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是什么样?

[复制链接]
2865201#
a304897079 发表于 2021-1-29 04:24:54 | 只看该作者
 
我不太会说普通话,所以,这是机器翻译的,如果有不对的什么地方,请大家见谅我。我来中国三年多了,马上就要毕业了,中国是天堂,世界上最好的国家。但是普通话太难学了,我到今天也没搞懂。为什么不直接用拼音呢?中国人这方面不太聪明,这是我的一点建议
我马上就要离开中国了,我心里感到害怕,不想回去我的国家,因为我什么都没学会,我恐怕没办法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我享受了人生与大学时光在中国,但是我什么都不会
但是中国从来没让我失望,我看到了永久居留的消息,我太开心了,我永远都可以留在这里了,在中国我可以生活的很好,因为中国人喜欢帮助我们,中国万岁!
我必须要的是,很明确,中国人是最善良的人,中国是富有的国家,我爱中国!对了,中国的景色也很美!再次说,我爱中国,我爱上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65200#
小肥猫儿 发表于 2021-1-29 04:24:49 | 只看该作者
 
写一个古代角度,讲讲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是如何看待杭州的。从他的事例可以证明,大部分人都是试着在他者文化中找到再现自身文化的工具。
伊本・白图泰(Muhammad Ibn Battuta, 1304-1370)是来自西北非洲的穆斯林。在摩洛哥完成伊斯兰学校学业之后,在21岁时通过埃及到麦加朝觐。朝觐后他没返回家乡,而是继续在东非的肯尼亚与中东的波斯旅游。

白图泰在旅程中听到穆斯林的印度国王正在招募官员的消息,他通过黑海、中亚,于 1333年到达印度的德里,开始了8年的官员工作。过了几年,白图泰被印度国王派遣到中国的元朝当使者。

白图泰冒着暴风,在1345年到达泉州、广州、杭州等城市,他自己也声称到过北京,不过后续学者对此提出质疑。之后白图泰就回到印度,不久后决定回到麦加。
麦加那时候有很严重的鼠疫(中东与欧洲因为1347-1353年的鼠疫死了几百万人),白图泰在45岁的时候才终于回到摩洛哥,用阿拉伯语写下他的《东游记》。后续学者计算了白图泰的旅程数:总共约12万公里。
让我们看白图泰在纪录中如何感知华人,用什么方法试图了解陌生的他者文化:
中国是一个面积最广的盛产水果、黄金与白银的国家,被一条河隔开就像埃及的尼罗河一样 。……甘蔗比埃及的甘蔗要好得多。我们的水果中国都有,但是比我们的更丰富,更便宜。……中国人都是异教徒。
白图泰用他熟悉的埃及文化来比较与描述不熟悉的华人文化,这样他才有办法了解他者文化。
中国到处有穆斯林,有自己的学校与清真寺。……(在广州)穆斯林有自己的市场与清真寺。……杭州的城市名称跟我们阿拉伯的诗人名坎萨相近。……我们接近杭州时这城市的阿訇与(伊斯兰的)商人来接我们。这里的伊斯兰行徒相当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65199#
niuniu53090645 发表于 2021-1-29 04:24:11 | 只看该作者
 
