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闲聊] 疫情危机下,如何让大城市更具韧性?

[复制链接]
23517 1
深知他是梦@ 发表于 2022-5-10 02:53:21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城市开发参考》要解决产业的问题,旨在从宏观经济和城市战略发展的角度入手,紧跟城市开发热点,直面城市产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深度剖析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经济热点、区域产业机会与风险。产品内容包括:规划评估、基础设施改善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城市产业选择、区域产业研究等。本期内容主要摘选自安邦重点研究报告——《“15分钟城市”——社区作为城市中心的探索》(「 城市开发参考 」总第158期,2021/12/20)。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不断地变大,而越来越大的城市也越来越多地面临来自城市空间、社会结构、社会矛盾、社会秩序、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公共卫生事件等多领域风险的挑战和压力,这些无不考验着城市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城市不是越大越好”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所认知,安邦智库(ANBOUND)提出来的 ?“模块化城市”理论模型,是一种避免城市越来越大的规划理念,但是对于已经既成事实的大城市来说,更需要探索的是在现有条件下如何进行有效地更新和管理。
自新冠肺炎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对城市的连续影响,汽车主导的现代主义规划令社区所能提供的服务与配套设施遇到了严重的发展瓶颈。例如,基础设施可达度低、设施分配公平问题、城市健康问题、出行安全问题、信息共享滞后、公共空间不足、应急预案欠缺、社区力量薄弱等。关于社区建设的完整性、城市自身弹性与城市宜居性等话题被再次提出。“15分钟城市(15?Mintue City)”作为一个可持续、多元城市导向的规划概念,由科学顾问卡洛斯?莫雷诺(Carlos Moreno)于2016年提出。在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以改善原本城市社区规划的机制,一些大中城市在积极开展“15分钟城市”的规划实践。
一、“15分钟城市”——一个都市规划概念
“15分钟城市”是一个都市规划概念,其目标是让城市社区的居民都可以在步行或脚踏车路程可及的范围内,可以满足食衣住行娱乐等,大部分日常所需的服务。此概念首先是由法裔哥伦比亚学者卡洛斯?莫雷诺(Carlos Moreno)在2016年所提出。

疫情危机下,如何让大城市更具韧性? 第1张图片

疫情危机下,如何让大城市更具韧性? 第2张图片
图 | 卡洛斯·莫雷诺(Carlos Moreno)
15分钟都市理论要求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步行、骑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达所有必要的设施。该战略分散了地方经济,每个街区将包含城市生活的所有方面——从工作场所、商业空间到娱乐设施、绿地和住宅。该理论的主要特点是,根据人的需求创造城市的空间节奏,设计多功能空间,并增加功能的多样性,这样就不需要为了满足基本需求而移动到其他地方。该模式是可持续城市设计思想的一部分,它有助于减少汽车使用和碳排放,减少通勤时间,同时产生更多的公共空间。
15分钟都市理论定义了一种高度灵活的城市模式——所有市民都能在15分钟的距离内满足日常需求。这将打破汽车的霸权,在当代城市规划中重新引入历史城市的品质。
卡洛斯?莫雷诺等人在其2021年的文章中介绍了15分钟城市的愿景蓝图——发展多中心城市,使得人口高密度集中的都市社区也能享有充足的日常机能。“15分钟城市”其愿景重点提倡城市的步行性和可达性,并重视过往在城市规划中所时常忽略的群体,如老人、儿童以及残疾人口等的日常需求和生活便利性。同时强调社区公共空间的活化利用,例如社区医院、学校、绿地等基础建设,提升都市环境的整体品质。特别强调未来都市应确保居民在15分钟的步行或骑脚踏车路程内能够满足六项都市机能:生活,工作,商业,医疗,教育和娱乐。
该模型框架包含四个元素:
邻近度(Proximity)、多样性(Diversity)、数字化(Digitalization)和密度(Density)。(详情欢迎登陆安邦产品官方网站查询《“15分钟城市”——社区作为城市中心的探索》(「 城市开发参考 」总第158期,2021/12/20)
二、“15分钟城市”的各类实践
虽然“15分钟城市”这一概念是由卡洛斯?莫雷诺首次提出,但其他“都市主义(urbanism)”领域的学者也提出了相似但不同的都市模型。例如:达席瓦(Da Silva)等人在其2019年的文章中对位于亚利桑那州的都市坦佩进行了研究,提出了20分钟城市的概念。在这座都市,所有日常服务设施都可以透过步行、骑脚踏车或转乘公交等交通方式,在20分钟内到达。
最初这一理论被认为是乌托邦式的,但在新冠疫情期间它重获生命力,自2019年暴发的全球新冠疫情加快了15分钟城市的讨论和实施,尤其是对于气候调适和疫情方面。决策者们开始重新考虑城市生活的前提。C40都市气候小组(英语:C40 Cities Climate Leadership Group)开始推广这一概念,于2020年7月发布了一个框架,提供了15分钟都市这一概念具体的施行规划步骤,将其视为后疫情时代的恢复战略。同时也提到在COVID?19爆发后在米兰、马德里、爱丁堡和西雅图实施的计划。该报告强调社区参与的重要性,借由居民广泛的讨论来凝聚共识,并透过参与式预算等机制来调整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由此建立密集、完整的社区功能。

