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香港两百年来语言生活的演变

[复制链接]
86896 0
笑话。 发表于 2021-12-6 05:02:39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香港两百年来语言生活的演变

刘镇发

摘要

     到过香港的人都知道,香港是一个很特殊的华人社会。在香港,广州话代替了普通话,除了用作来自五湖四海华人的沟通语言(lingua franca)以外,更是一个教学语言、法律语言和广播语言。但很多人不知道,广州话在香港的历史只有一百多年,更不知道广州话的兴起是当年港英殖民政府的语言政策的重心,目的是制造香港认同以抵抗中国认同。

    在英国人没有来香港以前,香港全境只有几万人,主要分成两个语言团体:本地和客家。本地人在香港已经有一千年的历史,讲的是一种“土粤语”方言,虽然可以和广州话沟通,但音系和词汇跟广州话有很大的差别。客家人主要是清初才来到的,操客家话。英国在1842年占领香港以后,广州人才陆续来香港作生意,在1911年时,香港大约有44万人口,其中大约有七成左右操广州话。这表示广州话在短短70年间,已经控制了香港市区的语言活动。但是因为他们主要集中在市区,对郊区新界的语言生活影响不大。

    1920年代以后,市区的广州商人大量从潮州招聘劳工,导致潮州人在香港的人口激增。到了今天,大约一成的香港人拥有潮州籍贯。后来国共内战,40年代后期从邻近的广东地区、福建和上海来了大量的难民。这些人带来更多不同的方言,丰富了香港人语言生活的多样性,同时也使“国语”的使用空间得到空前的发展。60年代初的国语电影和歌曲,更将香港发展成一个国语文化的主要市场。

    但是,在67年左派暴动以后,由于政治形势上的考虑,英国政府极力将民间推行“国语”的行动降温,一方面在中学取消国语科,另一方面推动以粤语为中心的香港认同。加上政府建筑水库和鼓励市区市民迁居新界,结果,不止国语被慢慢遗忘,其它方言也一同牺牲。

    到了九十年代,非粤语方言在香港的使用,已经由60年代的四成以上,降到只有几个百分点。香港的第二常用语也由当年的四邑话变成菲律宾语,但普通话的使用却大幅回升。粤语虽然仍在学校、电台、市民日常生活上大量使用,但随着中国内地经济的发展,香港人的态度已经改变,再没有敌视普通话或轻视其它方言的情绪。政府也在强调“两文三语”的重要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香港的语言环境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

    1 简介

     香港虽然是一个弹丸之地,但在过去两百年间,却从一个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世界闻名的国际大都会。而香港居民的语言使用,也因为政治、经济和人口变化几历沧桑。总括而言,香港的语言使用可以分为八个时期:
    (1)1700年以前:香港境内一般只通行一种属于土粤语方言的“本地话”。渔民也使用属于粤语的“蛋家话”。
    (2)1700-1842:客家人在1726-1800年间从广东东北来到香港,建立了四百多条村子,客家话自此在香港全境流行。
    (3)1842-1920:英国占领香港,殖民地成立。英语成为香港官方语言。香港在1842-1900年间开发为一个商埠,吸引了大批广州人前来投资,市区通行广州话,但由于交通不便,在郊区的新界仍保持使用本地话和客家话。一些祖籍福建的渔民也使用闽南话,但人数不多。
    (4)1920-1945:1920年代因为劳务需要,广州人从潮州大量招聘苦力。潮州人在市区的上环、官塘聚居,成为香港市区语言生活中一个重要的元素。
    (5)1945-1967:日本侵华战争结束后,爆发国共内战,香港附近地区的人口大量流入香港避难。国民党战败退出大陆,部份军民也留在香港。此外,不少上海的资本家也转移到香港,这样香港又增加了四邑话、闽南话、上海话等方言。但香港政府在1945年后在学校推行广州话,帮助非粤语方言的华人下一代融合为一个语言团体。但在七十年代以前,香港的电影、歌曲的主要媒介是“国语”,学校也有国语科,学生可在“中学会考”报考国语。
    (6)1968-1983:1967年香港发生了左派暴动。为了加强香港认同,香港政府取消非粤方言的广播,禁止学校教“国语”,并在1970年取消中学会考国语科。广播管理法也限制香港的中文电视台只能使用广州话。1970年代起,香港电影界开始以粤语拍电影,而“粤语流行曲””开始和国语歌曲(当时称为时代曲)、英语歌曲并存。1980年以后,国语英语歌曲在香港式微。香港成功进入一个以粤语为主的社会。
    (7)1984-1997:中英两国经过多次谈判,英国在1984年签署联合声明,决定将香港交还    中国。但在语言使用方面,广州话的使用却达到历史的高峰期,顺利进入大学、法庭、立法会等场合。在五六十年代流行的各个地区方言几乎变为绝响。随着香港经济的起飞,香港不少家庭从菲律宾招聘佣人,使英语进入了部份家庭。
    (8)1997-现在:香港特区成立,中小学开始教授普通话,加上商业上的需要,普通话开始在香港慢慢传播。但由于广播管理法的限制,加上香港绝大部份地区不能收看到大陆的电视广播,所以传播速度相对缓慢。另一方面,香港学生的英语程度则逐年下跌。
    以下会逐一介绍这些时期的社会变化和语言使用的关系。

