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文化] 电影《封神》中,姬昌预言纣王死于血亲之手,究竟有何依据|文史宴

[复制链接]
中在心尚 发表于 2023-9-18 19: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师留意到,在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中有一个细节,西伯侯姬昌为商纣王算卦,说纣王未来会死于血亲之手。虽然电影没有竣事,但我们可以猜测到纣王的终局:他终极是死于自己的太子殷郊之手。
但在我们的印象中,非论是野史《史记》还是小说《封神演义》里,说的都是纣王登上鹿台自焚而死。那末,殷郊弑父的情节是电影的原创吗?
实在并非如此,在元代话本《武王伐纣说书》中,杀死纣王的正是殷郊。《封神演义》并非文人自力创作的小说,它与《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一样,是以历史史实为根本,履历后代不竭改编,终极在明代定型成书的。
可以说,“封神宇宙”的每一小我物,都并非是一个牢固的形象,而是履历了三千年不竭重塑的。那末,《朝歌风云》中作为第二男主的殷郊,在曩昔的“封神宇宙”中都是什么样的?
电影《封神》中,姬昌预言纣王死于血亲之手,究竟有何根据|文史宴 第1张图片


“殷郊”最早只是一个地名?
在《朝歌风云》中,纣王宣称自己只要一个儿子。在《史记》中,也只记录了纣王的一个儿子,那就是太子武庚(字禄父)。虽然周武王颠覆了作为全国共主的商代,但商国却被保存了下来,武庚也被担任国君。
武王归天后,继任的成王年少,武庚就结合武王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及东夷反叛,被摄政的周公旦东征安定,武庚败北被杀。以后周公旦把商国一分为二,一部分给武王弟康叔建立卫国,一部分给纣王兄微子启建立宋国。
虽然战国文献《逸周书·作雒》只说“王子禄父北奔”,但清代道光年间山东梁山(就是《水浒传》中梁山原型)出土了七件西周初年轻铜器,后代称其为“梁山七器”。其中之一的“大保簋”,讲的是周成王伐罪录子圣,由于录子圣造反,由太保召公奭负责征讨,太保没有渎职,被成王赏赐了一块在余的地盘。
在战国期间的清华简《系年》中,也记录了“录子耿”称王叛逆。可见,“录子圣”就是“录子耿”,也就是武庚。武庚败北一度北奔,但终极被召公击杀。
电影《封神》中,姬昌预言纣王死于血亲之手,究竟有何根据|文史宴 第2张图片


那末,武庚就是殷郊的原型吗?非也。
“殷郊”这个名字,实在原本不是一小我名,而是一个地名,“殷郊”还有我们熟悉的一个名字,也就是商周牧野之战的“牧野”,指的是商代国都朝歌的郊外,在今的河汉南新乡一带。
周初文献《尚书·牧誓》就说,“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说的是甲子日此日,武王率领周军到达商郊牧野;战国文献《吕氏年龄》也说,武王伐纣至鲔水,纣王派大臣胶鬲前来打探情报,武王对他说“将以甲子至殷郊”,也就是说,周代雄师将于甲子日到达商都郊外。
牧野之战在甲子日停止,最早在周初青铜器“利簋”中也有记录。利簋说武王伐纣,当日是甲子日,当天岁星当空,周军攻入了商都。等到辛未日,武王在阑地照功行赏,赐给有功的右史利金属。这里的“岁星”就是木星。
上古期间风行“岁星纪年法”,也就是经过岁星(木星)在天上的位置来停止纪年。岁星公转一周是11.86年,前人将天空分别为十二宫,岁星移动到哪个位置,就以哪个位置称年。《国语》说“武王伐殷,岁在鹑火”,鹑火就是十二宫之一。
电影《封神》中,姬昌预言纣王死于血亲之手,究竟有何根据|文史宴 第3张图片