二更
有个香港同事,是父母辈移民来的,自己从小在苏格兰长大,十分反感(我认为)别人说他是中国人/或者问他哪里来的。上次他在问我一些中国的问题,我领导(知道他在这里长大)问他你父母是从中国来的吗?他说不是他们是从香港来。我领导笑笑没说啥了。
关于当时我俩在讨论的问题,说到比如,他对我说 “中国留学生就爱扎堆,也不怎么和别的国家的人玩英语也不可能说的很好啊。”  
我说,这儿这么多西班牙人/意大利人,他们不也习惯性和自己语言一样的人扎堆吗?
他说, 可是他们花这么多钱来留学不想体验多种可能性/多交些朋友吗?以及不觉得这里更自由/空气更好/食物更新鲜吗? 你们fb不能用,你们好像谷歌也不能用吧,他们不觉得这里好吗?
我说,好处坏处都有啊,然而我普遍听到的留学生大都会觉得这亚马逊没淘宝好用/机会没有国内多/物流没有国内快/公共交通没国内发达/外卖选择远没有国内多/再说食物新鲜和饭菜种类多味道好也不是一回事啊。
他说你意思是说就因为外卖方便不方便/火车快不快他们就觉得国内更好?
我说那倒不是这意思,而是说更喜欢/更适应国内生活丰富多彩又方便,大部分人本身就没想着非得留下来,所以他们讲中文/和中国学生一起玩有啥问题呢?再说亚马逊,我好几次了坐家里客厅等着他们能竟然门不敲电话不打信息不发最后告诉我投递失败让我自取,另外你知道阿里巴巴淘宝比亚马逊的就选择丰富而言,优越多少吗?你就是明确写出你想要的关键词,保准你能找到心想的商品;亚马逊搜个啥都只能出来有限几款。
他说 (我都觉得有点抬杠了)商品选择多了就完全是好事吗?
我说 那你知道淘宝有个功能 可以识别照片里的你喜欢的想要的货品,然后能出来一大堆相似或者完全一样的让你挑。然后我就现场拍了我的鞋放淘宝搜索出来一堆 给他看看有多么先进:) 他没再说啥。
我说另外,你下单后还能一直追踪你的订单看地图上小货车开在哪里了 不是很好玩很有用吗?我说而这边上次我买了个大衣寄送到店里,十天过去了都没给发消息好吗也查不出来物流,我给客服打电话给我查才知道到店里了。
我领导(捷克人)忍不住说,就是!!我上周买的马丁靴送到店里到现在还没到!也查不到到哪儿了我都要急死了!




他说 那还有好多人只会说郭嘉好,我觉得他们要么是洗脑了要么是不敢发声。
我说你为什么觉得诋毁才是言论自由夸赞就是背后有阴谋呢?每个国家都不完美有自己的问题,而且他们大部分出来留学的学生,都是真心还是认为祖国呆着舒服这没错啊,你可以说他们和你想法不同,但我认为并不是洗脑/恐惧什么的。
有次上班和行政部门一个华裔女生,聊了几句(用英语),然后她问我哪里来我说中国,她切换换成中文跟我说,我是新加坡出生的,我爷爷奶奶是香港来的,我从小在英国长大的。我说,你中文说得不错啊。她说 她英语粤语普通话都会说,因为从小父母就请中文老师教她说,她说觉得自己中文说的不够好,二从小到大父母在这上面花了很多心思很多钱,妈妈经常开玩笑说“我的钱都泡汤了”。
我说说我自己感想吧,我觉得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很重要啊,更不必说会几种(世界广泛使用的)语言、了解自己文化/当地文化,完全是一种优势啊。我的香港同事,父母辈移民过来,自己英语是母语,粤语不怎么会说,普通话更不会,汉字全然不认识,觉得还是有点可悲。




———————-分割线—————————
更新一下
有的人言辞很激烈,还有说我没在国内上过学,以及强力辩驳说我们有投票权;可能我原文有歧义吧,意大利同事的意思是投票选总统,那我只能说我们确实不是这么运作的,以及我们发展的很好;而且我也并不认可西方这种方式,说我被洗脑的,到底是谁被洗脑,一定要认为投票好/西方民主好?
以及我说严格素食人群(vegan)在国内不好过下去,我知道我们有各种素食,我原意旨在拿此举例说明,目前对多样性的尊重达不到很高的水平,所以我不是只说严格素食人群; 我是在说,如果你是相对少数人群,有什么过敏/特殊饮食要求/盲人或者各种残疾,真的是挺难过日子的。
如果有不同意见/事实就举例说明呗,我都会看的,但是上来就喷人的是咋回事嘛,别杠了没意思,实在不满意你就开个楼自己写,求同存异呗。