    2  殖民地时期以前的香港语言使用

2.1  历史沿革

     香港原是新安县的一部份。根据1819年编篡的《新安县志》所述,新安县成立于1573年,当时缴税的人口有三万多人。当时新安县的全境,大概是今天的深圳市和香港特区,但没有包括深圳市东郊,龙岗的东部地区。

    1842年英国人占领了香港岛,开始了为期超过150年的殖民地统治。当时香港的人口只有两千人。后来英国又在1860年根据北京条约割让了九龙半岛。最后,在1898年又“租借”深圳河以南的新界和两百多个离岛,为期99年。由于受到新界居民的反抗,港英政府在1945以前,基本上不干涉新界居民的生活。为了安抚居民的情绪,政府规定在1898年定居新界的居民,可享有“原居民”的待遇,可以拥有及自由买卖土地(但不能自由改变土地用途)。男性的原居民可以在情况允许下,建一所面积为700平方英尺(约63平方米),三层(24英尺)高的“原居民房”(俗称丁屋)。新界人也可以自己按照自己的习俗选村长(例如女性不能参选甚至不能投票),这些措施大大缓和了新界居民和港英政府间的矛盾。

    香港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以后,新安县也一分为二,剩下的二千平方公里土地称为宝安县,成为今天深圳特区的前身。

    2.2香港的本地话

    香港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但目前住在新界的原居民,最早是在宋代迁来。邓、彭、侯、文、廖等“五大家族”,相继在公元960-1350年间,从江西、广东、福建等地区迁到新界。这些人世代都操一种粤方言的土话,一般自称本地人,自认讲的是本地话或白话。在深圳东部地区又称“祖宗话”。在香港称为“围头话”应该是广州人进入市区以后的事。香港的五大家族占有香港西北平原大部份最肥沃的土她,是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他们世代在香港生活,也办学考取功名。在客家人没来到香港以前,香港的语言也只有本地话。

    新界“本地话”虽然是粤语的一支,和广州话可以相通,但音系却大不相同。例如它只有六个声调:广州话的阴平、阴去和阳上合并为一,而入声也没有分化出中入。

    广州话中的[in]和[in]在本地话中也合并为[in],[e][e]合并为央元音[e],因此在音系上大为简化。加上词汇中混入不少客语,对市区的香港人而言不大容易听懂。但在香港政府的记录中,“本地话”和广州话被视为同一种方言,在人口统计中不会作为两种来统计,在法庭中也不安排翻译(相反四邑方言要另外统计并获安排翻译)。

