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海外] 1964年,华侨郑潮炯给中央写寻子求助信,中央:你的儿子现住广东

[复制链接]
60447 20
c好丽友 发表于 2022-11-5 19:47:50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64年10月的一天,华侨事务委员会给中央转交了一封求助信。求助信的主人名叫郑潮炯,是一位华侨。党中央看完信后,立马便开始为其寻找亲子,经过一番查找,最终成功帮郑潮炯找回孩子。
1964年,华侨郑潮炯给中央写寻子求助信,中央:你的儿子现住广东 第1张图片

那么,郑潮炯为何会与他的孩子分离?他经历了什么?这还要从1940年说起。
1940年,抗日战争形势到了最危急的时刻。这一年,汪精卫投敌叛国,在南京建立了汪伪南京国民政权,导致国内投降气氛不断蔓延,其中国民党党内的“低调俱乐部”成员更是大肆鼓吹投降卖国。
不久之后,在正面战场,国民党丢失宜昌,重庆门户大开,在国统区对战争感到疲惫、绝望的气象到处可见。另一边,在敌后战场,虽然我党我军内部并没有弥漫着消极的气息,但是现实困难确实是存在的。
1964年,华侨郑潮炯给中央写寻子求助信,中央:你的儿子现住广东 第2张图片

在华北,日军大力推行囚笼政策,不断挤压八路军的生存空间。当时日军控制的铁路和公路,将各个根据地分割开来,使得八路军游击队的灵活性大大降低。
彭老总后来回忆起这段日子,曾说:“从1940年2月至7月,华北抗日根据地大片地迅速变为游击区,百团大战之前,只剩下两个县城。”
战场前线极度困难,后方也非常不好过,因为当时国内的主要经济区,几乎全部都被敌人占领,因此导致我方物质极其缺乏,经济濒临崩溃。
而由于吃不饱饭,营养不足,便会影响战士们在战场作战,战场上失利,又会对群众们的信心产生影响,使整个社会陷入到消极的状态中去,被悲观的情绪渲染时间长了,大家的志气就被磨没了,这就又影响到作战。
1964年,华侨郑潮炯给中央写寻子求助信,中央:你的儿子现住广东 第3张图片

国内情况如此糟糕,想让盟军提供些物质资源,却也没有办法,因为盟军也无暇自顾。当时欧洲方面,纳粹德国高歌猛进,横扫东欧,巴黎沦陷,随后又对英伦三岛发动了“不列颠空战”,英国本土受到重创。
由于英国本土遭受德国攻击,压力巨大,处境艰难,所以英国不愿意再招惹日本,即便牺牲他原本的在华利益。于是滇缅公路被封锁,援军物资运不进来。
此时,法国亡国,英国苦撑,美苏作壁上观,而轴心国却在慢慢形成,可以说,中国真正地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状态中。
1964年,华侨郑潮炯给中央写寻子求助信,中央:你的儿子现住广东 第4张图片

而就在抗日战争最危急的时刻,无数得知国内情况的海外华侨,纷纷组织募捐,到处筹款,购买物资,捐赠到国内,郑潮炯就是其中一位华侨。
郑潮炯出生于1904年,他的父亲是一位渔民,全家人都靠着郑潮炯的父亲郑钜卖鱼挣得那点钱生活。由于家境贫寒,郑朝炯从懂事起,就跟着父亲去卖鱼,可即便父子俩人都十分努力了,可仍然改善不了贫困的生活。
那时,东南沿海人民下南洋讨生活是常态,在周围人的影响下,郑潮炯也产生了下南洋打工的想法。很快,郑潮炯便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一开始,郑潮炯的父亲郑钜是不同意的,毕竟是出国打工,离家这么远难免会担心。
1964年,华侨郑潮炯给中央写寻子求助信,中央:你的儿子现住广东 第5张图片

