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影视行业内对小鲜肉爱豆的真实评价是怎样的?

[复制链接]
11#
潘云鹤 发表于 2020-6-13 20:40:21 | 只看该作者
 
一言以蔽之:  第1张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Xizi_T6TL0JAy 发表于 2020-6-13 20:41:18 | 只看该作者
 
演艺圈我就服三个人——一是梁家辉,演什么像什么,二是黄晓明,演谁都像黄晓明,三是吴亦凡,演谁都像在装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一笑倾绝舞倾城 发表于 2020-6-13 20:42:14 | 只看该作者
 
你们不要再黑baby了,人家墨镜都说了,她比刘德华还努力!  第3张图片

(图源微博@扒婆)
看人家业内评价都这么说了,你们再这么黑不觉得很没根据吗?
就算他刘天王拍爆炸戏导致一只耳朵听力下降
一只手小拇指拍《投名状》骨折之后畸形
拍《墨攻》左脚韧带受伤,脊椎骨有伤导致一年中有一两个月会手麻
拍mv说替身的命也是命于是自己试探沼泽惹得工作人员倒吸凉气
更不用提手上脸上大家能看见的地方受过的大大小小的伤了
现在又因为拍广告坠马盆骨受伤送医,至今还没出院。
也不能证明AB没刘天王努力啊是不?

---
分享一个彩蛋,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3560341
P3 18分左右开始 片场里baby大宝贝令人窒息死活哭不出来的演技。感兴趣的也可以从头看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Tt哭哭kk 发表于 2020-6-13 20:43:02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为什么演技不好又爱炒作的称为小鲜肉?而演技好且敬业的老艺术家称为老戏骨?原因就是在于,肉极易腐烂,骨头却很硬实。他们引以为傲的称呼,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他们的定位,易腐烂,易变质。除非有演技有实力做冰箱,否则,脑残粉们炙热的目光,只会加速他们的腐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qingking 发表于 2020-6-13 20:43:48 | 只看该作者
 
我挺喜欢这些小鲜肉的,对于帮助我筛选烂片是极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喵喵噜year 发表于 2020-6-13 20:44:42 | 只看该作者
 
最近有一篇新鲜出炉对业内专业人士的访问,摘录几段给大家看看~
我前几天在横店和一个演员对谈,他说现场37个演员,全是替身。他问制片人,能不能让我上去演?制片人说不行,因为替身一天几百块钱,他去一天得几万块钱。  他们已经想出一整套“替身拍法”了,很娴熟,包括抠像、头套、背身,或者把焦距搞虚,根本不用演员就能拍。就像《孤芳不自赏》,钟汉良在后景的时候,只能拍到Angelababy这里,不拍后面,因为后面的脸不是钟汉良。
——来自编剧宋方金。
这么一看,这位不知姓名的演员还是蛮上进的对不对?
当然说到评价,有时候我们可能无法评价一个连面都没见过的人:
我还有个朋友要拍一场戏,把男一号摔过去。男一号不来,那摔替身,也没替身,就给他一个麻袋包,摔完对着麻袋包一顿臭骂。骂到一半,他真演不下去了,觉得自己太滑稽了。他也算实力派著名演员,基本演完整部戏,只能和男一号见一两面
——依然来自编剧宋方金。
不过话说回来,要看评价标准,不如先看看行业标准:
有个导演跟我说,给某台拍电视剧,是个小鲜肉组合演的,台里就一个要求:拍得脑残一点。 “可是拍得脑残我不会。” “那你就尽量拍得脑残一点。” 这是一个播出平台对一个导演的要求。
——来自编剧汪海林
不过汪先生也说了,「实际上刚才讲演员问题,也和IP有关。为什么用没有演技的演员?因为有热度。不是你戏演得好,而是因为有很多人知道你。」
上面是说小鲜肉怎么演戏的,来看看他们是怎么挑剧本的:
现在演员们开门三句话——第一句:是IP吗?第二句:是大IP吗?第三句:是真的大IP吗?你都说是,他就跟你谈钱了。 以前不是这样的。你跟陈道明、陈宝国试试,即便是《平凡的世界》《红楼梦》改编,我也得看看你剧本写得到底怎么样,主创是谁、对手戏演员是谁、投资多少、什么时候拍、周期多长。
——编剧宋方金。
所以由此可以看出,小鲜肉不止自身,他们对于所有行业相关环节的态度就是流量第一
而目前影视行业乱象也不只存在于小鲜肉现象上。究其根本,同样是对「流量」的盲目追捧。
以上内容来自南方周末对影视业内著名编剧们的一篇访问,有兴趣的童鞋可以参见:这个行业暂时性休克  2016电视剧“没什么值得一提”
虽然2016年的电视剧市场“没什么值得一提”,但这篇采访很值得一看,其中一些观点,如对IP和互联网平台方面骨朵儿持保留态度,但仍然推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tylxxzxj 发表于 2020-6-13 20:45:02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新看了一篇文章,编剧宋方金,卧底横店,采访一位50多岁、演过很多戏的实力派演员,他对目前影视剧“小鲜肉”乱象的看法,应该可以代表这个行业中坚人士的相当一部分意见。
而曾获得金鸡、华表影后的颜丙燕,连回两条微博,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82275003288720#_0 编剧宋方金“卧底”横店带回一线实录: 表演,一个正在被毁掉的行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西西7910 发表于 2020-6-13 20:45:54 | 只看该作者
 
