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科技] 降低平台抽成、取消一口价,网约车司机收入会增加吗?丨快评

[复制链接]
41964 0
宏鹰 发表于 2023-9-3 04:00:22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约车是平台经济的一种,与外卖平台一样,容纳了大量的灵活就业。这些年来涌现出形形色色的共享经济,在大浪淘沙之后,网约车也是硕果仅存的少数几个共享经济之一。最近,关于网约车行业,有两个新闻引发关注。
近日,交通运输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表示: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企业抽成、会员费等事项,与从业人员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经过各方共同努力,目前,各主要网约车平台、互联网道路货运平台公司下调幅度普遍在1到3个百分点。
近期,多地监管部门约谈诸个网约车平台,要求规范运价规则,落实明码标价。这背后是网约车平台之间竞争激励,不少平台推出了“一口价”,即乘客选择目的地后,网约车平台给出一个固定价格,不管路程是否发生改变、路况是否拥堵,乘客最终的支付车费始终不变。一些司机对此抱怨连连。极目新闻采访的司机老张表示:“一口价一般都是十多块钱的单子,除去成本和平台抽成,几乎就是白跑。”
这两个新闻,反映了监管机构在对网约车平台施行政策干预,并且有特定的作用方向:旨在保护网约车司机的利益。要理解这些政策的效果,就有必要探讨一下网约车平台的抽成本质与定价逻辑。
首先,网约车平台规定的抽成比例是一种价格,划分了一笔营收(客单)在平台与司机之间的分配比例。表面上平台当然可以任意规定抽成比例,就像商店老板可以对商品任意定价一样,但实际上,这个抽成比例就像任何商品成交价一样,是由市场供需双方决定的。
一般而言,大平台,乘车单价会高一些,平台对司机的抽成也会高一些,这显示了大平台所独有的溢价;小平台,乘车单价会低一些,平台对司机的抽成也会低一些,因为小平台为了生存,既想要吸引乘客下单,也想要吸引司机加入。不过,有趣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司机在不同平台的收入会趋于一致,这是为什么呢?
网约车平台包含着两个市场:一个是平台与司机之间的生产要素市场,平台是需求方,司机是供给方;另一个是乘客与司机之间的服务市场,乘客是需求方,司机是供给方。
看生产要素市场,这一市场的显著特征是,作为供给端的司机是自由竞争的,准入门槛很低,会开车、买不起车租一个,只要满足这两个条件,就可以做网约车司机了,近于经济学教科书上所说的“充分竞争”;作为需求方的平台当然也是自由竞争的,但准入的资金与合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某些跑在前面的大平台相对于小平台是有竞争优势的。
在这样的市场结构之下,司机的收入只能是自由市场竞争之价,不可能有多于这个收入的经济租金。这意味着:从长远看,司机的收入与平台抽成比例是无关的。即无论平台抽成比例高或低,无论平台提高或降低抽成比例,司机的收入长远看是不变的。
我们做个思想实验。假设某一平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将平台抽成降为0。短期看,存量司机的收入当然会上升,从而高于其市场均衡收入。不过,其他平台的司机甚至跑货运的司机、家里有一台车的人,看到这个溢价及套利机会,会纷纷涌入,从而每个司机的日均接单量与接单金额就会急剧下降,均衡点是司机收入在边际上等于原来平台有抽成时的收入,即其市场均衡收入。
依据同样的逻辑,假如A平台比B平台“对司机更好”,订单多、单价高且抽成低(这三个条件很难同时满足),结果也是类似的,因为司机没有准入门槛,其他司机会蜂拥而入,导致人均接单量与接单金额降低,最终A平台司机收入与B平台会趋于一致。
在这个意义上,监管部门让平台将抽成降低1至3个百分点,短期会增加存量司机的收入,但长期看司机的收入会回复到过去,因为司机这个职业是自由竞争的。故而,这一政策的长期效应是增加了平台司机的就业数量,让更多的司机进入这个行业,而不是提升司机的收入。
上文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平台抽成比例是高是低、提高还是降低不会改变司机的市场均衡收入(但会改变司机的就业规模),这背后的假设是乘客用车需求不变。不过,目前的现实是:乘客用车需求在恢复与增加,但网约车司机的增长率远远高于平台单量的增长率,这意味着司机的自由市场竞争之价正在走低。
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2023年1月,全国网约车行业订单数为5.76亿单,网约车驾驶证数量为511.2万本;6月,订单量增至7.63亿单,同比上升20%,网约车驾驶证数量增至579万本。而网约车驾驶证数量表示的只是“合规司机”的数量。根据青山资本2023年中消费报告,中国网约车平台注册司机总数已超过1亿,每天仍有超过2万新司机注册。
说到底,为了补贴家用或取得收入,大家纷纷进入网约车行业,司机供给增长率远超打车订单量,供过于求导致网约车服务单价在下降,僧多肉少导致每个司机日均接单量与接单金额下降。在这个意义上,平台竞相推出 “一口价”只不过反映与确认了服务单价在下降的事实。这种对乘客的“让利”实际上是由当前网约车乘车服务的市场格局决定的,并非平台故意要压低司机的收入。
陈斌
责编 辛省志


上一篇:华为麒麟9000S是三年前的芯片?博主:说这话的纯小丑
下一篇:新款Model 3来了,25.99万起,依旧没仪表,门店已爆单!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6 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