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1988年朱镕基任上海市市长第一天:赶往财政局,对完账后 ...

[复制链接]
65025 20
芯tm疼 发表于 2022-9-6 16:14:20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92年10月19日,朱镕基在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上连跳几级,由中央候补委员跃升为政治局常委,成为排在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之后的“第五号人物”。 当然,对于朱镕基进入政治局常委,党内外是有一些不同意见和声音的。
邓小平爱才用才的态度十分坚决而明确。他意味深长地讲道:“我们党现在和将来都需要一批党性强、懂经济、思想开放、富于创新、任劳任怨的领导干部,这样的同志现在还不多,朱镕基就是这样一位同志。他从地方到中央作出了不少成绩,党和人民都见到的。一些同志应当把偏见收起来,一大批新的能献身于党的事业的好干部就在眼前。”
力排众议,唯才是用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邓小平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他为了改革开放事业能够顺利进行下去,也为了洗刷革命功勋的冤屈,不断地进行拨乱反正工作,帮着一大批有理想,有抱负的好同志恢复了名誉。而朱镕基,就是其中之一。

早年间,朱镕基始终反对“大鸣大放”,讲求实干精神,这一点与邓小平不谋而合。朱镕基也因为自己的理智,被打成了右派,不得已下放到了五七干校。邓小平一直觉得朱镕基是个可塑之才, 在那个大环境中还敢坚持自己的想法,能够逆流而上的确是个不可多得之才。
因此邓小平为了锻炼朱镕基特意将他放在了经济部门工作,从1979年到1986年底,朱镕基一直都在经济部门工作,先后担任过国家经委燃料动力局的处长和综合局的副局长,接着又成为了经委委员兼职技术改造局局长。

1988年朱镕基任上海市市长第一天:赶往财政局,对完账后 ... 第1张图片

彼时国家正值百废待兴之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刚刚开始运行,各种各样的问题也逐步凸显出来。作为实干家的朱镕基,兢兢业业总是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党和国家交代下的每个任务。
当时邓小平设立了几个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国家给予了它们诸多的优惠政策和帮扶性福利,这些地方在短时间内实行了迅速崛起。
曾经的国际都市上海,在它们面前显得就有些黯淡无光,这也始终是邓小平的一块心病。他常常对身边人说:“上海的发展不仅关乎这一个直辖市的命运,更关系到整个长江三角洲的前途。

1988年朱镕基任上海市市长第一天:赶往财政局,对完账后 ... 第2张图片

为了解决上海这块心病,邓小平于1987年指派朱镕基前往沪上主持工作。临行前他特地见了朱镕基一面,依依不舍地嘱咐他:“上海,就托付给你了”。朱镕基也拍着胸脯表示自己一定不会让党和国家失望。

朱镕基,1988年,当选上海市市长前,会议发言,深得人心,掌声不断,重点: 1.如果我当选为市长,决心让下一届市政府,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廉洁的、高效率的政府,这是我的决心。首先,从小事情做起,一定要坚决地刹住吃喝风和受礼风。 2.(有些活动)市委书记或市长不出席,电视台就不去拍电视,无非把我们当广告、当宣传。以后敬请各界谅解、支持,特别是新闻界,会议重要的就尽量报道、拍电视,不要一定是市领导出场,这样就可以把政府效率提得更高一点。 3.好多事情,中央的条条是难以贯彻的,还得靠块块扩大自主权,市政府也是这样的,条条的事情难办,还是块块的效率较高。所以,各委办局要加强宏观管理、调节,然后监督,哪里出了毛病就去制止,我们应该转变这个职能。 4.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大家要求增加经费,我们暂时还不能承诺,因为困难很大,我现在许诺,等于说空话。我能保证什么呢?如果我们(财政任务)完成得好,首先增加教育经费;如果我们(财政任务)完成得不好,我们首先砍行政经费、基本建设经费,也绝不砍教育经费。
上任第1天他独自一人赶往财政局,迫切地想了解上海的经济情况。没想到看完账本后他脸色铁青,究竟是什么事情让他脸色变得难看?

