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闲聊] 诺如病毒可怕么?

[复制链接]
楼主
江边偾狈 发表于 2021-11-6 07: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诺如病毒,也被称为“冬季呕吐病”。一旦它入侵人体,就开始放肆地侵略胃肠道,让人上吐下泻两头忙,还常伴有恶心、发热、腹痛等症状。作为一种急性胃肠炎,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也具有急性传染病的一切特征。

说可怕还真有点可怕,原因如下:

1、生存力强:医用酒精奈何不了它,市面上那些消毒纸巾和免洗消毒液都没用
2、感染性极高:诺如病毒几乎无孔不入,感染者打个喷嚏或者说话,带有病毒的唾液或飞沫就会迅速进入空气,一滴飞沫百分之一的量就能引起感染。感染者的粪便和呕吐物也有被检测出诺如病毒,也就是说,接触到它们也容易被传染。不仅可以人传人,还能经过食物和水传播。
甚至!最欧盟食品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通报,法国出口到芬兰的牡蛎也检测出了诺如病毒,厉害吧!

 第1张图片
3、起病很急:如果中招,常常会在感染的48小时内,出现上吐下泻的情况。
4、容易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暴发:幼儿园、学校、餐厅、养老院、游轮等人群密集的地方特别容易互相传染。现在正是开学季,家长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后面会讲到。
5、没有治疗的特效药:治疗诺如病毒只能靠休息和静养,最好通过口服补液盐缓解脱水症状,除此之外无特效治疗药,针对细菌的抗生素更是没有卵用!
6、没有诺如病毒疫苗:因为诺如病毒的毒株实在太多,即使感染过一次也有可能被另一种毒株继续祸害,目前还没有研究出预防诺如病毒的疫苗,这一点跟感冒类似。
7、病情严重时的后果:少数病例会发展成重症,甚至死亡。而且重症或死亡病例通常发生于高龄老人和低龄儿童。
以下资料来源于百度词条“诺如病毒”:

1999-2007年,诺如病毒感染暴发与荷兰85岁以上老年人超额死亡显著相关,期间恰好出现了诺如病毒新变异株,此年龄组老年人中诺如病毒相关死亡占全死因的0.5% 。2001-2006年,在英格兰和威尔士≥65岁的人群中,诺如病毒感染占感染性肠道疾病所致死亡的20%(95%CI:13.3%-26.8%)。2008-2009年,北欧地区82例社区获得性诺如病毒感染发病者(年龄中位数77岁)在一个月内死亡的比例高达7%。

而新生儿感染诺如病毒后,除出现与其他年龄组儿童同样的症状和体征外,还可能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严重并发症,如有报道1998年1月费城一家医院的新生儿ICU中8名早产儿(平均胎龄28周)于出生后第5至38天内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其中2例死亡,6名早产儿的粪便标本中诺如病毒阳性。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主要累及小肠,但有一篇报道,3名早产新生儿仅出现结肠缺血,没有小肠病变 。

健康人感染诺如病毒后偶尔也会发展为重症。2002年5月13日至19日,驻阿富汗英国军人中诺如病毒暴发,29人患病,最先发病的3名患者不仅出现胃肠道症状及发热,同时还伴有头痛、颈强直、畏光以及反应迟钝,其中一名患者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另两名患者需要呼吸机辅助支持。

说不可怕,貌似也不是那么可怕

1、自限性疾病:一般来说,只要护理得当,1~3天可以自行痊愈。腹泻呕吐等症状一般维持12-60个小时就自行消退,2周左右排泄物中的病毒一般能排干净。
2、预防原则很简单:中国疾控中心的权威建议是注意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的关键。简单说,就是做好9字真言——勤洗手、常清洗、多消毒。
勤洗手:饭前便后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特别是我们大人上完厕所和给宝宝换完尿不湿后。
常清洗: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往嘴里送的东西要慎之又慎;吃瓜果前,一定要洗净、去皮;海鲜贝类等海产品一定要彻底清洗、煮熟,在家做饭时,我们也要注意生熟食分开,最好用各自专属的砧板和刀具。如果家里买桶装水喝的,最好都烧开再喝,开水跟没烧开的生水也不要混着喝,以防水被污染引起发病。
多消毒:如果吐了,需要先撒上含氯消毒液(比如84),用纸巾、抹布等遮盖物覆盖30分钟以杀灭病毒,再清理呕吐物,才能避免传染。平时在家搞卫生时也要多用含氯消毒液清洗家具、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最好带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

如果不幸中招,可以这样护理——
补水:感染诺如病毒后容易出现频繁的呕吐或腹泻,从而引起体内电解质紊乱,导致脱水。如果是儿童感冒病毒,一旦发现尿量减少、哭的时候泪水少、皮肤和口唇干燥等脱水的表现,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如前所述最好能用口服补液盐。
隔离静养:感染期间需要隔离静养,在家里多睡觉,尽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
注意饮食:因为呕吐腹泻肠胃会比较虚弱,肥腻的食物、贝类海鲜、含粗纤维多的蔬菜、生冷瓜果以及冷饮等都先别吃。可以吃些易消化的食物,比如面条、粥、鸡蛋羹。没胃口是正常的,尽量少吃多餐。
如果呕吐、腹泻比较严重,就得赶快去医院,请医生进行对症处理,积极预防并发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0粉丝

473帖子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6 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