疫情危机下,如何让大城市更具韧性? 第3张图片
图 | 巴黎市长提出「一时刻城市」概念,希望让居民可在骑车 15 分钟内满足生活所需。此为其中 3 幅概念图。图片 来源:Paris en Commun
“15分钟城市”不仅停留在理论、概念和计划层面,已经进入了城市政策领域,比如巴黎已经积极地采取措施实施这一模式。巴黎的城市变革由市长 Anne Hidalgo 带头,理论提出者卡洛斯?莫雷诺也参与其中。另外,包括休斯顿、米兰、布鲁塞尔、哥伦西亚、墨尔本,也都在采用“15分钟城市”的模式。英国伦敦的新“迷你荷兰”计划引进了荷兰的规划理念,试图减少或阻止汽车驶入社区购物区;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在以公寓楼为主的区域,政府一直试图把长宽都为400米的大块街区改造成“车辆禁行区”;西班牙马德里宣布效仿“15分钟城市”,实现城市从疫情中复苏并成为“15分钟城市”的目标;意大利的米兰政府希望将疫情期间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永久保留;波特兰希望在2030年前,通过微更新和精细化治理,使90%的居民可以在20分钟步行范围内满足工作以外的日常需要,并将职住平衡列为城市规划的长期目标。
城市实践案例:
(一)法国巴黎“15分钟城市”带来城市变革
(二)美国底特律重视普通人的“15分钟城市”
(详情欢迎登陆安邦产品官方网站查询《“15分钟城市”——社区作为城市中心的探索》(「 城市开发参考 」总第158期,2021/12/20)
三、以社区为中心构建“15分钟城市”的建议
我国的社区建设经历了从建国初期基于“大院制”管理下的社区,到二十一世纪以来市场化发展催生出商品化社区这样的演变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社区公共服务质量问题、社区环境品质问题以及社区的精神归属感等问题。2020年全国都经历了新冠疫情的考验,社区作为最基层的堡垒,在疫情期间承载了重要的社会保障职能。
持续的新冠疫情下,长距离通勤受限,城市居民开始关注本地社区应对危机时的“韧性”,社区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使命,以其作为城市中心打造“15分钟城市”将是一个有效的城市发展思路。通过各国对“15分钟城市”的实践可以得知,“15分钟城市”并不是一个又一个完美的圆衔接而成的城市,它不是一套标准,而是一种对“去车化”城市生活的开放性阐述,是构建更为多元、灵活、高品质、可持续、人性化城市的愿景。

疫情危机下,如何让大城市更具韧性? 第4张图片
(一)促进15分钟城市功能混合——增加社区多样性
对于社区生活圈功能混合,无论用什么混合标准,生活圈始终不会是一个特别大的空间范围,因此如何开发有限空间的无限潜力,以满足尽可能多样的居民需求,提升社区的多样属性,成为城市规划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城市品质顾问咨询公司的奠基人——扬?盖尔(Jan Gehl)在《交往与空间》中,将人的活动分成三种: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必要性活动要求社区功能能够满足工作、居住、购物等日常基本生活;自发性活动则与社区的环境品质有关;社会性活动则存在于人们的社会交往互动中。社区功能混合打破社区原有的单一居住功能。为实现社区的功能混合,可以在社区生活圈中置入商业、办公、酒店等多种不同的功能,以及通过合理有效地增加社区绿化以及娱乐设施,为社区自发性活动提供保障基础,并将多种产业功能植入社区,保障居民在社区内能够进行多种多样的经济活动,增加社区的经济活力,保持社区交往的可持续性。
(二)完善15分钟步行可达交通体系——增强社区邻近度