 第5张图片
 第6张图片
 第7张图片
 第8张图片
 第9张图片
 第10张图片
 第11张图片
 第12张图片


上车。请买赞票。
/
今天刚看的一部片子。 情节是杂货店,这个小哥哥假装拿起一个水晶球看,眼神暧昧地看向一侧的售货员,售货员挑眉轻轻笑了一下,他也心下了然地勾起嘴角,然后若无其事地垂眸看向水晶球。 镜头随及对准了水晶球,特写、叠影之后就是正片。 (真想给你们看动图 这段一共一分三十秒,默剧。“假装”“暧昧”“心下了然”“若无其事”这几个微表情节奏刚好、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剧情。 我看过的电影里,只有《左右情缘》的结局可以与之相较——张国荣出轨被发现气跑了邱淑贞后,假装看电视。他清楚三十岁的女人别无选择,便坐在电视机等着直到她回来,才抬眼轻轻一撇,露出猎物上钩般的神情,又不紧不慢地看回电视:那段也是默剧,全程只有张国荣的微表情,就明确地就展现了情节。

正片的背景是白色的空旷房间,节奏舒缓的背景音乐,让人疑心自己置身于水晶球之中——或许性欲就是这样,或者LGBT群体大多数到头来总只能这样——旖旎只能作幻梦一场,
到头总是空欢喜一场。
 第13张图片

没错,这是一部GV。 只是一部GV。

(这还算是小制作的了,部分校园主题和绑匪主题的GV,颜值、演技、情节、配乐、后期,秒杀国内大部分青春片、谍战片。那些男孩子真是一个个美得让人对造物者心生感叹)

挑这部讲,原因显而易见。 主演的长得和吴亦凡惊人地相似。(前两张又可能有点像高配版柯震东?)
吴亦凡的粉丝先不要急着喷我,我没有针对他的意思。 杨洋好看吗? - 施子怡的回答 - 知乎 在这个回答里面我有说,自己从小学素描看漫画,对美学几近变态的痴迷。  吴亦凡好看吗?好看。
大部分所谓“高颜值小鲜肉”在我眼里就是一个笑话,但我一直承认,吴亦凡的三庭五眼胶原蛋白,近乎完美。 然而,这完美只展现在照片和一些打光合适的短片之中,真正上了荧幕,却不尽人意——整容后的肌肉僵硬这大荧幕下无可遁藏,加之尴尬的演技,让人很难愉快地欣赏这张脸。
看到这个小哥哥我的第一反应是“WOC吴亦凡照着他整的吧” 真的是好看,相似的三庭五眼胶原蛋白,更加立体的骨架(特别是眉骨,太美了),更加完美的细节(唇线、鼻头等),冶艳天成。 吴亦凡唯一值得骄傲的颜值已然被碾压,而其身材、声音、演技,根本无法与后者相提并论。


