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育儿] 只要父母将“育儿”做到位,老人是宠不坏孩子的

[复制链接]
99592 3
萌萌萌什么都萌 发表于 2021-2-25 11:52:24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之前在群里和小伙伴们讨论老一辈人是否会把孩子宠坏的时候,我说:“只要父母做好自己的教养工作,即使不去干涉老人,老人也宠不坏孩子。”

如果不深入分析各种缘由,可能很多人都觉得我这句话说得不对。

万一碰到不讲理的老人呢?

把孩子宠溺到无边无界、没有底线,也宠不坏孩子吗?

群里的小伙伴对此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举出了例子。可是,深入分析之后我们会发现:那些被老人宠坏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对失职的父母。

只要孩子和父母同住,不是留守儿童,老人便宠不坏孩子。

只要父母做好自己的教养工作,孩子一定能懂得什么是对错善恶,什么是责任、合作与感恩。
(一)孩子被老人宠坏的案例分析

只要父母将“育儿”做到位,老人是宠不坏孩子的 第1张图片


小伙伴文中提到的问题我圈出来三个。

中间涉及的“玩游戏”问题这里暂且不提,三言两语说不清。关于孩子玩游戏的文章,我已经写了很多篇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我主页搜一下。

(1)不刷牙洗脸

如果父母是“强迫”孩子刷牙洗脸,孩子感觉抵触,跑到爷爷奶奶家躲避,这一点可以理解。

可是,即使如此,孩子还能每一天都因为这五分钟就可以完成的事情,都跑到爷爷奶奶家躲避吗?是否有些小题大做了?

刷牙洗脸会占用孩子玩耍的时间,孩子抵触是正常的。但是,作为父母,因此强迫孩子去做,或者打着老人溺爱的幌子放弃管教,则是父母的失职。

孩子小的时候,给他读绘本《牙齿大街的新鲜事》,让他懂得爱护牙齿的重要性,还可以给他看一些牙齿坏了、牙痛的图片和视频,让孩子明白不刷牙可能面对的后果,孩子从内心上认为这件事应该做,他才会放下抵触,主动去做这件事。

无论爷爷奶奶怎么宠爱,放任孩子不刷牙洗脸,可是父母如果坚持原则,让孩子每天洗漱之后才有睡前故事时间,才能上睡觉,那么孩子都不会到了十岁依然不刷牙洗脸。

若果真如此,那孩子的脸还能看吗?

(2)不知道盛饭拿碗

这件事,如果孩子不是留守儿童,不是孩子不是每顿饭都和爷爷奶奶一起吃,那么依然有可以矫正的机会。

只要和父母一起吃饭,父母就可以要求孩子参与到家务当中来。每一次引导参与,都会让孩子多一分责任感。

如果孩子都五年级了,从来不知道做家务,那一定不止爷爷奶奶宠,爸爸妈妈也是不作为的。

(3)骂奶奶

通过这一点,我就知道孩子的爸爸不是个孝顺儿子。

如果他孝顺,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允许孩子做出骂奶奶的行为。当他第一次发现孩子骂奶奶的时候,就应该没有零纵容,严肃对待这件事,杜绝再次发生。

这一点很好理解,不再赘述。

只要父母将“育儿”做到位,老人是宠不坏孩子的 第2张图片


小伙伴在下面又加了一段描述。

从第二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得出,这个孩子的父母本身品德就有问题。所以,这家人能把孩子养到这种程度,我们就不难理解了。

如果他们一直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长久下去,这个孩子不是叛逆,便是巨婴。
(二)父母越在意老人的不当行为,越表示对自己没信心。

儿童心理学奠基人鲁道夫·德雷克斯在书中写道:“若爸爸或妈妈被祖父母的溺爱行为困扰,只能说明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不知道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力有多大。花时间和精力去纠正祖父母的行为徒劳无功,不仅无效,还会增加家庭的紧张和冲突。”

我们先不要着急反驳这段话,为自己的形象证言。

我们先想一想这三个问题:

  • 我们苦口婆心干涉老人对待孩子的方式,取得效果了吗?
  • 我们的家庭关系(如婆媳关系)因此得到了改善,还是更加紧张了?
  • 我们这些劝告、抱怨、甚至指责老人的行为,对我们教育孩子有益还是有害?

