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为什么很多留学生回国后都不快乐?

[复制链接]
11#
呢喃520 发表于 2021-8-9 08:13:14 | 只看该作者
 
因为留学真的太快乐了啊。 这段时间真的是能享受到所有好处而且几乎没有任何责任。拿着父母的钱却不用照顾家庭,学业上很多人也没很有压力(毕竟国内基础教育卷过的),而且很多家庭都鼓励孩子多体验,所以很多实际上还蛮费钱的活动都能被支持。尤其是出国年龄早的话,感觉美高的人真的是天天yolo。
我在国外的时候经历过第一次喝醉,第一次赛车,第一次浮潜,第一次深潜,第一次单板滑雪,第一次连夜开车去赌场吃早餐,第一次演唱会,第一次在陌生人家party,第一次和反堕胎主义者在公共场合辩论,第一次拦路人的顺风车,也有第一次过夜,第一次被保安拒绝入场,第一次在餐厅找经理,第一次在咖啡店听不懂咖啡师说话,第一次在客服电话上被人挂掉,等等。这些经历很多我在国内也不是没有机会,但是在coming of age的时候在几乎全部陌生的异国经历还是有不一样的感觉吧。而且正是因为在外国,很多时候脸皮真的厚了很多。本来在家里不敢或者不需要做到的事在这边都做了。
这种真正无忧无虑的感觉,如果不是在年轻时候拿着父母的钱出国留学,应该很难体会到吧。
(题外话,这也是为啥我觉得中产家庭孩子长期待在海外其实挺自私的。)
当然留学也不是一直快乐的。比如本人此时上个学期的作业因为一点小错只拿到了7%,现在还在等教授回复;打工的上司和同事一直很忙很多blocker都没法动,但是为了身份没办法换工作或者很理直气壮的怼;语言上一直没办法很自然的交流,被人当面说过口音很重;旅游也不自由,一些时期不能出国境;很想家人,但是特别时期两边都没办法来去;家里老人身体不好,但是我一点办法也没有。
然而即使有这么多难处,也还是得承认年轻时留学是一个优越/奢侈到不可思议的经历,对没有机会体验的人来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y英子 发表于 2021-8-9 08:13:19 | 只看该作者
 
08.01更新:
  知乎井底之蛙般的xfh已抵达现场,如果反对大可选“反对+没有帮助”,而不是闭着眼吹牛,看看xfh在评论区的素质,也是回国不快乐的一个原因~
  长居北欧和低地国家,现在回国发展已经完全不适应,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食品安全。这个实在太严重,我在家定个外卖,左看右看也只敢订肯德基和麦当劳,大部分中餐馆环境卫生都堪忧,除非去一些星级酒店会好一些,但谁又没事天天去星级酒店呢~
食品的原材料也不放心。先不说各种农药残留物,水果有很多含有激素、膨大剂、甜味剂、催熟剂等,实在难以放心。
  2.人口太多,令人烦躁。北部欧洲的一线城市,譬如斯德哥尔摩、哥本哈根、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人口基本都在100-200万左右,而回国去南京、上海、杭州,动不动人口破千万,市区人口也在500万以上,下个馆子也要预约好久排长队,不管到哪个景区都是人挤人,实在受不了人满为患的氛围。
  3.工作时间太长,时薪太低。我的工作(Supply Chain Engineer)在比利时、荷兰和瑞典工资差不多,一般都是税前3500-4000euro,税后的话剩2500euro左右(折合人民币20000),工作时间是严格的945制度,且有三个周带薪休假和各种福利,为了赚钱我又接了两份副业(留学中介、远程教育),月收入35000+RMB没有压力且非常轻松。国内供应链发展不成熟,且工作压力真的很大,即使是码农相关的996赚钱也未必有我多,工作压力不知道是我几倍,而且国外职场氛围真的比国内好太多太多了,懂得都懂。
  在一个说下房价,瑞典、荷兰、比利时房价都非常合理,在3000euro左右。上海和杭州的房价可以用变态来形容,即使是我家——华东某三线城市,也已经和欧洲房价差不多了,人均收入只有欧洲的四分之一不到。
  福利更不用说了,没有比的必要。
4.实在和国内的同事没有共同语言,虽然他们工作能力也不差,但是无论是眼界还是思维观念都明显不在一个频道。同龄人茶余饭后除了八卦同事,拍领导马屁就是为车子房子票子担忧,我甚至很诧异的一点是,为何同龄名校毕业的男性同事乐于私下评价女性同事,为啥都在羡慕有老婆有孩子的人,仿佛一个个繁殖机器。很多人保持着相当保守的观念,即使是985研究生毕业的也大有人在,直男同事性别和性向歧视很严重,经常聚众取笑男同群体,同事原话“同性恋都应该判死刑”…
  而且别尬吹国内985的教学质量了,我在西欧某Top100上的学,很明显我的业务能力专业技能要远远强于国内985名校的counterpart,和他们交流过几个专业领域的问题,很惊讶地发现他们有些人的专业软件甚至Matlab和Python都是自学的,而且很没有系统性。问过其中一些同学硕士期间在干嘛,貌似都是在不断水文章和做项目,泡在实验室里?这…
而且国内大学的考试和毕业貌似宽松的有点过分了,选修课是隐形的必修课,不存在淘汰率和延毕的说法,只要考进去了就没有出不来的,学习动力相比考试动力大大减少,硕士阶段个人的研究方向要靠导师指定而非自己规划,这…
5.不仅不尊重女性,也不尊重男性。不尊重女性的种种行为体现在各种直男同事和朋友之间,他们真的会聚在一起各种议论女孩子,更有甚者大肆吹嘘约了多少女人,骗了多少感情,而且被认为是一件“有面子”的事情?!我少年时代最好的朋友和我一起压马路,会故意看街上漂亮女生的breast,并跟我评判一番…我记得之前可不是这样子的,难道是在上学期间被舍友带飞了,还是荷尔蒙爆棚了?
  不尊重男性体现在社会给予男性太高太高的期望,尤其是直男。试想一个22岁本科毕业的男孩子,有着婚育压力,有经济和工作压力,有买房和存款压力,某些落后地区还有高额的彩礼压力,按照大学生的平均工资来看,绝大部分男性如果想在一二线城市安家,不啃老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亲眼见到我表哥为了娶媳妇没日没夜的工作,我叔叔还卖了家里的房子给他交首付,结婚了以后更是老黄牛一样养家糊口,30岁出头的人憔悴的像50岁,还被嫂子嫌弃油腻发福(我真的很讨厌我嫂子),真的很心疼他,每次回国都会给他带很多礼物。
6.我是gay,喜欢男生,懂得都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kristy888 发表于 2021-8-9 08:13:42 | 只看该作者
 
