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分享] 你有或者有过信息焦虑吗?你是怎样应对的?

[复制链接]
43430 20
兴宁耕田哥 发表于 2021-7-22 04:00:50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很大,梦想很远,信息太多,你有没有也迷失在广袤的信息海洋里过?即使拼命精简摄入的信息量,也仍让人喘不过气来,再也找不回高中那样安心学习手边知识的感觉,该如何利用好web2.0,时间管理等工具应对信息海洋呢?


上一篇:为什么人会有不自觉的抖腿行为?
下一篇:你想解决的考前焦虑/紧张,这篇都有。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0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东子爱 发表于 2021-7-22 04:01:15 | 只看该作者
 
以前有过,现在没有

在这上面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去思考:
碎片阅读或信息过载,很大问题都在于你的目标是否明确。
如果你的目标不明确,花些时间好好思考一下你的目标是什么。

1、只关注特定几个方面
有自己的长期目标,每隔几年增加一个新的短期关注方向
2、减少选择
http://www.read.org.cn/html/1386-reduce-the-choice-to-let-you-save-time.html
3、不看或少看新闻
http://www.read.org.cn/html/1856-shi-jian-guan-li-zhi-xin-wen-yue-du.html

4、少上网,多阅读,
控制上网时间,坚持每天阅读。
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培养看完书做笔记写书评的习惯。
培养自己的快速阅读能力,一般的畅销书可以在2-3个小时左右看完一本。
特别是针对一个方向进行主题阅读,每年进行3次以上。
到目前为我觉得收获最大、质量最高的来源还是读书,然后多做笔记

5、定期评估信息获取渠道,不断反思你所接受的信息源质量如何,是否应该放弃

定期反思一下,自己获取信息的渠道所带所的回报,然后取消最低的,加强在最高的投入,同时不断尝试新的获取方式。

尽可能精确记录自己的时间花销,定期总结,取消或减少收益比较低的部分。比如在网络少用QQ聊天、泡论坛、精减RSS定阅,减少微博类时间。目前在知乎、豆瓣、TED视频上收益高一点,坚持控制时间。
象阅读、行业培训和跟专家成为朋友,多聊天,这几种方式收益最高。

6、利用六步骤来处理信息。
http://www.read.org.cn/html/1486-six-steps-to-turn-the-data-is-transformed-into-knowledge.html

7、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形成系统知识体系,然后定期整理,这才是自己的知识

8、应该想办法想办法建立或加入一个与你目标相同或相近的圈子,然后不断提升这个圈子的质量。当你有一个质量很高的圈子,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知乎、豆瓣、微博、Blog上的专家和行业人士。
通过这个圈子来过滤大量的无关信息,反过来精华或比较重要的信息经常会从多个渠道中反复出现。

9、刻意提高分析、搜索、阅读能力,擅长大量信息中快速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并把核心要点提练出来。

(1)提高分享能力
最简单的说法就是多做

复杂的一点的说法就是利用知识管理,形成价值观,然后在不断验证和改进去熟悉规则

1)、首先要具备基本的背景知识
不管你想分析什么东西,首先要具备最基本的背景知识,

2)、清楚这个行业的规则
做完基础工作之后,就可以构架这个行业的知识框架,进一步了解这个行业的特点,来源,历史和现状和既定的行业规则。

了解几种主流的观点,有机会多跟业内人士聊天,知道一些行业内幕而不是走马观花,对这个行业或某方面有充分的了解,明白规则所在,不管是官方说法还是潜规则,当你清楚了这个规则所在,才能进一步深入下去。

不管你读了多少书,收集了多少资料,记住所有的事件都是对规则的某方面展示,牛人牛在哪,牛在熟悉规则,可以顺势而行。更牛的人,可以引导和改变规则。

我知道这段话就是在放屁,能清晰规则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精力和时间,总是说说容易做起来难。

行业规则是在不断打破和变化的,但这个规则不管如何变化都会有迹可寻的,

3)、培养自主思考能力,形成自己的观点
在深入对这个行业的认知之后,有自己的自主思考能力,不轻易相信任何一种观点,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判断,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

然后用自己的观点对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和判断,不断对比出差异性,不断验证和改进,然后进一步了解行业规则。