如果你的第一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你遇到了一对明事理的老人,不但能理解你的建议,还能及时调整他们的行为。

——这是最完美的合作方式,也是一个非常和谐的大家庭。

但是,如果你的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的答案估计不会乐观。

只要父母将“育儿”做到位,老人是宠不坏孩子的 第3张图片


在这种年轻人反复建议之后,老人仍我行我素的情况下,我们就要明白这样几个事实:

(1)老人对孩子的宠爱是正常的。

隔辈亲,不知出现在中国,在世界其他国家也很常见,是个普遍现象。

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这四个人,是除了父母之外,对孩子最亲的人。从理论上来讲,他们也是不需要承担太多的教育责任的人。

他们作为祖父母的身份,有权利宠爱孩子,却没有义务代替我们教育孩子。

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一味地阻止老人这样做,对老人态度不善,孩子也会看在眼里。这个过程对孩子的影响一定是弊大于利的。

(2)相信我们对孩子的影响力远大于长辈。

这里不包括长期与老人居住在一起的留守儿童。这些孩子长时间和祖父母在一起,父母一年半载才能见一面,对孩子的影响实在太小了。

这里,只分析正常的情况:

  • 父母上班或有一方全职在家带孩子;
  • 我们与老人同住,或与老人住处距离不远,可以经常见面。(因距离太远一年半载才见一次祖父母的,祖父母影响太小,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我们要相信,即使我们夫妻都上班,下班回到家和孩子相处的两三个小时以及同睡,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力,都是远远大于祖父母陪伴整个白天的。

何况当孩子上了幼儿园,孩子和祖父母相处的时间更短,那么受其影响更小。

如果祖父母哪里做得不对,我们要沟通的对象不是祖父母,而是孩子。

只要父母将“育儿”做到位,老人是宠不坏孩子的 第4张图片


比如:我公公特别爱看电视,只要他在家,醒着,他房间里的电视就是打开的状态。可是,我的两个孩子却一直没有太长的电视时间,是因为我把一些工作做到了前面。

1——尽早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绘本对孩子的影响力远超过了电视。

当孩子小的时候,我就拿着简单的绘本培养他们阅读兴趣。当他们大了一些,才会因为好奇电视内容,跟着爷爷看一会儿。当看电视超过二十分钟的时候,我就会在门口说上一句:“谁想听故事?妈妈现在有时间哟。”两个孩子会欢呼着跑出来,依偎在我身边听我讲故事。

2——提高孩子认知,告诉他们看电视的危害。

当我们和老人沟通没有效果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认认真真和孩子沟通。告诉他们长期看电视可能会导致的后果:近视、影响想象力、浪费时间……

让孩子从主观认识到长时间看电视是不利于他们发展的。

3——给孩子提供多种选择。

平时多关注孩子的喜好,给孩子提供他爱看的书、喜欢玩的玩具,当孩子的选择多了,电视的吸引力就相对小了。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最完美的情况莫过于:

  • 老人通过我们的耐心沟通有节制地看电视;
  • 或者我们有一方暂时回归家庭,直到孩子上幼儿园;
  • 又或者换其他老人(如爷爷换成姥爷)照看孩子。

但是,如果这些可能都无法实现的时候,我们就需要从上面三点入手,帮助孩子形成健康正确的认知。

其他事情也是同理。

比如孩子吃糖、喝饮料等。都可以给孩子看一看牙齿变坏、喝饮料导致身体发育不良等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孩子意识到这些事情是需要控制的,主观上拒绝爷爷奶奶的溺爱。

这两件事都是我经历过的,两个孩子可以理解,并能够做到适当拒绝。

我们要相信,只要我们科普到位,孩子是有自我保护能力的。

只要父母将“育儿”做到位,老人是宠不坏孩子的 第5张图片

(三)越在乎“不对”的地方,越容易出问题。

德雷克斯说:“妈妈越在乎别人怎么对待自己的孩子和别人‘不对’的地方,孩子就越容易在这个地方出现问题。

比如:妈妈越在意婆婆让孩子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的问题,孩子越容易在吃饭这件事上持续不断地出问题。