以下原答案:
坐标苏格兰爱丁堡,我在学校里工作,周围同事有英国人有欧洲各国家人,以上是背景。


总的来说大家现在会经常说“啊中国发展好快/中国即将要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了”之类的话,以及华为手机真的很普及,而且大家总喜欢来向我发huawei的音问我对不对。我不好总结“外国人眼里中国是什么样”,我会觉得他们有的看法是比较真实客观的,有的看法也比较模糊不清;我就说一些日常他们对中国或者中国人的一些看法吧…
意大利同事,男 22岁。 和我谈论起中国就是中国好强大中国人好有钱,他说有次他看上一个很贵的手表,一个中国人走进店里直接买了…另外他说起中国留学生很好认,就是总穿logo很大的衣服…… 他会跟我说以前以为中国很封闭人们没有自由,后来逐渐意识到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他问过我:“你们没有投票权难道你不想要投票这个权利吗?”  我说:“你们可以投票,但你们认为你们真的清楚自己在投什么(或者什么人)吗?” 他说重大事情应该大家都参与,我说我某种程度上比较赞成精英治国,而且你看我们国家发展不是挺好吗? 他说看youtube上的纪录片觉得中国太牛逼了公共交通简直世界第一,也谈及高昂房价之类。有次和他,还有另一个同事,另一个同事问我说中国人是不会数数吗? 我说你在说什么? 他说以前去中国出差,坐了出租车,结束问多少钱他不会中文,司机不会英语,给他比划了价钱然后双方还是不能理解。 我先笑然后说:“你跟我说说你怎么数 比如 八” 他伸出俩手,一手比划五,一手比划三。。我说 “那你两只手只能撑死数到十,我们中国人一只手就能数到10,那么两只手能数到一百。” 说完我给他展示了下,意大利同事惊叹说啊中国人就是聪明难怪有钱啊… 然后缠着我让我教他用一只手数一到十,他说要去给朋友们展示。
英格兰人,女 25岁,问过我为什么中国留学生都穿的那么奢侈,以及为什么总是穿球鞋,尤其白球鞋,问我他们是怎么保持白球鞋白得闪闪发光的… 她问过我,中国出国的学生是不是都是相对富裕的? 也跟我说过,“你们国家是专制国家但似乎又不怎么像专制国家,感觉很有意思。”  她问过我,觉得当下中国我有什么喜欢或者不喜欢的点?我说可能好的在于说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不像这里盖个楼修个地铁能修一辈子;不喜欢的也许在于,还处在重经济发展的过程,对于多样性或者弱势群体的考虑并不周全,你在中国想当个vegan(纯素食主义)会寸步难行,你如果残废就基本告别外出看电影 去博物馆 坐公交之类。


印度人,30岁。他有次提及他怎么区分中国人: “一般来说,中国女生在街上很好区:穿着过度装扮,(欧洲人普遍日常穿着很朴素),喜欢扮嫩,不仅外貌上穿着上追求幼龄化,心理上似乎也并不成熟。” 我说你是否有实例,他说朋友的女朋友是中国人,似乎除了厕所是自己去,其他事情一定要男朋友来。 我说并不是中国女生都这样。他说当然不,但相对来说中国女生似乎很享受把自己当需要照顾的小女孩。


今天和几个同事一起吃晚餐(有捷克人30多岁,苏格兰人20,乌克兰人大概也是30多),一个同事问我哪里人?我说我明显是中国人。 另一个同事说“不我觉得完全不明显哦你英语很好打扮也好看不像中国人,请你原谅我这么说。” (我知道有点矛盾但是真的是这样的,对于中国人的外在打扮他们主要两种看法:一种是中国人粗糙不修边幅;一种是说留学生过度打扮名牌傍身,我认为可能都算是“打扮不当”的事实吧…)。我说 “我不知道你在夸我还是骂我。” 他们说就是陈述事实,感觉中国人普遍英语差即便中国留学生也是如此。他们说接触过的中国人普遍似乎交流有点难,慢慢说才能理解。我知道他们没有讽刺或者贬低的意思,但我还是会觉得他们有些许潜在的优越感,我的想法是,中国人凭啥要英语好??你们会中文吗?而且说真的大部分欧洲人的英语也就半吊子那样吧…… 然后我说:“大部分留学生不过是来学习读学位,将来还是要回国发展。(中国留学生就是有能力有钱出国读书,中国机会多的是大部分人回国工作是趋势,为什么要把英语说成谈笑风生的水准?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一个同事说起,以前共事一个韩国同事,总被人认作中国人让她很恼火,韩国人经常说:“我哪儿像中国人了?他们看不出来我的鼻子不一样吗?” (我觉得…棒子真的无知又自大)
苏格兰人,男 大概50多岁? 有次问我具体从中国哪里来我说北方他说北方哪里? 他说他姐姐领养了个中国女孩,他说似乎上世纪很多中国人不想要女孩…他说她可聪明了…现在在MIT上班,和他姐姐(她妈妈)都在美国定居。


