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波士顿咨询周源:越是经济不确定,越要谈碳中和

[复制链接]
29490 0
傷而不逝 发表于 2022-9-23 21:55:02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俄乌战争、中国缺电,我们还要谈碳中和吗,碳中和是一场骗局吗?”在9月22日举行的2022《财经》碳中和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碳排放排行榜发布会上,波士顿咨询(BCG)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周园抛出了这些疑问。
她的回答是,不仅要谈,而且更迫切了。
近年来全球发展充斥着不确定性,地缘冲突、供应链瓶颈、气候变化、通货膨胀、经济衰退。在普遍的下行压力中,各主要国家更迫切需要寻找发展动力。不同于“减碳会抑制经济增长”的传统观点,周园恰恰认为,低碳发展将是未来世界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在低碳发展中的角色举重若轻。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比31%。而中国的挑战也尤为艰巨,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人均GDP约1万美元,城镇化率仅约60%,服务业占比仅55%,固体燃料占比高于65%,这与大部分国家自然达峰时均有不小的差距。发达国家从达峰到中和往往需要40年-70年过渡期,而中国的目标是在30年内完成。
外部形势也格外具有挑战性。周园指出,欧洲2021年1月将对部分高碳排行业征收碳关税,2026年将扩展至全行业,这将直接导致中国企业出口欧洲要缴纳更高额的税收,如钢铁行业将多缴纳50%的税收。再往下看,碳关税政策将扼制中国低成本发展的优势,欧洲国家低碳发展的能力就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因此,“中国实现低碳发展不只是政治目标,更加是全球争夺话语权、争夺新的驱动力的核心竞争力。”周园强调。
波士顿咨询估算,为实现双碳目标,中国在2050年前至少将投入累计250万亿元,相关的绿色投资对GDP的贡献将达到2%-3%。这笔巨额投入又将催生出不可计数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新企业与新行业,“全球经济缺乏新动力的情况下,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最大的新动力。”她说。
双碳的重要意义不只在国家层面,它也与企业的创新发展息息相关。去年波士顿咨询在全球为各行各业共做了700多个减碳项目,今年已增长至1000多个。周园的感触是,企业需要摆脱双碳只是面子工程的误区,真正认知到双碳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意义,并且制定清晰、合理、科学的减碳路径。
一方面,减碳举措能降低企业成本、创造利润。周园指出,对大部分企业而言,范围1、2(由企业生产经营或购入所需电力、热力、制冷时产生的温室气体的直接或间接排放)的减碳成本是可承受的,初始减排会节约成本,更为后续减排带来资本。
波士顿咨询研究发现,食品、建筑、时尚、快消等行业减碳举措成本很低,可以直接实施。而对于运输业等减碳成本较高的行业,可以短期内推迟实施减碳,十年内很可能因为技术革新,减碳成本将大幅降低。
另一方面,双碳经济也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双碳并不只是减排,也有加法的部分。”周园认为,双碳发展中孕育着大量的新产品、新业务模式、新的增长可能性,企业需要思考,双碳能够带来的加法、甚至乘法效应是什么。
更关键的是,减碳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实际上反映的是企业的转型与革新。它要求企业有透明的数据、科学的管理办法、高效的组织架构,“这都是企业可以借助零碳转型去推动的变革。”周园说。
以下为周园演讲全文,未经本人审阅:
大家上午好!挺辛苦的,听了一上午,作为最后一位发言嘉宾,我尽量的简洁。
刚刚阿里巴巴讲的很具体,可能我要把大家带回大局的层面。我们现在在谈碳中和,刚才前面嘉宾也谈到,包括早上在休息室的时候也有人在谈,我们现在还要谈吗?中国缺电,俄乌战争打起来,德国又回去烧煤了,这是不是一场骗局?