不外,岁星公转一周是11.86年,并非完整的12年,为了克服这类误差,前人就虚拟了一个与岁星轨迹相反的星,它运转一周恰好是12年,这就是“太岁”的由来。战国期间,又发生了太岁忌讳的说法。
战国文献《荀子》就说:“武王之诛纣也,行之日以兵忌,东面而迎太岁。”原本武王伐纣当天只是岁在中天,但在战国期间,就传播成了武王伐纣是兵家忌讳之日;而作为纪年利用的岁星,也被谣传为意味灾异的太岁。
“殷郊”和“太岁”连系,因而就有了太子殷郊的形象。
“太岁头上动土”的“太岁”是什么?
官方有句俗话叫“太岁头上动土”,描述不自量力的匹敌,可见“太岁”是一颗很是利害的星。在前人看法中,不管是实体的还是虚拟的星斗,都有对应的神,“太岁”也就有对应的“太岁神”,而且是众星斗之首。
据明代《永乐大典》引唐代《四明经》,六盘山有个叫姚宝的人白天飞升,后来转世为纣王太子,以后又被天帝封为太岁神,成为“内外第一位尊神之主”“人间宅内管诸神”。可见太岁神的职位之高。但在这个故事中,太岁神的名字是姚宝。
电影《封神》中,姬昌预言纣王死于血亲之手,究竟有何根据|文史宴 第4张图片


但姚宝作为纣王的太子,自然要有个像贩子的名字,因而就有人在文献中找到“殷郊”,把它安置在了太岁神头上,又写作“殷交”或“殷高”。到元代话本《武王伐纣说书》中,殷郊就正式被写入了“封神宇宙”。
书中说,殷交又叫景明王,是纣王与姜皇后之子,但本人现实上是太岁神转世。由于纣王毁了玉女神庙,上天特地降下太岁神,来衰亡商代。纣王听信妲己诽语,害死姜皇后。殷交长大后,从乳母冯氏处得知母亲之死,想杀妲己报仇,反被纣王所擒。
殷交将被处斩,幸亏义士胡嵩救援,逃到皇伯比干家。以后殷交与胡嵩跑散,在浪子神庙中获得神人赐的一杯酒和一把重约百斤的“破纣之斧”‘。殷交击退追兵,进入西岳聚集军队,又救下逃窜的西伯侯姬昌,并与姜子牙约定伐纣。
等到武王伐纣时,殷交公然前来投靠,并担任周军上将。以后,殷交作为先锋一路斩兵杀将,周军攻入商都,殷交亲手用斧头斩杀纣王;太公用降妖镜照出妲己的九尾狐狸原型,殷交又用生绢裹住它,并用木碓捣杀了它。
电影《封神》中,姬昌预言纣王死于血亲之手,究竟有何根据|文史宴 第5张图片


可以发现,在《武王伐纣说书》中,武王伐纣还没有获得哪吒、杨戬这些羽士互助,周军一方首要的武力担任就是殷郊。甚至可以说,殷郊就是贯彻全书的灵魂人物,是该书的配角。那末《封神第一部》中西伯昌预言纣王死于血亲之手,自然就是说纣王未来要被殷郊所杀。
不外,殷郊既“弑君”又“弑父”,这类行为虽然加深了情节抵触,但毕竟是违反儒家伦理的。所以到了明代,“封神宇宙”中的殷郊形象又被改变了。
明代有一部叫《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的仙人故事集,其中有一则《太岁殷元帅》,说纣王姜皇后游园,见到伟人萍踪踩踏,成果怀孕生下了一个肉球。妲己说后宫产下魔鬼,纣王命令把肉球扔到陋巷,但牛马都不敢踩踏;又扔到郊外,乌鸦为它蔽日,白鹿为它哺乳。
后来申真人途经一剑斩开肉球,将其中的婴儿抱回水帘洞,并找到贺仙姑抚养,法名唫叮呶,台甫唫哪吒,由于被抛弃在郊外,所以乳名又叫殷郊。姜皇后因殷郊被思疑是魔鬼,坠楼归天了。
电影《封神》中,姬昌预言纣王死于血亲之手,究竟有何根据|文史宴 第6张图片


