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浅谈扑朔迷离的日本上古史(6)

[复制链接]
36487 0
1824815159 发表于 2022-1-11 23:03:59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文先来介绍一下,从大陆移民日本列岛的一些路线。
       绳文时代就已经有很多从大陆迁往日本列岛的移民,绳文时代中期的一次移民可能是弥生时代以前较大的一次。这次移民的情况较为复杂,本文先略过。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不少难民为了躲避战乱而迁往其他地方,其中就有迁到朝鲜半岛,然后再到达日本列岛的。燕昭王的东征,正好日本进入弥生时代。而从公元前128年到公元前126年,汉武帝就曾试图开辟一条通往日本列岛的路线,从辽东郡绕到白头山南,到达咸兴市后进入日本海,然后再从朝鲜半岛的东海岸南下通往日本列岛。
       从中原地区的洛阳出发,先向北沿着太行山脉东麓,到达北京一带后,往东北方向走,从滦河峡谷到大凌河往下,便来到了辽河三角洲。从辽河三角洲的西端向北迂回,往北到达沈阳,南下则是辽阳,再往东南方向就可以进入朝鲜半岛,直达大同江畔的平壤。从平壤沿大同江而下,在载宁江处再往南,顺着瑞兴江向东,在车岭一带越过灭恶山脉,来到礼成江。沿礼成江而下,到达江华湾,这时已经能看到江华岛。从江华岛的东面进入汉江口,西边是首尔,东边是百济最初的王都广州城(韩国京畿道的广州市,不是中国的广州噢)。继续沿着汉江向南,便来到了忠州城。出忠州城,在鸟岭越过小白山脉,便来到闻庆城。从闻庆城沿洛东江而下,就可以看到“任那”“六伽耶”“驾洛”等国,河口处,则是名叫“金海”的地方,这个金海,就是《魏书·倭人传》里的邪韩国或弁辰狗邪国,也叫“金官驾洛国”。顺带提一下,弁辰安邪国是安罗(咸安),弁辰古资弥冻国应该是六伽耶之一的固城。金海的东面就是釜山,从釜山出海峡,就能看到对马岛。从对马经过壹岐,进入博多湾,出九州岛后,在濑户内海往东航行到达大阪湾。只靠船运就从平壤轻松到达大阪。即使相隔较远,有了这条水陆还是挺便捷的。从朝鲜半岛北部和东北一带而来的穢貊人,也是如此。
         除了和穢貊这支的紧密联系以外,古越人也是一支和弥生时代渡来人有着紧密联系的族群。前面的文章就有评论认为,古越人这支同样值得重点关注。上古的日本神话当中包含有南岛文明的特征。从基因研究分析,O1在日本人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仅为2.5%。可为什么这么小的比例对日本的影响也是值得关注的呢?其实,日本文化中所包含的古越人和南岛成分远不止O1这点比例。在上古时期,中国南方是有着不少O1人群的,但是后来O3的扩张,使得越地O1的比例下降,所以O3也应是古越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日本的一些受南岛影响的因素,可能是来自于几千年前山东河北一带的南岛文化人群,新石器时代环渤海一带的古人和日本以及朝鲜半岛有着较为深刻的联系。