我们来看一下,我们现在处的这个世界基本上大家是不是感觉最近这一年来全是坏消息?就各种各样的地缘政治的冲击、供应链的瓶颈、气候的灾难,包括通胀,包括利率上涨,包括对全球经济衰退的预期等等,我们现在确实是进入了不确定性的寒冬。
更重要的一点,不只是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发展最大的动力是缺少动力,我们在看到全球经济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总是有不同的动力出现,但是现在我们再看全球,其实看不到什么好的动力的驱动。
如果我们看各个主要国家的经济的发展,基本上都出现了显著的衰退的风险。美国、欧洲和日本,包括中国我们也是增长在放缓。所以我们的主要国家都在处于经济下行的压力和风险中,在不确定性中如何寻找新的动力,是各个国家非常重要的一环。
中国碳排占了整个全球的1/3,是全球最大的碳排国,这是我们中国做健碳一个极其重大的意义。但是我们也能清楚地意识到,中国做3060的承诺,其实是有巨大压力的。因为我们现在无论从人均GDP,我们是人均1万美金,刚刚过了1万美金的门槛,世界主要国家达到天然碳达峰的时候一般是2万美金,所以我们现在是别人的一半,我们有要在2030年达到碳达峰。
所以中国的经济结构,主要国家做碳达峰的时候是服务业占比为主,服务业占比是70%以上。中国作为全球的制造工厂,我们的制造业还是占主体,我们的服务业是55%,所以我们承担了大量的全球制造的这一条。
还有比较重要的一个是我们的能源结构,刚才前面也谈到了,我们是煤炭占比比较高的。那么在一般的全球其他的国家,在碳达峰的时候它的固态燃料占比是低于50%,我们是高于65%。
所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看,我们2030年碳达峰的承诺,其实是挑战非常大的。从2030到2060中国是30年,但是我们看主要国家是50到70年。所以从2030到2060,以中国这么大的体量,从达峰到中和,也是挑战极其巨大的承诺。
所以回到前面那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做双碳发展?其实除了刚才谈到的,中国做双碳发展对全球有重大的生态利益、有社会利益,其实我想聚焦谈一下中国双碳发展它的经济意义,尤其是它的核心竞争力。这个核心竞争力不只是针对中国,不只是国家层面,也包括企业层面,这是我们要去做双碳最大的一个意义所在。
去年我也在会议上谈到了,欧洲推出了碳关税,2023年1月份要开始实施的碳关税。碳关税的提出,是欧洲进行低碳发展的一个思路,它是要求2023年1月份是部分的高碳排产业,2026年全行业要碳关税。
那么在碳关税之后,中国整个的出口欧洲市场的税收要多缴,用钢铁行业来举例是多缴50%,企业的利润会被压缩40%。这意味着什么?我们在欧洲大概10几年前就跟很多客户做低碳发展,因为欧洲很多国家早就碳达峰了。
他们培养出来的低碳发展的能力,很可能会取代我们的低成本发展的能力,成为一个新的核心竞争力。而且不止于此,欧洲要求做碳关税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全球范围推行欧盟的碳排的披露标准、核查标准和定价标准。未来的世界是一个标准之争,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这是我跟前面第一位专家略有不同,我们不能在这个里面还追随在别人后面,中国做双碳的发展要有自己的标准,我们的标准要跟国际对轨,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条。所以这是欧洲欧盟发展低碳的一个思路,通过碳关税来征收。
美国刚刚通过了《通胀缩减法案》,这个法案的威力是非常巨大的。它有几条,它跟前面的《基建法案》组合在一起,基本上在未来的10年中,美国政府要投入将近5000亿美元。这5000亿美元如果用一个社会的效应,倍数5到15亿来看的话,全社会拉动的投资会在将近3万亿到7万亿之间(10年)。这个投资非常巨大,而且非常值得我们警惕或者关注的,它是全产业链的补贴。从它的能源端,对清洁能源的减税,到它的应用端,对电动车的补贴、充电桩基建的投资,到它的技术端,包括氢能、CCUS、DAC和电站的补贴,还到它的生产端,就是刚才前面嘉宾谈到的针对中国的厂房建设的投资等等的补贴。
所以《通胀缩减法案》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我跟大家很快的说一下。