    2.3迁界事件与客家人进入香港

      明末以后新安县人口迅速减少,仅17000人左右,到了顺治年间,户口册子上只有6851人。但是,对深港人口影响最深远的却是清初的迁界事件。

    为了阻止郑成功的滋扰,清政府在1662-68年间,要求南方几个省份的海岸人民内迁三十里,广东为五十里。这对其他地方而言影响不大的政策,对新安县来说却是场灾难。由于新安的海岸线长,迁界令简直将新安变成一个鬼域。在这个事件中,新安的人口损失很大。虽然后来复界,但是也很难招回流失了的人口,一度只有四千人左右。

    到了18世纪初,在这块三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七千多人生活,无法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也严重破坏税收制度。到了1726年,朝廷接受了两广总督何克敏的建议,鼓励内陆的人口移民开垦,并且给予优惠。于是大量人口从广东东北移民到新安,意味着客家话这块土地上开始登陆(张一兵,1997)。

    到了19世纪初,客籍的人口已经和本地人的相若。两个群体也常常有一些矛盾,例如考试名额的分配。本地人认为客籍人是外来的,不应该分享他们的权力,但客籍人口则认为他们既然是政府招募来的,就应该跟本地人看齐。由于双方有猜忌甚至敌意,所以两个语言团体的人不怎样来往,有时还有零星的打斗。这对新安县的统治者来说当然是个头痛问题,但这对于两种方言的保存却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就算是两百多年后的1960年代,两群人的语言也没有进行融合,互相保存着他们祖宗母语。

    香港的客语已经脱离了粤东北的客语将近300年,由于香港的客家人的祖籍主要是五华和兴宁,再加上与附近方言的长期接触,香港的客语跟广东东北的客语方言有很大的分别,在沟通上也有一定的困难。例如它没有广东东北客语的舌尖元音、央元音,元音系统中只有[a,i,u,e,o]五个元音,没有长短元音的区别,是中国方言中最简单的。

    词汇方面除了混杂了不少粤语词以外,方位词和一些疑问词也很有特色。

    3香港作为殖民地第一个世纪的语言面貌

3.1市区和新界的对立

       中英鸦片占战争之后,英国人凭南京条约于1842年占领香港岛。其实在正式签署条约以前一年,英国人早已经在港岛上环登陆,建立据点。不久便将香港建立为一个商业中心。

    由于英国人在香港开始做生意,距离香港不远的广州人,也开始在香港开分店,或者干脆跑到香港去找机会。1860年以后,英国并吞了九龙半岛,吸引了更多的广州人到来。到了1900年左右,香港市区己经有一定的规模。数以万计的广州人到了香港,将香港变成一个小广州。这时市区的娱乐、饮食等各方面的文化全部由广州移植,市面的语言主要是广州话的天下,但教育方面则比较复杂(见3.2)。

    1911年,香港政府首次在全港做人口统计,但他们没有将广州人和新界本地人区别出来,统计中华人讲非粤语方言的只有客家(Hakka)和福佬(Hoklo)两项,其中的福佬可以代表闽南、也可以代表潮州人。但按照当时的社会情况,潮州人在香港的人数并不多,福佬应该是闽南籍的渔民而不是潮州人。

    表1

    当时香港市区(香港岛和九龙)已经开始发展,吸引了很多内地人来工作,所以港岛九龙的客家人可以有相当部份是较新的移民,但新界的客家人应该还是复界时来港垦耕者的后裔,主要集中在北区。香港的客家村庄有四百多条,大部分在新界(周柏胜,1996)。除了华人以外,当时香港还有相当多的印度人和英国人,可能就是列在“其它”一栏的主要人口。

    当香港市区在渐渐变得繁荣的时候,新界的“原居民”并没有分享这分热闹。由于交通不发达,他们很少跟市区的人交往。到了1933年广九铁路通车的时候,铁路沿线的居民才可以比较直接的进入市区。同时,市区的人也将进入新界视为畏途,除了买卖一些农副产品外,两个团体交往不多,而且互相之间有些误解。新界人一般也不愿意到市区帮广州人打工。到了今天,新界的本地老原居民还有称呼广州话为“山话”的,来源不很清楚(可能是唐山话的简称)。而市区人口却把新界居民一律当作“客家人”。

