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其他问答] 为什么法国在二战时选择迅速投降?

[复制链接]
78787 20
邱之晴 发表于 2020-11-24 12:18:16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法国在二战时选择迅速投降?


上一篇:袭击之后,法国人的态度是怎么样的?
下一篇:二战德军占领的法国是什么样的?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0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樱井美露 发表于 2020-11-24 12:18:30 | 只看该作者
 
试想你是一个1888年出生在法国东北部阿登山区的第三共和国公民。
你出生的时候布朗热运动刚刚过去,从有记忆的时候起就听到大人们说起普法战争祖国受到的屈辱。你家东南方向不远就是阿尔萨斯洛林,那是在17年前那场失败的战争后法国割让给德国的领土。在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的浸染下,你,以及大部分你的同龄人,都把对德复仇,夺回失地当做你们这一代法国人的使命。
你生在了一个经济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见证了科技和工业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剧变。电灯、汽车、电报机这些新奇的东西不断走入你的生活。你的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正在海外扩张——印度支那、赤道非洲、撒哈拉,这些远在你想象之外的地方,出现在了新闻里,它们刚刚被括入了法兰西殖民帝国的羽翼之下。然而,阿尔萨斯和洛林仍然萦绕在每一个法国人心头,《最后一课》成为了你最爱读的故事。
当你到了一个稍稍能够了解国际政治的年龄时,你发现你的国家的一切外交政策,都围绕着“对德复仇”四个大字来展开的——成千上万的贷款终于把沙俄从三皇同盟拉到了法俄协约,在法绍达耻辱的让步也终于换来了大英帝国的善意。到你二十多岁的时候,你发现法国已经有了欧陆侧翼的两大强援,而宿敌德意志帝国则陷入了空前的孤立——列强里只有老迈的奥匈帝国是它的盟友。
于是乎来到了令人疯狂的1914年。“战争终于来了”,你心里想着。短短几个月间,似乎全法国,无论是左派还是右派,保守派温和派还是激进派,共和主义者还是君主主义者,都展现出了第三共和国历史上前所未见的团结与乐观。总动员令下达之后,你应征入伍。总统普恩加莱为你们勾勒了一个完美的前景:你们将火速出击解放阿尔萨斯洛林的同胞,直抵莱茵河,有英国人在侧翼的支援以及俄国人从东方的牵制,三个月后你们就能带着荣誉在欢呼声中回到家乡。
然而初期的热情很快就被泼了冷水。德国人的强大超乎了你们的想象。十几天的工夫之后,你所在的部队被德国人从阿尔萨斯赶了出来。你的家乡也沦陷了,战争爆发一个月之后,你痛苦地发现,你没能看到莱茵河,而是在离巴黎不远的马恩河承受德军的炮火。当然,在这个时候,你以及你的同龄人的爱国精神并没有熄灭,速胜是不可能了,但是你们用出奇的坚韧保卫着身后的法兰西。在马赛曲的鼓舞下,你们在马恩河奇迹般地击退了德国人的进攻,在凡尔登绞肉机里承受着德国人的毒气和火焰喷射器。你终生也无法忘记自己在杜奥蒙村里看到身后法国民众开着三千九百辆卡车,给自己送来援军和物资的场景——这一代法兰西人证明了自己是不屈的高卢人,是圣女贞德,是拿破仑的后辈。
时代的伟大往往意味着个体的悲剧。在无休止的堑壕战中,你们常年生活在暗无天日的要塞、阴冷潮湿的壕沟里。你看到你的长官被毒气熏瞎了眼,你的同乡挚友因为感染死在了战地医院,你的连队在马克沁机枪面前像割麦子一样倒下去,当初和你一起参军的朋友,四肢齐全的已经屈指可数。一批批新兵来到了你的连队——新兵里老年人和少年越来越多,营养不良的越来越多。你看着他们在大炮和火焰喷射器面前六神无主,精神崩溃乃至歇斯底里的样子,心里只有冷笑——一个月之后,他们要么成为散落一地的破碎躯体,要么和你一样麻木了。你很想家,但是几年来没有家里的消息,听从各地逃来的难民说,曾经欧洲最丰饶发达的北法兰西,已经成了一片焦土。你祈祷老家没事。