殷郊七岁时,从贺仙姑、申真人处得知自己身世,誓为母亲报仇。申真人指导他去天妃八宝洞取来黄钺与金钟,然后乘坐海马下山,收服虎神、鸦将为副将,又到扫箒山杀死十二丧门哭鬼骷髅神,将它们的头颅串联挂在脖子上,敲一下就鬼哭神惊,令仇敌头昏手软,不战而退。
以后殷郊加入周军,在牧野之战率领雷震等先锋,杀得商军血流漂杵。殷郊上摘星楼擒获妲己,用斧头将其斩杀。殷郊是以被天帝封为“地司九天游奕使至德太岁杀伐威权殷元帅”。
这个故事中已经没有了殷郊弑父的记录,但殷郊作为纣王的儿子,仍然加入周军衰亡了商代。所以关于殷郊的故事,在《封神演义》中又作了进一步修改。《封神演义》中纣王有三个儿子殷郊、殷洪和武庚。
殷郊、殷洪都是纣王与姜皇后的儿子,姜皇后被妲己谗谄致死,纣王又要杀殷郊、殷洪,二人被阐教广成子、赤精子所救并收徒。二人本奉师命下山互助姜子牙,却被申公豹鼓动助纣为虐。殷郊最初被姜子牙擒获所杀,被封为“值年事君太岁之神”。
电影《封神》中,姬昌预言纣王死于血亲之手,究竟有何根据|文史宴 第7张图片


鬼侯剑的奥秘
《朝歌风云》中还提到殷郊的佩剑“鬼侯剑”,那末这里的“鬼侯”是谁呢?
虽然今朝关于“鬼侯剑”的来历是个谜,但历史上确切有个“鬼侯”。在《朝歌风云》中,殷郊是姜皇后之子,姜皇后是东伯侯姜桓楚的妹妹。但在《封神演义》中,姜皇后是东伯侯姜桓楚的女儿。
纣王、妲己害死姜皇后,为了鸡犬不留,把东伯侯姜桓楚、西伯侯姬昌、南伯侯鄂崇禹和北伯侯崇侯虎都骗来朝歌,并诬陷姜桓楚谋反。姜桓楚痛骂纣王,被纣王命令用巨钉钉停止足,以乱刀剁为肉酱。鄂崇禹为姜桓楚措辞,也被杀死枭首示众。
在《史记》中,纣王有九侯、鄂侯和西伯昌等三公。九侯的女儿嫁给纣王,但不愿与纣王随波逐流,纣王就杀了她并将九侯剁为肉酱;鄂侯为九侯死力辩解,也被杀死做成了肉干。可见,九侯父女是东伯侯父女的原型。
而在更早的《吕氏年龄》中,又有纣王杀死鬼侯之女取走她的玉环、将鬼侯杀死做成肉干的记录。“九”“鬼”二字可通用,如《山海经》的“九凤”在后代被传播为九头鸟“鬼车”。可见,九侯也就是鬼侯。
电影《封神》中,姬昌预言纣王死于血亲之手,究竟有何根据|文史宴 第8张图片


商代确切有以“鬼”为名的国家,那就是山西一带的古国“鬼方”。“鬼方”被称“鬼”,自然与鬼魅无关,而是贩子对其的蔑称。按照《周易》,商王武丁攻打鬼方,三年才将其克服。而按照甲骨文的记录,鬼方对商代比力臣服,甚至有族人进入商代,担任商王的近臣,这大要就是“鬼侯”的由来。
进入周代,鬼方被称为鬼(隗)姓赤狄,持久与周报酬敌,直到年龄前期才被晋国衰亡。不外,电影中的鬼侯剑能够并非东伯侯之物,究竟若何还要等下一部见分晓。


上一篇:被轻忽的中老年人,是直播间隐藏的宝藏
下一篇:哪个华夏王朝的帝陵,湮灭在历史中,比元代的陵墓还要难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3-10-2 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