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热门] 巴勒斯坦总理率政府辞职,此举意味着什么

[复制链接]
97144 0
古绿 发表于 2024-2-27 20:31:03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月26日,巴勒斯坦总理阿什提耶宣布,本届巴基斯坦政府集体辞职,并已经向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提交了辞呈。
对于这个事,不能简单的从巴勒斯坦内部去看,要结合最近围绕巴以冲突发生的一系列新闻事件去看。
先说说阿什提耶的背景,这位巴勒斯坦政治人物是巴勒斯坦的一个典型中间派人物,一直主张巴勒斯坦解放运动“法塔赫”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进行合作,组建一个巴勒斯坦联合政权。
所以阿什提耶宣布政府辞职,意味着“法塔赫”和“哈马斯”之间的默契已经被打破,两大阵营已经正式走向分裂。阿什提耶在辞职时也提出了这一点,他说呼吁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在加沙地带的军事冲突中采取新的政治措施。
巴勒斯坦总理率政府辞职,此举意味着什么 第1张图片


他对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发出呼吁,希望将统治范围扩大到整个巴勒斯坦领土,言外之意就是要求阿巴斯总统要对加沙地带施加影响力。现在巴以冲突打成一团乱麻,但基本是以色列国防军和哈马斯武装之间的战斗,巴勒斯坦的权力机构在加沙地带并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这个问题不是独立新闻事件,同期的关于巴以冲突的新闻还有2个:一个是美国现役空军飞行员在以色列驻美多大使馆自焚,并要求美国解放巴勒斯坦。还有一个是是美国再次在安理会要求巴以停火的决议草案中投出了唯一的反对票。
美国现役飞行员在以色列驻美大使馆自焚,其实透露出来的是美国国内对这场巴以冲突的看法,与美国政府之间存在鲜明的差异。在美国政坛,不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在巴以冲突问题上的态度一直都十分明确,那就是坚定的支持以色列,支持以色列针对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
巴勒斯坦总理率政府辞职,此举意味着什么 第2张图片


但是,美国民众在巴以冲突上的态度是和美国政治精英们截然相反的,他们和欧洲民众大差不差,从最初的谴责哈马斯发起针对以色列的恐怖袭击,转变为了默认了哈马斯的所为是自卫行为,认可了哈马斯反以色列的重要性,这就导致美国民众和美国政府出现了严重的撕裂,只不过在第一时间没有体现出来这种撕裂带来的负面效应。美国现役军人自焚事件,这种撕裂效应将会进一步被凸显,美国政府要开始承受民意反对所带来的冲击。
再有就是美国否决了巴以冲突停火的决议草案。这其实是基于美国中东利益的最优解。巴以冲突打到现在,加沙地带的伤亡数字已经升高到10万。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与以色列把战场摊的越来越大,以色列已经是要有点撑不住了,约旦、黎巴嫩、伊朗、甚至是土耳其和埃及,都对以色列虎视眈眈,继续打下去,到最后吃亏的肯定是以色列。但能够改变这种局面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美国现在面临的是到底要不要下场的问题。
从目前情况来看,下场的可能性并不大,就连美国的盟友国家都在这个问题上看明白了,现在的中东就是一个坑,不管谁进去,保证出不来,包括美国自己。美国也懂,但不下场,以色列就是死路一条。所以在下场和妥协之间,美国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妥协。而且这个动作也已经有迹象了。
巴勒斯坦总理率政府辞职,此举意味着什么 第3张图片


两个月前,哈马斯就在开罗召开了一场会议,讨论的是加沙地带灾后重建的问题,讨论的另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让巴勒斯坦现任总统阿巴斯下台,以及在权力机构中建立一个技术官僚政府。
华盛顿邮报也报道了这一消息,称阿拉伯国家已经在商讨巴勒斯坦建国的问题,这些消息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内宣布。但在这个问题上,美国并没有跳出来表示反对这一方案,所以在未来,美国尽管出于对盟友以色列的支持,不会明白的表现出支持巴勒斯坦建国的态度,但同样也不会反对。
在回到巴勒斯坦总理阿什提耶辞职的问题上,其实就是并不看好法塔赫在未来的执政地位,甚至法塔赫根本就没有执政能力。因为法塔赫的武装力量已经在公开支持哈马斯,甚至已经跟着哈马斯走了,在巴勒斯坦人民群情激奋的情况下,哈马斯反而更得人心。换句话来说,法塔赫已经没有了执政基础,阿什提耶作为中间派,也必然选择辞职,因为现在已经没有他活动的空间了。


上一篇:超一万名医生辞职后,韩国政府放出狠话,离职医生恐要鸡飞蛋打
下一篇:印度首富的儿子开婚前派对,嘉宾被严格要求,但能品尝2500道美食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2 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