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文化] “铁腕领袖”斯大林,在列宁去世后,如何夺得权力之杖?

[复制链接]
32372 0
马忞成 发表于 2023-12-13 21:00:00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铁腕领袖”斯大林,在列宁去世后,如何夺得权力之杖? 第1张图片


文|宋浩
编辑|t
1924年1月21日,苏维埃政权的缔造者,伟大领袖列宁因中风在戈尔基村溘然长逝,享年54岁。
列宁的逝世,无疑给这个新生国家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彼时的苏联,工农业的现代化刚刚起步,沙俄和资产阶级的残余势力不甘寂寞,潜伏在暗处蠢蠢欲动,幻想着有一天能驱逐布尔什维克重回大统。
而布尔什维克内部也不太平,党内派系林立,明争暗斗不断,列宁在世时,各位领导还能团结共事,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如今列宁逝世,各派系首领没了掣肘,曾经见不得光的暗战也慢慢走上台面,一场场政治风暴正慢慢席卷这片大地。
“铁腕领袖”斯大林,在列宁去世后,如何夺得权力之杖? 第2张图片


列宁
作为后来人,我们都知道,苏联的第二代领导人是斯大林,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斯大林是列宁死后苏联派系斗争的胜利者,在这场胜者王、败者寇的政治斗争中,斯大林凭借一系列操作,击败了夺魁道路上的竞争对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所以今天,就让我们翻开历史,回到那个波诡云谲的特殊年代,揭开蒙在斯大林成功上台身上的那层神秘面纱。
“铁腕领袖”斯大林,在列宁去世后,如何夺得权力之杖? 第3张图片


山雨欲来
列宁逝世后,苏共内部可以分成四大分舵,分别为列宁格勒派、党务系、人民委员会系、以及托洛茨基派。
列宁格勒派的老大是加米涅夫,这人长着一张利嘴,是苏共内部的宣传大师和头号演说家,是当年列宁闹革命的左膀右臂。
作为革命功臣,加米涅夫是苏联国会(苏维埃)的委员长,左右着苏联国策的走向,麾下强将如林,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如果说列宁格勒派是伟大导师的功臣宿将,那么党务系就是列宁亲手扶植的二代嫡系,党务派主要有两员大将。
一个是负责人事管理和职位升迁的斯维尔德洛夫,他是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一块百折不挠的钢铁,他的革命生涯有十二年是在监狱和流放中度过的,是政治工作的高手,同时也是苏联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元首,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都是苏联第二代领导人的最佳人选。
“铁腕领袖”斯大林,在列宁去世后,如何夺得权力之杖? 第4张图片


加米涅夫
然而,斯维尔德洛夫有一个最大的缺点:身体不行。常年的牢狱之灾虽然没有动摇他钢铁一般的意志,却让他早早油尽灯枯,并于1919年早早离世。
斯维尔德洛夫离世后,其党务系的同志斯大林闪亮登场,斯维尔德洛夫还在世的时候,斯大林负责政工和后勤,是党务系的二把手。
和主管人事的“吏部尚书”相比,他这个管财政的“户部尚书”着实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活,毕竟会计干久了,难免要得罪一群大佬。
不仅如此,斯大林年龄偏大,和列宁等第一代领导者算同龄人,长时间的会计工作让他近乎“泯然众人矣”,眼瞅着那些年轻的布尔什维克纷纷走到主席台前列,成了列宁的左右手,心中难免有些不爽。
“万幸”的是,斯维德洛夫的逝世给了他机会,让他得以摆脱枯燥无味的后勤工作,走到主席台前。
聊完了列宁格勒派和党务系后,我们再聊聊大名鼎鼎的人民委员会派,谈起这个人民委员会,就不得不提一个人——布哈林。
“铁腕领袖”斯大林,在列宁去世后,如何夺得权力之杖? 第5张图片