    由于广州人不容易就地取材找新界人打工,在1920年代劳动市场紧张的时候,他们便从老远的潮州请来了潮州人当苦力,帮他们在上环码头一带运送货物。当潮州人渐渐安顿下来以后,这些“客劳”便将他们的眷属接来,成为香港的一份子。到了1930年,潮州人口已经到达了3万,占当时人口(81万)的3.7%。以后逐年增加,到后来成为香港的第三大方言族群。

    1941-45年间,香港受到日本三年零八个月的统治;当时有些人都暂时逃往大陆,战后才回来。由于时间不长,日本人对香港语言的使用改变不大。但当英国人重临香港以后,形势就有较大的变化。

    3.2学校语言

       香港在开埠之初,除了广州人自发的开设一些私塾教育下一代以外,西方的天主教、基督教团体也纷纷在香港办学。他们主要以英语为媒介,一方面可以促进交流,另一方面也希望吸收更多信徒。除此以外,政府也开始办学,也就是今天“官立”学校的前身。后来一些华人团体也自己办学。说也奇怪,刚开始的时候,香港居民并不乐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英语学校。主要的原因是出路不广。孩子读了英语,不懂中文或者中文程度不高,便很难在华人社会立足,也无法到国内升学。当时的香港高级官员几乎全部是英国人,华人懂英语的唯一出路是当买办、翻译。虽然香港政府于1910年成立了香港大学,但英语学校的吸引力也是不很大。家长们宁愿他们念中文学校,一方面较“实用”,另一方面也有更多的升学机会。由于当时交通不发达,当然没有很多家长打算将孩子送去外国留学

    当时的中文学校虽然以粤语为主,但也教国语,以便学生到国内升学。有些非粤语人士开办的学校则只使用国语,例如福建、苏浙、禁正中学等。这个教学语言方式一直维持到60年代。所以当时中文中学毕业的学生不少人都兼通广州话和粤语,老一辈的香港人因此对国语都有一定的亲切感。

    4战后到中英联合声明

    英国人在日本人手上取回香港以后,香港在政治地位上已经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香港从一个进入中国大门的一个小镇,变成一个政治避难所。英国人意识到这个变化的同时,也开始对这块土地的各个方面进行一系列的规划。

    由于大量难民的涌入,英国人决定开发新界,鼓励市区人口移民新界。另外,为了配合发展,决定将开办的中文中小学一律采用粤语教学。老师要通过粤语考核才能任教香港的官立和公立学校(私立学校不受规管)。这个政策一直维持到今天。在外地受教育的老师,如果不是英联邦国家大学的毕业生,则拿不到正式老师的待遇。这对大陆、台湾大学毕业的老师影响最大。

    从1945年开始,新界原居民的子弟也必须通过广州话或英语才可以接受教育。由于新界当时基本上没有英语学校,所以1938年以后出生的原居民,无论是本地或客家人,从小学开始便学广州话。这对广州话在香港全境的普及有深远的影响。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香港和中国大陆在深圳罗湖互设关卡,虽然近在咫尺,香港却从此在政治、经济,甚至语言文化上脱离中国最少三十年。在这一代人的时间中,香港的经济腾飞,政治相对稳定,但语言政策上跟大陆、台湾疏离,也造成今天香港人在大陆语言沟通上的不便。虽然香港和大陆间的距离在缩小,但要完全缝合这个裂痕恐怕又需要一代人的时间。而这个政策导致今天本地话和客家话在香港境内消失,则是无法弥补的。