能源端,我们看到在美国的补贴之后,因为它的补贴力度相当大,补贴之后整个新能源从太阳能大概它的成本会下降50%,然后它的陆上风电63%、海上风电43%,储能也会下降20%。所以它整个新能源的成本会有大幅的下降,我们预期美国现在在这个《通胀缩减法案》之后,新能源装机的容量会从现在的不到40%,变为2030年的65%到80%,这是对新能源税收一个非常强的刺激。
应用端和生产端,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也是力度非常大的,但是它获得补贴的前提是核心电池的零部件、原材料不得从中国进口。大家都知道中国是全球的新能源原料和零部件的主要输出国,我们现在在主要的石墨、电池占比是70%,其他的也是50%到70%。现在全球大部分产能是在中国,但是美国这个法案规定从2023年起,40%的电池原料要来自美国或者自贸协定的同盟国,50%电池零部件要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而且这个比例要每年提升1%,所以这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强的保护的政策。
技术端,力度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对绿氢,我重点只讲绿氢。补助之后美国绿氢的生产成本从现在的3.9到4.2,会降为-0.4和-0.6,就是你在美国生产绿氢是赚钱的,没有成本的,所以绿氢的成本补贴力度非常大。在它的补贴之后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如果我们看右下药,我们把全球氢的成本出口要亚洲做了一个对比,我们看美国现在绿氢的成本出口到亚洲以后是3.7到3.9,是所有绿氢来源国中最贵的一个。它补贴之后,加上运输等等所有成本是0.7,一跃成为成本最低的绿氢的出口国。
所以它在补贴之后,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会大幅的提升,也会对我们中国相关的能源跟科技形成非常强的竞争。
所以我们刚才前面看到了,低碳发展不只是一个政治目标,我们前面看到无论是俄乌战争的影响,还是这次水电的影响其实都是暂时的,一定是未来全球争夺话语权、争夺新的驱动力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做了一个估计,未来中国会投入多少,如果中国要达到我们双碳的目标,我们估算是2050年中国大概会投入250万亿。这个数字其实是极其巨大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对中国是有信心的,不只是因为我们占了全球1/3的碳排,而且中国在减碳方面的投入也会是全球最大。这个数字可能会几倍于我们刚才谈到的美国通胀法案的数字,但是我们这个是算总投入,所以并不是一个苹果到苹果的对比。
所以我们说为什么要做碳排很重要,不只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可持续发展、地球科持续发展,中国的双碳会实现75%到85%的世界1/3碳排的减碳,这个意义极其重大。另外这么高的250万亿的投入,会促生多少新的技术、新的模式、新的产品、新的企业,甚至新的行业。
所以我们估算它对整个中国未来2050年GDP的贡献,会达到2%到3%。我们刚才说全球经济缺乏新动力,这就是一个新动力,这是我们能看到的一个最大的新动力。
另外就是它对创新的要求是非常大的,这么多的传统行业要脱碳,这么多排碳新的技术要出现,它对创新的促进是极其巨大的。当然还有一点是安全问题,中国现在的化石燃料需求会降低80%,所以我们对能源的安全度会有一个非常大的提升。
我们看一下挑战在什么地方,现在无论是国内的政府还是企业,大部分对双碳的意义和内容认知还是比较模糊的。所以认知不清楚、思想不统一,谁来负责也不是很清楚,对很多企业来说双碳或者减碳可能只是一个面子工程,或者是一个合规的任务,还没有意识到双碳发展的意义,实际上是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
所以我们去年跟大家汇报是做了700多个减碳的项目在全球,现在是1000多个,这个数字增长是非常快的。我们在全球帮着这么多的企业,因为全球的500强大概80%都是我们的客户,所以我们跟全球的企业做了大量的零碳转型、低碳转型的项目,在这里有一个成功的模式可以跟大家借鉴,包括我们的企业和政府。