到了1917年,在死伤了数十万人却毫无进展的尼维尔攻势结束后,有些人的耐心耗尽了。你看到隔壁连队爆发了哗变。“这场无意义的战争必须终止!”不少人喊着。“要让德国人偿还这一切!”你想道,“如果我们取得了胜利,要让德国人把故土还回来,要让他们支付巨额的赔款,我们今天失去的,一定都能在德国人身上再拿回来。”
俄国爆发了革命,美国加入了战争。势力对比的此消彼长最终决定了战争的结果。在你们顶住了德国人最后疯狂的五次进攻之后,百万美军登上了西欧。一个半世纪以前,法国人无私的援助帮助了美利坚的诞生,而今天,这份友谊似乎得到了回报。德国及其盟友投降了,战争结束了。你回到了家乡,看到家人有的死于饥荒,有的死于炮火,还有的干脆杳无音信。曾经工作过的工厂已经被德国人拆掉,路面上到处是弹坑。你哭了,只希望这辈子再也不要碰到战争,你娶妻生子,希望这辈子就这样平安过去。
克里孟梭、劳合乔治、威尔逊这三巨头齐聚巴黎,他们试图为未来的欧洲和世界作出一个合乎正义的安排。你从新闻上看到,他们组建了一个国际联盟,英法是主导。未来的欧洲将在自由主义的基础上重建,侵略战争将再也不会被容忍。法国拿回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并且可以从德国手里拿到一笔巨额赔偿。你一度以为你们这一代人的努力时值得的,你们这一代流尽了鲜血,或许能够浇灌出一个美好的未来?
不过诡谲的事情很快发生了。德国人似乎并不想偿还这比战争赔款,试图用恶性通货膨胀来赖账。英美——这两个在三五年前还与法兰西并肩战斗的战友,如今却在谴责法国对德国的严苛。他们一方面宽限德国,另一方面给德国贷款投资,甚至还向法国催还战争期间的欠债。战争结束十年之后,你听做国际生意的亲戚说,德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依靠英美的投资兴建了一大批现代化的汽车厂和化工厂。而看看自己的家乡,曾经被毁的工厂不久前才被重建。尽管它规模比战争前还要小,但是由于当地的健康的壮劳力短缺,仍然招不到工人。你不禁感到害怕。
感到害怕的不只有你,整个法兰西民族都在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在不久前耗尽鲜血击败的宿敌,在曾经的盟友的资助下,迅速地崛起。德意志本身人口就比法国多一半,战争中损失的人口比还要法国少,战后经济和人口增长得比法国要快。为了避免在下一次战争中再把法国的血流干,政客们同英美协商,同意大利协商,同波兰、捷克这些东欧国家协商。然而,英美不愿给法国太多承诺,深怕法国成为欧洲的霸权,东欧那些弱小的盟友,又不可能在未来的战争中起到什么作用。你不明白,为什么打完了一场胜利的战争之后,法国反而变得比以前更虚弱,更孤立了?
1933年,你订阅的报纸上屡屡出现一个从未听闻的名字——希特勒,他是刚刚上位的德国总理。他似乎在任何时候都在号召德国人打破上一次战争的安排,一次次越过底线。英国似乎无意约束他,美国无意干涉欧洲事务。你很愤怒,当在报纸上看到希特勒把军队开进莱茵的时候,看到希特勒吞并奥地利的时候,看到希特勒吞并斯洛伐克的时候,你不止一次地有一种再穿上军装的冲动。“然而这有意义吗?”你问自己。
终于,德国人还是来了。这一次,它比二十年前的德意志第二帝国更加强大,而法国却比以往更加衰弱、分裂与消沉。俄国人和德国人瓜分了东欧,曾经的盟友意大利如今加入了希特勒的阵营。美国对欧陆无动于衷。只有英国还站在法国的一边。德国人摧枯拉朽般地突破了法兰西的前沿,席卷北法兰西,二十年前的故事,又一次上演。
或许在这生死存亡关头,在爱国热情的感召下,法国人也能再上演一次马恩河奇迹。
或许战争时间拖长了,苏联和美国会加入战斗,就像1918年一样决定性地改变力量对比。
巴黎沦陷了还有奥尔良,还有波尔多,还有广阔的海外省,法兰西不是退无可退。
但是经历了这二十年的种种,你真的还愿意让自己刚刚二十岁的儿子,和当年的自己一样奔赴血肉横飞的战场吗?
你真的对胜利还抱有渴望吗?
赢了又如何?你这一代人被战争毁了,难道让自己的孩子再流干一遍血?
再流干一遍血了,就能换来和平与安宁?
你们身后的英国人美国人,真的会感激你们的牺牲吗?
你无法说服自己对这场战争投入热情。
曾经凡尔登的英雄贝当宣布法国停战,你可能没有感到被背叛,相反,你松了一口气。
你仍然是爱国者,但是你累了。