    4.1从战后到六七暴动

      香港在50年代出接收了为数约一百万的“难民”。这不但改变了香港的人口结构,也迫使港英政府改变它的房屋、市政、教育等政策。以前那种城乡分治的思维已经过时。50年代初,政府甚至鼓励市区人口移民新界,但成效不大,到了政府在七十年代大力发展新界,建立卫星城市以后,香港的人口才相对平均地分散到郊区。但由于突然从四面八方涌来的人口,香港的方言结构也起了重大的变化。根据邹嘉彦(1997)的统计,    60年代时香港的第二大方言,已经不是客语而是四邑。就算连大陆来的客家人也计算在内,客语的使用人口也稍微落后于潮州话而屈居第四。同时,由于香港政府积极推行号语化政策,无论第一代的父母祖籍是什么地方,孩子也全部讲了广州话,巩固了广州话的领先地位,使方言使用者的人数也逐年递减。表2a是一个总结:

    表2
  邹嘉彦(1997)之估计ND=无资料,但两项相加应为9%左右,上海人应该比福建人稍多@由于客家人很难从来源地估算,邹嘉彦(1997)估计在1966年时,客家人有250000人(6.7%)。跟潮州人的407000人(10.98%)相比,客家人口明显被低估。根据Bacon-Shone and Bolton(1998)的资料,1983年懂潮州话和客家话的人口,分别为9.3%及7.5%。由于在过去五十年间,广州话以外的方言呈现稳定下降趋势,使用客语的人口在1966年时不应少于7.5%。如果我们假设客家话和潮州话流失的速度相同,当时客家话的使用人口最少应有330000人(8.9%)。

    邹嘉彦也计算出,客语与粤语使用者加起米应该是总人口的60.4%。就是说,如果客家人口修正为8.9%,则1966年祖籍粤语的人口仅有50.5%而己。

    表2中讲方言的人口包括了老一辈只会讲家乡方言,和第二代既会讲家乡话,又会讲广州话的人口。由于非广州话方言的活动空间只有在家中和居住环境的周围,方言的传承便只有靠家长和邻居对方言“忠诚度”来维持。忠诚度越高,方言的维持越完整。

    从表中可以看到,30年以后,四邑话已经几乎没有人懂,但福建(在香港指闽南)话却保持得相当完整。潮州、客家则介乎两者之间。

    教育方面,政府规定中文学校的教学语言为广州话,但不少学校还有教国语的传统,而师资方面也很充足。由于政治形势的改变,中文中学的学生已经不能往大陆升学。虽然他们还可以升读台湾的大学.但香港政府规定台湾的学位只等同香港的高中毕业学历。这时的香港已经发展为一个转口贸易中心,增加了不少的本地就业机会,政府    也需要更多懂英语的人员,加速了社会对英语的需求。自此以后,香港家长的对中英文中学的观念开始逆转。

    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新界的大部份地区还流行客家话,但市区通行粤语。这时的电台广播虽然以粤语为主,但同时播放国语和英语流行歌曲,粤语歌曲则还没有诞生。

    在新闻广播中还有客家、潮州、福建、上海等方言,以及国语的广播。总的来说,当时香港是一个以粤语为主体,辅以多种方言沟通的社会。但这种多方言情况终于在六七暴动以后便销声匿迹了。

    4.2六七暴动后的香港社会

      六七暴动是一场香港左派发起的社会事件。当时社会上有左派和右派两种势力,前者拥共,后者反共。1967年,左派势力受到文革派的影响,企图在香港搞工人革命,推翻港英政府,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这一方面危害了港英的统治,也动摇了很多香港资本家的信心,一场危机一触即发。

    最后由于大陆高层也表示反对,暴动以失败收场。但从此以后,港英抓紧了意识形态的控制,开始在香港进行“去中国化”的政策。基本政策是以香港认同代替中国认同,以粤语代替国语(普通话)。为了避免大陆利用食水对香港的控制,还在当时财政紧张的局面下,修筑了船湾淡水湖和海水化淡厂。虽然香港终于还是要依靠东江水,但香港人在国家意识方面的改造却非常成功。