我们的企业在思考零碳转型的时候,其实很重要的一点要有一个很清晰的战略引领。因为我们刚才谈道不同的区域、不同的企业,他的出发点不同、它的碳排基础不同、它的机遇也不同、它的实力也不同,所以零碳发展到底对企业意味着什么、对政府意味着什么,你要发展什么样的核心竞争力,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条。
在这个零碳战略之下,我们说碳排基线有一个科学的可以跟全球接轨的排查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们看很多政府和很多企业底层的数据并不完善,或者并不透明,如果没有科学的、可信赖的数字的支撑,减碳是无从谈起。
第二个是在有科学的碳基线的排查之后,要制定一个合理的量化目标和路径。我等一下跟大家谈一下什么叫合理的,合理的跟科学的。
还有一块是双碳减碳发展并不只是减法,并不只是要减少碳排,其实还有很多加法的部分。对企业来说、对我们很多的客户来说,双碳发展里面都孕育着大量的新的产品、新的业务模式、新的增长的可能性。所以在企业发展的时候,如何去思考双碳的发展给我带来的加法,甚至乘法是什么,这也是第三块必不可少的部分。
除了这几块下面还有,就是在行动方面,双碳、零碳的转型,我们说它不只是一个零碳的报告或者碳基的报告,它实际上是一个企业运行的一款大的转型,我们谈到一定要有数字引领,要有数字化,要有科学管理的方法。所以你在运营的变革、组织的变革、资本的变革,包括创新的变革,这些都是企业可以借助零碳的转型去推动的一些变革。
还有零碳的上下游产业链,参与方极其巨大,我们刚才谈到的范围3里面,很多我们的企业和客户它可能有上千个供应商,在下游它有很多的应用商。所以企业只靠一己之力去做零碳,效果不会非常好。我们说在做零碳发展的时候,一个非常重要的全产业链的合作、打造联盟,还有教育终端的用户,这是刚才阿里的同事谈到的,还有政府在里面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跟政府的合作,对法律法规的推进、对标准的推进,这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我们在帮全球的,包括国内的企业做了很多零碳的项目,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路。
我跟大家很快说一下刚才几个要点,第一个碳核查。碳核查里面的范围1、范围2其实难度不是很大,因为它涉及到企业直接生产或者是购买的电力的这些碳排,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直接的,比较难的是范围3。而且范围3它是包括企业的上下游,相关方、利益方非常多,数据可得性非常少。所以在很多的企业,我们很多国外的客户已经做出了范围3碳中和的承诺,但是国内的企业非常少能够在范围3方面做出承诺的。
我们看一下看范围3的意义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我们要看范围3。我们谈到今天高碳排的企业,包括水泥、钢铁、矿产和农业,它的主要的排放其实是在范围1、范围2,而且它直接排放确实是比较多。再往右看,纺织、化学品、电子、零件、汽车、食品、时尚、快消品,它有80%、90%的碳排是在范围3,是它的上下游。
所以一个企业如果不去思考你在上下游带来的碳排的影响,你的碳中和的承诺是不完整的,你对碳排的衡量也是不完整的,所以这是为什么范围3的碳排还是非常重要的,但它确实是难度最高的一个。
而且范围3的碳排,很重要的一点我们说解决思路在什么地方?一定要跟人工智能合在一起。因为如此巨大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核查、数据的整理,一定要跟人工智能合在一起,这个也是BCG做出来的一个非常成功的尝试。
我记得我去年就跟大家谈过我们做了一个CO2AI的工具,就是通过我们把全球大概70个数据库接在一起,这70个数据库里头有非常多的企业的数据。在这个里面通过人工智能的排算,去估算这个企业上下游的供应商,它相关的碳排数据披露是否正确、是否完整。尤其在这个下面,它是不是能够实现减排的举措,哪些是比较适合它上下游供应商的,哪些减排举措产生的效果好,产生的成本低,优先推荐一些减排的举措。
同时,能够在后面不断地模拟跟踪,每年都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工具模拟去跟踪。给大家举几个CO2  AI的工具是怎么应用的例子?
