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如何评价波士顿动力?

[复制链接]
33889 1
风也悄悄 发表于 2021-5-14 23:51:13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评价波士顿动力?


上一篇:招聘客服
下一篇:麻省理工有多少顶级学科?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呆呆泪不掉 发表于 2021-5-14 23:51:29 | 只看该作者
 
基础好,起步早,积累多,硬件平台成熟,上层运动控制级别的应用就容易呈现“井喷”的突破趋势。然后我在这里想补充一点的是:


波士顿动力作为一家公司,其技术队伍的人员配比上更适合当前机器人的研发,简单来说,就是拥有大量稳定在职、世界顶尖、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而对于从事机器人研究的高校和研究所,就急需调整科研队伍人员配比的问题——即需要增加研发队伍中工程师所占的比重。


为什么要这样讲?从我这几年在机器人圈子跌摸滚打的经验来看,有如下几个原因:


现阶段(传统)机器人学科更加偏向于工程
现阶段机器人学科是需要硬件实现和支撑的学科,谈及到性能良好的硬件,更多的是涉及工程层面上的工作和细节的完善,这些工作需要工程师来完成,而不单是博士生及研究人员。


机电系统设计需要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团队
机械结构和电路设计,经历过项目历练的老司机和初出茅庐的学生所做出来的东西,性能及可靠性是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的,很多我所知道的实验室高校,机器人本体硬件的设计都是出自学生之手,差距显而易见。而对于学生来说,因为做的是工程而非科研,想发高水平文章也很难,自然而然造成恶性循环,更没有人愿意花心思琢磨硬件设计上的提升。


机器人日常维护需要大量工程师
对于刚搭起来的机器人平台,日常小修大修都是常见而不可避免的事情。同样,这部分工作应该由专职的工程师去负责和完成,而不单单是博士生及研究人员。我所在的lab大概有7-8位专职工程师,还会经常面临机器人坏了一周没修好的棘手情况,试想如果科研人员还需要承担机器人的日常维修重任,是会多么拖后科研或项目进度。


实验室技术积累和传承的问题
实验室缺乏稳定任职的工程师还有一个弊端在于,实验室技术的积累和传承很容易断代。很常见的现象是,很多实验室的大师兄毕业之后,由于工作交接没有做好,一下子机器人就没有人会用,或者一段代码没有人会调,实验室的新人需要花不菲的时间上手和适应,整体科研效率低下。


题外话:具有责任心、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机器人工程师非常难求:iit的四足机器人团队HyQ以前有个传说级别的英国硬件工程师(Jake Goldsmith),后来被波士顿动力挖走,成为了波士顿动力的大狗(BigDog)项目的中坚骨干。从那个英国硬件工程师走后,HyQ遭受了很大的影响,拖慢了HyQ的发展速度。


最后,我在这里给大家补充一下,Marc Raibert团队在上世界80年代(MIT Leg Lab)的一些Demo。其实我们可以扪心自问一下,一下Demo的水准即使放在今天,又有哪些研究机构和高校是有信心复现的——科研和技术还是有些客观规律不可违背——你不能光看到别人今日的荣光,还需要看到别人几十年如一日扎扎实实的技术积累和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4-25 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