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如何看待《不要抬头》在美国的口碑两极化?

[复制链接]
11#
何彬彬 发表于 2022-1-10 18:14:46 | 只看该作者
 
评价的两极分化恰好展现出了这部电影映射出的美国的现实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o_景天 发表于 2022-1-10 18:15:30 | 只看该作者
 
从骂的程度来看:这片子算是指着鼻子骂了,一点都不掩饰,肯定会惹那些人生气。
从范围来看:基本上讽刺了一切,把所有群体都骂了一遍。甚至包括这部片子自己,你看电影里不是有美队饰演的导演,把彗星来袭拍电影的桥段么?那《不要抬头》这部片子本身,不也是一回事?把所有人全得罪一遍,那遭到的反应肯定也就最剧烈。
再看现实:虽然新冠死那么多人,看起来美国还是一切如常,但网上喷一喷这种行为又不需要付出什么,还是可以干一干的。
综上
口碑两极化很正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鲲之后鹏 发表于 2022-1-10 18:16:02 | 只看该作者
 
这就可以说到白左到底在政治光谱上的那个位置了。我们都知道整个美国都是建立在现代工业社会上的。这个工业社会一直持续到里根时代,然后就是新自由主义者的傲慢将美国的工业岗位和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一起推像了全球。从学术观点上就是贸易门槛越低,成本越低,效益越高,能够越快扩散,惠及更多人群;贸易壁垒越高,成本越高,效益越低,危害的人群越多。这就是新的普世价值的经济基础。
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一波全球化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发达国家的工人变得越来越反对全球化。学过美国工人运动史的应该知道,West Virginia曾经有过大规模的工人运动,煤矿工人为了争取自己的权益和美国的资本家进行了大规模的冲突。工会等组织的建立在这一时期起到了维护工人阶级利益的重要作用。后来这一传统一直持续到现在,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工会在代表工人阶级和企业主聊涨工资的时候,企业主因为这种新的全球化多出了很多选择,他开始不怕工会,更不怕工人罢工了。比如你要涨工资,不涨你就要罢工。那企业主并不会被逼入两难的境地,他直接说你要不干,我把厂子搬到中国墨西哥搬到东南亚甚至非洲,那美国工人阶级的罢工,从根本层面就失效了。于是在这种博弈里,美国这种发达国家的工人阶级要么妥协,要么就一点一点的空心化,阶级从中产阶级滑落到底层,原来争取的权利也随着竞争的全球化内卷里,消失不见了。
但这种岗位的消失是否对经济有损呢?对一部分人比如蓝领,或许是收入不再增长,或许是整个城市如底特律这样大片的街区被废弃,因为工作都转移走了。但同时,跨国公司在这种转移里同样获得了大量的好处,带来的是东西海岸下新中产阶级的崛起。这种中产基本上是产业链上游的工业企业和虚拟的互联网产业,要求的素质需要全世界的人才来满足,习惯了老实工作的美利坚高中毕业打工人,在这时就跟不上需求了。
那么这种全球化带来的新中产自然就带有一种国际主义色彩,所以东西两岸的高端岗位自然就走向了多元主义的价值观。而被抛在后面的中部地区呢,因为经济造成的失落感自然就怀念起前全球化时代,也就越发保守。比如最近很出名的否了登子哥的基建法案的Joe Manchin就是老一代民主党人,从工人阶级的代表左翼,却最终一步步走向了保守。
这种矛盾的集中爆发,就是川皇当选。他不仅要反全球化,也反对这种新中产带来的多元价值观。但这种新中产本身的高素质其实是想当理性的,本质上他们从不认为自己是极左,也对共产主义不感兴趣。他们只是中间偏左然后提供了一种新的美国前进的方向。所以他们其实是非常支持科学的,也非常渴望通过科学来团结美国。但问题在于,被抛弃了的人,即使分配做的再好,纽约州贡献了转移支付的很大一部分给这种红州,相对失落感和停滞的社会对这种施舍是很容易从厌恶转变为仇恨的。即使他们知道没有转移支付他们甚至会过的更难受,但这种接受的施舍会被当成侮辱是很容易的。
最后回到don't look up这部电影上,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西部的美国工人累死累活拿着和父亲母亲年代同样水平的工资回家打开网飞想刺激点多巴胺分泌时,看到了什么呢?很简单,他看到的是北京的爷就是爷。他看到的是臭外地来北京要饭来了。他看到的是中产阶级从根本层面对他的侮辱。你说说,他能不两极分化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东方亮 发表于 2022-1-10 18:16:17 | 只看该作者
 