        至于越人这一支的迁徙路线,直接渡海的其实也不多,有不少人依然还是和前面介绍的那批中原人的路线一样,要先到达朝鲜半岛。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打败了吴王夫差,然后一路北上,越人很可能先是到达山东半岛的南岸,在胶州湾利用胶莱河,坐船跨过山东半岛,到达渤海湾,这样也可以与山东的齐国、河北的燕国进行贸易。而从山东半岛北岸的登州出发,经过庙岛群岛,能到达旅顺口。从这里向东,进入大同江口抵达平壤。之后的路线就和上面差不多了。对于南方系的民族而言,这条路线还是不错的,山东半岛附近的寒暖流相遇,形成渔场,鱼类繁多。而越国后来被楚国所灭,越人不得不四处逃亡。在此之前,越人应该不可能没有到达过朝鲜半岛。利用从平壤到大阪的这条天然商业水路的渡来人,也许就包含不少的越人。
       公元1世纪末,班固的《汉书》中出现了“濊”或是“秽貊”,还有“辰国”,而“韩”这个种族名称在这个时代依然没有出现。倭人的出现可能比韩人还早。早在公元前,就已经有倭人的身影了。而《史记》作者司马迁的时代,还不知道“韩”的名称,到了《汉书》作者班固的时代,“韩”也没有作为一个固定的种族名称出现。“韩”的称呼第一次出现,是在公元44年。由于《后汉书》比《三国志》的成书年代还要晚,所以,有可能是《后汉书》的作者范晔从《魏书》或《三国志》的记载中,获得了公元3世纪时有关“韩”的资料。
《后汉书·光武帝纪》中的记载:“东夷韩国人率众诣乐浪内附”
《后汉书·东夷列传》中也有记载:“建武二十年,韩人廉斯人苏马諟为汉廉斯邑君,使属乐浪郡,四时朝谒”光武帝授予苏马諟的称号是“汉廉斯邑君”,并没有“韩”字,这点值得注意。
         汉四郡中除了乐浪郡以外的其余3郡都先后撤销,而经过了西汉末年的动乱,导致人口锐减。无法维持原来的郡县制度,这也波及到了朝鲜半岛。据《后汉书·光武帝纪》和《循吏列传》的记载,公元25年,乐浪太守刘宪被一个名为王调的人所杀,公元30年,光武帝又派遣乐浪太守王遵讨伐,王调被部下所杀。而这时候边郡的郡都尉被废止。驻扎在乐浪郡不而县、镇守临屯郡故地的东部都尉也遭到废止。驻扎在昭明县、负责镇守真番郡故地的南部都尉可能也同样遭到了废止,虽然没有相关记载。汉朝实力衰弱,无疑促进了“濊”的发展,七县濊族住民的酋长们获封县侯之位,同时也深刻影响了半岛南部的原住民。由于边防兵力大幅减弱,汉朝已经没有余力维持境外异族的治安。在这种情形下,汉光武帝采取了西汉惠帝时期辽东太守的做法,从异族酋长中选出一位友好之人,让他负责边境防卫,就像当年获封的朝鲜王卫满一样。于是,就出现了公元44年的“汉廉斯邑君”和公元57年的“汉委奴国王”,借由与汉朝皇帝缔结特约而取得了军事和经济上的特权,逐渐扩张势力。不过,倭的代表是与郡太守同等的国王,而韩的代表仅是与县令同等的邑君。韩、倭,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各自特色的种族。
          这个所谓的倭王,并不是由日本列岛原住民自发形成的名为“倭国”的国家组织的统治者,而是汉朝皇帝通过在乐浪郡从有贸易关系的倭人酋长中,挑选了博多港的酋长,授予“王”的称号。委托其保护中国商人,确保与倭人的贸易顺利进行。由汉朝皇帝指定的倭王,独占了汉朝贸易的认可权。当时倭人的“百余国”,并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有国境线领土的国家概念,而是由聚集在市场边上的居民们发展而成。古代汉语中的“国”同“郭”字,也就是城郭,围着城墙的城市。
          江户时代,在筑前国志贺岛发现“汉委奴国王”金印便是《后汉书·东夷传》中记载的“印绶”。然而,由于汉朝赐给周边国家或少数民族的金印中没有蛇钮图形,以至于有学者怀疑金印是江户时代的伪造品。不过这个疑问还是烟消云散了,随着云南省昆明盆地石寨山遗迹中出土了刻有“滇王之印”的蛇钮状金印,说明汉朝也是会赐蛇钮图形金印的,并不是伪造品。
