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分享] 还在焦虑?先动起来

[复制链接]
52423 0
颐世倾心外交 发表于 2023-3-28 02:23:09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还记得上学考试班级排名吗?考完试,看着排名上的前几个好一番嫉妒。
还记得年前年后的述职会议吗?一块儿进公司的同龄人,好几个都干管理层了,年年绩效都能拿A(优秀)。

就连打开b站知乎小红书,各类视频也大都按热度做推送,
动辄几十万赞的爆款把小up主挤到了角落。
有没有这样的时候,仿佛热闹都是顶尖那批人的,和我关系并不大?
我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

但现在调整的速度快了许多,经常遇到焦虑因素刺激了,眨巴个眼就释然了。
今天我想谈谈,我是怎么想明白拿不到优秀,干不到全班第一这么个事儿的。

01
作为职场专业背锅侠,一开始我尝试写点儿东西摆脱焦虑。
翻了翻粉丝数破百万大up主的作品。

发现了这么个现象:
再知名的大博主,也不起眼的时候,正如这时的你我。
拿b站的两个up主举例。
「大漠叔叔」550万粉丝,21年bilibili百大up主,播放量都在200万左右。
但很少有人知道,19年刚做视频时,他的播放量还在10万左右挣扎。

还在焦虑?先动起来 第1张图片
「小Lin说」224万粉丝,22年bilibili百大up主,播放量基本在100万以上。
但往回翻她21年的视频,播放量最低的只有7万,比不上现在一个零头。

还在焦虑?先动起来 第2张图片
无论刷知名up主的新更视频,还是看待全班前三的优等生,常年职场绩效拿A的佼佼者,第一眼看到的,永远是他们现在光鲜亮丽的样子。
他们在一开始什么都不会时的迷茫,低谷,试错,却常常让人忽视。
但那些才是本质。
就如同现在困扰我们的烦恼一样,他们也有过焦虑。
可能也会试着想,热闹都是顶尖那批人的,和我关系并不大吧。
就好像去早餐铺吃包子,一直吃到第七个包子才饱。

我们此刻的焦虑就像一直逼问自己,第七个包子到底是什么馅儿做的?
为什么第七个包子可以这么神奇,能让人一下子吃饱?
这个世界上没有神奇的包子,要调整焦虑心态,
就得老老实实从第一个包子吃起。

02
第一个包子要怎么吃呢?有这么个思路
动手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小系统,从最小的行动开始,让自己先动起来。
为什么要先动起来?
因为有了第一步的动作,第二步就可以在上一步的基础上做大做强。
如果发现第一步方向不对呢?那第一步就是试错。
错了没关系,再改就行,怕的是不知道自己错没错,还反复纠结。
教员写的实践论里有这么一个观点:
「先认识,再实践,最后再通过实践来改进认识,依次往复」
对一件事物要先去积极接触,有个感性认知,也就是有个大致印象。
在这基础上,再进一步去体验,无论是从广度(体验更多这类事物)还是从深度(更深层次的分析)上,得到一个更理性的认识。
再接着就可以拿这理性的认识去指导实践,光认识不动手那是左倾空谈主义,光动手思想上顽固不变那是右倾机会主义
实践完后再进一步总结,优化以更精进一步。
拿教员自己举例,
1918年教员找到了北大图书馆主任李大钊,为兴趣也为谋生,做起了图书馆管理员。
那会接触了各种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但最吸引他的却是「无政府主义」。
所以当时教员用的是温和改良实践,比如在《湘江评论》上发表《民众的大联合》等文章,试图温柔地用语言唤醒广大人民群众,甚至大军阀们。
然而在军阀的棍棒教育下,教员的《湘江评论》第五期刚印出来就被湖南督军张敬尧给烧了,手底下小兄弟也都结结实实挨了一顿揍,湖南学联被强行解散。
实践失败,教员也被迫总结认识并调整方向。
于是原先的温和改良派就慢慢蜕变,最后写下那句「枪杆子里出政权」。
不得不说教员的动手能力很强,能写会说还常思考,但他最先做的一步就只是简单地先动起来,哪怕挨顿揍也能知道之后怎么改。

03
一开始说,不用纠结于别人优秀的一面,谁都有啥都不是的时候。

要想不焦虑,关键的还是先动起来,哪怕只是一小步,有了行动才能调整。

但也有许多时候我们焦虑或自我怀疑,并不是因为没行动,而是:
行动了,但不知道做的咋样。
所以就习惯拿优秀同行或同龄人来对比。
一对比,发现自己的成绩聊胜于无,就又陷入到沮丧或自我怀疑中。