汽车行业,不方便说客户的名字,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汽车制造商,它上下游大概有来自40个国家,3万多个零部件,在这里面有将近5000个半导体SKU,25000个冲压的SKU,所以复杂性是极其巨大的。
零售商,这也是大家满大街都可以看到的一家企业,它的全球有7000家门店,80%的排放来自50万个SKU的相关活动,所以我们通过CO2  AI的工具帮它进行了追踪核查,和进行了减少60%的碳排的估算。
可以看到企业减排的时候,尤其做碳核查的时候,其实除了范围一、范围二,范围三对很多行业是非常关键的,范围三的核查是人工智能的结合是非常关键的。
下面聊一下什么叫科学合理的路径。我们在全球大概做了1000多个项目,有一个数据库,大概有170项不同的减碳举措,不见得每一家企业都可以用得上,也许这家企业可以用到100项,但每一个减碳举措对这个企业产生的成本和效应、影响会非常不同,这就是我们需要去估算企业做减碳的时候,一定要把我们全部的减碳举措作为一个考量,这个减碳举措在我本企业应用的时候产生什么样的成本,什么样的减碳影响,有这样一个排查和情景推演,我们肯定会先从左边开始,有很多减排举措,尤其在范围一、范围二的减排举措,成本是负的。
因为我的企业减少了能源的使用,实际上是创造了一些利润,我们一定要从初始减排、效率提升、成本结降开始,除了在全球帮企业做零碳的转型,在过去几十年中帮企业做了很多大型转型,转型最成功的因素有几点。
第一,必须能够在一年之内看到一些成功。
第二,你在短期之中应该产生足够的现金流去支撑你中期和长期的转型,如果我们一上来就耗资巨大,远远看不到成本,哪个企业能支撑下去呢,很难的,企业都是一个经济的动物。
所以,我们在看一个科学合理的减排,一定要对我们所有的减碳举措有一个科学的评估,然后从成本最低、效果最好地去看。
我们大概估算了一下,如果按全球这些不同的行业来看,减碳举措成本相当低的,包括食品、建筑、时尚、快销、汽车、运输服务业等所有都是企业应该马上去实施的,因为它对你并没有带来净成本,为你带来了净收益。
还有一部分成本是可以承受的,还有一部分是下面的20%是我们看到成本非常高的,对于一个正常企业来说,如果你考虑你经济的投入产出比,短期内不见得实施,这是我们一个非常坚信的理论。
就是我们人类永远是持续地低估技术进步的速度,上面这个图是产能的图,(看图)是我们在2020年和2010年对光伏产能的评估,真正在2020年差了36倍,我们远远低估了光伏产能的评估。
如果看下面的成本,2019年实际的成本和2008年在做预测的时候看到对光伏的成本差了3倍,所以技术的发展,产能永远是几倍、几十倍于我们一开始的评估,因为评估永远是趋于保守的,成本下降永远是远远几倍于我们当初的评估的。
我们现在有一些减碳举措、碳排举措成本过高,不要紧,放一放,等一等,10年之内成本很可能会大幅下降,那时候就变成了绿色的,这就是我们在企业减碳路径上要有一个科学的路径。
最后,不要忘了增量,除了前面谈到的减碳举措也许会带来利益的增量,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减碳领域中,无论是从减少碳排,还是吸收碳排,从需求的减量,能效的提升,能源的零碳化,里面有非常多的新的技术、新的产品。
这是我们很多企业可以针对自己行业的特征、企业的特征去思考的,我本人也帮国内很多企业做了双碳的转型,这是我们国内企业家最愿意去考虑的。对企业来说,它的增量在哪里,增长在哪里,动力在哪里?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谢谢大家!


上一篇:【留学资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RD录取放榜!沪杭 ...
下一篇:终于让我找到了被麻省理工录取的文书!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3-19 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