          而后出现的倭国王帅升,一般认为“帅升”是他的名,不包含姓。但也有学者认为可能会是像中国人那样的姓……中国确实有不少姓“帅”的,但是在汉朝以前很少见,仅在五帝之一的颛顼时代出现过一个叫帅味的人。因此该学者吉田孝又怀疑“帅”是否是“师”的误写。唐代的《通典》和《汉苑》、宋代的《册府元龟》,都把倭国王写成了“师升”。而同时汉朝和三国时期记载的姓师的人还是挺多的。当然我们还是以“帅升”为准。之所以关注这个问题,是因为日本的姓氏制度应该要到5世纪才成形,而当时的倭人就拥有中国式的姓的话,背后的情况就很耐人寻味了。帅升可能会是拥有中国式姓的渡来人?当然,即使拥有中国式姓也不一定就是汉人,也有可能是自称拥有中国式姓的韩人,或者可能就是日本列岛的土著也自称拥有中国式姓,如果真这样的话,里面所包含的特殊意义就令人深思了。
         后来受黄巾之乱的影响,依靠中国皇帝权威而得势的“汉委奴国王”失去了权利的基础,而在之后,统属于邪马台国女王的伊都国国王,可能是汉委奴国王的后人。
         在公元238年之前,公孙氏和倭人之间就有过不少来往,如果有人编纂过公孙氏的历史的话,应该会记录到卑弥呼与公孙氏之间的交流,可惜的是没人给公孙氏修录正史,以至于没能记录下来,直到238年公孙氏被灭,才有了亲魏倭王卑弥呼的记载。《魏书·韩传》中有记载,公孙康在朝鲜半岛,甚至在日本列岛都有过收纳逃亡的移民。“倭韩遂属带方”,倭被纳入带方郡的管辖,公孙康明显与倭人诸国有往来,卑弥呼应该派过使者向带方郡朝贡,详细报告了邪马台国成为盟主统一倭国的事。而且带方郡承认卑弥呼的王号。
         《三国志》作者陈寿是从不同的资料中截取部分内容,拼凑在一起的。当时的魏国官吏受政府之命,两次前往倭国进行考察,陈寿使用的正是这两份资料,一份是240年的梯儁,另一份是247年的张政。梯儁是带方太守弓遵的手下,张政是带方太守王颀的手下。值得注意的是,双方所属的派系不同,张政是不会参考梯儁的资料的,所以两份资料有不少区别。而陈寿则是把两份资料合在一起,写出的《魏书·倭人传》。这两份资料的区别可以从记载的倭人三十余国中看出,最初记载的对马国、一支国、末卢国、伊都国、奴国、不弥国、投马国、邪马台国等8国,记载内容较为详细,各自的方向、距离,长官副官称号都有提及。这些应该是240年由带方郡派遣的魏国官吏的报告书。而邪马台之后的,从斯马国到狗奴国等22国,只列了名称和顺序,并没有像前面8国那样记载详细。可见参考的史料性质和前面不同,这应该是247年记载的。
          邪马台时期的王权与祭祀密切相关,一般由男子负责政事,同族未婚女子负责祭祀。例如,山背国(京都府)的鸭县主和斋祝子,鸭县主为古代京都盆地一带的首领,之后的天皇和伊势斋宫应该是由他们演变而来。一旦发生内乱,难以拥立男子为王,就会选择拥护主持祭祀的女子为王。
          前面讨论了一下帅升,现在来讨论一下都市牛利,也就是卑弥呼遣使中的都市牛利。和另一人难升米不同之处在于,在魏国皇帝给卑弥呼的那封诏书中,难升米每次出现写的都是“难升米”,而都市牛利只有第一次出现时写全了4个字,后面出现就只写“牛利”两个字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呢?这种情况一般会让人想到,可能“都市”是姓,“牛利”是名。正史列传中一般人物第一次出现就写全名,后面就只写名不写姓。比如《魏书·倭人传》中的张政,第一次是以“张政”出现,后面就只出现“政”字。至于这个疑点,还是和帅升的情况一样,日本姓氏制度要到后面才有,3世纪时的倭人有没有可能自称继承中国式的姓?可是,并没有听说过有姓“都市”的,只听说过有姓“都”的啊。那么,另一种可能是官名。中国很早就有“都”字开头的官名(“都”为主管、统率之意),像都水、都督、都讲、都官、都护、都侯、都司空……当然,还有都市。印章《十钟山房印举》上就刻有“都市”字样,表明是负责管理市场的官名。就像难升米的官名是大夫一样,都市牛利的“都市”有可能也是类似中国式的称呼,代表的是倭国的一个官名。
