形也较高,而环比当时珠三角地区,除了广州还是一片洼地,在这样的因素下粤北山区成了当时广东最发达的地区。
说完历史,来看看现代广东是怎么发展的
深圳这座曾经不起眼的小渔村,几十年的沧桑巨变,深圳已经成为国际知名创新之都,这里不仅有华为、大疆、腾讯等国内顶级公司,也有来自世界知名的企业,政策导向使得深圳愈发充满活力。


 第98张图片

以深圳为发展点,集全国之力打造深圳,同时广州抓住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机遇,依托自身优势,做强外贸,广深无疑已成为珠三角的顶端
广深GDP已超5万亿,庞大的经济体,产业外溢,珠三角地区凭借自身优势,积极对接广深,做强自身产业,经济自然起来了~
如今珠三角地区已成中国城市群的标杆,随着大湾区的提出香港、澳门的加入,这一区域未来将成为世界级城市群~


 第99张图片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分工示意图
贫富差异化的广东 还帮扶4省

广东自2016年起对口帮扶支援四省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分化到14市,93个县。
这些地方都是西部最为贫困的区域,广东为这些区域已投入财政达百亿,派出无数优秀干部和数万专业技术型人才帮助这些区域脱贫。大省担当!
广东为什么要对口帮扶
对口帮扶是我国解决地区差异的一项措施,这项措施彰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复兴之路上 一个也不能少!
广东是全国人民建立起来的,先说深圳 建设之初,全国各地出人、出力,深圳的发展是建立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之上。


 第100张图片
改革开放的深圳

  • 广东也是同理,是国家将政策导向了这里,那便是人民,不能忘本。
数以千万计的中西部地区人民背井离乡来粤发展,这些人为广东建设流了汗,吃了苦,他们是最广东发展的基石。
广东这座经济第一强省的担子还非常重,不仅要承担建设大湾区为世界级的发展使命,也要解决省内发展差异化的民生话题,也要主动承担省外脱贫攻坚任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懒散中的梦 发表于 2021-11-23 21:20:09 | 只看该作者
 
广东非常穷,湛江,梅州,汕尾等城市,人均GDP低于贵州。好的道路也不多,出省的始发火车非常少。。。。
广东非常富,广州深圳堪比巴黎,两市GDP将近占全省一半。
广东又穷,又富,接近广西的,甚至比广西的市人均GDP还要低。。。。接近湖南,福建的,均不如邻省市低。。。。。。。广东是经济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没有之一。
不过,地区不均,不仅是广东的特例,以国际惯例看,确实应该重点发展城市,这样发展速度更快,科技水平更高。。。
珠三角是广东的城区,非珠三角是广东的农村,仅此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royni 发表于 2021-11-23 21:21:07 | 只看该作者
 
 第108张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租房王生 发表于 2021-11-23 21:21:2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广东省的GDP总量情况报告就会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广东省的GDP总量领跑全国多年,但是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强省,每年富裕的珠三角地区和粤东西北各市的GDP总量差距却让人触目惊心。外省人提起广东,总是遍地土豪的样子,殊不知,被富裕珠三角光环掩盖了的贫富差距其实是相当大的。

 第110张图片
香港作家刘以鬯五十年代在小说里描述:“香港是有钱人的天堂,却是穷人的地狱。”这句话放在今日广东的一些地方或许仍适用。
被掩盖的贫穷所带来的负能量,有时远超我们的想象。潮汕处于广东东西两翼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粤东,在这一块土地上,赌与毒曾经泛滥,也是曾经的造假重灾区:走私猖獗、骗税疯狂、造假难禁……使这一地区的社会经济秩序处于混乱之中。由于经济不发达,冒进人更多,赌一把想暴富、以身试法。早在2000年左右,可以在粤东当地赌博严重的地区看到,许多的家庭谈论着香港“六合彩”,大大小小的赌博活动也是屡禁不止。因为穷,不肚子饿才是最大的真理,汕尾陆丰“第一毒村”的人更是利欲熏心,胆大包天,冒着杀头的危险大肆制毒,村内制贩毒的态势恶性蔓延开来。也因为如此,村内的耕地被毁,水源被严重污染,在获得了暴富的同时造出了最大的罪恶,这样的产业到头带来的是断子绝孙的毁灭性打击……