我很快乐呀,不用吃炸土豆、土豆泥、豌豆泥、生胡萝卜丁了!!!
有了好吃的,赚多赚少也就是个心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李宜 发表于 2021-8-9 08:14:03 | 只看该作者
 
最主要的原因不是留学,而是你只要上班就会系统性地没那么快乐。不坐班的,或者偏向于“值守”而没那么大产出压力的工作,会稍好一点。国内大学生工作之后也会有类似的心理落差。
而留学生可能比国内大学生感受更强烈,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留学生在国外可以见识到他们的上班族的工作状态,比国内的稍微好点,平均而言工时少1-2小时。国内没到人均996的程度,但国外多出来的一个多小时空闲时间可以极大提升幸福感:这是一段可以在白天进行户外活动的时间。人类对于阳光和大自然的喜爱是DNA里的东西。北欧也挺清闲,但因为冬天阳光实在太少,抑郁的人也不少。
其次,留学生一般家境尚可,周围的同学朋友无论来自什么国家基本都是中产子弟,没有那种锱铢必较的“穷怕了”的人,而国内的职场中你不可避免的会和这样的人共事,这些人会极大恶化你的职场体验(比如很多人在国内互联网大厂感受到的“卷”,基本就是这些人带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卢克强 发表于 2021-8-9 08:14:28 | 只看该作者
 
我个人觉得分几种情况:
1.留学生变身打工人,当然不快乐了
别说留学了,就是在国内从学生变打工人也不快乐啊!
打工人太难了!

 第1张图片

2.不习惯环境改变,也不习惯亲戚突然的关心
回国以后我就和油管说拜拜了,太难受了啊喂
而且我可能是被日本的服务态度惯坏了,回国以后,我去吃饭去买东西落差感很大。反倒是后来大家吐槽的服务过于热情的海底捞,对我来说刚刚好啊。
在国外的时候,那真是自己想干什么干什么,不用在乎别人的眼光和别人的看法。
但是回国以后,好像就要面临很多人生大事。而且有很多人都在注视着你人生大事的答卷,写不好就笑你,写的慢要念你,甚至还有心急的人把你的笔抢过来帮你写
莫名的压力
3.生活难易度
虽然日本也有年功序列,死板不变通,加班文化等等不好的地方,但相对来说,过个“普普通通”的日子是不算难的。买房甚至靠自己努力几年也是可望可及的
国内的话,就会比较辛苦吧。