“国有市,交易有无,使大倭监之”
         这里监察各国市场的大倭应该就是后面诏书中出现的“都市”。而在中国,“都市”原本不过是地方州县的下级官吏,也叫“监市”。一般指的是某一市场的监察官,不完全等同于监察各国市场的官职。当时的倭国王权,非常重视市场交易。主要交易品为朝鲜半岛的铁。如《魏书·韩传》中的“国出铁,韩、濊、倭皆从取之”。如果都市牛利是监察各国市场的都市的话,这似乎能为解答3世纪时期的倭王权的特点增添一些新的线索。
         第(1)篇里有提到,《三国志》记载的“里”是被夸大了的,之所以距离被夸大,主要是因为魏国为了牵制吴国,刻意将倭国打造成和西域的贵霜帝国一样的大国,以及为了突出司马氏的功绩。不过,本文将对里长再进行一番解读。跟据记载,一一来看,
1、从带方郡到狗邪韩国,七千馀里
带方郡位于现在的朝鲜黄海北道凤山郡石城里,狗邪韩国在金海市附近,从沙里院市(旧凤山郡治所)到釜山为482.733千米,除以7000,得出1里小于68.96米。
2、“始渡一海,千馀里至对马国”,釜山到对马岛的严原港为110.546千米,除以1000,得出1里小于110.5米。
3、通过“所居绝岛,方可四百馀里”的描写,取对马岛南北21.43千米的距离,除以400,得出1里小于53.58米。
4、南渡海千馀里至一大国,严原港到壹岐岛上的壹岐城为59.78千米,除以1000,得出1里小于59.78米。
5、壹岐岛方可三百里,取壹岐岛的东西15.84千米的距离,除以300,得出1里约为52.8米。
6、再到末卢国,千馀里,从壹岐城到博多湾为65.99千米,除以1000,得出1里小于65.99米。
7、从带方郡到女王国万二千馀里,沙里院到大阪的距离为972.668千米,除以12000,得出,1里小于81.06米。
         通过这几段距离的测量与计算,1里的长度大约在52.8米到110.5米之间。这和第(1)篇中提到的1里为300步,而且还是左右脚各走一下的复步,完全不一样,因为那种里长,1里约等于400多米了,和这里的最多才110.5米相差太多。但是,我国古代的“里”,还有其他版本,例如,《周髀算经》中的1里约等于77米,《淮南子·天文训》中的1里约等于61米……呃,正好位于52.8米到110.5米之间,所以……《三国志》里用的是这种版本的?这种里长一般是用在天文测量方面,依据天文测量来进行对土地、海洋等距离的计算,但这种测量一般是从商周延续到汉代。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陈寿可能没有故意夸大距离?当然,要想让这种对距离的解读成立的话,就得支持畿内说了,因为上面第7条,选用的是带方郡到大阪一带的距离。
          而谈到邪马台国的位置,第(1)篇中基本介绍了各种说法,以及本人倾向于赞同畿内说。本文再介绍一种说法,该说法由日本学者大和岩雄提出,他的观点认为,《魏书·倭人传》中的“女王国”在九州,为卑弥呼的都邑所在,而邪马台国在畿内,为台与的都邑所在。大和岩雄认为,卑弥呼是为了使倭国与中国双方使节往来更便捷,而将都邑置于九州北部,然后台与将都邑迁往畿内。呃,这种说法比较小众啦。