其实出这样的问题很正常,很多时候我们的目标都挺远大的。
想要实现财务自由,可实际每个月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
想博览群书,跟人交流展现自己思想深度。

结果每次交流到一半又陷入沉默,然后是谜一样的尴尬。
为此很多人会给自己设定些KPI来做牵引,比如这样的:

还在焦虑?先动起来 第3张图片
热衷于设定每年120本的读书目标。

且不说每个月读10+本书,3天一本的阅读速度是不是有点儿惊人。

就光问一个问题,读完120本,然后呢?
回顾2023年这一年过得怎么样时,可以拿120这个数字来证明吗?
就好比为了锻炼身体下载了keep,但又懒得跑,就去闲鱼找人代跑。

还在焦虑?先动起来 第4张图片
对看书有追求是没错,像上学时那样规划一个分数目标,通过阅读数量这个数字来牵引自己,出发点也没有错。
错在刻意去追求一个单纯无意义的数字。
为什么会去追求这个数字呢?
因为没有真正的输出目标,就容易陷到过程KPI里,纯粹为数字而数字。
所以,到底要咋做呢?
首先,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以跑步为例:

如果为了减肥,那体重称上的数字就是评估依据。
如果为了免疫系统更强大,那得看上下楼梯时喘不喘。
之后,把目标分解到最小集,拆到不能再细。
举个例子,把原先「我要多读书」的笼统目标拆成:
整体目标上,2023年我想通过《金字塔原理》来优化文档写作水平,给同事以及上级领导留下一个逻辑严谨的好印象,打上一个「写作达人」的标签。
具体做法上,今年的12份月报写作时应用金字塔原理,并通过老板/同事的反馈来检验是否成功,并在日常工作的会议纪要,领导要求的公函写作等实践「结论先行,以上统下,逻辑递进,分类归组」的要点。
目标清晰了,用来牵引自己的数字才有意义。
最后,综合评估自己的目标。
结果的完成度,大体上可以这样评估:
目标的成功 = 投入时间 x 转化效率 x 好运概率
投入时间最好理解,就是在一件事上花费的时间,是过程而非决定因素。
比如每年拿200本书做阅读输入,花费500小时,但不投入精力考虑怎么转化为输出,最后无非就是多了一个读书记录的数字而已。
转化效率是什么?
就拿上学为例,我们常遇到这样的同学,平时一起调皮打闹,但每次考完试他都能名列前茅。

这部分人对知识的理解奇快,普通学生花1天才理解,他3分钟就悟了。
这些就可以归纳成一个指标:转化效率
也就是将输入转化成输出的效率
举个例子,练习时长两年半的练习生拿了冠军,打败其他练习时长8年的学员。
就是因为他将练习动作转化为舞台表演动作的效率更高(手动

最后一个是好运概率,非常好理解。
一件事情成败有运气成分,甚至有时运气比重还挺大。
尤其是当这件事涉及到的面广,影响因素也较多时。
就好比悉尼歌剧院,设计好的方案预算超了1400%,工期超了10年,设计师都被拉入黑名单了,但不妨碍它变成袋鼠国的标志性建筑。
最后再拿阅读举例,我今年的目标已经确定了学习金字塔原理并应用于日常写作,一年后我来评价自己的完成度,就可以这么参考:
比如2023年我投入《金字塔原理》学习时间100小时;
一年12份月报中,有6份是严格按照金字塔原理写作的;
运气还可以有2次发月报被领导表扬了。
《金字塔原理》学习完成度 = 100小时 x 50%转化率 x 20% 好运 = 10
有了这个标准做参考,之后就可以大概有个依据。

当然这些因素因人而异,只提供参考,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有用的。
写在最后,总结一下,怎样摆脱无休止的焦虑情绪,可以尝试:

1. 心态放平,不能老拿自己的弱点和人强项比,没法儿一口吃成胖子,老老实实从第一个包子吃起。
2. 第一个包子怎么吃?先有个概念,再拿着这个印象去动手试一试,试完了反思,再总结出点儿道理来下次改进。一个事儿是不是鸡汤,区别就在于能否产生有洞见,能明确指导行动的思想。
3. 最后是合理地评价自己做怎样,先明确自己想要的目标,再把目标细化成最小集,最后通过「投入时间 x 转化效率 x 好运概率」来评估一个个小目标实现与否。

-END-
欢迎关注
公众号:浪浪山打工团
公众号ID:YoutryUbb


上一篇:有哪些抑郁到崩溃的文案?
下一篇:得了抑郁症,应该怎么走出来?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3-29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