疫情危机下,如何让大城市更具韧性? 第5张图片
安邦智库(ANBOUND)一直倡导行人优先的城市规划理念(即POD原则),以步行社区为基础创造城市街道活力。便捷的步行交通体系是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感的最直接手段。步行是居民最基本的出行方式,也最能契合绿色交通发展要求,应保持步行在综合交通体系中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在“15分钟城市”规划以及建设时,可以通过交通慢行化改造,优化城市的尺度,逐渐将城市由“为车设计”转变为“为人设计”。在建设的具体实施中,不同城市和社区可以根据所面临的具体交通体系问题,来构建生活圈体系,确定步行体系聚焦的重点。可以通过不同交通体系的分层次衔接,形成各层次生活圈的有机关系。并以社区服务为中心,构建15 分钟步行可达的交通服务体系,多样地满足社区居民生活和办事需要,增强社区服务的灵活性与邻近度。
(三)健全15分钟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提高社区品质度
公共服务设施,是指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各种公共性、服务性设施。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是保障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社区品质提升的重要抓手。当下我国众多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着诸如配置不规范、利用率低、管理缺失等问题。在构建“15分钟城市”时,要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设施,为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模式已经逐渐深入到社区公共服务,形成了新的公共服务模式,例如“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互联网+养老”等,这些模式大大改变了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升了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在构建“15分钟城市”时,可借用网络平台的力量,塑造更加庞大、繁复的虚拟社区“生活圈”,提供更为便捷的社区公共服务产品,降低城市空间资源的不必要占用,在更大范围内高效率地服务于社区居民,解决因为出行距离或时间等因素限制而导致的设施使用不便利问题,提高社区品质。
四、结

疫情危机下,如何让大城市更具韧性? 第6张图片
总体而言,“15分钟城市”代表了城市去中心化,其核心是将城市的各种社会功能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个充满活力的社区,从而改变大城市惯常按区划分、区域功能单一的规划。这也与安邦智库(ANBOUND)创始人陈功先生提出的 ?模块化城市思路一致。然而在“15分钟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还面临多重挑战。
首先,城市规划底层逻辑转变不易。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城市规划的出发点是按照功能区设计,如商务区、居住区等等,也因此产生了大量职住分离现象。同时,道路也更优先为了方便小汽车出行而设计,于是我们有了宽阔的街道,大面积的广场,这些都与15分钟城市的愿景相去甚远。而改造这些设施和建筑,都需要大量的决心、财力、物力和时间。其次,社会公平难以兼顾。许多从事居民服务的人员是长途通勤的低收入工作者,他们无法住在成熟的15分钟社区内。通常来说,这些区域的房价要高出城市平均水平很多。如果只有富人能享受15分钟城市带来的便利,那也并非这场城市变革的本意。
莫雷诺认识到大部分人可能永远无法享受他所设想的慢节奏、本地化的生活。所以他提到:“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现实情况调整这一概念。不是所有人都有可能在15分钟内抵达工作场所。”他强调,许多人的状况可能会发生深刻的改变,因为疫情暂停了通勤,这些改变已经发生了。在他看来,集中化的公司办公室已成过去;远程办公和协同办公枢纽系统才是未来。作家丹?希尔(Dan Hill)曾定义过“创伤后城市主义”——一种从房地产投机、过度旅游和现在的疫情等强烈冲击中恢复过来的方式,“15分钟城市”也可以被视为其形式之一。罗兰德说,这种形式在巴黎已经很明显了,城市需要一个更本地化的医疗网络,“这样人们就不会觉得无论何事都要冲去急诊”。

疫情危机下,如何让大城市更具韧性? 第7张图片
在经历了2020年无休止的冲击之后,人们的怀旧之情燃起,再度重视社区,即使这只能解决城市的部分现代化问题。莫雷诺也承认这一点,并再次指出他的主要想法是使城市从冲击中恢复过来的可能性。他谈到,“15分钟城市,是一段旅程,是一种指引,一种可能,是改变我们未来几十年生活模式的一种可能。从前,人们失去了很多可支配的时间,但有了15分钟城市,希望人们能重新找到自由时间。”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上一篇:访皖南“华侨村”旅欧徽商不忘家乡回报桑梓
下一篇:国家卫健委梁万年表示「动态清零并不意味着全域静态管理 ...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金鱼hanabi 发表于 2022-5-10 02:53:44 | 只看该作者
 
城镇化问题用国外标准去衡量国内是不正确的!
国内城市化是百分之两百!很简单土地双轨制,农村土地不开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29 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