补充:
虽然我个人很反感用一种单一的、国家中心的视角去理解历史和政治,但是我感觉在这个回答里我或多或少带有了这样的倾向。用讲小故事的方法去解释历史自然能够说得更生动,并且可以调动读者的同理心令读者有更直观的感受。不过这样的写法一般不得不选择相对单一的叙事逻辑。在这里我着重强调了法国人由于一战的创伤以及战后的失意产生的无力感,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叙事。这些是法国投降的重要原因,但是不是唯一的原因。
二战爆发前夕的法国是处在一个经济不景气,阶级矛盾激化的状态下的。左翼组织虽然强烈反对法西斯,但是也抨击国内的保守派自由派。极右翼的法西斯化组织也蠢蠢欲动,他们是法国的希特勒粉丝。在德国人打过来前夕,内部斗争让法国政府受到多方面的掣肘。同时,对于像贝当这样的保守派来说,阶级情感可能还盖过了民族情感,在希特勒和共产党之间,这些右派政客更愿意把国家交给前者(当然当时没有人预期到希特勒会像后来那么疯狂)。为了保证叙事的完整与流畅,这些内部斗争的因素我在正文里没有怎么写。这里做一个补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暖朵儿77 发表于 2020-11-24 12:19:03 | 只看该作者
 
一战法国当英国的盟友和德国死磕,死了一代人,国土变废墟。
好不容易打赢了,英国继续当二十年霸主。
和谈时,法国一个诉求是彻底削弱死敌德国避免再和德国打仗,另一个是获得赔款补偿战争损失。
这时英国出于大陆均势的考虑,背叛法国,拒绝削弱德国,还和美国一起援助德国帮助它复兴。
有这样的盟友,得到这样的胜利,多几次法国也亡国灭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piero2002 发表于 2020-11-24 12:19:47 | 只看该作者
 
不了解法国的人最多听说过一个巴黎不抵抗的段子,还以为法国人在巴黎就投降了。实际上法军确实已经抵抗到没有任何抵抗能力,除了投降别无选择。所以说,


法国不是迅速投降,而是迅速崩溃。


1940年时全地球没有任何一支军队有应对闪击战的方案,连德军自己都没有(以至于被苏军打闪电战的时候反应也跟个憨憨一样)。大纵深防御,弹性阻滞,机动防御(这些以后有机会再说吧)都是苏联军队后来用几百万人命换来的战术。


捋一捋二战法国战役的剧情线吧


首先是1940年5月,此时德军已经完成了对波兰的全境占领,并和苏联签署了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协定,根据协定,德军苏军将分别占领东波兰和西波兰。同时苏军也趁机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并随后逼迫罗马尼亚割让了大片国土(从此时的视角看苏联也是个和德国不分上下的大反派)。而此时西线却一片静寂,法国英国虽然对德宣战,但边境却安静的可怕,法军唯一的行动是39年底的萨尔攻势,仅仅推进了5公里。史称静坐战争(Sitzkrieg)。
 第1张图片 但德军已经将主力从波兰调回,动员了420万陆军、100万空军、10万党卫队。集结于从齐格飞防线到低地三国的漫长战线上。其中德法正面部署300万陆军,157个师。