哥伦比亚人,男 40岁 (但在苏格兰住了二十年了),每次就爱对我说的啊中国厉害啊中国要称霸世界了…


大概这样哈哈,想到再更新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65198#
呀呀兔兔 发表于 2021-1-29 04:23:11 | 只看该作者
 
一位美国历史学教授在 1913 年来到中国,记录下了她这次旅行的见闻及感受,其中既有对风景和民俗的描绘,也有对时局和人性的比对。沿途目睹中国新旧时代间之冲击、转换、并存、融合等种种景象,展现了游离于历史课本外的,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以下为漫行记录:
在云南,或 「云之南端」,你身处一片阳光充沛,风光秀丽,有着无穷魅力的土地。它面积一万五千五百平方英里,几乎连绵不断;无论往哪边走,总得攀上爬下,经过之地要么植被对比强烈,要么完全缺乏植被,两者同样让人印象深刻;贫瘠的雪山悬挂在小山谷上,真真是热带地区的罕有美景;一步之遥,便从荒芜贫瘠的砾石滩走到波光粼粼,绿水倒影的花园绿洲。
云南盛衰无常的历史,体现在居于深幽峡谷和狭窄河岸间的不同民族中。自公元十三世纪在名义上被忽必烈的蒙古帝国吞并后,汉族人便平静勤勉地征服此地,如今他们遍布全省,事实上已占据了最为肥沃的土地。不过,他们既没有消灭原住民,也没有尝试将其同化。今天,各原著部落合共占全省人口一半以上,云南的民族地图呈现奇妙的拼凑融合,汉族、掸族、彝族、苗族、僳僳族[4]以及一些尚不为人知的民族,并肩存在却又保持各自特色。
让情况更加混乱的是,此处有别处几乎未见的宗教分歧,一千二百万的人口中估计有三百到四百万是伊斯兰教徒。诚然,他们看起来与其他人几无不同,大家一般相处融洽,因天性实际的中国人对穆斯林的宗教自豪并无太大反应,而这里的佛教徒跟别处的一般宽容。可是,半个世纪的伊斯兰叛乱前留下了可怕的回忆;在此之上汉族与本土部落之间互相反感,大家对禁止种植罂粟又普遍不满,显而易见,云南长期以来为内部动乱和外国势力干涉提供了极佳土壤。
行进首日清晨,我们沿着西部贸易路线前行,遇见不少匆匆赶往省会的行人,他们大多是苦力,将木材、木炭、家禽、水稻、蔬菜等扛在背上或挂在肩膀的竹杆上。每人都是步行或骑着矮马,沿路没有一辆车子,甚至连手推车都没有。比起印度人,这儿的衣服缺乏色彩与样式变化;所有人都头披黑发,身穿蓝色衣裳,游人很快便会意识到中国在这方面输在没有像印度缠头巾一样颜色鲜艳、惹人注目的装饰。但这些面孔在肤色深浅与面部特征上比我想象的更为多样。
在美国,我们主要跟某个阶层的中国人接触,而他们通常来自广东省。可云南人和四川人与广东人不同,体格相比之下更高大壮健,姿态也更为漂亮。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65197#
乱世尘胤 发表于 2021-1-29 04:22:12 | 只看该作者
 
非洲工作过8年。听过一些黑人对中国的奇葩见解。
1、喝茶可以降低性欲。原因是中国人出国工作都不带老婆,还总喝茶。
2、中国人特守规矩,总排队,要不怎么经济发展那么快----这是一个老黑痛斥银行里不排队黑人同胞时的话
3、中国人都会功夫,还都会用中药治病。所以认识我的黑人一有病就来找我。好在打架时没想起我。
4、中国人的字母表是数量不定的,傻子知道3000个字母,聪明人知道20000个字母。对,就是alphabet。Pinyin是什么?我们黑人读书少你们中国人不要骗我。
5、中国男人从来不打老婆,还都会做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65196#
站台的游戏 发表于 2021-1-29 04:21:17 | 只看该作者
 
