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德国的法西斯政变(2)

[复制链接]
99366 0
小琼812 发表于 2021-12-6 22:35:24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Фашистский переворот в Германии
《布尔什维克列宁派》第2期(12)
1933年

说明:本文由亚历山大·福金教授辨识转写,并发表在《Ab Imperio》期刊上。文中注释也由他完成。由【】标注的内容代表原文残缺,并由福金教授补完。
相关:
Zveza zvezd:生意人报特别报道:死者终于发声
Zveza zvezd:德国的法西斯政变(1)
5. 三月的反革命归根结底是在对11月9日革命的残余和魏玛体制进行清算。但它是否同时意味着,权力回归到了十一月革命前统治德国的那些社会和政治力量手上呢?也就是说,这是不是直接的、公然的复辟呢?
德国的法西斯政权,不管其政府的形式如何——或是会推行法西斯君主制,或是建立法西斯共和国——都是实施法西斯恐怖政策的政权,而不会去重建俾斯麦式的反动。它是德国强大垄断资本主义中最领先和最具侵略性的那一部分进行的统治,也就是工业和银行业资本上层的统治,同时或多或少也得到大农业资本的支持;革命之前或多或少得到过工业和银行业资本支持的容克贵族则并非统治者。
十一月革命之前的德国政权是什么样的?如果我们用托洛茨基短小精悍的表述,就是这样一段话:
11月9日之前的德国是一个没有革命传统的国家。资产阶级来得太晚了,它没法认真地和旧社会的力量争出胜负。在1848年做了一次谨慎的尝试之后,它就把国家统一的任务交给了有普鲁士军队帮忙的俾斯麦。纯粹的封建容克贵族被召过来解决发展资本主义的任务,并且它手里还得到了资产阶级社会的一切资源。1864-1866-1870年的战争之后[1],易北河以东的封建领主便成功换了马鞍,从普鲁士这匹马换成了全德意志帝国。资产阶级自由派没有越过“负责任的反对派”这条界限,它一劳永逸地把引导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权力和支配其军事力量的权力交给了容克们。最后,当资本主义发展让德国资产阶级面临世界性的新任务时,它仍然让这群因君主制而团结在一起的容克地主来领导这个武装起来的民族。
德国的军事组织与革命前德国的国家结构完全一致,它们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之上共同建起了一座封建的高塔。
十一月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占据统治地位的社会团体:“封建的高塔”被炸毁了,直接的权力总体上转移到了资产阶级手里,资产阶级自由派从“负责任的反对派”变成了直接进行统治的主人,而经济上完好无损的容克地主则成了“负责任的反对派”。德国建立起了广泛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并得到了改良主义者直接或是间接的支持。
法西斯政变并不改变制度的阶级性质或是社会性质。它仅仅意味着,全部的直接权力都集中在了工业和金融资产阶级这一个狭小的领导阶层手中。德国资产阶级民主的广度只能和新西兰或者澳大利亚的制度相提并论,而它正在被无情地粉碎。为了实现法西斯主义定下的国内和国际目标,白色恐怖的制度建立了起来;俾斯麦的反动在整个反社会党人法案[2]期间依据戒严状态驱逐了900人,并把1500人关进监狱,总的关押时间大约是1000年(每人平均8个月),同法西斯的恐怖相比,这种反动简直是不值一提。

6. 德国法西斯主义的胜利结束了战后民主和平主义的时代,也对资产阶级民主这种在关键资本主义国家施行资产阶级统治的主要形式造成了沉重的,也许甚至是致命的打击。
法西斯主义——这种实行恐怖统治的反动站上了历史舞台的最前沿,而且这种状态或许会保持好些年。
有鉴于正在德国发展的重大事件,革命的共产主义者有责任去思考和理解,这个急剧的历史转向给最为重要的世界问题带来了哪些新东西:它会为资本主义和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未来情况带来怎样的直接影响?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的前景和期限如何?苏联近期的前景怎样,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有哪些?布尔什维克-列宁主义者的国际组织要完成怎样的直接任务?这一切问题都必须立刻得到回答,哪怕回答的形式极其概括而笼统。