10、多分享一些高质量的知识,并利用这些分享形成影响力和结识更多的人脉和专家。

多分享笔记,比如我建一个分享思维导图笔记的Blog,已经分享了150本左右的笔记。在另一个Blog上60、70本跟学习相关的笔记。
通过在Blog、豆瓣、知乎和微博上分享,认识了N多的牛人和专家。

11、培养自主思考能力,形成自己的观点
在深入对某方面认知之后,有自己的自主思考能力,不轻易相信任何一种观点,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判断,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

12、放松心情,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总有一些事情是你不知道的,没有必要总是给自己太大压力。通过我上面总结的心得,基本上不会存在信息焦虑了,就是有少数信息你不知道也无所谓,这些技巧基本能保证花最少的精力获取最多的信息。

当你有自己的目标,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有自己的观点,可以通过批判性思维来吸收和分辩资讯,有自己的专家人脉和不断改进的信息获得渠道,这就已经足够了。

我Blog上收集了和分享一些对应办法可以去看看。
1、从信息超载中重新掌控自己的时间
http://www.read.org.cn/html/1203-from-information-overload-back-in-control-of-their-time.html

2、我如何应对信息过载
http://read.org.cn/html...

3、应对信息过载–如何应对收集之后越来越多的资料
http://read.org.cn/html...

这个问题好象回答了很多遍,修正一些内容,这个是比较新的版本。
Blog上也有不少类似的文章,可以去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重庆华爱9 发表于 2021-7-22 04:01:56 | 只看该作者
 
「Fight or flight」

信息焦虑那必须有过,感觉现在好多了。

如果不是订阅量过大,选择固定时间段踏踏实实把他们看完了。

选择固定时间,一来是可以省了脑袋里没完没了蹦出来的「刷新」的念头,一来也比较方便集中思考。
就一般人而言,时刻关注新信息没太大必要性。

个人比较倾向于这两个时间段:睡前和起床前赖床那会儿。
具体原因:这两个时间段都比较不容易受打扰,处理信息的效率也比较高。

订阅量太大,大到带给你更多的是压力而非获取信息的愉悦,精简他。
觉得精简后还是太多,那只能说明精简得还不够(个人经验,仅参考)。有些信息,你真的需要他吗?
真正有用的信息是不会因为你的一时错过而与你失之交臂的,所以该放弃的订阅就果断放弃。

越是身处信息泛滥的时代,专注就更为重要。

而信息量过大,焦虑感影响日常生活,建议只有一个:flight。
有时索性什么都不看,反而会更看得明白。

最后,现在几乎不用时间管理工具,当天能做完的当天就做了。做不完怕忘的顶多手机里添个备注。
强烈认为很多时间管理工具也是大坑焦虑源啊。

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锋子” 发表于 2021-7-22 04:02:29 | 只看该作者
 
今天看到一个洗衣服的公众号里面竟然也在推送各种无关的朋友圈同款爆文,当时不禁笑出声,突然想来知乎上答一下这个问题。
现在是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到处都充满了眼花缭乱的信息,导致我们“这个看上去挺不错的,收藏了”“那个好像干货也挺多,点进去看了”。最后发现时间根本不够用,看的那些碎片知识也无法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长此以往,还会导致信息焦虑,所以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转换思维,学会针对性学习,以及做减法。我们不能漫无目的地去做事,而是采用目的导向,明确自己的目标,达成目标需要看什么,学什么,怎么学,学多少,然后带着这些去吸收碎片知识。除了自己需要的东西,其他的再好看,都没有意义,明白这一点,才能丢掉包袱,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冰封记忆Stars 发表于 2021-7-22 04:03:10 | 只看该作者
 