我们对老人的指责,没有让这件事得到任何改善,不但孩子一到了吃饭时间就去找奶奶寻求庇护,而且我们的婆媳关系也变得很紧张。这样的环境,对孩子的发展无益。

反之,如果妈妈更在意的不是出问题的环节,不去一味地指责别人,而是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孩子的行为变得越来越好这件事上,这样的话,妈妈不但不会在乎其他人的做法,而且还会看到孩子的进步,对孩子即使提出认可和鼓励,由此孩子才会变得越来越好。

比如:当孩子与我们一起吃饭的时候,我们鼓励孩子自己吃饭,当孩子安静地自己吃五分钟的时候,我们及时给出认可:“宝贝今天有进步哟,自己吃了这么久的饭。”

孩子的价值感来源何处?这一点非常重要。

如果孩子将自己的价值感定义为:让别人为我服务。那么这个孩子将来的发展会非常有限,极有可能发展为任性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可是,如果孩子将自己的价值感定义为:自己的进步与 成功、给他人(亲人朋友甚至社会)提供帮助这些方面,才能做出真正的成就,被众人尊重和认可,拥有健康的世界观和幸福感。

孩子发现自己进步带来的“成就感”,与指挥奶奶给自己喂饭带来的“价值感”,哪个会让孩子更开心更自豪?

当然是前者。

所以,我们要适当放下改变老人的想法,而要把专注力放在如何激发孩子的正向行为上。

再退一步讲,父母之外的其他人是孩子成长环境中的客观事实

孩子需要学会和不同的人相处,学会和不同理念的人相处。这是孩子应该具备的能力。面对不同的人,孩子应该训练出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而不是我们一味地在他们前面冲锋陷阵,帮他们扫清一切不对的做法。

只要父母将“育儿”做到位,老人是宠不坏孩子的 第6张图片

(四)结束语

作为父母,我们要勇敢且用心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要轻易甩锅给别人。

还是那句话,如果我们遇到的是讲道理会反思的老人,我们一定很幸福。

可是,既然我们遇到了不愿意思考和改善行为的老人,我们也要学会审时度势、寻找一种新的平衡,给孩子带来正向的引导

比如这个伙伴分享的自身案例:

只要父母将“育儿”做到位,老人是宠不坏孩子的 第7张图片


例子中提到的看电视、吃零食,在前面已经说过了。或许我的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孩子,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思考和寻找,总能找到适合自家孩子的引导方式。

这个例子中,因为爸爸揍孩子,奶奶却哭了两三天,还把爸爸骂了两三天。这种情况下,想改变老人的想法,不太可能。那么,父母就要讲究策略方法,比如尽量背着奶奶教育孩子。

明知道奶奶心疼,就不要当着奶奶的面打骂孩子,让她心里难受。这也是对她的一种尊重和孝顺。

再说,教育孩子,不是打骂就能教育好,而是要让孩子“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这个孩子废了就怪奶奶,然后再生一个换号去养。这是父母不负责任的做法。

行胜于言,我们要勇敢地面对挑战,用心地寻找合适的解决之道。我相信,这样的言传身教会让孩子一生都受益匪浅的。

——END——
作者:皓月长歌正面管教,家庭教育讲师。家有两只神兽,挑战不断,成长不息。所写文字皆出自个人学习实践,或有局限性,请大家建设性参考。如果你喜欢,欢迎关注我@皓月长歌正面管教,让我们一起拥有更好的亲子关系,成为更好的自己。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下一篇:育儿路上的苦恼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3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樱桃妹妹 发表于 2021-2-25 11:52:49 | 只看该作者
 
父母上手了哪还有奶奶什么事?奶奶好好安享晚年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向钱看银 发表于 2021-2-25 11:53:02 | 只看该作者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小小超…… 发表于 2021-2-25 11:53:10 | 只看该作者
 
跟爷爷奶奶同住,目前孩子三岁,教育孩子,只要孩子一哭,奶奶就要来抱走。有次我插上门教育孩子,孩子哭,奶奶把门跺开,再次把孩子抱走。说了几次以后,前两天我教育孩子,孩子哭着要找爷爷,奶奶没有来抱,事后就不跟我说话了,冷战了好几天,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4-26 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