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文化] 哪个中原王朝的帝陵,湮灭在历史中,比元朝的陵墓还要难寻

[复制链接]
名字长容易被记住吧 发表于 2023-9-18 20: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帝王陵园,举全国财资建成。这样的陵墓职位显赫、范围气派,位置地点多为全国人知。比如“秦始皇大兴厚葬,修建冢圹于骊戎之山”。
但也有些朝代君王的“万年吉地”却属“另类”。不封不树,秘不示人。如元代,诸可汗葬于起辇谷,谷在何处?或谓不儿合勒敦山,具体地址,不得而知。
这类葬法来自游牧民族求死后速朽、归于自然的思惟。元代为少数民族建立,风尚悬殊于汉地,陵墓无处可寻也层见迭出。可是有一华夏王朝的帝陵,也湮灭在历史的烟尘中,持久以来罕有知其处者,这就是两晋帝陵。
哪个华夏王朝的帝陵,湮灭在历史中,比元代的陵墓还要难寻 第1张图片


图1 秦始皇陵
工具两晋,著名可考帝陵十五座,西晋4座,东晋11座。西晋建都洛阳,享国52年,为匈奴所灭。史载,西晋帝陵在“邙之东北”。但“北邙无数荒丘”,尽是“洛阳人旧墓”,究竟那里才是司马家属的归葬之所?
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东晋偏安江左,建都建康。史载,其帝陵有东、西、北三个陵区。西陵在鸡笼山之阳,葬元、明、成、哀四帝;东陵在钟山之阳龙尾坡,葬康、简文、孝武、安、恭五帝;北陵在幕府山之阳,葬穆帝。但这些也都只要一个大要方位,具体位置久长失考。
古城之外,残阳之下,荒烟衰草凝绿。九五之尊的司马氏诸帝王,他们的永久居所,为何不见踪影?
哪个华夏王朝的帝陵,湮灭在历史中,比元代的陵墓还要难寻 第2张图片


图2 明定陵,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显天子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
缘由一:延续曹魏期间简葬薄葬的政策
陵墓轻易被人发现,在于具有规格宏大的空中修建群。如明十三陵,陵区有神道、碑亭、明楼、享殿。晋代帝陵踪影难寻,其中缘由就是晋代延续汉末曹魏薄葬政策,陵墓体量不大,空中修建相对简单。
汉光和末年,曹操因弹压叛逆有功,拜济南相。时青州地域淫祀厚葬之风大盛,曹操对此严加整饬。后来曹操做了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又在全国之内推行简葬简祭。建安十年(205年)命令不得厚葬,不得在坟前立碑。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又命令,自己死后“因高为基,不封不树”。曹操墓还是保存了很多的东汉旧制,范围仍然很大,究竟曹操是名义上的汉丞相,一定水平上还是要遵守汉礼的。
哪个华夏王朝的帝陵,湮灭在历史中,比元代的陵墓还要难寻 第3张图片


图3 曹操(155年-220年),魏武帝
待到曹丕废了汉献帝,建立魏国,在礼制革新上就无所忌惮了。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曹丕下诏鼎新礼制。作出以下要求:
首先建立根基精神,既要复归古礼。
“尧葬谷林,通树之,禹葬会稽,农不易亩”,而树封之制“非上古也,吾无取焉”。上古尧舜之时,都是随随意便一埋。“骨无痛痒之知,冢非栖神之宅”,死人一针见血,埋得那末高级有何用处?“为棺椁足以朽骨,衣衾足以朽肉”就够了。
其次出台新规。
曹丕制定细致的规定,对各类祭奠设备停止了简化。“寿陵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寑殿,造园邑,通神道”。
哪个华夏王朝的帝陵,湮灭在历史中,比元代的陵墓还要难寻 第4张图片


图4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
最初制定长效办法。
曹丕给违反其终制的人扣上“不忠不孝”的罪名。将诏书藏于宗庙、并建造副本存于尚书、秘书、三府,确保其制度可以久长实行。
曹丕刀口向内,勇于自我反动,鼎新从自家起头。黄初三年,曹丕对他老子的墓做了次大革新。“高陵上殿屋皆损坏,车马还厩,衣服藏府”。故而曹操墓陵区内发现的修建遗址少少,仅仅只要一些较大的板瓦残片。
曹魏政权的这一系列政策,是基于那时的社会经济状态作出的。东汉末年,全国大乱,群雄混战,生灵涂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为了规复活产,成长经济,朝廷就必须大力削减不需要的开支,崇尚俭仆之风。
司马氏家属原为魏臣,深受魏制影响,也沿袭了简葬薄葬政策。咸宁四年(278年),晋武帝诏曰“此石兽碑表,既私褒美,兴长虚假,伤财害人,莫大于此。一禁断之。其犯者虽会赦令,皆当损坏”。
故而在薄葬制度的推行下,高峻的石碑不见了,宏伟的殿宇消失了,天长地久,光阴腐蚀,陵墓就隐没在了芳草萋萋当中。
哪个华夏王朝的帝陵,湮灭在历史中,比元代的陵墓还要难寻 第5张图片