德国人大多是出于利益而关心中国,但是他们主流的媒体报道和央视的报道内容几乎是相反的,这样你可以想象他们对中国的印象。不要以为中餐就能征服他们,很多中国带去的零食德国人都是不吃的,有时开完会中国人一走,都被仍垃圾桶里。但是,归根结底,我们又何必在乎他们的看法?!我们并不依靠任何一个外国存在,我们要的是合作中的共赢,他们并不比我们高一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65195#
_一三五二四六 发表于 2021-1-29 04:20:51 | 只看该作者
 
1.阿尔及利亚人认为中国会杀穆斯林,有图为证:
觉得中国很发达,想要来中国,但是签证是首要问题
 第1张图片 高圆圆的头像真的很吸引外国友人
2.提到中国首先想到的是 Bruce Lee,中国是个科技发达的国家。
遂问一个网友都关心的问题:是不是觉得中国人都会武功,
答:这只是个玩笑,中国人都很勤劳。
 第2张图片 请忽略我的散装英语
注:高圆圆的头像真的很吸引外国友人,自从换了头像已经好几个外国人找我一通瞎聊,最后都少不了问一句,头像是你本人吗 。。。。。。
2020.5.1新增
3.可能这段时间肺炎在国外那边闹得很严重,国内外业务都受到很大影响。
 第3张图片 阿塞拜疆客户WhatsApp上给我发的
说实话,看到这个,当时都要气炸了,差点没给怼过去,后来想了下,就没理他,多半是受到了川普的洗脑。好了,现在中国有多了一个标签了(滑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65194#
静馨ZY 发表于 2021-1-29 04:20:46 | 只看该作者
 
我在外网上看到一个话题:欧洲害怕或讨厌中国吗?
分享几个欧洲人的回答,具有一定代表性!

 第7张图片

海基·基维尼蒂
(Heikki Kiviniitty)
我想说,我们在中国的问题上相当中立。这么说吧,当今世界正处于一种疯狂的状态,中国作为一个理性、冷静的国家,这是值得赞赏的。当然,对欧洲来说中国不是敌人,甚至不是潜在的敌人,因为中国没有对欧洲采取敌对行动的历史。中国是一个经济竞争对手,也是一个重要的市场。

在美国,很多政客和美国民众把中国视作眼中钉,对此很多欧洲人很难理解。中国经济的成功导致很多欧洲人失业,但欧洲人并没有因此责怪中国人。欧洲企业将制造业转移到了中国,如果要怪谁,那就是欧洲企业主。如果美中之间爆发战争,毫无疑问,我们会选择置身事外。

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但我们不了解中国的历史。准确的说,我们对此知之甚少。我们知道许多古老的发明都来自中国,但具体有哪些我们并不清楚。

为什么我们对中国的了解这么少?因为离得实在是太远了!而欧洲本身就有很多国家,且历史悠久,光是把这些弄清楚都要花费不少时间。此外,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与欧洲周边的国家和地区联系都更加紧密一些,当然,美国对此做了很多相关的报道,所有这些让我们对中国的了解机会变得更少了。

在欧洲有一些对中国的共识:
中餐很好吃。
中国的传统艺术很棒——虽然我们对它了解不多,但我们喜欢它的样子。
中国有熊猫。
还有功夫。
中国有很多美女——她们很有异国情调!不过,请不要做整形手术。
中国学生渴望在学校取得好成绩。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的进步——许多欧洲人对此表示钦佩。
中文写作很难,但很有吸引力。
中国有万里长城,谁不想去参观万里长城呢?

我在欧洲和中国接触过很多中国人。我个人喜欢中国人的一点是,中国人从来不说“我们国家比你们国家好”、“我们国家比你们国家大”或“我们国家的文明比你们古老”之类的话。中国人的真实想法是另一回事,但这种礼貌已经很好了。而且,我能想到很多国家,他们的人民有时在谈到国家事务上表现得非常傲慢。但中国人很乐意把和自己国家和文化相关的趣事分享给外国人,也能坦率地承认他们的问题。我认为这是他们对自己的文化和国家感到骄傲,而不是因为傲慢。

中国的产品和品牌口碑一直不太好,但我觉得这些都在逐步提高,因为我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听到有关中国产品的投诉了。实际上,我听说华为生产的手机非常好。我想华为很快就会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品牌。这也意味着,只要产品好,是不是中文名根本不重要。

