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新闻] 新西兰留学:从灾难探究中培养孩子的创新与批判思维的新西兰教育

[复制链接]
99443 0
Eason1974m 发表于 2021-6-23 13:42:16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西兰留学:从灾难探究中培养孩子的创新与批判思维的新西兰教育 第1张图片


灾难是个问题吗?这个问题严重吗?我们应该怎么做?
这是新西兰小学老师给孩子提出的三个问题。
孩子们交上来的是一个个图文并茂的报告,老师并没有告诉孩子们什么是灾难。因此在孩子们眼里灾难都不一样,他们会说是战争、龙卷风、地震、洪水。
一个孩子的作业是这么写的:我们的城市选了一个新的市长,市长做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比较失败,它导致了民不聊生,结果我爸爸失业了。选了一个坏的市长,这是一个灾难。

新西兰留学:从灾难探究中培养孩子的创新与批判思维的新西兰教育 第2张图片

​​
这就是新西兰的探究式学习——倡导孩子们的创新性,即批判性思维,而并非死记硬背得去掌握知识点。在启德第一届线上国际教育展上,新西兰驻广州总领事馆教育推广处高级教育主任FelixYe介绍,在探究式学习的教学上,老师只是抛出了问题,答案需要孩子们自行去查询、去解决,答案很多时候是没有对错之分,只要合理就是正确的。
“探究式学习,也就是由老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在图书馆、互联网上收集所需的数据或素材,然后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分析,最后写出报告,得出结论的学习过程。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充当的只是引导者角色。”针对启德教育展学生的好奇心,Felix解释说探究式学习着重培养孩子们的四个能力。

新西兰留学:从灾难探究中培养孩子的创新与批判思维的新西兰教育 第3张图片

​​
第1个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创新思维。在整个教学上老师只是抛出了问题,那答案则需要孩子们自行去查询,失职的市长是一场灾难,这也算是孩子的创新思维。
第2个是批判性思维,这在工作上尤为重要,因为每个企业需要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第3个是公众演说能力。
第4个是领导力,是因为在每一次作业的讲解环节都会挑选一名组长,组长是每次作业都会轮换,便于锻炼学生们的领导能力。

新西兰留学:从灾难探究中培养孩子的创新与批判思维的新西兰教育 第4张图片

​​
随后Felix总结了整个新西兰体系对于关键能力的培养方式,他对参与启德教育展的学生强调说——在基础教育阶段,新西兰教育强调培养出具有思考能力、能熟练运用语言符号及文字、自我管理、维护与他人的关系,懂得团队协助、协作并能参与到社区,并对社区做出一定贡献的学生。
本科毕业生在于能够掌握及熟练运用所学到的知识。研究生毕业生则需要在自己所研究的领域里辩证地看问题,提出自己具有批判性的看法。博士毕业生则是在自己所研究的某一个领域里,提出了自己独特的以往没有的论点,对该研究领域做出了一定贡献。所以新西兰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人应该是自信的,与社会同步的,并能主动参与到社区建设的,热爱终身学习的人。
因此,“新西兰提供世界上性价比最高的博士课程。”Felix对启德教育展的学生介绍道。

新西兰留学:从灾难探究中培养孩子的创新与批判思维的新西兰教育 第5张图片

​​
首先,博士学生在留学期间允许全职工作,拿着学生签证的同时也有了一张工作签证。第二允许把自己的配偶一同带去,配偶拿的是开放性工作签证。第三,如果有18岁以下的孩子一同前往,孩子享受免费就读新西兰中小学的待遇。第四,博士毕业后能申请到三年的毕业生工作签证。最后学费还非常便宜,一年只需3万块人民币。
“来新西兰就读博士课程,吸引了很多原本打算送孩子来新西兰就读中小学,而自己作为陪读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比如在高校工作的老师或者企业的白领等。以这种方式,仅仅只是花3万块人民币的学费,再加上生活费总费用,不到10万一年,就能全家来新西兰生活工作及学习。”

新西兰留学:从灾难探究中培养孩子的创新与批判思维的新西兰教育 第6张图片

​​
如果觉得博士入学条件太高,又没有硕士学位的话, Felix建议可以考虑来新西兰就读硕士课程。除了毕业后拿到三年的毕业生工作签证外,还允许带配偶陪读,配偶拿工作签证。如果有孩子,则可以配偶作为工签人士的身份,去申请孩子免费就读新西兰中小学。


上一篇:调查报告显示:新西兰人对移民看法较积极正面
下一篇:新西兰举重女运动员成为首位奥运跨性别选手 曾以男性身份参赛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4-25 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