1988年朱镕基任上海市市长第一天:赶往财政局,对完账后 ... 第3张图片

立志要为党和人民作贡献

朱镕基是一个身世坎坷的人,出生的时候起就没享受过父爱,母亲也在他9岁的时候也因病去世。
朱镕基幼年遭遇种种不幸,偏又出生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成长起来的他坚强又努力 ,在别人眼里他为人处世沉稳而且早熟。但是只有熟悉他的人才知道,他的性格倔强而且绝不轻易认输。

1988年朱镕基任上海市市长第一天:赶往财政局,对完账后 ... 第4张图片

少年时期的朱镕基聪明好学,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清华大学,主修电机专业。他又是一个爱国的热血青年,参加过学生运动,在1948年的时候,加入了中共地下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
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年,他有幸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是他革命工作的开始,他立志要为党和人民作贡献。

1951年朱镕基大学毕业开始参加工作,可是刚工作几年他就经历了人生当中的大起大落,他被派到了国家纪委的农场,这个丝毫不受重视的单位工作。他在那里种过地放过猪牛羊,还当过炊事员,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
工作虽然累他却从来不抱怨自己遭受了不公的待遇。他反而非常庆幸自己的这段工作经历,这让他体验到了劳动人民的不容易。

1988年朱镕基任上海市市长第一天:赶往财政局,对完账后 ... 第5张图片

朱镕基说,
1975年后,我回到了北京,当时我的关系还在国家计委,但被分配到石化部管道局电力通信工程公司工作。我就带了一支徒工队伍,从爬电线杆开始培训,一直到能安装22万伏的高压线和11万伏的变电站。这一段有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对我也是极大的教育,使我有一点基层工作的经验。
到1978年,马洪同志要我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担任研究室主任。不久,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纠正了错划我右派的问题,同时恢复了我的党籍,恢复了我的职务。这个时候是袁宝华同志担任国家经委副主任,康世恩同志担任主任,要我回国家经委,因为国家经委实际上是从国家计委分出去的。1982年新的国家经委成立后,我开始担任经委委员兼技术改造局局长,1983年担任经委副主任,1985年担任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任,一直到今年年初,就到上海来了。

1988年朱镕基任上海市市长第一天:赶往财政局,对完账后 ... 第6张图片

上任第1天便去财政厅“看账本”,发现上海财政情况不容乐观

当时的上海简直就是一个烂摊子,相比较于周边的苏州、温州等城市,上海不但又脏又乱,而且老百姓日子过得很苦。其他的城市都喜欢到上海来“挖人”,一份不错的收入,再加上20个大闸蟹,很多有手艺的人都愿意去工作。
因为这份收入等于上海人工资的三倍,这样的收入能让他们过上富裕的生活

1988年朱镕基任上海市市长第一天:赶往财政局,对完账后 ... 第7张图片

上海与其他城市的差距不仅仅在这里,其他城市在改革开放的局势下,已经涌现出了很多的优秀企业家、万元户。反观上海很多曾经辉煌过的老品牌,都渐渐地落寞下去,很快就要被时代所淘汰。
比如说上海牌手表,永久牌自行车,大白兔奶糖,这些曾经供不应求的紧俏货如今成了滞销货,因为有了更时髦更便宜的温州货,上海货已经成为了又老又贵的代名词。
这就是曾经大上海所面临的尴尬境地,可是很多人对此却无能为力。
朱镕基总理向来以严厉闻名,不仅严于律己,也严于律人。尤其是从1987年由国家经委副主任调任上海担任一把手后,对下属管理得更加严格。

当时上海的一位中高级干部就曾回忆说,在朱镕基担任上海市市长期间,没被他训斥过的中层干部几乎没有几个。 其实这恰恰是朱镕基铁腕治理和法治治理相结合的一种手段,其初心还是为了打造一个廉洁高效的上海领导班子。 因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社会上‘吃喝风’、‘送礼风’盛行,不仅群众反映强烈,连朱镕基也看不下去了。 不过,朱镕基的铁腕吏治方式,让很多干部“脸红”,甚至下不来台。以至于就有人就问朱镕基,如此严厉地要求大家,有没有想过自己将来是怎么样的下场? 没想到朱镕基却淡定地说:我作为第一把手,如果不能严格地要求大家,我不来说话,谁来说话呢?我想应该提倡一种精神,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什么情面、关系也不要讲。我将来是什么下场,我从来就没有考虑过。