后者是名不经传的遭人唾弃的GV男演员, 前者是中国人气最高的“小鲜肉”之一,微博2231万粉丝转发个软广的费用都不知道是前者辛苦演出一部片子的几倍。
“如何评价小鲜肉” (题主别天真了居然想让业内来“客观评价” 共同利益者怎么可能为几个赞砸自己的饭碗)
这些长得好看的性格又不差的男孩子女孩子,如果是你现实生活中遇见,一定喜欢得不行吧? 为什么会讨厌呢

不提欧洲那堆年轻漂亮大长腿标准偶像剧配置却偏偏要去演文艺片还真的表演天赋惊人受国际好评的男孩子,就是只把美国的GV男演员们拉过来,都能把我国所谓小鲜肉秒杀得渣都不剩。 有部片子叫《浮沉洛杉矶》,男主怀揣演员梦来到洛杉矶却在现实的逼迫下一点点堕落先是出演GV后来成为MB(MONEY BOY)。
他一次次的挣扎一次次的努力和失败,隔着屏幕看都让人心疼得不行。 有着天赐容颜的真正热爱这个行业的少年,在演艺圈里被压迫地喘不过气来一点希望都看不到,而没有任何一点比得上他们的我国所谓“小鲜肉”,靠资本包装或者无底线炒作走红,大把圈钱风光无限。

为什么讨厌某些“小鲜肉”? 因为我们觉得不公平。 他们占据了与其实力不匹配的资源,而资本压制得我们连发声都困难跟别提试图让现状做出改变。


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这个世界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miaomiao52 发表于 2020-6-13 20:46:02 | 只看该作者
 
影视行业的评价,其实从2017年资本的暗流涌动就能看出来——小鲜肉已经没多少好日子过了。
1
在五年前,我们还根本无法想象中国的偶像产业会扩张到如今这个地步。
中国当代的流行文化刚刚诞生时,是以民歌改编或伤痕文学的形式出现的,正如陈丹青所说,我们过去没有所谓“没受过欺负的脸”,也自然不具备消费庞大偶像产业的群众基础。
那时的年轻人唱的是“我家住在黄土高坡”,看的是《北京人在纽约》这种中国人在海外的血泪史,台湾金曲奖第一届的最佳歌曲,颁给了《我想有个家》。





 第22张图片



彼时年轻人并不刻意求异,更多只是想找到归属感。
从周杰伦、蔡依林和王力宏这一代开始,中国的流行文化开始有了“没受过欺负”的声音,他们的作品构建的是青春幻想与都市愿景,但他们更像是一代年轻人用来代表自己的icon,而非作为职业偶像。
事情的变化始于2014年。





 第23张图片



这一年,《古剑奇谭》的播出让出道多年的李易峰和陈伟霆在年近而立之时爆红并被冠以“小鲜肉”称号;吴亦凡和鹿晗分别于5月和10月脱离韩国组合EXO,回国以个人身份发展;也是这一年,杨洋与荣信达解约,结束长达七年的合作;而组合TFBoys这一年推出自制综艺《男生学院自习室》吸粉无数,并凭借《快乐大本营》正式从网红组合走入主流视线。
这是可以被称之为偶像行业圈地运动的一年,如果以后有人记载中国流行文化史,这一年必然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24张图片



而2014年偶像井喷的原因,自然是源于资本在其中看到了机会——此前的2013年,郭敬明《小时代》以年轻明星+大IP的组合,轻松砍走了近5亿票房,震撼了当时的电影市场,也震撼了投资人。
这之后,小鲜肉对整个文化娱乐市场的占领有多疯狂我想已不需要再多作描述。直到如今,“粉丝经济”、“文化产品”、“内容付费”也成为创投圈的热门词汇,而在一些流量明星公布恋情等事件后,“恋爱禁止”、“偶像失格”等舶来语也被饭圈之外的人所了解。
2
偶像文化已经非常成熟的邻国日本一度被我们所模仿和借鉴,在2017年,日本出现了奇特的“逆偶像潮”的现象。