我们时不时地会听到有人说“我们应该学习中文——它是一门重要的语言,一种将在未来被广泛使用的语言”。但是,学习中文的人仍然不多。我想大概是因为,首先中文非常难学;其次是中国离我们太远,我们使用中文的机会可能不会很多,所以为了学习中文而耗费大量时间似乎并不值得。

我想,对于这一点中国人可能很难理解。我指的不仅仅是语言,还有中国和欧洲之间的文化差异。话虽如此,反移民的欧洲人并不特别反华,因为在他们眼里,中国人并不是一个有问题的群体。欧洲人可能对中国游客缺乏兴趣,但他们对欧洲游客也是如此。在欧洲有一些反移民/反外国人/种族主义的暴力活动,但据我所知,中国人和其他看起来像东亚人的人是相对安全的。

至于中国和日本之间的问题:日本和日本人在欧洲很受欢迎,日本可能是这里最受欢迎的非西方国家。尽管如此,就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事实而言,我们更倾向于同情中国人,认为日本应该作出适当的道歉。实际上,一般的欧洲人,尤其是那些了解历史和国际政治的人,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日本当时没有向中国道歉。从欧洲的角度来看,道歉是一件值得尊敬的事情,也是一件明智的事情,因为与中国建立良好的关系将有利于日本。所以,他们很难理解日本的做法。

某些欧洲国家在殖民地时期控制了中国的一些沿海城市,但我认为很多年轻人并不清楚这些。甚至是曾经英国对香港的统治也在逐渐被人们遗忘。我认为,中国在过去之所有对西方世界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正是因为欧洲人只征服了它的一小部分——很显然,欧洲人曾经对任何能够抵抗殖民统治的国家和民族,或者至少是那些能与之抗衡的国家和民族非常着迷。


Faey Stern 希腊人,
对语言学、外语、政治感兴趣
我不是专家,我只是说说我的一些感受。
我认为对大多数欧洲人来说,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地方,也是一个非常遥远的地方。那里的一切都和欧洲很不一样,这让他们很难理解。
大多数人都知道中国历史悠久(尽管他们对此一无所知),当有人向他们讲述中国历史时,他们会感到敬畏。他们知道中国的语言和欧洲的语言有很大不同(我指的是普通话),而且很难写。

对于中国,人们知道它是一个GC主义国家,中国人工作努力薪酬却很低。在他们眼里,中国人只崇拜金钱。人们还认为中国的空气污染非常严重——在某些地方确实如此,但在中国的绝大部分地区情况都已得到很好的改善。

除此之外,他们还认为中国是一片特殊、宏伟而美丽的土地,去那里旅行将是一生中难得的经历。中国有神奇的自然风光,神秘庄严的佛教寺庙,以及摩登的现代化都市——中国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如此美丽。

关于中国人,我唯一知道的就是,他们工作非常努力,而且办事效率很高,他们知礼、心善,是一群可爱的人。

我见到的中国人不多,也没有中国朋友,这只是我对中国和中国人的一种认知。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Hendrik Vanger
曾就读于蓬佩法布拉大学
我想说,一般的欧洲人对中国都持中立态度。这可能是因为中国位于世界的另一端与欧洲相距甚远,而且纵观历史,我们与中国和远东的互动并不多。

欧洲人对中国人有一种典型的刻板印象,中国人就像工作机器,他们活着是为了工作,而不是为了生活,在中国有很多企业模仿欧洲品牌,中国是世界工厂,很多欧洲公司都在这里生产他们的产品,中国人不太关心政治,只关注教育和工作等。

当然,受过教育的人会更全面更客观地看待中国,但对大多数欧洲人来说,印象就是如此。我没有任何中国熟人,我只在餐馆和商店与他们有简单交流。在我看来,中国人很严肃、很保守,性格也偏内向,但他们很有礼貌。


David Barry
在东亚生活了很多年,现在在欧洲生活
我来自欧洲。多年来,欧洲人一直很尊重中国人及其古老文明。如果你以伏尔泰和拿破仑对中国的评价为例来研究,这只是一个开始。
许多欧洲人一直在和中国人做生意,许多欧洲人现在也在中国工作和生活。  中国企业与欧洲有很多生意往来,现在中国也在欧洲大举投资,我们欢迎中国人民和中国企业来欧洲。


总结:这些是欧洲人对中国印象的回答,可能有人觉得不正确,但是这是真实的回答呀!
尽管如此,欧洲人对中国人的看法,比美国人少了一些偏激!