但如果你有一定要回国的理由,也管不得快乐不快乐了,回来就是。
比快乐更重要的事很少,也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vision痕 发表于 2021-8-9 08:14:54 | 只看该作者
 
不快乐的只是一小部分吧,反正我不仅不后悔而且很快乐。。
我去日本留学的,语言+本科+硕士读了7.5年,只花了家里大概40万,毕业后虽然工资没有很高,但也很快能赚回来,感觉没亏,哈哈
其实,不管在哪里,心态最重要啦
活着就是一件极其美好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小慧贴身司机 发表于 2021-8-9 08:15:13 | 只看该作者
 
本来以为知乎是一个很友好的地方,没想到只是发了一些个人经历和感想就被人不太友好地质疑了。而且我也没有说国内很不好,我只是说自己不适应而已。卑微小海盐希望大家的评论可以善良一点。不过可爱的人还是好多的呀。一起怀念美好的东西真的超级不错呢。
作为一个留学生来说,留学回国后的快乐与否和赚钱多少真的没有太大的关系(至少对于我来说是这样的)。
看到有些答主说要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我觉得这个确实很对。
我认为自己一直以来都很清楚我每个阶段所需要的所追求的,也许是平时话不多,闲下来的时候如果不放松就会想一些稍微有点儿意义的东西。
我在回国之后有过很长一段不快乐的时光,其中原因挺多的,我就捡几个愿意说的(原因)和大家分享吧。
    空气 环境 天气
这个是我回国之后最不能适应的一点。
可能是因为疫情的关系,在澳洲一直待了一年多没有回国,而且在澳洲的大部分时间也都是居家隔离状态。土澳的环境和空气真的非常好,在澳洲两年多只感冒发烧过一次,而且经期也不会肚子很疼。平时没有很注意饮食,不忌冷饮也吃辣
然而去年十一月回国之后,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有生病,不是感冒发烧就是吃坏了拉肚子。有一次因为痛经把我折磨得在床上眼泪直流,一边抹眼泪一边哭号着要回澳洲
江浙一带的黄梅天气也是让我非常不能忍受的。三年没经历过黄梅天的我陷入了自闭中,动不动就会偏头痛闷热的天气实在是太难熬了。
我也问过医生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医生也很无奈地说也许是空气和环境的因素。
这使我不得不走上了养生的道路,在经过大半年的内调外调(经络疏通,中药泡脚,适当地运动,spa,各种去湿气增加血气的方法)之后,我终于又慢慢适应了国内的天气了。。。
最后我总结下来,可能是江南一带太潮湿,我这种寒性体质不适应。
总之,这使得我的生活质量大大下降,这也许是我不快乐的最大原因之一,也是最难去改变的。
2. 人文环境
我是一个受外界影响比较大的老孩子。如果身边的人每天都傻乐傻乐的,那我也会觉得很快乐;如果有人一直在我身边唉声叹气或者比较悲观,我的心情也会不好。
所以我在澳洲留学的这一段时光,是我觉得最轻松快乐的。虽然我也承认大家所说的“学生时期的日子总是没有太大的压力”,但是这绝对是不同的(对比于我在国内上大学,国外的研究生课程一定是更难给我的压力更大)。
这种不同来自于各方面:
走在墨尔本的街上,不管是认识的不认识的,只要我们有眼神交流,对方一定会给我一个灿烂或不灿烂的微笑
每次坐公交车,总是会和司机互相问好(普通打招呼,比如早上好之类的)。去上学的路上经常遇到同一个司机,他认识我之后还会很友善地夸我哈哈哈。给陌生人的友善可以被回应也蛮开心:)。
穿衣自由,不会因为胖或者穿得少被人投来异样的眼光,可以非常真实地做自己。
可以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别人看来,并不觉得你在凡尔赛。我的优点并不会成为你们自卑的原因。在国内有时候会让人觉得你是不是太高调了。在国外生活让我不用那么小心翼翼,不需要一直考虑着别人的感受。
回国之后好像很少体会到这些,虽然在一些人看来上面所描述的情况在生活中有或无都不重要,但是我还是很喜欢这样的氛围
3. 恋爱观婚姻观
在澳洲,普通家庭的小孩不会为了结婚而去结婚。在澳洲没有相亲这回事,我的一个澳洲当地的朋友比我大一岁,从不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也从没想过因为结婚去和别人谈恋爱。
如果最后真的结婚也一定是因为很爱对方才会结婚(当然不排除为了金钱地位而结婚的人,或者骗婚的,但真的很少),不像国内迫于家庭的压力。结婚之后,男人的家庭责任感很重。我国内的很多同龄或是哥哥叔叔辈的男性朋友都做不到这一点。
在澳洲两个人正式确立恋爱关系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所以在这之前你可以同时和好多人约会。这也是我很喜欢的一点,不多试几个怎么能知道合不合适。
总之,这些我比较看着的方面,国内的表现都没有土澳那么优秀。也许只是我自己不适合国内的环境吧。。。
其他还有好多,一下子也写不全,之后慢慢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梦里天下m 发表于 2021-8-9 08:15:45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有吗?我认识的那些一个个忙得要死,努力得要死,压力大可能是真的,不快乐就没觉得了
第二,快乐和钱是绝对正比吗?至少哈佛的研究表明幸福感是比较得来的,富二代身边自然是富二代,哈佛学神身边的自然也是学神,比较起来未必有幸福感可能还是失落感(所以大家喜欢幻想龙傲天)
第三人生要快乐关键是要有目标。有负担,这样才会痛并快乐着,如果没有目标,没有压力,责任,就如同给你一个gm账号去打游戏,你会觉得拿着gm账号就爽到无比吗(不准随便砍玩家,如果那样其实就相当于现实里的炫富),所以你可以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炫富了吧,但是真正的快乐还是要有目标,没有目标和责任的人生注定是空洞乏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Yooxibala 发表于 2021-8-9 08:16:24 | 只看该作者
 