 第25张图片 报纸《Daily 新潮》曾在2017年年末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木村拓哉、冈田准一、二宫和也……今年的杰尼斯电影连续20部持续惨败》,讲述的是日本最庞大的偶像产出娱乐公司杰尼斯的偶像们,在2017年担纲一番的20部电影接连票房低迷的现象。
不仅是杰尼斯,曾创下无数纪录的偶像女团AKB48,其“毕业生”(脱离团体而个人发展的成员)也罕有音乐和电影的代表作。
日本的逆偶像潮,可能正在预示着我们这里即将发生的事。
2017年,事情再次发生了变化。而这一切又是从郭敬明在前一年的作品开始的。
2016年9月30日,郭敬明导演的电影《爵迹》上映,相比于《小时代》系列,这部电影有了更多的流量明星,加上真人CG的噱头,开拍之初甚至有人预测这部电影的票房会超过10亿。

 第26张图片 而最后不到4亿的票房让郭敬明路演时泪洒影院,甚至诘问“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们才不会骂《爵迹》了”。
郭敬明曾一度纵横捭阖青春文学市场,他没想到的是电影业会分分钟给他上了一课,但他更没想到的,是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推倒之后的山呼海啸。
2017年,小鲜肉担纲一番或二番的电影,成绩最好的是年度票房排名第五的《西游伏妖篇》,但16.49亿元的票房很难归功于主演之一的吴亦凡,因为即便这部电影的导演是徐克,大家也还是习惯称之为“周星驰作品”。杨洋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以5.3亿元的票房排在了年度31名,但豆瓣评分4.0的成绩、粉丝“锁场”(只买一张票,在开映前退票保证排片率)的传闻,对于片方应该很难说是一份满意的答卷。
后来新晋的小鲜肉如胡一天、任嘉伦则没有达到前辈们曾经的声势,而被称之为“四大流量”的吴亦凡、鹿晗、杨洋和李易峰,也都在以不同的音乐风格、不那么商业的类型片,努力地去鲜肉化,摆脱偶像的标签。
3
小鲜肉热度的退烧,普遍被认为是因为他们的业务能力欠缺,但实际上这只是表层原因。我们,还是从头说起。
这里有一份鹿晗粉丝总结的2015年9月的鹿晗行程表,从中我们能看出的不仅是他的忙碌,还有资本对于流量追逐的迫切——需要说明的是,这里选择鹿晗作为举例并无任何否定之意,只是选择一个顶级流量作为代表来说明问题。
 第27张图片 音乐、综艺、时尚、代言、各类活动的站台,任何一个方面出现了短板就可能被竞争对手弯道超车。这些还只是台面上的,在人情社会为了资源的达成,应酬必不可少,但自然是无法取得公开的数据,就不过多推测。
这里想要表明的,是小鲜肉们所赚的,并不单纯是你看到的所谓天价片酬和代言费,而是更广义的“流量钱”,这里的流量,就是夺取你信息入口最重要的东西。他们必须在每个方面牢牢把守才能保证自己的位置不被动摇——所以,你去质疑他们为什么不沉下心来拍个好电影时,你要知道,他们潜心去拍一部文艺片,成了,未必是自己的功劳,砸了,是自己的锅不说,错过的时间里也许竞争者已经磨刀霍霍,取代了位置。
 第28张图片

你知道这些转发量和评论数意味着什么吗
但把一个人当作一个男团来用恶果显而易见,精力被分摊到每个具体的作品时,呈现的效果都很不成熟。
高的曝光带来更多粉丝,粉丝带来更爆炸的KPI数据,KPI带来资源,到了最后一步,资源带来的是差口碑和市场整体的畸形。这一度成了一个死循环。
谁都没想到在2017年为这个死循环破局的,是比粉丝更广大的观众。
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迈过了100亿大关,那一年的增长率也是近几年的最高。各大院线开始向三四线城市乃至更小的县城扩张,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新增影厅数达到全国新增影厅数40%以上,2011年,全国的银幕增长率是48%,往后几年,都保持着银幕块数的高增长。


