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分享] 上海困局:当大多数人都在焦虑囤货的时候,聪明人已担忧起 ...

[复制链接]
19119 4
如若相忘 发表于 2022-4-24 11:10:12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疫情中的上海,充斥着各种不安和焦虑。大多数人的注意力都在囤货,团购上,几乎无暇顾及其它。
换言之,当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人们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了当下。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也是人们的本能反应。可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近忧”之上,也不可取。不但放大了眼下的焦虑,而且会错过弯道超车的良机,被时代甩在后面。
聪明人的目光应当放得更长远,眼下的危机毕竟是暂时的,疫情总会过去。可是因为疫情造成的连锁反应却需要很长时间去消化,甚至可能直接改变当前的商业格局。
从宏观角度来看,疫情可能导致一批企业难以为继。
最直接的,一些线下的餐饮企业可能即将经历,或者已经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寒冬。餐饮业的头部,海底捞,3月23日发布了全年业绩公告,2021年一整年,海底捞亏损金额高达41.61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海底捞上市以来的盈利总额。

上海困局:当大多数人都在焦虑囤货的时候,聪明人已担忧起 ... 第1张图片

可以预见,2022年,海底捞大概率仍将面临亏损,如果他们继续坚持下去的话。餐饮行业的巨头都这样了,其他的大小餐馆,想必日子也不好过。
还有一些企业,可能本身并不在上海,但是上游下游产业链却受到了影响。
以车企为例,在上海的特斯拉工厂,3月中旬就因为疫情停产了两天,三月底到现在,更是一直歇菜。至于什么时候可以重新开工,还不清楚。
特斯拉不开工,所有供给特斯拉的零件厂商,都动不了。
反过来,蔚来汽车的生产基地虽然不在上海,可是公司4月初发了个公告,因为公司位于吉林、上海、江苏等地的供应商陆续停产,所以蔚来汽车整车生产也已经停产。
现代社会产业链互相之间的依赖性很大。牵一发则动全身,疫情如同打地鼠一般,在各地频频露头,对整个产业都是很大的打击。
再从微观角度看,这个时代已经不存在铁饭碗,就算疫情期间可以居家办公,也不等于打工者就可以高枕无忧。
疫情过后,你所在的行业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你所在的公司又需要向哪个方向调整?你的部门是否还像过去一样的重要?你的岗位会不会显得多余?甚至于,你的公司会不会关门大吉?
这些问题或许不是每个人都认真思考过,但我相信至少每个人都会模模糊糊地考虑过。或许有些乐天派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但是大多数人恐怕心里都会感到不安、不踏实。
这种不安有点像小时候玩了整整一个暑假,完全没有复习,面对开学时的心虚。玩得越久,心就越虚。抚平这种不安唯一的办法,就是翻翻书,看看新学期的学习内容,再复习一下上学期的内容。
所以当你焦虑的时候,囤货可能只能暂时缓解一时的焦虑,只有静下心来进行职业和行业规划,甚至更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才是解决对未来的焦虑的最根本的办法。
我推荐你们读一读德国职业规划大师布什·霍尔菲尔德·卡特琳的《终身成长》。

上海困局:当大多数人都在焦虑囤货的时候,聪明人已担忧起 ... 第2张图片

想必大家对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尔的《终身成长》都有所耳闻。没错,这两本书之间的核心理论是一样的。
人往往容易误解,感觉出了校园以后,学习能力甚至学习意愿就会大幅下降,随之一起下降的还有自控力。然而终身成长理论告诉你,人的潜力是无穷的。
无论如何,你要相信无论何时,不管自己的水平到了哪个层次,总是有学习和提升的空间。
相较而言,卡特琳的《终身成长》更侧重于职业规划。作者本身有着丰富的商业经历和职场经验,曾经在多家世界500强公司任职过,包括西门子、爱立信、博世、汉莎等等。
她经历了互联网的冲击,以及高速的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化的急速转变,并在这些变化中华丽转身,生存了下来。在《终身成长》中,卡特琳分享了适应急速变化所需要的心理条件、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向。
世界的变化是越来越快的。我们花了20年时间进入互联网时代,花了10年时间进入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而人工智能很可能所需时间更短。
疫情也是变化的一种,它强迫人们改变生活方式、改变工作模式。短短不到三年时间,人们便适应了居家办公,在家上网课,以及对外卖和快递的重度依赖,最近的上海,还要加上一个团购。
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卡特琳建议我们:要始终保持灵活,包括思想和行动上的灵活。
后疫情时代,需要人们主动改变,走出舒适区,去拥抱学习区。

上海困局:当大多数人都在焦虑囤货的时候,聪明人已担忧起 ... 第3张图片

舒适区、学习区、恐惧区是终身成长理论的核心内容。在舒适区中我们可以休养生息, 在学习区中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而恐惧区则让我们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
这三个区域各有所长,每个区都有它的使命,我们完全没必要厚此薄彼。
有些人本能地鄙视舒适区,认为只有不求上进的人才会待在舒适区。而事实上舒适区能给人思考的空间。
就像上海这一次疫情,很多人居家办公,工作内容基本上都是非常熟悉的舒适区里的内容。这正是停下来好好思考的一个契机。很多行业今后可能会面临一定的调整,到底该如何让自己的能力向新的领域拓展?
至于学习区,也并不一定都是好的。
可以学习的内容那么多,人的职业生命如此短暂,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的学习方向上。
同样的,面对恐慌区也不必惊恐,恐慌区还有一重作用,就是拓展人的视野。又进一步说,当形势变化太快时,不进恐慌区可能就意味着被淘汰。
举个例子,卖菜的可能已经习惯了线下卖菜的模式。几十年来,他们习惯于把菜拉到菜场,然后卖掉。
突然之间,疫情来了,线下买菜不可能了,菜场老板需要对接骑手进行团购或者加入居民群自己组织团购。团购对于卖菜的人来说,绝对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和原来的舒适区完全不相交,可以说就是他们的恐慌区。那么这一步,要不要踏入?当然要。
还是那句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世界变化太快,你不跟着成长就容易被时代所淘汰。
最后,我非常欣赏卡特琳在《终身成长》中所提出的几个问题,特此分享给大家:

  • 你是如何成为今天的自己的?
  • 你是如何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行为模式,比如,你是否知道在什么时候可以和必须以怎么样的方式表现自己?
  • 你从何得知该如何处理自己的感受、如何照顾他人以及如何应对自己的恐惧?
  • 你有什么爱好?你是如何获得消遣、休闲时间的能力的?
如果你不能立即回答,那么就学习和阅读吧!这两件事是能解百忧的。当你感觉焦虑,感到内心空落落地悬在半空,不踏实的时候,卡特琳的《终身成长》或许能给你一点启示。


上一篇:年轻时的毛泽东 从来不焦虑
下一篇:植物神经紊乱会导致失眠吗?大家?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4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你烦不烦阿滚 发表于 2022-4-24 11:10:42 | 只看该作者
 
乐观的人买冰柜,悲观的人买柴油发电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Xizi_kbA7zMgt 发表于 2022-4-24 11:11:39 | 只看该作者
 
时刻保持灵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穆璺 发表于 2022-4-24 11:12:14 | 只看该作者
 
[赞][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静928 发表于 2022-4-24 11:13:04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哈,买柴油发电机走得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2 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