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教育] 既然难成“名校”,普通学校何不放手试试真正的教育?

[复制链接]
74519 0
11020300 发表于 2022-5-14 18:00:25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既然难成“名校”,普通学校何不放手试试真正的教育? 第1张图片
一中学的学生们正在上课。 (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图)
“我们学校的定位只是为了让本地想上高中的孩子有高中上,所以我们只要培养好学生的各项习惯和基本素质,让学生成为合格的高中生就行了,考清华北大的任务就交给那些重点高中了……”
这是我一位很要好的大学同学,一位普通高中的校长,很谦虚地和我调侃的话。但他的话却一下子击中了我,联想到他们学校目前良好发展的状态,突然有了一种很强烈的想法:或许正是因为他做校长的有这样一种淡泊的情怀和务实的思想,这样的学校才得以从容地立德树人,这所学校的学生才有可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样的普通学校才更有机会接近真正的教育
由这样的想法,我马上就想起了我熟悉的另一位校长的学校。
在一个县级市里,总共有五所普通高中,本来这所学校排第二位,但因为不在市区在乡镇,逐渐失去了区位优势,并且因为县一中的快速扩张和集团办学,其它县城学校也日渐没落,这所学校生源的录取分数更是越来越低。
这位校长上任后,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带领全校教职工要发奋重振雄风再造辉煌,学校的管理几乎达到了教职工忘我敬业的美好状态;课堂教学也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学生自学高效模式,受到专家的交口称赞;学生自主管理的德育模式也取得了明显效果,学校精神面貌和综合发展生机勃勃。
我曾经和当地负责业务的副局长讨论,内行都知道这所学校的管理和教学都远远高于一中,但就是因为社会上只看高考升学总量和名牌人数,不考虑生源底子和增值效应,这所学校一直没法招到更好的生源,也就无法取得醒目的高考成绩。
最后这位校长也想明白了,没办法改变人们认识上的偏见和社会的巨大惯性,就立足现实,让招来的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培养落地式人才吧!所以,他语重心长地和老师们说,我们可能培养不出名牌大学生,但我们一定要善待我们的学生,他们可能就是建设家乡的主力,是蓝领工人或“大国工匠”,也一样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样一想,很多我熟悉的普通学校的状态一幕幕闪现在眼前。虽然不是全部普通学校都做得好,但有教育情怀和理想的普通学校的校长们似乎更有作为一些。
他们根据自己学校薄弱的硬件和师资因地制宜进行教育教学,虽然他们的升学率肯定比不过那些世俗或传统意义上的所谓名校,但他们也没有了那么沉重的升学压力和包袱,也就没有必要被高考绑架一味搞功利的“应试教育”,反而能够按照教育规律,从容地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抓习惯,抓德育,抓体育,抓教育科研,抓教育改革,抓每一个学生……
就像我同学说的,就抓好各项习惯和基本素质,其实就是真正的教育;因为不用过度顾忌学生学习成绩,就可以充分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就是很好的教育;因为不用一味拿成绩看学生,就能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能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做最好的自己,就避免了因为用一把分数的尺子量学生的偏差,就避免了很多应试教育造成的畸形和悲剧,就是真正的教育……
有的还背水一战按照教育教学规律进行改革尝试,一不小心绝地反击创造了奇迹,探索出了成功的教育教学新路。比如当年江苏的洋思中学、山东的杜郎口中学等等。更多的学校根据实际,发挥特长,抓住某一项重点,办出了自己的特色,打出了自己的品牌,成为当地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资源。
再来看那些所谓名校,可能因为顾忌学校的名声,顾忌升学率,即便知道发展学生自学能力更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也不敢让老师不讲;即便知道丰富多彩的活动更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不敢耽误所谓学习时间;还可能因为一直固守所谓的成功经验,死死地抓住老本,不敢放开手大胆改革,不敢让学生去搞实验,去参加社会实践,当所谓的“小白鼠”,也就一直在所谓的成功经验里低水平循环……
当然,一些做得好的名校也一直在追求真正的教育。比如,北京十一学校,就一直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探索了选课走班这样最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育教学模式。我想表达的是,在当下我们一般学校还达不到十一学校那样的硬件师资管理等条件的情况下,我们绝大多数的普通学校,没有所谓名校(或重点学校)的名利包袱,更有条件甩开膀子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立足中国大地,积极探索真正的教育。
那么,在所有人都认识到应试教育弊端,在国家出台那么多教育改革政策,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后,不得简单以分数和教育教学成绩评价学校和老师,不得宣传所谓高考成绩和状元的教育的新时代,比名校多很多倍的普通学校,为什么不抓住机遇放手一搏,搞真正的教育试一试呢?万一成功了呢?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集团附校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栏目期待您的来稿。投稿邮箱:nfzmreaders@163.com)
原绿色


上一篇:弄不清教育该去的方向,还谈什么教育?
下一篇:评价改革助力教育现代化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4-18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