我自认为,我是有信息焦虑的,可能还比较严重,在信息海洋里存在信息过载现象是必然的。
我自认为,只要是活在信息海洋或者是接触了信息社会的人们,几乎没有一个不存在信息焦虑的。
我自认为,信息焦虑主要体现在爆炸式的信息增长和个人信息需求的有限接受和吸收水平的相互矛盾。
我自认为,信息焦虑和世界上绝大多数事情一样,双刃剑性质,它是由信息过载所衍生的,一方面它能为你的需求提供多种解决方案,一方面你不知道你面前的多种信息获取渠道哪一种最适合你,哪一种质量最高,哪一种最能解决自己的信息需求,我认为这是信息焦虑的最集中体现,至少对于我个人而言是这样。这其实也能体现大数据的双刃剑性质,正是因为其数据量的增长、数据类型的多样化、信息渠道进一步拓宽,信息的质量被压缩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数据的特点所导致的。
我自认为,信息焦虑几乎每个人都有,既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几乎都会抱怨“在这也有,在那也有,这有不少,那也有不少”,既然有抱怨那就有需求,有需求必然会有解决办法,其实这样的解决办法在日常的网络生活中体现的很明显如果你有留意过:
1、搜索引擎会把相关度高的放在最前面,因为它知道你可能只浏览前几个页面,所以它必须保证你的用户体验。(即使如此某度还是把广告竞价放在最顶端,自家的百度知道、百度贴吧、百度百科和百家号被排在了很显眼的位置,个人多次在这上面耗费了无谓的时间)。
2、新浪微博热搜机制,那不就是为了能将大多数人关注的内容推送给你吗,因为这也会引起你的兴趣,来提升用户粘度和体验,缩短自己获取新闻的时间,提升效率。新浪搜索人名时真身往往是被顶在最前面的,其他营销号靠后站。
3、知乎的热榜机制和微博热搜类似。但很多人并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回答下各用户的回答并不是按照点赞排名的,而是按照高权重进行排名,用户在该领域回答的权重排名,我觉得这是知乎在信息过滤做的很有想法的一点。
4、微信的搜一搜
5、网易云的每日推荐等等等等,数不胜数。
6、每次打开应用,它所推荐的内容是你所感兴趣的,所浏览过的,那就意味着你的用户画像已经被平台所掌握,它正在对你进行精准化的推荐和营销。当然,这有利有弊,不要绝对化。
是吧,如果各平台不采取这样的机制,如何保证用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呢,那用户不就流失了?自己的引流和变现就都无从谈起,这是商业逻辑的一部分。
我无法想象如果这些信息过滤的机制取消了,我查找所需信息的时间可能会翻番。
这是各平台的努力,但还是不够,远远不够。