7. 以下各种客观因素的交错盘绕构成了三月反革命事件的基础。
а)垄断资本主义的领导集团越来越希望加强反动,并且借由资本主义垄断来挤压自由竞争,从而逐步消灭资产阶级民主;
б)由于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性危机和战后所经历的革命动荡,统治阶级希望走向反动,以此来对抗群众的革命化;
в)民主和平主义和群众的资产阶级民主幻想走向终结。由于美国资本不再流入德国,全世界改良主义的发源地——德国社会民主党最终垮台了;
г)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国群众对资产阶级的议会民主制度失望至极,这场危机动摇了国民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魏玛政权无力将他们从饥饿、贫困和破产中拯救出来。
д)有组织的工人和劳动的小资产阶级同共产党人疏远了。他们对斯大林式“社会主义”的结果感到失望,同时德国共产党的机会主义领导层在任何时候都无力登台掌权,所以导致了这个结果。
е)《凡尔赛条约》给劳动者造成的负担使得小资产阶级、流氓无产者和无产阶级当中的一些成分走向了沙文主义;
ж)如果继续沿用腐朽的魏玛制度、维持《凡尔赛条约》的基础,那么德国资产阶级哪怕用尽一切办法也不可能继续掌握权力了。
以上述的条件为基础,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得以强劲发展,这种发展在持续近八个月的政治危机之后以政变而告终。
早在1922年,列·达·托洛茨基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困境):是走向共产主义,还是走向法西斯主义——这个问题正在德国变成现实,并且答案走向了法西斯那一头。为了不失去用马克思主义弄清问题的能力,为了理解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我们必须彻底认清这个残酷的真相。

德国的法西斯政变(2) 第1张图片
8. 德国的法西斯主义没有在魏玛共和国里“扎根”,没有溶入其中,也没有让自己“适应资产阶级民主的范围和形式”,而是和以共和国总统为首的“民族党”容克们联手发动政变,拆除了这套制度。
反革命预定在1933年初对工人阶级进行决定性的打击,这并非偶然为之。在前一年,也就是1932年年底,群众中的反革命波涛已经达到了高潮,随着共产党选民的持续增长,群众的法西斯情绪已经开始退潮。如果反动派再多拖延,不把反革命形势变成现实,对法西斯的迟缓感到不满的群众就会进一步退出反革命那一方,而已经开始的激进化进程则会进一步强化。魏玛政权则无力对这一进程设置任何关键性的障碍。1932年的经验表明,无产阶级和跟随其后的小资产阶级尝试推翻魏玛国家体制,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会遇上的唯一一个重大障碍只能是共产党领导层的迟钝和愚昧(或者是机会主义)。德国帝国主义要么在这个14年以来对它最有利的时刻发动反革命政变,要么冒着风险放走这个机会,并且看着局面在一两年甚至有可能更短的时间内发展成另一个1923年[3]。这就是1932年底时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
这样的形势把德国垄断资本主义的领导集团团结了起来,让它立刻去执行自己的任务:对工人阶级和11月9日“未完成的革命”实施决定性的打击。
这种形势相当显而易见,只有盲人或者不愿意睁眼去看的人才会摸不清状况。这种形势不容置疑地对共产党人提出了要求,必须积极地、千方百计地、热情激昂地准备好阻止这次政变、弥补前些年里失去的东西,必须立刻建立工人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立刻准备总罢工、立刻武装工人、立刻向广泛的大众宣告:共产党人做好了准备,决心动用一切手段和力量击退反革命政变的第一波尝试。

9. 三月反革命的推动者是德国垄断资本主义和德国帝国主义当中最反动、最沙文主义的圈子。帝国主义通过它的法西斯党把小资产阶级和游民无产者变成自己的社会基础,这个社会聚合体因为仇恨魏玛共和国和共产主义、仇恨领导魏玛德国和缔结了《凡尔赛和约》的政党而联合在一起,它希望不择手段地打破凡尔赛的枷锁,重建强大的“德意志帝国”。
剥削无产阶级和对外侵略的具体纲领把国家人民党(主要是大地主的党,后来才成为大工业家的党)和国家社会主义党(从目标和任务来看几乎完全是大工业家的党,但它的社会成分并不是)联合在了一起,它们希望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并把凡尔赛的枷锁转移出去,最好是将它套在苏联头上。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对未来国家形式的看法。国家社会主义者渴望按照意大利的模式建立一党专政,确立工业资本的政治霸权;国家人民党则试图复辟君主制或是建立保守主义的共和国,并且,不管选哪一种方案,都要恢复大地主贵族阶级在战前的政治作用。
对于两党之间出现的一切政治分歧,哪怕是这些分歧的表现形式非常尖锐,也必须牢记:它们在社会成分和遗传基因方面有着特别的亲缘关系。在国家层面,国家社会主义党(“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NSDAP)并没有和以前那个统一的党断绝关系,而只是从中分出去了一些人。它的纲领旨在笼络小资产阶级和游民无产者,把他们的不满往反动的方向引导,并将他们变成金融资本巨头的工具。
这个党提出了“激进”的纲领,甚至有一些反对派也对此信以为真,从而把法西斯主义误判为激进的左翼运动,而这又引发了德国局势问题当中最严重的理论和战术错误。
小资产阶级和游民无产者等待着,他们期望这场由他们亲手完成的政变能带来天国般的富足生活。他们把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寄托于此。他们坚信不疑。就像在1914年到1915年间的军事爱国主义狂热时期那样,他们准备好要为争取这种未来的斗争而死。当然,他们在政变之后会逐渐对法西斯主义失望,然而一旦法西斯政府得以巩固,左转的小资产阶级就会在一段时间内被新的国家机器束缚住。这台崭新的国家机器镇压群众的办法比起魏玛政府要强力得多,这就会让小资产阶级难以与革命的无产阶级进行有效的结合。