    六七暴动以后,港英当局大力推行香港认同运动,举办“香港周”,并在“工展会”上宣传香港人买香港货。这受到左派人士的抵制,并在左派报章上攻击,最后,这两个活动只办了几届便无疾而终。但另一方面,港英在语言和教育方面的工作却非常成功。除了在学校禁止教授国语以外,也在中学会考取消国语科。

    七十年代以后,香港政府大力将人口转移到郊区,建立了沙田、大埔、屯门等“卫星城市”。许多交通不便的乡村都修了公路。由于水库的修建,新界的农民也因此很难找到水源来耕种,被迫放弃祖先千百年来的生活方式。年轻的只好走到市区打工,而年纪较大的就更到英国开餐馆。新界人大量出走以后,村庄只剩下老弱妇孺,为了增加收入,他们一改以往排外的心态,乐意将房子出租,本来纯粹是本地话和客家话的乡村变成广州话的天下。此外,新界人进入市区以后,也很快融合到里面。过了一些日子,他们也不再讲新界的方言了。    广播管理法也限制香港的中文电视台只能使用广州话。1970年代起,香港电影界开始以粤语拍电影,而“粤语流行曲”开始和国语歌曲(当时称为时代曲)、英语歌曲并存。八十年代以后,国语、英语歌曲在香港渐渐式微。香港成功进入一个几乎是以粤语为单一语言的社会。

    从表3的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以非广州话为日常语言的人口在1961-71的十年间已经迅速下降,接近四成的非广州话人口因为社会的变化而改以广州话为日常语言。这个形势一直维持到1996年,但速度已经明显减慢。

    表3

*当时潮州和闽南话一并当作“福佬话”(Hoklo)处理。根据其它资料,潮州人应该是福建人的两倍左右。但闽南话的流失率一向偏低,估计在1971年应该还有1.8%。
    #当年没有统计上海话,但按照客家话、潮州话消失的速度,当年讲上海话的人应该有1.2%。

    5从“过渡期”到回归后

     1984年中英双方签署联合声明,将香港在1997年交还中国以后,香港便进入了“过渡期”。这时香港已经停止了“抵垒政策”,非法入境者不能在香港取得居留,取而代之是大陆人每天有150人的名额来港定居。不过,这对香港的语言结构影响不大。

    因为在过去,非法或合法进入香港的人,就算在家乡不懂广州话,在香港很快就会进行个人的语言转移。

    随着香港经济的起飞,香港不少家庭从菲律宾招聘佣人,使英语进入了庭。日常讲英语的人数缓慢上升。中英声明以后,一些有钱人和专业人员对前途没有信心,在80年代后期申请移民到国外,一般是美加澳纽等英语国家。这些人后来在90年代香港经济转热时又“回流”,带回来的子女很多不懂中文,或大部份时间只讲英语。这又提高了香港英语的使用率。英语在1991年以后成为非广州话语言的最大日常语。但英语在2001年的“占有率”也只不过是3.2%(约二十万人使用)。无论如何,在广州话的强势下,英语的普及率不高,而最近几年,由于教育政策的改变,香港的英语水平也有下降的趋势。

    另一方面,香港的教学语言却在“过渡期”达到失控的地步。政府一方面鼓励原来为英语教学的小学转为中文,使绝大部份的香港人从小就掌握广州话,但另一方面却允许中学自由选择教学语言。这样便发生了一个衔接问题:以往是英文小学毕业的学生升读英文中学,中文小学的前往中文中学,到了八十年代后期,几乎全部人都是中文小学毕业后“转到”英文中学。结果是只有小部份精英能适应这个转变,其它学生的学习很难达到应有的水平。于是一些中学老师干脆用广州话来讲解英语课本,造成严重的“语码混用”(code mixing)情况,学生在考试的时候英语表达也存在严重问题。大部分“英文中学”的毕业生的英语水平也不高,而且逐年下降,引起工商业界的注意。