为什么我认为“远远不够”?
以我自己的例子为例,可能许多人也碰到过。
个人需求:查找“考研英语真题资料和讲解视频”。
看似很简单的一个需求,但真正做过相关搜索的人都有一个问题:这么多的信息!我该选择那个平台的哪一条信息,哪一条信息能为我带来更高的价值。
这样的资料,某宝和某鱼有,搜索引擎有,微信公众号有,微信小程序有,微信群有,知乎有,微博有,B站有,某云盘有,QQ群也有,QQ空间有,自己的好友圈和社交网络体系也有,专门开发的APP有,FM有,短信有、邮箱也有,专门开发的网站有,还有PC端和iPad端的应用,还有线下实体的书店和学长学姐。(不止这些)几乎所有自己接触过的平台都存在我所需要的信息,就差一个网易云音乐的小广告私信我“请问同学需要考研英语真题资料和视频吗”。我:???
这还不是关键,每个渠道,可远远不止少数的拥有。
每个拥有者,还拥有多个老师的资料。
有时候你不想看这些,它们仍然会给你推荐,那是因为平台掌握你们的兴趣点了,专业术语应该是叫“用户画像”,即向一些有共同特征的群体推送特定主题的内容。
信息焦虑由此形成。
当个体的信息理解和吸收能力之小,和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相比,这就形成了信息焦虑。
说实话我没有太多的有实质性的办法,我看到别人的“回复XXX关键词,即可免费领取XXX”,还是会去领取,即使我知道我已经有了。
有时候想逃离互联网,但我发现那不可能。所以自己还是得想一些办法,可行的办法。
如何在机器过滤信息之后再自己人工进行甄别和筛选。没有很绝对的答案,只是“尽可能”完成信息过滤。
1、只挑选几个目标网站作为自己获取信息的通道,因为网络上的信息大多数是大同小异的。没有实质性的区别。我目前作为个人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是微信公众号、知乎和哔哩哔哩。公众号也只是看自己经常看的,知乎和B站也主要是看自己所关注的和之前收藏的。
2、做笔记,之前我没有做笔记的习惯,但当我发现在线笔记的记录软件可以为我带来如此便利时,我没有犹豫: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OneNote、为知笔记,选其一即可,可替代性太强。我认为在线笔记最大的作用是可以提供检索和笔记的管理。
笔记要回看,要不然没有意义。
3、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充分使用工具。
喜欢刷微博?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自己感兴趣的有干货的,或者选择教育榜单的前几位,关注,看他们的更新,别太多,求精不求多,互联网的信息别想着都浏览完。
喜欢刷微信文章?但不知道该看些啥?清博和新榜这些平台都有每个阶段的总结,那些浏览量、点赞量和收藏量极高的或许是你的猎物,质量高。
浏览新闻浏览不完?用RSS聚合工具定制几个你感兴趣的信息源,一般只读标题,感兴趣看摘要,还感兴趣看全文,如此递进,效率应该还不错。
4、如果觉得自己思维体系非常混乱,试试思维导图吧,我喜欢用Xmind市面上好多软件。
5、和自己专业无关的,和自己发展无关的,不听不看不记,这里指的是不去主动听、看和记。
6、选对一定的思维和方法,如果你要了解学科的最新进展。看文献综述看旧的信息,看年度报告看往年而不是今年的,那我挺无语的。不是说旧的信息不能看,旧的信息往往是学科的基础性知识,那对你理论体系的形成有不错的作用,基础概念往往出现在旧的文献中,看你的需求。
7、影响力大的文献一般存在于IF高的期刊中,找高质量的文献去找核心期刊,核心期刊中尽量找IF更高的期刊,在这本期刊里被引数还是最高的话,那确实无敌了。
8、想要得到学科知识的提升,高质量的书籍和期刊。别看那些普通期刊了,浪费时间,如果你时间多当我没说。对了顺便说一句,想要自己对学科的认识理解更进一步,如果有机会和顶尖学者交流千万别错过,那是效率最高的。
9、少上网,多阅读纸质书。上网时你会发现你的信息需求会不断被激发,甚至无边无际,这其实很难受。
10、放轻松。要记住“慢慢来,会很快”和“LESS IS MORE”这两个道理。
让自己放轻松有很多方法,冥想、适量运动?个人觉得听着雨声入睡睡眠质量很高。(FM就有相关订阅,雨声属于白噪音,这就是为什么下雨天我会很困的原因?)
信息检索这个学科的好多种方法可以用在信息过滤上,精准定位自己所需的信息,有时间再来更新。
我认为方向比努力重要,方向的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所拿到的信息,你会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去判断方向和路途。这也从侧面体现了信息过滤的重要性。
一篇文章分享一哈。
我怎样应对信息过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有深夜码字的习惯,不论是作业, 还是在知乎回答,还是做电子笔记。
累但快乐。

 第1张图片

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了字数统计的功能,仅仅在搜狗,如果包括移动终端,这个数字在300W以上。

哈哈这是题外话,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您提供帮助。
现在是北京时间2019年7月31日0:26,明天又是要好好学习的一天呢,加油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泓渊雪城 发表于 2021-7-22 04:03:56 | 只看该作者
 
阅读一些做减法的书籍:
《你可以不那么累》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792601/