斯维尔德洛夫
布哈林出生于1888年,在一众苏共高层中显得格外年轻,他虽然资历不高,但文化水平和理论造诣都远超同僚,出众的执政能力也让他从新干部团体中脱颖而出。
也正因如此,他早早就被列宁选进政治局,主管意识形态和宣传工作,一度是列宁接班人的最佳人选,政治前途可谓是一片大好。
整个人民委员会派,基本上就靠布哈林一个人,毕竟二把手李可夫主管行政,算是苏联内部顶级的“打工皇帝”,但政治嗅觉不太灵敏,因此在大问题上,整个人民委员会派基本按照布哈林的的思路走。
上述三个苏共政治派别,虽然各自利益诉求不同,但在政治理念上都高度相似,毕竟派系高层要么就是列宁闹革命时穿一条裤子的铁哥们。
要么就是经过列宁思想熏陶的门生故吏,基本见了面还能握个手,远远达不到撕破脸的程度。
而接下来要介绍这第四派别,可以说是苏共内部的一个异数,它就是由托洛茨基领导的托派,托派当年在十月革命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新生的苏俄面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时,托洛茨基扛起了组建红军的旗帜,他乘坐指挥专列巡回俄国各战区,用激昂的演说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打动每一位苏俄人民,为最后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是不折不扣的“红军之父”。
“铁腕领袖”斯大林,在列宁去世后,如何夺得权力之杖? 第6张图片


托洛茨基
按理说,这样一个能力出众,又立下大功的托洛茨基,在战后不得高低弄个“一字并肩王”当当。
但问题就是,托洛茨基这个人实在是太激进了,在思想上,他全面否定列宁的革命理论,认为列宁的成功无非就是“运气好”,自己的“不断革命论”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形态。”
在托洛茨基的眼里,只有像英法德这样的资本主义大国才“配”有社会主义革命,而且这革命必须要同时发生,不然就会像巴黎公社那样被内外势力绞杀,而那些没有经历资本主义的农业国,是没有资格加入到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的。
显然,托洛茨基的理论是完全错误的,是对马克思理论的过度解读,但就是这样一个细想之下漏洞百出的理论,偏偏在苏共和海外有着不小的市场,托派也得以能在苏共内部与其他三派“分庭抗礼”。
列宁在世的时候,列宁格勒派、党务系和人民委员会系能在一面旗帜下团结一心,与托派也能达成部分一致,做到“求同存异”。
但是,这个平衡全寄托在列宁身上,当列宁离世,维系平衡的锁链出现了裂痕,一场政治风暴即将到来。
“铁腕领袖”斯大林,在列宁去世后,如何夺得权力之杖? 第7张图片


斗争?斗争!
1924年1月21日,列宁因病逝世,苏共内部的微妙平衡被正式打破,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斯大林组成了新时代苏联的三驾马车、合谋排挤托洛茨基。
起初,托洛茨基还打算斗争一下,跟加米涅夫他们争个高低,但托洛茨基明显高估了己方派系的实力,作为苏联内部为数不多的“反对派”,托洛茨基能与各派领袖平起平坐,完全是因为他背靠列宁这棵大树。
诚然,托洛茨基和列宁的思想有着难以弥合的分歧,但列宁和他的争吵永远停留在理论上,列宁高尚的人格允许这片新世界有不一样的声音。
而当这棵大树倒下,托洛茨基的思想和他本人也就失去了庇护,又怎么能在政治斗争中取胜呢。
“铁腕领袖”斯大林,在列宁去世后,如何夺得权力之杖? 第8张图片


斯大林
很快,在三驾马车的夹击下,托洛茨基败下阵来,丢掉了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头衔,领了一个工业科学技术院院长的差事,离开了政治中枢,专心捣鼓技术去了。
随着托洛茨基的倒台,苏共三巨头迎来了蜜月期,但随着斯大林威望的增长,列宁格勒派在苏共中央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小,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等列宁格勒派的领袖见不得小辈斯大林爬到自己头上,便在暗中培植派系,给斯大林使绊子。
见老前辈不讲武德,斯大林也决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找上了人民委员会一系的领袖布哈林,这位苏联“金童”在列宁逝世后,处在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位置,要想再往上爬,就必须要在高层中寻找政治盟友。
适逢斯大林递上了橄榄枝,布哈林立刻点头同意,率领人民委员会派系投入的到党务系的怀抱中。
如今苏共三派,两派合一,列宁格勒派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加米涅夫玩玩想不到被架空的命运很快就降临到了他头上,为了彻底打倒坐吃山空,喜欢倚老卖老的列宁格勒派。
斯大林和布哈林通力协作,先是指责加米涅夫的经济政策违背了导师初衷,害的苏联农业发展停滞,饿殍遍地,普通老百姓连块面包都捞不上。
然后,斯大林又攻击同属列宁格勒派的季诺维也夫,讽刺他主管的共产国际太过软弱,只会要求其他国家的革命者妥协、投降,根本算不上纯粹的布尔什维克。
“铁腕领袖”斯大林,在列宁去世后,如何夺得权力之杖? 第9张图片