 第111张图片
在富裕光环的掩盖下,广东省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富的更富,穷的更穷。钱穆先生在《中国经济史》一书中提到,在历史上凡敌对的双方有所斗争,往往眼光浅而文化低的一方战胜眼光较远文化较高的一方,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我认为在这里可以稍加转换,经济落后的一方以及其所带来的动荡和不稳定将严重影响经济发达的另一方,如不加以重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出现也不是不可能的。
有报道提到,粤东西北12个地市,面积约占广东省的七成,人口众多,近5000万,相当于中国一个中等规模的省份,但是人均GDP,全部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最低的还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50%。如果把粤东西北作为一个整体,其人均生产总值仅能排在全国倒数第4位。这些地方看不起病、读不起书的人依然不在少数。我还记得广东省大学生每年的“三下乡”活动,有不少次到了粤东西北的贫穷地区,很多学子都会感慨那里的穷困实在是触目惊心。
由于广东是经济大省,落后容易被遮掩。以往对粤东西北的政策的都更多地强调“输血”功能,通过直接给予补助和扶贫的方式进行。本该扶植的没扶植,使得发展后劲不足,缺失动力,缺失自身的造血功能。虽然一直以来,广东省内也通过“对口支援”的渠道对这些地区进行援助,但这种模式实际上却是收效甚微。

 第112张图片
粤东西北地区如一圈“灯影”环绕在富裕的珠三角外,黯淡无光。被掩盖的贫穷不能被忽视,国家和广东省调整对广东东西两翼的政策,拿出缩小贫富差距的措施才是正道。这些地方的开发潜力仍待发掘,不能只强调“输血”功能,而是要提升粤东西北地区的“造血”功能。除了要在交通设施方面和开发投资等加大力度外,“对口支援”的做法也要根据实际出发,同时人才的缺乏与流失也是粤东西北发展的绊脚石,要在政策上鼓励高素质劳动人才的“走进来”,加大教育的投入等。只有如此,粤东西北地区独立发展能力才能不断增强,而不是总被富裕的珠三角掩盖,才能形成真正的双极驱动经济,而不是难以启齿的贫穷。

 第113张图片
广东是我国贫富差距最大的一个省一点也不为过。广东省的除了深圳,东莞,广州和佛山,其他地区发展的远远不如其他省份,贫富差距真的太大了,未来的广东省是否应该考虑一下把下面几个城市带动一下,美国管理学家彼得说,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粤东西北地区,其振兴与否决定着广东整体发展是否会注入新活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祼身引诱 发表于 2021-11-23 21:22:02 | 只看该作者
 
GDP全国第一,虽然我的生活还在为三餐的下落而奋斗
产生2个一线城市,虽然我很怕生病,一个小病让我头疼以后没钱怎么过,大病更不敢想象
有恒大老总在,腾讯老总不一定是广东首富,虽然我还是为一个月3000块打工,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时间
问题来了,广东好发达,为什么我还是那么穷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广东根本不发达,你和李嘉诚一共有几百亿,不代表你就有1万以上,所以人民生活水平其实还真可能是全国最穷的

随便找个洗碗扫地都有6k的时候才有资格说发达吧,好吗?

增加分割线-----
在广东,10元,打工仔拿1元,老板拿9元,在其他地方就不是很清楚,从网上江浙泸网友们的回答,似乎他们是,8元,打工仔拿3元,老板5元,那很明显广东人是很穷的,所以有时不要看经济有多少,要看你能拿多少,挣钱的是老板,我没有说广东经济不强,甚至如果经济很差的话,估计打工仔连1块都拿不到,可悲...

欢迎大家来粤港澳大湾区...虽然说得似乎很穷,但是这里还是有很多机会给有能力的人去赚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9 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