《哈姆雷特的黑莓》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510689/

《禅者的初心》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8986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慕宇钧天 发表于 2021-7-22 04:04:56 | 只看该作者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获取的信息越多,但是因为他缺乏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其实信息越多的情况下面他越容易产生焦虑感。从而缺乏安全感。
很多人过去一直在提出互联网让人更全面获取信息,从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变低,我一直是持否定意见呢,所谓的信息不对称,它永远是客观存在。
并不是说信息不全面,而是哪怕给了你全部的信息,你没有处理信息的能力。  是能力让你变得信息不对称,而并不是信息让你变得不对称,大多数人都是傻瓜,他无法有效处理所获得的各种信息。从而产生了的信息不对称性的情况出现。
见风就是雨,这个成语就是最典型的信息处理能力不行带来的结果。你看到的是风,但是你处理信息的能力却告诉你这是雨,所以最后结论就是个傻瓜结论。  
大多数人都是没有处理信息的能力的,所以信息越多反而越不安全越感到焦虑,每天都在上演这种事情所以,当你觉得自己是傻瓜的时候,干脆就少看少听,反而踏实。  
今天深圳航空公司发生了一起骤降六千米的事情。然后就有媒体来说,飞机不安全,出了严重的事故。这个就是你看到的信息信息让你感到了焦虑,但是如果你了解一些航空知识。也就是有处理信息的能力,你就会觉得这并不是一件什么特别大的事情,因为飞机骤降六千米是一个常规的操作,我过去十年每年飞二,三十万公里,碰到过好两次。不过的确是特别恐怖的事情。  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机舱增压舱出现问题,可能是真缺氧,也可能只是信号出了问题,实际没缺氧,但是显示缺氧。这种清理下,飞行员一般每分钟要下降一千米。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飞机乘客和飞行员得到相对安全的地步。  因为人在缺氧的情况下,超过三分钟就会出现了不可逆的情况。最后让情况不可控,所以大多数的情况下面,这必须是在短时间里面下降到安全高度。  
这种情况在过去每年都会发几十起,只是因为信息并没有对外公布。或者说没有途径大面积的公布。
而由于互联网和微博的出现,任何一些微小的事件都让你能够直达你的耳朵,最终让你感觉到好像每天都在发生恐怖的事情。  而我们这些傻逼呢,又没有缺乏处理信息的能力,就搞到这好像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其实不是,这并不危险,飞机该做还是做,不用太担心。
所以,总结下来就是信息不会让你感到焦虑。让你感到焦虑的事处理信息能力的太差了。如何提升信息处理能力?那就需要学习,知识是最好的增加安全感的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Einstein 发表于 2021-7-22 04:05:43 | 只看该作者
 