         公元247年到266年之间,有没有倭人的动向呢?其实也是有的,《晋书·四夷列传》中记载道倭人“及文帝(司马昭)作相,又数至”,说明邪马台国的女王与司马家关系密切,一直保持往来。
         公元271年,西晋任命在征服蜀地立下战功的卫瓘派驻幽州。在幽州就任后,就和东夷诸国保持了活络外交,东夷诸国的朝贡使节团几乎每年都会到洛阳访问晋朝。节选《晋书·帝纪》中的相关记载:
咸宁二年(276年)二月,东夷八国归化。七月,东夷十七国内附。
咸宁三年(277年)是岁,西北杂虏及鲜卑、匈奴、五奚蛮夷、东夷三国前后十余辈,各率种人部落内附。
咸宁四年(278年)三月,东夷六国来献。是岁,东夷九国内附。
太康元年(280年)六月甲申,东夷十国归化。七月,东夷二十国朝献。
太康二年(281年)三月,东夷五国朝献。六月,东夷五国内附。
太康三年(282年)九月,东夷二十九国归化,献其方物。
太康七年(286年)八月,东夷二十一国内附。是岁,扶南等二十一国、马韩等十一国遣使来献。
太康八年(287年)八月,东夷二国内附。
太康九年(288年)九月,东夷七国诣校尉内附。
太康十年(289年)五月,东夷十一国内附。是岁,东夷绝远三十余国、西南夷二十余国来献。
太熙元年(290年)二月辛丑,东夷七国朝贡。
永平元年(291年)是岁,东夷十七国、南夷二十四部并诣校尉内附。
         看到这么多东夷诸国的记载,想必大家会猜测这里面有没有包含倭国吧!毕竟公元266年后,一直到公元413年中国的史书中才再次出现倭国的身影,中间长达147年!更是有“空白的4世纪”的说法。呃,从目前来看,对照一下《晋书·四夷列传》,可以得知,公元277年、278年包含马韩,280年、281年、286年包含马韩和辰韩,287年、289年、290年包含马韩……好吧,还是没有确认有倭国,但是公元276年、282年、288年、291年,却不知道包含哪些国家,或许倭国也算在东夷诸国里了吧。3世纪的时候倭国和西晋的最后一次交流,可能不是266年噢!
        箸墓古坟坐落在日本奈良盆地的东南部,《日本书纪》中崇神天皇十年记载箸墓为孝灵天皇皇女倭迹迹日百袭姬命所葬的“大市墓”。据考察,箸墓的葺石可能是采自近处的初濑川,墓室的石材属斑晶为橄榄石、辉石的玄武岩,推定是产自大阪府柏原市国分的芝山,这与《日本书记》中记载的从大坂山到墓的所在地,人民列长队用手传送石块以筑此墓的描述相符合。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也与考古相符合……
        古坟时代起始年代可能要往前推至3世纪中期了。我之前还倾向于认为古坟时代起始于4世纪初的,正好可以和朝鲜半岛南部百济的发展壮大以及任那地区的成立相关联。不过,古坟时代往前推,并不影响我之前所作的推论,前面有介绍过。随着古坟时代的起始点往前推,使得一种观点又开始引人注目了,由于卑弥呼死于247年左右,刚好位于3世纪中期,那么箸墓古坟所葬之人会不会是卑弥呼?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先来看看古坟的大小。后圆部直径约155米、前方部长约125米、全长约280米,是一座规模巨大的前方后圆坟。按照当时中国六尺为一步,一尺约24厘米来计算,“径百余步”约为150米,这就和箸墓古坟后圆部的直径略相等。那么会不会是先筑后圆部,然后再筑前方部呢?经过实地勘察,证实箸墓的坟丘最初就是按前方后圆坟的整体形状设计的,前方部与后圆部是同时筑成的。这样看来,卑弥呼的墓应该是一座圆坟,而不是前方后圆坟。而且箸墓坟丘积土量达30万立方米!这得动用大量人力劳动,至少要十几、二十年才能筑成。所以《日本书纪》里写道“昼为人所作,夜为神所作”,反映了工程之巨大。另外通过《魏书倭人传》来看,张政在邪马台国滞留未归,耳闻目睹了卑弥呼死亡、筑墓、埋葬之事,证实卑弥呼从死亡到埋葬也就一两年。说明相比箸墓,卑弥呼墓规格不高,墓的构造简单。再加上当时的时局动乱,国人在这种情况下为卑弥呼筑造箸墓古坟这样的大型前方后圆坟,实在难以想象。看来,从各方面来看,箸墓古坟应该不会是卑弥呼墓,倒有可能是台与墓。