1988年朱镕基任上海市市长第一天:赶往财政局,对完账后 ... 第8张图片

1988年2月6日,朱镕基从北京赶到上海,当天下午他就单枪匹马的一个人去了财政局。对于朱镕基的到来,财政局局长颇显意外。他没想到和新市长的见面,竟是这样一种情况。
没有声势浩大的欢迎仪式,只有自己面对新市长的那种忐忑感。因为正在看上海的财政账本的朱镕基,他脸上的表情越来越凝重。坐在椅子上沉默了很久,朱镕基不说话局长也不敢问。
在了解了上海的财政状况之后,朱镕基才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上海作为一个有着1,200万人口的超级大城市,独自一人赶往财政局,跟局长对账。朱镕基越看越生气,让财政局长很是难堪。 “今年看样子还会降。”财政局长说道。朱镕基紧接着问道“你估计降到多少?”财政局局长支支吾吾的说道: “……差不多150亿元左右。”然后,朱镕基就面色铁青的坐在凳子上,一坐就是好几分钟。 这就是朱镕基刚接手的上海,财政收入年年降: 1985年:181亿元; 1986年:176亿元; 1987年:165亿元;
上海是我国的第一大城市,有着1200万人,朱镕基的压力可想而知。但是,朱镕基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到,反而是越战越勇。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浦东南路的修建就能看出朱镕基的雷厉风行。
朱镕基刚接手上海那会儿,浦东南路已经开修一年,可就是迟迟没有通车。对此,老百姓称“晴天是洋灰路,雨天是水泥路”。朱镕基直接找到了市政部门,火气特别大的问道: “你们市政局就会挖马路,把浦东像开拉链一样开膛破肚,你们把我的浦东拉开了,听说你们还想挖我的淮海路。” 他不容分说要在国庆节通车,市政局表示“试通车”。 “什么试通车?我不要这种虚的东西,我要实实在在的。你们这里的活没有干完,又去挖别处的。你们这里拿庆功奖,那里拿开工奖。如果你能在国庆前通车,工资晋升两级。如果你感到干不了,现在就可以引咎辞职。” 在朱镕基的亲自过问下,市政部门加班加点,次年国庆节前夕,浦东南路如期完工。
如果规定时间内还解决不了问题的话,那么相关负责人也不要来了,直接引咎辞职。

1988年朱镕基任上海市市长第一天:赶往财政局,对完账后 ... 第9张图片

会议当中每个局长都心惊胆战,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被“处理掉”。所以一刚结束局长们便纷纷夺门而出,争分夺秒地回到工作岗位上调兵遣将。希望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手里的任务,因为这个新上任的市长可不是一个好对付的人。
干部们的工作态度转变了,上海的各个角落也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新变化。

1988年朱镕基任上海市市长第一天:赶往财政局,对完账后 ... 第10张图片

几年时间上海翻身成“宝地”,朱镕基觉得:发展经济最关键

如何才能让上海彻底翻身?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基础建设和招商引资。于是地铁1号线的建设成为了关键性的项目,朱镕基决定亲力亲为地去和外商谈判。

当时只有英法德三个国家同时竞争,如何在谈判中能够为上海谋求最大的利益,这就是朱镕基最终的目的。事实证明朱镕基是一个谈判高手,特别是在和联邦德国经济合作部国务秘书冷格尔的会谈当中,他表现出了非凡的实力。

1988年朱镕基任上海市市长第一天:赶往财政局,对完账后 ... 第11张图片

谈判结束后地铁1号线项目,德国不但在原基础上增加了2亿马克的投资,而且不需要附带任何的优惠条件。朱镕基又借口英国曾经提出过可以为上海免费提供培训服务,又从德国那里争取到了2,000万美元的馈赠。
朱镕基狠推上海金融中心:“不会理财,市长没法当”
朱镕基搞了一年,他感觉到光靠财政还是不行,越来越意识到金融的重要性。因为他作为上海市长,差不多每天都碰到金融的问题。
特别是1989年1月,罗时林(时任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来找朱镕基,当时年初农村要分配,需要10亿元,但是他那里没钱,头寸都没有,没法分配,紧张得很。但是朱镕基手头也没有钱,最后他们一合计,只好东拼西凑。
于是,朱镕基和江泽民同志两个人给姚依林同志打电话,把钞票厂5亿元的头寸先调出来急用;另外,又让彩电、冰箱下乡,一下子差不多抛出了4、5亿元的物质,收来了的资金就用来转帐。这样借了5亿元头寸,5亿元转账,才把10亿元的农村分配问题解决了。
这个事情让朱镕基感触非常深,所以,他认定金融的问题非常重要,对企业、对政府,对上海、对全国都是如此。