可是,郑潮炯坚持自己的想法。郑潮炯这个人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的时候,非常犟,十头牛来拉都拉不回来。郑钜是最了解自己的儿子的,于是最后只好同意他去。
就这样,郑潮炯17岁那年,他背起行囊,同老乡一起来到了马来西亚。在马来西亚,郑潮炯从事起了小贩生意。一开始,日子过得非常紧凑,有时候为了省钱,一天只吃一顿,饿了就喝水充饥。
后来,郑潮炯靠着自己的努力,也慢慢改变了这种窘境,不仅能一天三餐,还有多余的钱可以寄回家。而在此期间,郑潮炯也收获了爱情,他认识了一名同为中国人的年轻女子,她的名字叫做钟彩合。
1964年,华侨郑潮炯给中央写寻子求助信,中央:你的儿子现住广东 第6张图片

两个年轻人在相处的过程中,渐生好感,后来顺理成章结了婚。结婚后,夫妻二人相互扶持,虽然日子过得比较清贫,但在那个吃不饱的年代,这已经算得上比较好的生活了。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郑潮炯得知消息后,内心激荡不已,他痛心自己不在国内,不能御敌守家。不能到战场去打击敌人,郑潮炯便决定用另外的方式支持祖国抗敌。
郑潮炯思考了很久,最后决定捐钱捐物资给祖国。郑潮炯的妻子钟彩合,是个有家国情怀的人,她十分支持丈夫。
1964年,华侨郑潮炯给中央写寻子求助信,中央:你的儿子现住广东 第7张图片

夫妻二人商量了一下,决定以义卖瓜子筹钱,于是郑潮炯开始每天在戏院、茶楼、商场、码头、车站等地,售卖瓜子
1939年,郑钜在广东被凶残的日军杀害。远在他国的郑潮炯听闻消息悲愤不已,国仇、家恨更激发了郑潮炯的爱国热情。
此后,郑潮炯更加努力地去卖瓜子。虽然是累了一点,但是郑潮炯一直坚持了下来,不论春夏秋冬,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去卖瓜子,然后把筹到的钱捐回国。
而郑潮炯的妻子钟彩合,则默默支持着丈夫的义举,她背着年幼的孩子,毫无怨言地在木板厂门前卖水果养家,有时候切水果,切到手都烂了。
当时郑潮炯一家人的生活,真的是十分艰辛,家里能捐的钱都捐了,他们囊中羞涩到连菜都买不起,只能到菜市场去捡别人不要的菜,回家煮着吃。
1964年,华侨郑潮炯给中央写寻子求助信,中央:你的儿子现住广东 第8张图片
郑潮炯一家的合影
1940年,郑潮炯迎来了他的第五个孩子。对于这个新到来的生命,郑潮炯的心里十分激动,他为其取了一个名字,叫做“郑社义”,希望他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都有用的人。
而也正是在这一年,国内的抗日形势到了十分危机的时刻,需要支援。郑潮炯一直都关注着抗日战争,听闻这个消息,他焦急不已,恨不能直接给国家捐赠物资,但此时他已没钱可捐,之前卖瓜子的钱,都捐得差不多了。
在这种情况下,郑潮炯做出了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事,那就是将出生才三个月的社义,卖给当地的一名赵姓华侨做养子。妻子钟彩合听了丈夫的想法,一时间难以接受。
1964年,华侨郑潮炯给中央写寻子求助信,中央:你的儿子现住广东 第9张图片

其实郑潮炯心里也不愿意这样做,那可是自己的亲生孩子,试问天底下有哪一个父母,愿意让至亲骨血离开自己呢?可郑潮炯也明白,如果国亡了,将会有无数的中国人将颠沛流离,被人折辱。下南洋这么多年,中国人总是被歧视,不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吗?
于是,郑潮炯对妻子说:“我知道你舍不得,我也舍不得,但没有国,哪有家?救国要紧,自己养孩子和别人养孩子都一样,都是中国人。”
最终,妻子被说动了,夫妻二人忍痛将小社义卖给了那位赵姓华侨商人,签下卖子契约,换来80块钱。拿到钱后,郑潮炯立马将钱全数交给了,以陈嘉庚先生为主席的“南洋华侨筹赠总会”。
1964年,华侨郑潮炯给中央写寻子求助信,中央:你的儿子现住广东 第10张图片