        以台与的年龄计算,假如台与死于3世纪末,而箸墓古坟所葬之人若为台与的话,推断箸墓的筑造年代为3世纪末。由于卑弥呼死于邪马台国和狗奴国战争时期,可以推想,台与继位后,继续和狗奴国交战。而从考古来看,倭国境域向东扩展,促进东国成立,以及前面的文章中推出邪马台国在畿内,狗奴国并不在邪马台国的南边的论点来看,狗奴国有可能应该在伊势湾以东的爱知、静冈、长野、山梨一带。有观点就认为狗奴国在静冈县袋井市一带,古为远江国山名郡久努乡,久努的发音和狗奴国的音译相近,其国造家乃是物部氏的支系,这也符合女王卑弥呼境界之所尽的描写。如果狗奴国真的在静冈一带的东国,再结合考古,邪马台国向东国扩展,那么台与作为新的强大倭国的女王,死后葬在规模宏大的箸墓古坟,还是挺合乎情理的。
       箸墓古坟前方部坟丘边缘处和周围壕沟底部的土砂中出土的土器,属布留O式土器,以奈良县天理市布留遗址的出土例为标示,年代在3世纪后半段。3世纪80年代估计是布留O式土器最盛行的时期。从考古器物的型式判断,箸墓古坟所葬之人为台与的可能性最大。而从《记纪》的描述来看,倭迹迹日百袭姬命属于“巫女”性质,这是卑弥呼和台与的共有特点。狗奴国的领地应该是在台与为倭王的时期纳入倭国版图的。还有更重要的信息,据《梁书·东夷传》和《北史·倭国传》记载,台与死后,倭国就改以男子为王。这个男王,可能就是崇神天皇。
       3世纪末的日本史也是很精彩的嘛,从卫瓘时期的东夷诸国来访,让人充满期待倭国是否也在其中,是否266年之后依然有倭国的身影,以及谈到箸墓古坟很可能是台与墓,都说明3世纪末倭国的历史同样引人注目。当然,更精彩的4世纪还有很多的谜团值得推敲。
       欢迎各位读者的观看,文中若有错误,欢迎指出。


参考文献:
史书        《日本书纪》                    作者:舍人亲王等人
史书        《古事记》                        作者:太安万侣、稗田阿礼
史书        《三国史记》                    作者:金富轼
史书        《三国志》                         作者:陈寿
书籍        《日本史的诞生》              作者:冈田英弘
书籍        《日本的诞生》                  作者:吉田孝
论文        《论日本巨大古坟箸墓所葬何人的问题——是卑弥呼抑或是台与》    作者:王仲殊
论文        《解读<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倭人>记载的里长》

浅谈扑朔迷离的日本上古史(6) 第1张图片


上一篇:日本长寿是公知编造出来的吗?
下一篇:日本威士忌之父“阿政”的传奇一生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4-20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