1988年朱镕基任上海市市长第一天:赶往财政局,对完账后 ... 第12张图片

在当年10月14日,就先开了一个上海金融国际研讨会,12月2日,又开了上海市金融工作座谈会。
前前后后,朱镕基还在各种场合听取了一些海外人士关于上海金融建设的意见,比如香港日本劝业角丸证券(亚洲)有限公司总经理,他曾经到上海来过好几次,他就对朱镕基说:上海要恢复原来金融中心的地位。美国国际极端(AIG)董事长格林伯格也跟朱镕基建议说:上海如何发展?战略思想就是要搞金融中心。
格林伯格建议上海宣布可以设外资银行。当时,朱镕基担心国有银行竞争不过外资银行,怕他们把生意都抢走。因为外资银行当时的竞争力相当强,因为财力雄厚,所以手段很多。比如,当时中国银行晚上加班费才7毛6分,后来又提到3块7毛6分,但是外资银行给10块。从这个角度来说,大量人才就会积聚到外资银行那。
格林伯格为了打消他的顾虑,就说,中国可以立法,可以设保护条款,这样就可以把外资银行约束、控制住。这就是向全世界发出一个信号:上海要开放,举起开放的大旗,可以激发和鼓动外国资本到上海来投资的信心。
于是,朱镕基就跟经叔平(时任中国国际经济咨询公司董事长)商量,后者跟张晓彬(时任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总经理)正在搞证券交易研究,当时的方案是设在北京。他们俩听到朱镕基的意见,就把兴趣转移到上海来。张晓斌给朱镕基写了一封信,说可以把证券交易中心、股票市场拿到上海来。
随后,朱镕基又和刘鸿儒(时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商量,后者对上海非常支持,表示愿意亲自到上海来推动这个事情的发展,他提出“深化改革,发展上海的金融事业,把上海的金融搞活”。
在朱镕基的方案里,搞活上海金融就要解决两个现实的问题,一是设立外资银行。当时有很多外国银行行长来找朱镕基,专程来见一面就是为了讲一句话:希望在上海建立分行。当时,甚至有13家外资银行,但是上海只有4家,哪怕再多一家,也会影响很大。后来,国务院也批了在1989年底以前开设几家外资银行。另外一个问题是设立证券交易所,他说发行证券宁肯慢一点,但要稳一点。搞乱了,出了大一点的问题,就搞臭了。同时,他也在积极争取中央支持,那时候搞证券市场是有风险的,也有一些争议的。最后,在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
这些当年看起来勉为其难的举措,为上海十多年后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奠定坚实基础,影响深远。



上海高速发展的时代开始了,这些都是在朱镕基“斤斤计较”的谈判中实现的。
朱镕基是一个高瞻远瞩的人,二十几年前他就提出过要在上海建迪斯尼乐园。可是当时很多人对这样的想法有一定的疑虑,觉得这件事情是不可能实现的。不过能否实现其实都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只要改变上海交通困难、污染严重等事情,他的设想就可以实现。
在1990年的时候,朱镕基最终确定了开发浦东的具体步骤。这第1步就是将浦东建设好,规划小区建设好相应的配套设施,然后引导着市民逐渐向浦东迁移。除此之外朱镕基还提到了关于浦东建设的具体方法,靠近沿海建设浦东段外环线,再修建一条通往浦东机场的主干道。
黄浦江的东岸还要修一条林荫大道,最后就是浦东新区最北端要修建的迪斯尼乐园。在朱镕基的心目当中,几年后的上海将是国际上的一流城市。

1988年朱镕基任上海市市长第一天:赶往财政局,对完账后 ... 第13张图片

任职期间接受邓小平考察,被点评:只能当一把手

除了身为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关心上海建设之外,远在北京的邓小平同样也在关心着上海的发展。1990年1月20日邓小平决定去上海考察,得到消息之后朱镕基前来给邓小平拜年。两个人的谈话句句不离上海的建设,特别是浦东新区的开发。
上海不论是在经济方面还是地理位置都是我国标志性的城市,朱镕基这次和邓小平同志汇报的主要内容就是对于上海浦东的开发问题。 二人在宾馆中促膝长谈,对于浦东开发已经初步定下的方案。在邓小平同志眼里上海就像一块还曾经经历打磨的玉石,一旦开发成功将会带给大家难以想象的惊喜。 哪怕小平同志已经退居二线,却也依旧对上海的发展问题心心念念,也正是因为他的努力才有了今天飞速发展的“魔都”上海。 中共中央经过严谨的实地考察,国务院总理在4月18号宣布了党中央已经决定开发浦东的消息,与此同时浦东正式更名为浦东新区。上海市民们心中都热血沸腾,改革计划进行得如火如荼。 1991年邓小平同志在春节期间和朱镕基就上海改革问题再次进行了深刻的方案探讨。 在谈话期间更是多次感叹浦东新区的潜力无限,并且建议上海市委领导参考借鉴广东发展的过程,坚信浦东新区终会青出于蓝。根据现在的上海来看,我们不得不赞叹邓小平同志眼光长远,发现了浦东新区的能力所在。