图5 曹叡(204?-239年1月22日) ,即魏明帝
缘由二:少谒陵、少墓祭,无需大范围祭奠修建
陵墓地表修建的首要功用是供后代祭扫拜谒之用。晋代帝王无谒陵祭拜之习,也使得晋陵陵区相对粗陋。其中缘由和司马家属的掌权进程亲近相关。
司马氏夺权的关键节点是所谓的高平陵之变。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叡驾崩。临死前,他将年仅八岁的太子曹芳拜托给司马懿和曹爽。曹芳即位以后,曹爽排挤司马懿,夺取了他的实权。他和兄弟曹羲、曹训,翅膀何宴完全掌控了朝政。司马懿挂着一个太傅的虚职,完全被排挤。
哪个华夏王朝的帝陵,湮灭在历史中,比元代的陵墓还要难寻 第6张图片


图6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
对此,司马懿采纳以退为进、韬光养晦的战略,装病在家,黑暗联络手下,静待机会。终究机遇来了,正始十年(249年)正月,曹芳前往祭扫魏明帝曹叡之墓。曹爽兄弟及其心腹爪牙倾巢而出,一同谒陵。趁着洛阳城中空虚,司马氏父子立马出动,敏捷控制了洛阳,并以郭太后的名义,说曹爽事变制度、跋扈跋扈,应立即离职退位。
曹爽“驽马恋栈”,妄想洛阳城内的豪宅广厦、娇妻美妾,不愿意挟天子奔邺城,同司马懿匹敌。司马懿指洛水为誓,利用曹爽说只要交出官位兵权,便可以保他下半辈子繁华富贵。曹爽很天真地相信了,消除武装,回到洛阳,向司马懿举手投诚。
曹爽投诚后,司马懿将其软禁在家中,昼夜监视。未几,又捏造了一个罪名,诛其三族,满门抄斩。自此今后,司马氏家属便掌控了曹魏的政局。
由于司马懿是靠他人省墓时辰,搞了次黑虎掏心,夺取了政权。所以心里总是空落落的,总惧怕什么时辰他人也在他子孙省墓时辰策动政变。司马懿死前立下遗言“门生群官,皆不得谒陵”。
哪个华夏王朝的帝陵,湮灭在历史中,比元代的陵墓还要难寻 第7张图片


图7 西晋邦畿
缘由三:骚乱之世,盗毁严重
西晋是个短寿王朝,半个世纪不到的时候里烽火频频,先有八王之乱,后又有永嘉之变。匈奴人攻破洛阳,诛杀晋帝,华夏进入了更加紊乱动乱的十六国时代。晋室衣冠南渡。偏安江左,北方的祖坟没法顾及。各类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明挖暗掘,将晋帝陵损坏殆尽。
对西晋帝陵最大范围的“官盗”,要属晋太兴二年(公元319年)正月,前赵刘曜为了隔离西晋的龙脉,对北邙山的晋陵停止了一次大范围的挖掘,西晋帝陵蒙受了一次没顶之灾。
哪个华夏王朝的帝陵,湮灭在历史中,比元代的陵墓还要难寻 第8张图片


图8 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
东晋的情况也好不到那里去,420年东晋被刘裕所灭,刘裕大范围屠杀东晋皇室。尔后南方前后更迭了宋、齐、梁、陈四个长久的王朝。其间不乏侯景之乱这样的大范围战争,晋帝陵的平安没法保障。在损坏和盗掘之下,原本范围就不大的晋代帝陵,就更难以找寻了。即使找到了疑似的墓葬,也由于陪葬品的盗毁,没法真正简直认。
1981年4月考古学家在幕府山南麓南京汽轮机厂基建工地发现一座宏大的陵墓。依照《建康实录》的记录,晋穆帝葬在“幕府山之阳”,陵号“永平”,考古学家揣度,该陵就是晋穆帝司马聃之墓。但由于该墓早已被盗掘一空,没有找到一件可以证实墓主身份的文物,专家学者也没法下正确的定断。
作者:大狮子 编辑:莉莉丝
参考材料:
1《三国西晋陵园制度新论》 付龙腾 《华夏文物》 2020年第2期
2《洛阳东汉魏晋帝陵制度变迁的考古学研讨》 赵偌楠 吉林大学 2022年
笔墨由历史大书院团队创作,配图源于收集版权归原作者一切


上一篇:电影《封神》中,姬昌预言纣王死于血亲之手,究竟有何根据|文史宴
下一篇:又多一个天下遗产!全国第一个茶文化天下遗产,为什么是景迈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3-10-2 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