    特区政府有见及此,下令全港的四百多间中学,只有在学生和老师能力能达到英语沟通应有的水平时,才可以使用英语。这样在1998年便只有114间学校符合资格。其余的三百多间学校全部要转用“母语教学”。可是这个政策过于激进,英语教学变成“优等教育”的标签,使中文变成二流语言的代名词。香港人重英轻中的观念反而更加牢固。

    1990年以后,香港非广州话方言的“流失率”似乎己经稳定下来。事实上,目前使用非广州话方言的人,每个方言只有六到十一万左右。除去一些老人家,这些方言的新血都是从每年约五万从大陆来港定居的“新移民”。由于地理的关系,新移民中使用客家话的人数较多,可是他们一般在来港三年内放弃母语。潮州话的情形也差不多。但福建籍贯的新移民则一般会在家里保留闽南话。

    说也奇怪,香港虽然已经回归,但港英政府定下的语言政策还在继续。其中的广播管理法还在限制普通话和其它方言在电视中的出现。此外,香港人也不能随意收到大陆电视台的节目,必须要通过卫星来接收。这对一般大众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障碍。

    但是,从回归以后,香港和内地的交往日趋频繁。由于经济情况的改善,内地居民来港旅游的数量大增,再加上香港近年经济转型,很多人要往大陆打工或创业,对普通话的态度由负面转为正面。学校也从小学开始,每周有一至两节的普通话科。目前已经有几间学校全用普通话授课。

    6总结

       综观过去两百年来,香港在政治、经济和人口上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政治环境的改变,香港的身份经历了新安县、殖民地和特区,在经济上则从渔农业演化到工商业、金融中心。外来居民的来源从18世纪初的客家,19世纪中业的广州,到1920年代的潮州,50年代改为四邑、福建、上海,可以说是一个方言文化的大熔炉。广州话以强大的人口和经济实力作后盾,加上港英政府的支持,成为并吞其它方言的强势方言。

    英语的地位也是很有趣的。它从一个民间不流行的官方语言,在1945年以后渐渐被人注重,成为争相学习的对象。但是直到回归以前,英语在香港也只是一种在政府、商业和学术界才使用的语言。目前英语在香港在家庭的使用虽然略有提升,但在政府、教育等范畴却处于退缩状态,形势非常不妙。

    总的来说,香港居民在1945年以前是一个多语社会,各个地区有自己的语言或方言,而且互不相干。1945年到1970年进入三言社会,高语言是英语,但很少人掌握,只在政府使用,中语言是粤语,广泛地在社会中传播,而且成为基础教育的主要语言,和各个方言群体间的沟通语,低语言是新界和市区边缘,或者是市区家庭中的本地、客家、潮州、闽南等方言。1970年以后,香港过渡到英语和广州话的双言社会,但社会上的双语人口还是处于一个低的百分比,主要是部份操广州话的人兼通英语。1983年的统计显示,只有大约百分之六的人认为自己是双语,而且英语程度在良好以上。到了1993年,自报英语良好以上的人却突然增加到33%,但只有16%的人认为自己是双语。

    双语的人口虽然增加了两倍多,但“英语良好”的人口却增加了五倍以上,说明自报的英语水平的方法不太可靠。

    九七回归以后,特区政府提倡“两文三语”,普通话进入了学校和社会,目前香港人对普通话的态度也慢慢改变。政府的长远目标是以普通话来作为教育媒介。期望出现以英语作为商业、国际沟通,普通话作为政府、学校、法律的语言,而粤语成为市场、电视剧和家庭的方言。但目前的趋势,是由于英国人的撤离而引发的,整体英语水平的下降,和香港粤语由于经济调整,从自大走向自卑。到底将来英语会不会式微,粤语会步其它方言的后尘而消失,还要看往后的发展,现在还是言之过早。
    (参考文献从略)

[摊手]

香港两百年来语言生活的演变 第1张图片


上一篇: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将成北京未来规划重点
下一篇:为什么浙北这么富裕发达,浙南这么穷?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4-26 0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