10. 我们很难准确地判断当前德国阶级力量的对比关系。政变还在继续,因此力量的对比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但有一件事毫无疑问:尽管工人阶级迷失了方向而且内部分裂,但它在政变开始之前就在反对猖狂的反动派所组成的统一战线,而且现在也依然在反抗。如果说德国无产阶级的数量和觉悟逼得民族主义集团整整14年来都在准备发动政变,那么,他们之所以能如此轻松地对无产阶级发动第一波打击(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也是决定性的打击),就是因为无产阶级近年来严重地迷失了方向,而在斗争最为关键的时刻尤其如此。它分裂成了三个部分——社会民主党的部分、共产党的部分和“基督教”的部分,没有人把他们联合起来,甚至没有人做过这样的尝试,哪怕直接面对着法西斯的政变,也没有人发动他们起来斗争。这些队伍当中也没有哪一支试图单独地阻止反革命政变的发生。结果就是,工人迄今为止也没能对反革命形成统一的抵抗或是局部的反击。
当然,我们不能指望反法西斯(或者说非法西斯)的纯资产阶级“魏玛”政党——天主教中央党和国家党(从前的民主党)用实际行动反对法西斯主义。毕竟,即使是典型的、纯粹的希特勒式法西斯政变也不会图谋重工业巨头和天主教徒的私有财产,或者是夺走民主的商业资产阶级的产权。他们虽然害怕新政权进行的国家资本主义实验,他们虽然面临着威胁,有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排挤、没法直接地统治国家,但这些因素过去不能,现在也不能刺激他们,不能让他们用议会表决和在报刊上发表反对文章以外的任何形式和办法同新政府作斗争,而当这些政党并不直接领导政府的时候就更是如此。
受这些政党影响的工人、基督教工会和赫希-敦克工会[4](即有民主倾向的工人)已经对它们有了现成的反对情绪,【共产党人应该】利用这种反对,让工人们脱离这些党派。为了让他们积极地反对法西斯主义,共产党人只能与这些工人联合,在工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口号下【行动】。但这件事并没有做成,而且还不止于此。在希特勒被任命为国家总理之前、任命发生的时候(1933年1月30日)和任命之后,甚至在政变本身发生的时候,共产党领导层都处于完全不作为和消极应对的状态,有鉴于此,这样的结果也就相当自然:这一整支由具有民主思想的工人组成的重要力量仍然没能发挥作用。他们仍然完全受着中央党和国家党的影响,也就是说,消极地见证了这场政变
中央党和国家党是资产阶级自由派的党。他们反对法西斯,这就和资产阶级民主反对法西斯主义一样——也就是反对资产阶级国家的另一种形式。但是,广泛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不是资产阶级赢来的,而是由工人的双手争取来的。对于工人来说,广泛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是一处桥头堡,它可以支持他们争取日常需要的斗争和建立工人专政的斗争。因此,只有工人才能阻止法西斯,让民主制度免遭清算,而资产阶级,哪怕它再自由主义,也做不到这件事。
中央党并没有明确地投票支持法西斯主义。但如果政变的直接结果不是一个典型的法西斯政权,而是一个稍微有点软化的、可以说是半法西斯的变种国家形式,那么毫无疑问,中央党会像曾经支持威廉君主制那样直接支持它。
国家社会主义的反革命部队充当着排头兵,在它后面站着的是:全帝国范围内的部分中央国家机器(包括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警察部队);由地方政府机构组成的快速扩张的治理网络,国家社会主义者【通过】有力的地方政变夺取了各邦议会、市政当局和基层社区的权力,并将这些权力纳入到网络之中;成千上万名武装起来的冲锋队成员;小资产阶级、官僚队伍、职员和落后工人的庞大群众;最后,还有坚定决心、毫不留情、热情高涨和果断行动——这些因素在阶级的力量对比当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而在反革命的民族主义集团背后的是:全帝国国家机器的关键部分;十万名国防军;一部分警察和宪兵;约20万名“钢盔联盟”[5]的士兵;帝国将领和军官团的主要骨干;贵族阶层和大地主。
到选择国家统治形式的时候,国防军可能会因此和国家社会主义者产生冲突或是爆发危机,此时国防军会陷入最严重的分化,不过社会民主党人可能会站在民族主义者一边,他们更倾向于半法西斯的君主制或是共和制,并且觉得,相较于彻底的法西斯政权,半法西斯算是“较小的恶”。由于没有直接受到共产党的猛烈批判,社会民主党的领导人毫无疑问会试图在这场灾难当中自保——一旦兴登堡[6]在这层含义上显出和希特勒的区别(如果真的会出现区别的话),他们会把自己残余的全部群众基础都押在他身上。

