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分享] 什么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数人却没有?

[复制链接]
楼主
愤怒的驴马 发表于 2021-1-6 15: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把「问题」变成「福利」的能力。我们周围大多数人解决问题的时候还是纠结在问题本身。
日常生活中,我们做很多决策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但你有没有想过,到底什么是问题?我们为什么会把问题认定为问题?
你可能会说:废话,问题不就是问题吗。我性格内向不敢跟别人打交道,这就是问题。在单位一直没有升职,工资太低,这就是问题。孩子学习不认真,这就是问题。伴侣不理解我,相处起来老是跟我吵架,这个也是问题。
这有什么好说的呢?
还真不是这样。你细想一想,性格内向不跟别人打交道,一定就是你的问题吗?有没有可能是别人的问题?是别人没有找到让你很舒服地打交道的方法。或者有没可能是这个社会的问题,这个社会的认识不到位,对于内向的人存在偏见?或者有没有可能,它根本就不是问题,而是一个优势?代表着你不容易分心,可以更集中,更专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理论
今天我们要讲的东西,还是跟认识论有关。
我们要讲的核心概念,是命名,也就是给一个现象起名字。
我们给东西起过名字吗?很少。我们小时候看到一个东西不认识,问爸爸妈妈:这是什么啊?爸爸妈妈说:这个是桌子。我们就记住了,这是桌子。
这不是我们起的名字。只是听到别人这么叫,我们就跟着它叫。在传统的概念里,这没有什么好说的。你叫它桌子,因为它就是桌子。「桌子」是它本来的属性,我们只是在用语言去描述它的属性。但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刚好相反。
我们说的是:它之所以是桌子,是因为我们把它叫成了桌子。
如果我们一开始叫它凳子呢?我们就会坐在上面,它真的就可能被当成一个高一点的,大一点的凳子。周围的人看到了,也会叫它凳子。或者,他们还会有其它想法。我问过我的学生,让他们开脑洞。有人把它叫城堡,还有人说是床,有人说是武器,有人说是乐器,还有人说它是一张画板。在我们给它起名字叫桌子之前,它什么都不是,或者说,它可能是一切。
所以在我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命名是很重要的。
命名可以影响我们的行为,这种影响是在潜移默化中,通过我们的信念完成的。前段时间,大家刚刚经历了双 11 购物节。一说到双 11 ,大家就会想购物车里都放了什么东西,有哪些促销活动,就会想到买买买。现在几乎已经变成自动化的思维了。为什么?因为马云爸爸。马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购物节,每年到这个日子,商家就会促销,而消费者就会拿出一大笔钱准备血拼一场,消费者的行为刺激了商家,商家的行为又进一步刺激了消费者。这就是名字带来行为的转变。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没有这个名字,双 11 还是光棍节。同样一个日子,就会想到几个单身汉一起吃火锅。再往前几年,双 11 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这个道理,听上去不难理解。
但是我们要特意拿出来讲,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容易忘了它。我们有太多默认的名字了。一个谁都没见过的东西摆上来,我们会想它叫什么名字。但如果是一个已经有名字的东西呢?就很容易沿用这个名字,不但沿用名字,还会沿用别人对这个名字的态度。就很难打破我们常规的看待这个东西的角度。
想象一下,一个家长发现他的孩子喜欢玩游戏,花很多时间在游戏上,不学习,家长很容易就起了一个名字,叫做游戏成瘾,因为大多数人都管这个现象叫做游戏成瘾,它是一种病。还有人叫电子海洛因,你想想,海洛因!家长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阻止这个孩子玩游戏,甚至可能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但是家长想不到,这个现象还可以有别的名字。比如说,它是孩子的兴趣爱好,孩子喜欢在游戏里获得成就感或者归属感。又或者,现在打游戏也可以是一种竞技体育,说不定孩子有这方面的天赋。
「电子竞技选手」已经成为一种新兴职业。前段时间,朋友圈和微博里都被「IG 电子竞技俱乐部」刷屏了,因为 2018 年《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IG 电子竞技队为中国大陆赛区夺取了第一个冠军。所以你看,当你把它叫做病的时候,你会想尽一切办法阻止它,但换个角度,但它也可以是爱好,甚至可能是天赋。
要打破这一点,就需要学习一种新的哲学观,叫做建构主义。
它认为所有东西都是被我们的语言建构出来的。如果把我们生活中的事物比作橡皮泥,语言就是一双灵巧的手,它具有给事物赋予形状的魔力。换句话说,我们传统的观点认为,一个东西是什么,是有所谓真相的。真相就是这个东西,我们只能去观察它。
而建构主义认为,没有真相,这个东西本来具有无限可能,直到它被起了一个名字。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6粉丝

481帖子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0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