--------------
在知乎上不少文章被封了,更多翻译老外如何看中国。
请关注公众号:环球观察员
 第8张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65193#
三思而行 发表于 2021-1-29 04:20:35 | 只看该作者
 
在美国读书,只了解一些美国人的看法,可能比较片面。
一般同学老师,对中国在表面上没什么看法,大家一团和气,顶多在聊天的时候问一句 where are you from, 然后还特别喜欢问which city超级执着  然后就是常规客套, 聊聊中国旅游,中国饮食之类的,很可能再加上一句OMG I love Chinese food, 不过别误会,这里的Chinese food通常是美食中餐,比如左宗棠鸡之类的。我周围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对中国不了解不关心,也不想了解。基本上大家都只关心美国自己的事儿。
还有一些华裔,对中国就更关注一些,两个态度,要么中立,要么负面印象多。前者主要是认同文化方面,双语长大,一般会说普通话/粤语,但基本上都不会写,更别提读古诗词之类的了。他们对于中国的印象就是父母的老家。由于我国的文化输出不像日韩那么强势,而且在西方媒体的描绘中形象也不是那么正面,所以他们作为华裔美国人也并没有为自己华裔这一身份感到骄傲,实际上,这一身份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还给他们带来过身份认同的问题。所以他们对中国的感情比较复杂,而且因人而异,这主要取决于父母对于中国的看法以及他们的成长环境。
对中国负面印象多的华裔主要比较在意我国自由皿煮问题。而且还特别喜欢挑衅式地问我一些政治问题。说实话我一般不太和别人讨论政治问题,大家交朋友谈政治多伤感情。但是我有一朋友,她天天问我这种问题,我要不说点什么还真是憋屈。但很快我就发现我们谁都说服不了谁。不管怎么解释我们的国情特殊,中国自有自己的发展道路她都是一句反正你们不自由不皿煮,就是不对,就是邪恶,根本没法沟通。渐渐地我就和她疏远了,毕竟连你的观点文化都不尊重的人还有什么朋友可交的呢?
还有一些遇到的台湾同胞,在这里虽然不属于外国人,但是还是提一下,大多数都很nice,大家都知道政治比较敏感,所以也不太提这个。不过很明显感觉他们比大陆人更在意这个问题,而且和大陆人交往的时候很谨慎,不愿意深入交往成为朋友,只维持表面的关系。
还有就是我在网络上遇到的人了。哇真是眼界大开。出国之前我不怎么上YouTube,主要是没什么需求也懒得翻墙。出了国之后才发现墙外反华的这么多。感觉在他们的描述中,我国就是一个邪恶大boss,人民敢怒不敢言纷纷被洗脑。而且你一反驳他们,他们就笑你被洗脑。真是无语了。出国以后接触到的信息硬生生把我从一个路人逼成自干五。
不过现在我的想法也变了。我觉得,世界从来都不是以理服人的。不是你有理表现好大家才喜欢你,而且你强大了做什么都有理(话语权)。我现在也变得不太care外国人怎么看中国了,haters gonna hate。你喜欢中国你就多来中国旅游,了解中国文化(说实话我觉得中国文化真的是宝藏,不管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学习它都是一种幸运),你要是不喜欢中国,那也OK,尊重你的观点,只要你不满嘴喷粪就行。作为中国人,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把自己的生活过好了,多赚小钱钱才是硬道理。等中国真正强大起来掌握了国际话语权,舆论风向自然就会改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65192#
chaote261 发表于 2021-1-29 04:19:59 | 只看该作者
 
