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哥哥多伦多大学硕博连读,弟弟刚获UWC香港Offer,这个 ...

[复制链接]
41844 0
遭得住 发表于 2022-5-11 12:26:42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哥哥多伦多大学硕博连读,弟弟刚获UWC香港Offer,这个 ... 第1张图片
第一次见DANA谈她大儿子的时候,我就能从她的言谈中读出以儿为荣的那种傲娇,但却很少听她提及小儿子,当时我很习惯地代入了“老大照书养,老二当猪养”的判断,还这样戏笑她。
等到临近过年的某天,她打电话给我很开心地说,老二拿到UWC香港Offer,我才恍过神来说,你肯定有自己的独门秘籍,一定要分享,于是很愉快地约了年后详聊。
但实际上,我是想了解她是如何(不容易地)把两个孩子培养得这么出色的,而当时,我脑海里浮现的是,那些无数个日夜为娃操心的陪读妈的苦情和艰辛的形象。
结果,言谈中并没有出现我想要共情的“鸡飞跳”过程。相反,她一直很忙自己的事业,并不怎么管孩子的学习,但两个孩子确实是一路成长都非常优秀。我很好奇她是怎么做到的。她反问我:“当你尝试放下父母的角色,把孩子真正当成一个完整的个体,一个生命中的贵人那样对待,会发生什么呢?”
(以下为第一人称叙述)
01

要给孩子足够高的自由度   放得开才有空间激发潜能

养育两个孩子,我一直给他们非常高的自由度。例如弟弟三岁进入美国的学校到现在,我没有看过他的作业,甚至陪读和检查作业都不需要。
为什么要这样做?首先是相信,我相信他能管理好自己,其次,我们会通过深度谈话设定他的目标,制定他的学习计划和规划,最后他自己去执行,给彼此一个结果。
通过目标管理有利于让他明白了读书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管理好自己才是根本,而这种模式也是有利于他将来的职场模式——自己进行目标管理,对结果负责。
学会对孩子的学习放手之余,要对孩子的生活也放手,往往不容易做到。因为所有的母亲都是担心自己的孩子的安全,我也不例外。
放手需要练习。举个例子,小儿子今年春节打算和同学去长沙旅游,就自己把全程的车票和景区门票都订好了,酒店也按照自己的行程做好了安排。当孩子详细地跟我讲解后,我不得不彻底地放心同意他们自主行动了。
再如小儿子11岁的时候,他好朋友邀请他去悉尼过暑假,结伴一起上暑期班。
我记得当时就给了他一个澳洲领事馆的网址,跟他说:“你自己能办好网签我就同意你去呗。”然后心里想着,按照一个11岁小孩的理解能力和英语水平,是搞不掂网签这个事情的,没想到的是,他居然自己一步步将网签的程序做好。
其实他清楚明白整个过程的困难程度,但是也知道他想去澳洲玩就必须越过这个坎,所以那个暑假他也过得非常有意义。
02

小时候的兴趣班都是坑? 引导得好就能化“坑”为宝

老大在6岁的时候,我给他选了一门围棋的兴趣班,一开始的想法是用围棋这项运动来培养小孩的格局思维,让他的眼光放得更远,思维扩展得更广和更有深度,到最后会布局自己的学业、工作乃至整个人生,慢慢将这种围棋的哲学影响他的人格和品德。
接着刚学没多久就组织参加比赛了,总共2天比赛了7场,全输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个打击和挫折是挺大的。
我鼓励他:“你能连着输还继续参与比赛,这一点让妈妈非常佩服,人生往往要有输的勇气,才会有赢的可能。”
其实正是这7场败仗,让他锻炼很强的心理抗压能力,后来老大学了五年围棋,这也成为了他现在的爱好之一。
得益于某个暑假参与医学的兴趣课,在九年级的某一天,老大突然跟我说:“妈妈,我想成为一名脑科医生,想知道大脑的奥秘!”从此,哈佛的生物学夏校成为了他的目标学校。
这时,小时候所培养的毅力和韧性体现出来了,在那段时间里,老大每天的学习就像拼了命一样,根本不需要休息时间,最后拿到了一个满意的期末成绩。
我很庆幸当时放手给他去参加各种兴趣班,让他发现了自己对医学、生物学的兴趣,并在难度非常大的学习环境中保持着热爱。
换句话说,放手让孩子探索兴趣,适时引导,那些投进去的时间/金钱/精力,就能化成孩子成长的收获。
03

发现氛围不合适   家长要敢于为孩子换环境

当我接手格力幼儿园的时候,刚好老大在读幼儿园,于是就安排在自己的幼儿园里,当时老大把幼儿园当家一样,我也不以为意。
但慢慢就发现老大的表现越发不正常:园里的老师不敢指正大儿子的行为不端;早上问好的时候老大有时候就会跟小朋友纠正:“这是我的妈妈,不是你们的园长妈妈”;甚至有一次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抱着我撒娇。
我当时意识到,我的工作与家庭角色的重叠对他的成长是不利的。为了让他脱离这种错误的价值认同,我将老大送到了公立幼儿园。
老大上小学的时候,我感受到学校的教学是压抑和教条式的,家长还要舍弃大量应该花在工作上的精力和时间,拿去参与到小孩的作业辅导中,我认为这种模式不可取,且效果不佳。所以在老大三年级的时候,我对不同类型的学校考察了一轮之后,就全家搬迁到广州,两个孩子入读美国人学校。
相比起来,弟弟三岁开始就一直在广州的国际学校就读,学校氛围比较单一。
所以到他9年级的时候,我跟他商量,申请UWC,换一个城市就读,认识一些新同学,人际圈和接触面也会有所不同。同时也面对一下挑战,收获一些体验。
结果弟弟非常愿意面对这次挑战。于是我们就开启了这个申请的流程,尽管过程有些波折,但最后也是成功被录取了。
04

多娃家庭如何实现全A+? 发现不同,差异培育,善用榜样,互相激发
曾经有段时间,弟弟在关于自己的升学路上出现了他那个年龄段的认知误区。
他会跟我说:“妈妈,我觉得像哥哥这样花5年时间攻读博士太累了,我更想早点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积累经验”。
我清楚说这些话的弟弟是忽略了把一个行业的技术含量学到最好最精的重要性。
这时我会跟弟弟强调,哥哥用5年时间获得的博士学位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将会远超5年时间在社会积累的经验值。因为在学校的学习和资源往往比在社会初期出来摸爬滚打来得更有效率。
非常明显的是,弟弟与哥哥的性格完全不同,他更关注人际交往,更重视社会活动的参与度,而且更在乎身边圈子的影响。
我也不多说教,只拿我自己努力工作和哥哥的努力学习,给弟弟做好榜样示范。
当看到哥哥的付出结果就是从世界最顶尖大学毕业,妈妈的付出结果就是让家人生活品质得到提升时,弟弟也明白自己为什么要付出和努力。
尽管弟弟已经是10年级了,还没有表现出明确的专业方向,但我也不会着急,并完全相信,当他找到真正热爱的方向,他就会全力以赴向目标冲刺。
(关注公众号EDUTalk,了解更多别人家的鸡娃故事)
精彩内容:花了一辆宝马X1的钱给孩子报补习班,结果老师说你儿子脑子是不是有点问题?


上一篇:加拿大政府提醒很多中国小留学生入读劣质学校
下一篇:【球球说】加拿大移民萨省怎么样?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24 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