德国的法西斯政变(2) 第2张图片
现在几乎不可能明确果断地指出政变在接下来的一个阶段会以什么形式定型——是形成保守主义的反魏玛政权,还是立刻完全法西斯化,因为在这个阶段,“这对搭档中的哪一个在集团内部掌握实际领导权”这个问题的答案还不够清楚。
当然,这两种可能的进一步发展对工人阶级都是一样的危险,它们会给工人阶级带来同样的灾难和同样的恐怖制度。
盟友之间的内部摩擦和斗争会不可避免地加剧。这种斗争的形式有时候甚至会非常尖锐,因为农业资本和工业资本之间的阶级内部矛盾以及小资产阶级愿望和金融寡头任务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尖锐地暴露出来,而且往往会以非常意料之外的形式出现。但是,在新政权巩固之前,这个集团里合作伙伴的目标和任务太过一致了,所以它不太可能因为内部矛盾的爆发而崩溃。如果说以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过去应该、能够,而且现在也能够利用整个资产阶级阵营中法西斯派和非法西斯自由民主派之间的矛盾,那么,以这个观点来比较,哈茨堡集团[7]内部的矛盾就很小了。当然,这并不是说无产阶级不该更警惕地关注这场斗争中发生的一切变故,也不是说无产阶级不该利用这斗争来为自己谋利益。
反革命的具体路线并不排除这样的可能性:纳粹在政变本身的过程当中就压倒了民族主义者,把他们彻底排挤到二线。但把全部权力过渡给法西斯主义者这个过程也有可能是通过一次额外的、相对和平的政变来完成;或者是两党合二为一,把中央党和其他资产阶级政党的残余冲洗掉——无论中间有没有同它们联盟的阶段都没有区别——这就是最有可能的一种选项。

下一节:
Zveza zvezd:德国的法西斯政变(3)


[1]这些日期标志着德国统一的政治进程。1864-1870年间,普鲁士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发动了一系列成功的军事行动,并于1871年宣告德国统一。

[2]1878年,帝国议会的多数议员表决通过了《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进行危害治安的法令》(Gesetz gegen die gemeingefährlichen Bestrebungen der Sozialdemokratie)。该法令的有效期一直延长到1890年9月30日。

[3]指的是在1923年10月举行共产党起义的计划。计划由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制定,领导人则是执委会成员和俄共(布)中央政治局成员卡尔·拉狄克,他认为工人革命的时机已经成熟。尽管有苏联的支持和协调,但起义还是失败了。

[4]19世纪60年代的德国有几种类型的工人工会:社会民主主义的工会(Gewerkschaften);隶属于自由主义党派的赫希-敦克工会(Gewerkvereine);以及基督教工会(包括天主教和福音派)。

[5]“钢盔”前线士兵联盟在1918年12月23日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退伍军人成立,目的是保护德国免受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起义的影响。

[6]保罗·冯·兴登堡(1847-1934),德国国家总统(1925-1934)。兴登堡在1933年1月30日任命阿道夫·希特勒为国家总理,并颁布总统令,指示他组建政府。

[7]哈茨堡阵线/集团(Harzburger Front)是20世纪30年代初德国右翼民族主义者和国家社会主义者组成的政治集团。


上一篇:魔都棉毛衫裤简史
下一篇:去德国读本科效益真的很低吗?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4-19 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