人太多
竞争太激烈
需要想的更复杂
人的素质高低参差不齐,沟通成本很高
各种证,各种排队
请假困难。
其实说白了还是人多导致的竞争大,卷到人们生活的很困难。平时刷抖音总看到有人嘲讽老外单纯的傻,没心眼之类的话。嘲笑他们不会耍机灵,不会婀娜奉承。其实你们真的喜欢这种“聪明”吗,这种聪明又不是智慧,这些人际交往的潜规则说实话让我很反胃且头痛。我很不屑于做这些事情,但到了国内你又不得不去做这些事情。还是淳朴的好啊,不用想那么多,只需要工作就好了。国内某些公司动不动就给你搞亲情,什么公司是你家,为家人付出之类的一套组合拳。要么就是给你画大饼但又不实现。很累。。
逢年过节如果你想升迁领导那你不得意思意思?领导亲戚的白事红事你不都得参加?参加了不得随礼?各种睿智团建活动,你不参加就被骂不团结搞特例然后孤立你这个“怪人”。像某些小企业领导搞什么早起操喊口号看着都让人作呕。放眼望去全世界除了zg有几个国家的公司搞这些?起码西方公司的同事领导们公私分明,你就算想参加领导亲戚的白事红事人家都不会邀请你。
我国虽然经济实现了高速的跨越,但全民的素质教育真的任重道远,在西方这几个发达国家,不管他们是不是虚伪,但是不论在乡下还是城市,人们的素质差的并不多。肯定会有个别不好但整体还是比较的统一。但在国内这个素质的差距真的是太大了,有遇见过道德素养非常高的人,也遇见过蛮横不讲理十分低素质的。如果抛开他们都讲中文,说实话会感觉不是同一个国家出来的人。我留学的同学回国,因为排队问题,有个老大妈插队和她吵起来了,反手就是一个嘴巴子然后各种叫嚷。这种事情还不是个例。。
我并不是什么慕洋犬,也希望别来什么退籍怪。我就是实事求是的说出我的想法而已。中国和发达国家差的不光是技术经济什么的,最重要的我认为真的是素质教育。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法盲怪游走大街,大爷为跳舞开拖拉机将篮筐铲除,大妈聚众霸占篮球场之类的事件屡见不鲜。
各位保护中国社会从我做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晴天小雨点 发表于 2021-8-9 08:17:21 | 只看该作者
 
读书和工作的体验本身就不一样,没有可比性呀。
我和我的同学们回国以后基本都开始工作了,工作读书的生活差距本身就很大。不能再像读书时候一样自由,个人时间越来越少,工作有压力,加上个人职业发展上的迷茫,家里逐渐开始催婚等等。能不想念留学的时光吗?
我相信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开始工作后也不会比读书时快乐。只是长大的必经之路罢了,光说钱太片面了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6粉丝

437帖子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23 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