 第29张图片



中小城市的新银幕,尝鲜的自然不会是中老年观众,那时去电影院对35岁以上的人来说还是不会尝试的消费体验。这些银幕所面对的小镇青年,也是为差口碑的小鲜肉主演电影买单的主力军。
但从2016年开始,银幕数量的增幅和票房不成正比,2016年全国电影总票房457.12亿元,同比增长了3.73%,一年前的这个数字还是48.7%;而银幕块数增长速度也降了下来,比2011年增长率降了21.2%。如今全国有了5万块银幕,影院的基础建设已接近饱和。
 第30张图片

资本发现了一件事情:再起用小鲜肉已经无法把更多的年轻人推入影院,而逐利之道,是把他们遗忘许久的中老年观众拉回银幕前。小鲜肉电影已经不再是票房黑马,受到瞩目的是喜剧电影,是全民通吃的《战狼2》。
最要命的是当初因为这批小鲜肉养成观影习惯那些年轻人,也开始长大了,毕业工作后的他们也不会专程为偶像刷票房,而是选择真正质量过硬的影片。
死循环解开之后,小鲜肉们就离衰落不远了。
4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2017年已成为小鲜肉时代的卒年。
这一年,受到大众普遍关注的再也不是新冒出的鲜肉,而是雷佳音、潘粤明、黄轩、吴京。
他们都曾经陷入到漫长的困顿之中,潘粤明的经纪人曾毫无资源,四处求人,只希望报章杂志能发出一点关于他的消息;雷佳音在《黄金大劫案》后高开低走,一直混迹在国产剧中出演千人一面的角色;黄轩在接演《海洋天堂》后练习了一个月的游泳,到自闭症患儿的学校里去体验生活,然而片方一句“你和李连杰长得不像”,就撤掉了角色;而吴京,拍《战狼1》的时候抵押了自己的房子,拍《战狼2》时在非洲玩命。


 第31张图片



这些实力演员蛰伏的那些年里,娱乐新闻尽是小鲜肉们抠图、替身、片酬破亿之类。而如今,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然到来。
当然,这并不是说鲜肉们就没了市场——粉丝依旧为他们进行海陆空全方位应援,他们的微博还是会被抡到几百万转发,演出现场也还是万人朝圣的盛况。只是,这些都会归类于“偶像文化”的范畴,与“演员”“歌手”割裂开来,进入到主流视野的可能性也会比从前小很多。
小鲜肉们如果没有顺利以作品转型到演员、歌手或主持人的身份,那么他们面对的境遇要比现在更残酷——正如日本杰尼斯偶像的20次连续惨败。
投资人们终于开始明白,流量艺人的团队和粉丝所做的数据,真的只是泡沫而已,虚高的KPI可以做出一份好看的PPT,却不能带来真正的利润。
小鲜肉现象的结束并不是中国偶像产业的终结,相反,这正是我们的流行文化开始走向规范化的开始。小鲜肉卒年,或许也是中国偶像产业正常有序化的元年。


关注流行文化,分享本质见解,欢迎关注我的公号:本质的胜利(benzhi1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丝呱呱 发表于 2020-6-13 20:46:45 | 只看该作者
 
我刚成名不久,有一次参加一个国际电影节,在后台遇见一个很有地位的女演员。我上去很有礼貌地握手说:“你好,我是陈坤,很高兴认识你。”那个女演员缓缓地转身,轻描淡写地瞟了我一眼,冷冷地“哼”了一下。我笑了笑没说话,面不改色地往前走,其实心里已经翻了好几遍了。 我有一个不太好的毛病叫“记恨”,那件事让我记恨了很多年。那种刻骨铭心的憎恨和愤怒一直憋在我心里,化成一种动力,催促我不断地强大。 几年后,我突然发现理解了那个女演员。也许在她心里,我是一个靠脸蛋成名的空架子。到今天为止,假如一个没实力但人气很旺的明星,在我面前“得瑟”,我依然很不给面子。 如果对方发愤图强,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记恨”激励我成功--《思维与智慧》2015年20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7粉丝

426帖子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7 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