布哈林
就这样,加米涅夫和列宁格勒派败下阵来,布哈林的威望也随之水涨船高,成为斯大林身边的第一红人,斯大林甚至在会议上讲出“我们支持、并永远支持布哈林”这般肉麻的话语。
随着托派和列宁格勒派的倒台,共同的敌人已经消失,如日中天的布哈林引来了斯大林的不满,两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裂痕。
彼时,苏共内部已经结束了对托洛茨基的批判,昔日的红军之父荣光不在,就连党籍也没有保住,同时,苏联的工农业总产值来到了一个新的台阶,并正式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事业可谓是蒸蒸日上,前景一片大好。
但是,快速发展给苏联带来了不小的副作用,斯大林和他的支持者们将全部精力放到重工业上,对轻工业和农业的关注度少的可怜。
尤其在农业问题上,苏共的政策对农民而言可以用“相当苛刻”来形容,农民对生产的积极性一落千丈,政府的购粮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显然,苏联的发展模式已经出现了很严重的纰漏,为了让国家政策返回正轨,布哈林频频向中央建言,他认为中央为收购粮食采取的非常措施已经到了“封建剥削”的地步,再这样下去,除了“逼反”农民之外没有第二个结果了。
“铁腕领袖”斯大林,在列宁去世后,如何夺得权力之杖? 第10张图片


苏联农民
此言一出,顿时在苏联内部引起了不小的风浪,作为斯大林在“反托”事业上的得力助手,布哈林的公然跳反无疑在向外界释放了一个信号:我布哈林与斯大林在政治理念上的冲突不可调和,即日起正式割袍断义。
不得不说,布哈林的行为可以说是勇气可嘉,虽然他曾和斯大林联手,吞并了列宁格勒派,他自己的政治生涯也扶摇直上,成为共产国际和国家喉舌的掌门人。
但由他统领的人民委员会派并没有在这场斗争中获得多少利益,除了政治嗅觉不灵敏的老战友李可夫外,他的派系没有吸收到一丁点新鲜血液,也就是说,在工农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上,布哈林几乎是一个人在战斗,
以卵击石,结果可想而知,布哈林不仅斗不过斯大林,也撼动不了那棵名为“党务系”的参天大树,政治斗争失败的布哈林和李可夫被一撸到底,他的工作都被斯大林交给了自己的亲信莫洛托夫。
不过此时的斯大林还是蛮仁慈的,他保留了布哈林的党籍,并让他去科研工作规划局当个领导混口饭吃(看来苏联失势的领导都会去技术部门“退休”),还能时不时参与下国家法律的修订工作,至少没有像托洛茨基那样流亡海外。
“铁腕领袖”斯大林,在列宁去世后,如何夺得权力之杖? 第11张图片


莫洛托夫
“铁腕领袖”斯大林,在列宁去世后,如何夺得权力之杖? 第12张图片


最后的“清洗”
随着布哈林的失势,党务系成为苏联内部唯一的派别,斯大林也蜕变成苏共内部独一无二的话事人,曾经拼得你死我活的政治对手们要么隐退乡野、要么流落海外、要么就留在中央老老实实当个橡皮图章,然后在大会议上出席当个吉祥物。
按理说,政治斗争到这个地步就该结束了,毕竟大家都是文明人了,哥几个互相都留点体面,以后老了还能喝点伏特加回忆峥嵘岁月,别把事情搞得太难看。
但是,政治人物之间的体面也是极其脆弱的,尤其是在双方实力不均等的情况下,如今的斯大林可以说是党政军一手抓,所谓体面不体面,全凭他一人的喜恶和底线。
很快,这个名为“互相体面”的美好愿景,也因一个人的死而烟消云散。
1934年12月1日下午四点半,时任列宁格勒市委第一书记的基洛夫驱车来到了州委办公大大楼斯莫尔尼宫,当他来三楼阶梯,准备前往自己办公室的时候,一把手枪对准了他的后脑,随即就是一声枪响。
“铁腕领袖”斯大林,在列宁去世后,如何夺得权力之杖? 第13张图片