这片子其实拍早了点,要是结尾处总统一行人逃到外星球之后敲700下钟然后钟声引来外星生物将他们团灭,这么拍那口碑才更两极分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苏格兰小情调H 发表于 2022-1-10 18:17:00 | 只看该作者
 
给整破防了呗,

 第1张图片
你当着李公公骂“又是一个死太监”,牠能不急吗?
这年头的影视业,不是剧组让观众破防,就是观众让剧组破防……
这个导演啊,还是太温良恭俭让了,学一学我国那些烂剧组嘛,
我要是导演,就发推特,表示美国观众打差评这个行为,他属于是“山猪吃不了细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补天 发表于 2022-1-10 18:17:20 | 只看该作者
 
戏剧性矛盾不够激烈。
几个主角反倒是用来衬托其他角色的,看完后记不住他们的角色特征。不知道的还以为盗梦空间或者龙纹身的某个桥段。
其实,个人觉得讽刺最大的应该是那个金主,头号玩家的游戏创始人,这是嘲讽元宇宙能科学算命,但无鸟用的意思,艹,这样看来哈里谢顿和基地是不是也被嘲讽了?
还有一个,是那位黑人主持人,说真的他不仅长得周正,发型、眼镜、衣着、手势以及台风很不错,拿着一杯咖啡,加上不错腔调和口音,估计现实中真的是主持人。完全盖过了旁边的白人老女人。
剩下一个是地狱男爵,最真实的群众之一,本将肉身向彗星,奈何金主照沟渠,自己成为弃子,典型的反英雄式英雄。最后,代表普通人的倔强,将子弹射向飞来的彗星。
所以,这么看来奈飞是借演员的经典形象,故意给观众制造串台的效果,即是嘲讽剧情相关人,也是嘲讽创造这些角色的同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_OhK 发表于 2022-1-10 18:18:09 | 只看该作者
 
有人想要回到旧时光,回到民智没有被蒙蔽、政治不是作秀、企业不敢恣意妄为的黄金时代。
如果我是美国人,我会很高兴看到这部电影的上映,一个明着讽刺共和党,实际讽刺两党的剧本,说明美国还是有明白人的。
但我是个中国人,我以旁观者的视角认为这就是痴人说梦。给美国人带来一美元炸鸡、世界顶尖科技的不是开明的政治和社会,而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对外剥削成就了美国,对内不也一样酝酿出个人利益至上的坏果。现在想让它收敛自己的天性,有那么容易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小天真 发表于 2022-1-10 18:18:59 | 只看该作者
 
这片子如果引进国内的话,肯定票房高。不过就是要么打马赛克,要么给演员穿上内衣。特别是最后一堆裸男裸女穿上背心裤衩也可以,不影响剧情。
还有一个中间露点镜头,剪掉就可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杜文哲dwz 发表于 2022-1-10 18:19:12 | 只看该作者
 
话说这些年大家对国内文艺界(如果还有这个阶层)都非常失望,其实我一直对西方文艺界也非常失望。好莱坞电影现在只有超级英雄和黑美人鱼,流媒体虽然偶尔也有纸牌屋这样好剧,但是更叫好叫座的明显是权游鱿游这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那些波澜壮阔,激动人心,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好片再也没有了。在我个人观念里,一部影视剧要成为好片,首先它必须是现实主义题材的,立足现实,反映现实,让人们痛,让人们思考,让人们愤怒。尤其是疫情以来,两年了,西方社会越来越沦陷,分裂,真相不再重要,政治站队决定一切。除了那些在媒体上每天耳熟能详的政客,几乎看不到文艺工作者的表态——这种表态不仅仅是推特上骂几句懂王,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作品,演员只有作品可以流芳千古。
在《不要抬头》之前,我没有看到一部这样的作品(如有欢迎指正)。
《不要抬头》据说立项时疫情还没开始。疫情开始后魔幻的现实令主创团队随时不停的修改剧本。影帝影后们可能只是为了片酬(听说男女主实际片酬超1亿USD),可能只是觉得题材新颖,可能并没有什么批判现实的主观意图。但是不管什么动机,这个片子拍出来,我觉得作为西方社会的最后一点良心还没死绝。他们知道他们的社会有病,虽然他们也无能为力,甚至他们每个人都参与了推波助澜。
我一直觉得动机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嘿,让我告诉你,这个国家就是一泡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雅居乐小业主 发表于 2022-1-10 18:19:38 | 只看该作者
 
《不要抬头》在面对灭亡时也分成不要抬头派和抬头派,所以对这部电影两极分化不是很正常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4 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