邓小平同志曾经不止一次在大众面前表示上海开发晚了都是他的失误,并且为之深感可惜,而朱镕基在和邓小平同志就浦东开发问题汇报时更是在报告上几次犹豫,甚至说了“不敢报”。 在改革开放时期,因为一切决策都没有参照物,更没有历史可寻,所以地理文化、人口数量、经济发展都是需要深切思考的问题。
上海无论是地理环境和经济都非常具有潜力,邓小平同志又致力于上海的开发,在此之前更是做了各个方面的调查和研究。 虽然获得了党中央的认可和批准,但是因为有四个经济特区在前,国家定然会全力支持。等到轮到上海进行改革和开发的时候经济问题就成了一个非常难解决的“拦路虎”。 改革正是初期,一切的政策都刚稳定,经济更是作为支撑一个国家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这个时候经不起一丝一毫的撼动,所以在支援开发上海的过程中还是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也正是因为经济上的问题。
面对领导朱镕基此时紧张了起来,因为浦东新区的建设报告并不太理想,所以朱镕基一直以来都没敢向上报告。邓小平听说之后不以为然地鼓励他说:不用害怕,赶紧报给中央。

1988年朱镕基任上海市市长第一天:赶往财政局,对完账后 ... 第14张图片

从1990年到1991年,这两年间邓小平就4次视察上海,其实他也是在考察朱镕基。他觉得朱镕基是一个很有魄力的人,不但敢说敢干而且还懂经济。
当时的中国最缺的就是这样的人,于是邓小平成为了朱镕基人生当中的伯乐。当时他有心将朱镕基调进北京,但是他虽然赏识朱镕基,可是不见得别人喜欢朱镕基的性格。

1988年朱镕基任上海市市长第一天:赶往财政局,对完账后 ... 第15张图片

当时邓小平对朱镕基的评价就是:“有着很强的独立思考能力,敢于在关键时刻仗义执言。可就因为这一点他只适合当一把手,绝对不能屈居在别人手下。”
新中国成立不久,政策上的失误将会影响整个国家前进的轨迹,其他各国都在一旁虎视眈眈,我国一旦发展落后就相当给了别国可乘之机。 所以改革发展势在必行,但是在制定策略时却要谨慎小心,力求不出现任何错误,在确定设立四个经济特区一事就可以看出来为何开发上海一事要一拖再拖。 上海一直都占据着“地利”,在开发之前上海整个城市的GDP便居高不下,飞速发展的经济已经可见一斑了,而在1980年上海更是以311亿的数量远远超过第二名139亿的北京市。 光是这一断层式的数据就足以证明上海经济发展的迅速和强大,当时我国正需要的就是经济上的发展,所以开发上海不仅是势在必行,更是要万分谨慎。
但是当时的改革开放只是一个发现前行的策略,并未得到实践的数据,更不能将上海这座城市用来“做实验”,所以便将极具潜力的上海放在最后准备。 事实上证明了哪怕将上海的开发选择性的延后,在真正实施政策以后,上海也的确不负众望地做到了后来居上,丝毫都不逊色于任何一个经济特区。 这样的决定也算是稳中求胜,毕竟这是根据国情而顾全大局的考虑,并非不能理解,但是邓小平同志却坚决的认为上海开发晚了的一切责任都在他的身上。 因为他只考虑到了上海的地理位置和外资问题,而忽略了至关重要的“人的因素”,所以才导致了上海开发延缓。否则全国改革将会是另外一个局面,为了表示自己的过错,邓小平同志还坚持将这件事写进《邓选》。
在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之后,朱镕基迅速被提拔成为了政治局常委,此时的他已经是中央名副其实的“第5号人物”了。
尽管很多人对朱镕基还抱有非议,但事实证明邓小平看人的眼光的确很准。
1993年朱镕基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三个月后又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随后发生的一件事情,体现了朱镕基的果敢和睿智。经济发展的过快也会有副作用,当时的中国出现了经济投资膨胀、物价疯涨、炒股过热等不正常的经济现象,如果不及时遏制很可能会导致经济崩盘。
此时的朱镕基在众人的支持下迅速出手干预,加强了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从严治理那些“泡沫经济”。重点扶持交通、能源、农业等利民项目,很快中国的经济就实现了“软着陆”,避免了一场经济危机的发生。
这一场经济上的硬仗,不但让朱镕基在国内获得了众多好评,在国际上他也为自己迎来了较好的口碑。
朱镕基通过一系列艰苦努力取得的成绩,邓小平欣慰地说:“朱镕基在地方工作有突出表现,到中央工作后,思路广,敢挑担,敢碰硬,可以胜任。”评价他是一个“有观点,有主张,有干劲,有魄力又懂经济的难得的干才”。
1994年被称“改革年”。朱镕基开始了“改革新政”,但经济改革涉及到各个利益集团,改革的路是异常艰险的。 这是一场零和博弈,有人得到好处必定有人失去利益。这些政策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分税制的提出,它对后来的中国经济格局影响最大,同时,也最具有争议性。朱镕基不惧重重阻力,果断行事,“一个省一个省地去谈,商量,妥协”,将一揽子经济改革进行到底。