一位美国历史学教授在 1913 年来到中国,记录下了她这次旅行的见闻及感受,其中既有对风景和民俗的描绘,也有对时局和人性的比对。沿途目睹中国新旧时代间之冲击、转换、并存、融合等种种景象,展现了游离于历史课本外的,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以下为漫行记录:
云南省的首府风光旖旎。它坐落在一片广阔的平原上,北边城墙背靠低矮的山脊,可放眼城市与湖泊的迷人景色,四面的高山也尽收眼前。它海拔近七千英尺,气候与温带地区相近。
夏季时,阴凉处最高温度为 85 华氏度,而冬天愉悦宜人。欧洲人经历了寒风刺骨的北京、潮湿闷热的广东,及天色灰蒙的成都,发现云南天色明朗、凉风阵阵,即使被放逐到帝国这遥远的边境角落,也有丝丝安慰。尽管树木葱茏,云南府本身并不十分吸引,它似乎由一条条狭窄的小巷组成,不时中断于寺庙围墙或一片荒地,而城的外围都是三十英尺的高墙;城内除却一座相当不错的孔庙外,便无其他有趣的景观。
不过乡间景色迷人,倒是远足的好去处。湖泊水域原先长约二十三英里,也许曾经及至西墙,但如今逐渐淤塞,距西墙约五英里,需乘坐沉重的舢舨经由横穿稻田的狭窄运河方可到达。隐藏于竹林中的农舍、茶馆和庙宇点缀着平原,其间不时横亘高耸矗立、铺着石头的堤坝,两旁树木繁茂。低地富饶的耕地与周围群山形成鲜明对比。山上除却偶有庙宇保存的树林,俱贫瘠不毛。
云南府人口约八万,城镇似乎相当繁荣。附近的山丘上有铜矿,此处的金属制品远近闻名,不过根据法律,所有开采的铜矿都必须送到北京去。可是,云南府重要之处在于其商贸。作为地区中心,它面积广袤但人口稀少,盛产主食、大米、豆类、小米,以及水果和蔬菜。从前,云南是鸦片生产的首要省份,但当我身处其中,却看不到一片罂粟田。上一任云贵总督锡良作为蒙古族官员备受推崇,他本人不吸鸦片,决心执行诏令禁止其使用生产;于是,云南极不情愿地进入了新秩序。
而其继任者李经羲则众所周知烟瘾极大,不愿改过者便满心希冀会有好日子,最终只迎来失望。经过一番努力戒食鸦片,李经羲宣布自己年事已高,已无力改变,可云南省前程尚远,必须恪守法规。于是,他以几近跟前任一样的力度严格执行鸦片管制,当作是弥补自身的弱点。
其时,四川的情况跟云南一致。尽管我遍寻罂粟田,却从未见人培植。也许在不为人知的小径与偏僻幽森的山谷能偶尔发现一片罂粟田,为检查员有意无意所忽视,但总体而言,罂粟种植的确已然基本消失;而仅仅一代之前,观察入微的贝德禄估算鸦片田占到云南耕地三分之一强。容我们客观评价此番现象。满族统治也许软弱腐败,不过,至少在消除一个广为流传的恶习上,其成就超于任何西方国家之努力意图。诚然,清朝覆灭的原因之一正是出于对反鸦片政策的不满。而据报道,如今个人主义盛行于革命领导人之间,导致执法倦怠,罂粟种植由此复兴。
云南在过去五十年间不得安宁。可怕的伊斯兰叛乱持续二十年之久,不幸的云南通省上下浴血战火当中,那段历史带来的破坏仍随处可见。叛乱刚过,云南又被卷入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清政府与法国的战乱。而后又爆发部落冲突,北方的义和团在此处不乏支持。流血混乱令此地一蹶不振,最近方有起色。
可铁路的到来给云南带来生机,未来经济前景一片光明。在其首府,新生的迹象随处可见。改革运动在帝国边陲稳步推进。一所有八个病区,由中国人管理的医院运作良好;教育事业蓬勃,甚至还建起了一所大学。新组建的警察部队全城巡逻,被誉为相当高效。然而,最令人印象深刻、一见难忘的当数崭新的军队风貌。军号没日没夜地响着。随处可见步操前进的士兵,操练场成了全城最生机勃勃的场所。
但是,虽然如今全城活跃,表面上乐于接受西方思想,对外国人的恐惧仍隐藏其下。中国人愿意采纳我们的方式,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们更喜欢我们的做法,而只是意识到如果想要与我们平起平坐,须得借助我们的装备。查尔斯·埃利奥特爵士写到义和团起义时将中国人的立场总结为:「师夷长技以制夷,」现在可以改为,「师夷长技以自保」。操练的士兵、现代的营房、精良的武器,以及今天遍布中国的军事学校,均展示了在中央大国(中国)看来,哪一种「技术」最有即时价值。云南府的军事学校里,教学方式生动深刻。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7粉丝

471帖子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8 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