来源于我昨天下午码的字……
                                     我们总会错过--谈谈今天的信息焦虑
本文提到的“信息”包括网页信息,图文视频新闻广播各种媒介传播的信息等等
你有没有觉得常常不管做什么都有一种顾此失彼的感觉,你有没有觉得的当你在你的岗位埋头耕耘时,听见网上或周围的讨论都不由得竖起耳朵听?你有没有总担心错过点什么?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想告诉你这是很正常的,你不妨来听听我的看法
首先,我想这并不能完全怪我们,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信息来源渠道越来越多,小到个人,大到国家,人人都可以发声,这就是信息的来源多样而复杂,各种信息鱼龙混杂的交叉,创作者们掌握了时代里的发言权,我想现实里肯定有不少经常没法判断信息来源真假的无辜吃瓜群众,大量的信息带来的也许并不是大脑的充实,而是现代人的信仰缺失与无法甄别真假……
打个比方,抖音五花八门的作者,各色流行的公众号,b站各显神通的up主们,还有热衷于长文干货的知乎大V,可以说一种观点就代表一种看待世界的眼光,人们在不同的选择中,形成了差距越来越大的价值观,但是由于信息密度过大造成的信息焦虑,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
第一,我觉得还是要学会断舍离,轻装上阵
怎么说呢,没用的信息无需停留时间,果断隔断,然后试着把时间分成块状使用。而不是拆解成碎片,打个比方,如果你在上班,可以尽量把上班时间和看新闻网页的时间区分开来,这样肯定会提升工作效率,也会让你更加专注。 如果你现在没有工作,手里有大把时间,我的建议是根据你的需要来合理划分时间,首先就是你要有几大核心事件,比如说我每天要坚持阅读,写作和锻炼,就把这三大时间段完全分开,这样很容易就会提高效率。相反你总是想同时又想做a,脑子里又想着b,很难专心做好一件事
第二不要急功近利的去做某件事
这点听起来简单,其实很难,这个社会,很多人都是追求快回报的,而不是为了体验过程,包括贪婪也同样是人的本性,不然以前的战争家资本家就不会总想着疯狂的去扩大土地和市场了……每当我很浮躁和想着得到快捷回报的时候,都告诉自己先冷静下来,然后再去做事,因为我总是觉得带着太强目的性做事情不仅做不好,也体验不到过程得快乐,所以我宁愿慢一点,说不定还能有一些意外的脑洞和发现呢,比如我辛辛苦苦敲的字没人看,我也不难过,有人得到帮助我会更开心,没人看,我自己也等于梳理了一下思路,用来自我观察和借鉴
第三,注重“信息消化和筛选”
我们身边的信息每天都在更迭,看似每天我们每天都会阅读到新的信息,很多一眼看似有用的信息,其实都并没有被我们内化和实践,所以这些东西算不上真正的“有用信息”,比如我经常读到知乎点赞过万的文章,虽然很长里面的很多信息点也确实说的很有道理,但是看完以后真的就再也没想起来过……尤其是识人技巧沟通技巧啦,面对现实生活,你压根儿想不起来……,这里我的建议是针对性点对点的查询信息,遇到了问题再去相关搜索,一般一次一个知识点,这样的记忆往往会单一而深刻,不会随便被生活的洪流冲走,长此以往才能形成自己的信息库并且学以致用。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不要总担心错过,眼下便是最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东成西就22 发表于 2021-7-22 04:05:48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信息收藏癖,我的收藏癖就在各类软件里。
没读完的先收藏
以后有用的先收藏
万一以后用的到的先收藏
看上去好高大上收藏
莫名的我微博收藏夹里已经有了300多页的收藏,每页有20条,那么我光微博这一项APP里就有6000多条信息,等待我去读去整理。每一条信息都不想错过,好像错过了就像丢了钱一样。但是收藏的很多消息我并没有再看过,除非是印象极为深刻又没看完的(一会说说这种极为深刻的情况)。
我看着这么多得信息常常陷入焦虑之中,更焦虑的是每天推送给我或者我关注的人传递给我更多的信息,我仿佛看见是一个已经吃饱了的人还在不停的塞食物。
突然我意识到了这些“食物”并不会让我吸收更多的营养也不会让我变快乐,只会让我的胃撑爆,并且越来越痛苦。
那么对于一个这样暴食症的人该怎么做呢?
1.改变思想,人的注意力有限,并不是知道所有的信息就能够发挥作用。
前几天我开始萌生转行的想法以后,到处去看相关的东西。当我翻到一篇2月份种草家居好物的文章,写文章的小姐姐也是刚刚转行成功的,就在文章快结束的时候提了一句话。如果我不是关注这个问题我根本不会注意到的,所以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想法下我们看到一样的东西也会有不同的想法。
一切改变的基础都是从思想开始的,想一想暴食的人就是想着不肯放下的自己,对于已经“吃饱”的你来说不放下只会带来痛苦。剩饭就剩下吧,不要都吃了
2.先知道一下每天都哪些读了哪些东西?然后除了必读尽量不看。
例如我自己吧,之前下了好多APP,现在除了1个月内使用过的软件其他的都已经卸载了。APP更是可以需要的时候再下载,几乎没有任何损失,我保证你想不到的东西一定是用不到的。
目前留下的只有知乎,微博,微信和腾讯新闻来看各种信息。其实现在手机算法这么强大,常看的东西就那么多,我发现和闺蜜,同事之间每天关注的信息差的非常多。把喜欢的设为特别关注,每天设置好浏览信息的时间,其他再推送的消息就这能在这段时间看。减少摄入的时间和信息。最近我就发现我不收藏那么多的信息对我没有任何影响,反而减少了好多焦虑。
3. 减少空闲时间
如果真的有很多空闲时间的话,建议可以去系统的学习一项技能。减少空闲的时间去浏览这些信息。
浏览信息真的不是学习,浪费了很多时间却又几乎没有意义。学习应该是先有一个方向然后制定计划,收集相关的信息,阅读,整合,思考再用到现实生活中。这种浏览信息得到的散的知识小片无法串联在一起,却又会让自己误以为在努力学习。
希望大家一起克服掉“信息暴食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anchouchou369 发表于 2021-7-22 04:06:36 | 只看该作者
 
以微博为例,你可以将信息源分为需要实时关注和无需实时关注的两类,无需实时关注的只需要在自己有阅读需求时才去主动获取。将无需实时关注的信息进行分类有利于迅速地查找需要阅读的信息源,对这些信息源的关注相当于对这些信息源进行备份留存。针对一个微博账号的持续阅读比处理来自多个信息源的混乱信息要来得有效。实际上你需要时时关注的信息源并不多,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有助于缓解信息焦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4-23 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