此次经济的宏观调控和改革新政的胜利,使朱镕基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在邓小平去世一年后,1998年3月,朱镕基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 于是我们记住了记者会上一句话:“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退休后低调生活,平时爱看新闻爱遛弯儿

2003年3月,朱镕基正式从国务院总理职位退休。退休后,朱镕基深居简出,异常低调,大多时间都闭门谢客在家读书,不再于公众场合露面。他最大的原则,就是不谈工作。他明确表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甚至还常以“一介草民”幽默自称。
离开中南海的朱镕基,并不固定在北京居住。他去过上海,去过湖南,也去过广东。但无论在北京,还是在外地,每当一些地方官员礼节性地来访时,快人快语的朱镕基总是开门见山先行表态:不谈工作!
他开始写书发表著作,很快成为了畅销书的作家。写书之后得到的稿费他全部都捐了出来,成立了助学基金会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学生,扶持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直以来他都在自己的母校清华大学里面挂职,成为了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的名义主席。虽然他没有豪言壮语,可是举手投足都是对祖国的爱。
几次露面引起轰动
2011年4月22日是清华大学的百年校庆,朱镕基来到了自己的母校,参加了这场热闹的校庆活动。得知他要来清华大学的师生们都很兴奋,明明只容得下300人的会议厅里,也足足的挤进了600人。很多人宁愿在那里站上三个小时,也要听一听这个老人给清华师生们的寄语。

1988年朱镕基任上海市市长第一天:赶往财政局,对完账后 ... 第16张图片

朱镕基是一个有魄力的领导人,是他让上海焕发了曾经的活力。朱镕基却说:自己只是在做分内的事情而已,换成其他人的话也一定会如此去做。


上一篇:花十几万就能移民西班牙!西班牙非盈利居留
下一篇:百福得携手Tim Hortons,打造多样化企业福利场景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0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毅児 发表于 2022-9-6 16:15:11 | 只看该作者
 
忘不了大学扩招公务员涨工资医疗收费,教育收费咋能忘呢一家子下岗工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rong4963 发表于 2022-9-6 16:15:54 | 只看该作者
 
为啥没有评论[生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五及剑圣 发表于 2022-9-6 16:16:48 | 只看该作者
 
[好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护三郎 发表于 2022-9-6 16:17:38 | 只看该作者
 
朱总理98年的香港金融保卫战,应该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作者怎么没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平少 发表于 2022-9-6 16:18:06 | 只看该作者
 
111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edfbdf 发表于 2022-9-6 16:18:56 | 只看该作者
 
棺材下岗[do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liu182187 发表于 2022-9-6 16:19:01 | 只看该作者
 
为啥没人评论,多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要做我自己 发表于 2022-9-6 16:19:06 | 只看该作者
 
继续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云飞的 发表于 2022-9-6 16:19:53 | 只看该作者
 
叹服朱总理,人民记住他,国家不忘他,子孙追忆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4-25 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