捐完前后,郑潮炯一遍又一遍地看着那份契约,随即便在契约的背后写了两个大字——血书,这足以显示出他内心的激荡。
而此时,郑潮炯“卖子救国”的义举,震惊了整个南洋,南洋的华侨听闻此事,都纷纷投身祖国抗日救亡运动,掀起了一股新的抗日救国热潮。
因为对儿子的思念,抗日战争结束之后,郑潮炯和妻子开始到处打听儿子的下落,但由于那个华侨商人早就已经换了住的地方,后来他们也没有联系,因此一直都没有找到,一直到新中国成立。
1964年,华侨郑潮炯给中央写寻子求助信,中央:你的儿子现住广东 第11张图片
郑潮炯的遗物
1964年的一天,郑潮炯夫妇又一次和朋友谈起寻找儿子的事。这时,这位朋友说:“你们为何不试着找新中国政府帮忙呢?”
多年以来,郑潮炯夫妇几乎什么方法都尝试过了,但唯独没有想到找党中央帮忙,如今听了朋友的话,也是茅塞顿开。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夫妻二人写了一封求助信,交给华侨事务委员会。
华侨事务委员会又将这封信,快速地交给了党中央。中央也知道郑潮炯为抗日战争做的贡献,因此在知道他的问题后,立马便安排人去调查寻找。
1964年,华侨郑潮炯给中央写寻子求助信,中央:你的儿子现住广东 第12张图片
中央的回信
经过一番调查,中央终于打听到了郑社义的消息。原来,郑社义成为赵姓华侨商人的养子后,改名为赵毕屿,后来又该名为“赵超屿”,还当了兵。赵超屿现在已经结婚,就和妻子住在广东。
不久之后,中央便给郑潮炯夫妇回了信,在信里中央告知了夫妻二人,政府查到的信息,并告诉他们,赵超屿就在广东,可以直接与他联系。
这封回信,让郑潮炯夫妇激动万分,没想到新中国会这样善待一个海外侨胞的求助,一颗牵挂了20多年的思子之心,在今天终于踏实了。
一段时间后,父子二人终于再次相见,儿子见到郑潮炯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当年为什么要卖掉我?”郑潮炯说:“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
1964年,华侨郑潮炯给中央写寻子求助信,中央:你的儿子现住广东 第13张图片

在以前,这一直是赵超屿心中的一个心结,但今天这个心结解开了,他终于知道了原因,而他又是当过兵的,对这句话感触更深,现在他完全理解了父亲的用意,从此以后,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国家危难之际,不仅仅是我们熟知的大人物在积极救国,在那个时代里的每一个小人物,也在用自己的力量挽救国家,就像郑潮炯一样,他给每一个人展示了真正的家国情怀,他,是真正的英雄!


上一篇:美智库评中国海军实力,拥有3200个垂发单元,已经超过第七舰队
下一篇:《声生不息》发布第二次公演下半场歌单,张杰唱《身骑白马》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0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YM3180 发表于 2022-11-5 20:19:44 | 只看该作者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金刚小肥羊 发表于 2022-11-5 21:32:05 | 只看该作者
 
郑潮炯老前辈用一生诠释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542155 发表于 2022-11-5 21:56:02 | 只看该作者
 
应该拍成电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红的唇 发表于 2022-11-5 22:15:37 | 只看该作者
 
老一辈的华侨大部分都特爱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DoraAriel 发表于 2022-11-5 22:20:40 | 只看该作者
 
老一辈华侨的浓浓的家国情怀,向您们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瑟瑟的岁月 发表于 2022-11-5 22:48:35 | 只看该作者
 
郑潮炯先生,广东新会大泽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TERRYKANE 发表于 2022-11-5 23:31:39 | 只看该作者
 
为国舍子,华侨义举,高风亮节![赞][赞][赞][赞][赞][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浪荡鬼魂 发表于 2022-11-6 01:58:27 | 只看该作者
 
应该将这个爱国故事多加宣传,特别是对现在的青少年群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我只能读着伤害 发表于 2022-11-6 03:06:31 | 只看该作者
 
我地前辈的老乡同乡以前都是骑马过海去南洋.家父就是从南洋返来参加抗日救亡的老前辈有国才能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26 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