基洛夫
闻讯而来的工作人员和警立刻冲了出来,按住了正在进行刺杀的尼古拉耶夫,随后赶到的医生立刻对基洛夫展开急救,但子弹穿过后脑,已是回天无术,15分钟后,医生宣布了基洛夫的死讯。
基洛夫被刺身亡,立刻在苏共内部引发了一场大地震。基洛夫在政治局排名第八,是斯大林坚定的追随者,在“反托”斗争中立下汗马功劳,并因功被授予列宁格勒第一书记的职位,接管了整个列宁格勒派,堪称斯大林的“皇储”。
除此之外,斯大林和基洛夫的私人关系也相当紧密,两人经常在克里姆林宫谈论家事国事,一谈就是一晚上,斯大林甚至会将自己的让给基洛夫,自己盖条毯子睡在沙发上。
如今基洛夫身死道消,斯大林顿时龙颜大怒,尽管杀人凶手尼古拉耶夫一再表示自己刺杀基洛夫完全是出自个人恩怨,但已经朱元璋附体的斯大林压根不信一个疯汉能穿越重重安保,潜入到斯莫尔尼宫,然后好巧不巧,就打死了自己的嫡系?这没人安排内应我是不信的。
想到这里,斯大林愈发暴躁。好啊,原本大家都是暗搓搓在背后使绊子,平日里还能把酒言欢,至少还是文明人的做派。
“铁腕领袖”斯大林,在列宁去世后,如何夺得权力之杖? 第14张图片


斯莫尔尼宫
现在你们这些人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在光天化日之下,打死人民推举的第一书记,连斯莫尔尼宫都能随便放个疯汉进来,那我现在住的克里姆林宫,是不是也被敌人渗透的千疮百孔,看来苏维埃最大的敌人,不是沙俄余孽,不是海外帝国主义,而是这群“道貌岸然”的“同志们”。
正所谓,天子一怒,血流漂杵,基洛夫的死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斯大林命令格别乌的负责人亚戈达在十天内破案,找出杀害基洛夫的罪魁祸首。亚戈达心领神会,立刻就get到了领袖的意思,短短几天内就查明了“实情”。
杀害基洛夫的凶手不是别人,正是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和布哈林等赋闲在家的老领导。在亚戈达的案卷报告中,将加米涅夫等人描绘成不甘寂寞的阴谋家,虽然他们没有实权,但派系实力错综复杂,在国策执行上也是阳奉阴违。
既然是团伙作案,那就要拔出萝卜带出泥,在格别乌的审讯下,凡人吗,犯人数量呈几何数增长,上到身居中央的军政大佬,下到地方政府的一把手,都被格别乌带到了临时监狱里。
“铁腕领袖”斯大林,在列宁去世后,如何夺得权力之杖? 第15张图片


叶若夫
亚戈达虽然完成了斯大林下达的任务,但领袖对他的工作成果并不满意,还没等到亚戈达述职,斯大林就撤了他的职,换上了叶若夫。
叶若夫深知前任倒台的原因,说白了,斯大林嫌亚戈达动作太慢,杀人太少,但这种话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叶若夫在执掌格别乌后,立刻缩短审判周期,能判死刑的就绝对不无期、能流放古拉格的就绝不安排正常监狱。
在叶若夫的运作下,格别乌的杀人机器开始飞速运转,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为了保命,只能选择“自首”,通过认罪来换取生的希望。
随后,斯大林曾经的好兄弟布哈林也步了老前辈的后尘,跟自己的副手李可夫一起上了刑场。
通过各种手段,斯大林终于坐稳了苏联第一话事人的位置,他的威望也来到了前所未有的状态。
“铁腕领袖”斯大林,在列宁去世后,如何夺得权力之杖? 第16张图片


参考文献
布哈林为斯大林上台护航——严秀
斯大林与布哈林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的分歧与争论——刘旺旺


上一篇:普京参加两艘核潜艇的升旗仪式,对北约的反击扩展到海上
下一篇:著名表演艺术家在上海逝世,曾创造连演38天、场场爆满的空前盛况
标签:海外沙发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3 0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