随后就是著名的曼施坦因计划和敦刻尔克大合围,历史证明,集中使用坦克是非常正确的战术。德军7个装甲师迅速突破阿登地区,一路碾过后方法军预备役部队的集结地(因为当时的军队还没有大纵深防御,战线后方是完全空的)抵达英吉利海峡,彻底切断了盟军和后方的联系。
 第2张图片 期间盟军组织了数次反击试图重新恢复地面连接,均以失败告终
 第3张图片 紧随其后的便是著名的敦刻尔克大合围,英军成功跑路,吹上天(实际上二战区区50万人力对full scale war毫无影响,西线反击时主力也是美国)
 第4张图片 低地三国彻底沦陷后,法军失去了大量精锐部队,只能试图沿索姆河建立新防线。但很快失败了。
 第5张图片 德军装甲部队再次突破了法军防线。法军为了防止被钳击,只能整条战线撤退
 第6张图片 随后演变成一场灾难性的溃退,大量法军被德军成建制歼灭在战线上,马奇诺防线也被彻底突破。并且德军继续保持高度组织,连续推进。到7月底时,大半个法国已经被德军控制(也是法国的精华地区),仅剩下南部地区苟延残喘(但击败了意大利的入侵行动)
 第7张图片 法军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全部有组织的军队,仅存少数老弱病残,这种时候德军提条件,说法国可以保留非洲殖民地和目前没有沦陷的地区。换你你答不答应?再不答应连法国南部也一样要被吃掉,而且无法给德军带来任何伤亡。


法军不是投降的太快了,是崩溃的太快了。


法国二战期间的战术表现极其不堪,但实际上这没法怪法军不行。就算换了苏军美军面对闪击战也一样一打就崩。苏联前期连丢乌克兰,白俄罗斯,中路被打到莫斯特,上路被打到列宁格勒,摩尔曼斯克,下路被打到斯大林格勒,丢掉的面积有三四个法国那么大,军队损失数百万,几乎可以说全军上下死了一个遍。


法军的糟糕表现主要归结于法国本身战前的经济崩溃,因为法国19世纪末的过度基建,政府长期赤字,只能靠发行国债和缩减公共开支度日。在经济衰退的前提下,大量无法积累财富的年轻人选择推迟生育。法国随后陷入了长期的人口危机之中。而马奇诺防线也正是在法国人力紧缺的背景下,试图以公事和要塞弥补服役军人数量不足的权宜之策。即使法国的战略家明白机动作战的意义,依旧不得不耗费巨资修建马奇诺堡垒群。因为人力危机,法国无法负担一支能在德法边境对峙的大规模常备军。这才有了静坐战争和一触即溃的预备役废物法军


更详细解释请看我另一个回答:
为什么现在部分年轻人生育的欲望越来越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WOT吧吧务号 发表于 2020-11-24 12:20:37 | 只看该作者
 
你以为的二战是德国带一个废材意大利再加一个死脑筋铁憨憨日本硬钢全世界。
真实的二战(法国投降之前)是,德国已经整合了德意志地区,包括现在奥地利,捷克,斯诺伐克,匈牙利,还有巴尔干地区的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并且已经瓜分了波兰,闪击占领了北欧,意大利加入法西斯,西班牙虽说中立但实际偏向法西斯(板鸭那个骚操作,派军队穿上德国军服加入德国???)。
这时苏联还在做德国的表面兄弟,美国佬还在当战争贩子贩卖军火。大英日常出工不出力(敦刻尔克是法国投降前发生的,大英日常卖队友)。
所以基本上算法国硬抗整个传统欧洲(中西欧),当然法国也并不是没有一国单挑全欧的时候,但基本都有神君神将坐镇,路易十四,拿皇,维拉尔,杜伦尼这些。
但是二战恰好。。。。。。神将都在德国(曼施坦因,隆美尔),法国基本废拉不堪,所以就投降了。
不过辱法还是要继续辱法,不到40几天就投了确实垃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lynndreamsky 发表于 2020-11-24 12:21:37 | 只看该作者
 
陆军败得太惨了,以至于丧失了打下去的信心。高层之中充斥着失败主义。
法国也不是迅速投降,只是迅速被打败了。德国空军算是损失不小。德国陆军死伤加起来20万,法国阵亡应该有50万,180万投降。法国殖民地还很多,面积不亚于半个中国,确实可以迁到北非继续抵抗,只是被打败了就不想死战了,没有把国家打烂其实也还行。
但维希法国之后是真的在卖国,海军司令达尔朗也确实是在当军阀。


只有戴高乐那群人还有信仰,但是戴高乐自己也没号召沦陷区的民众去抵抗德国,而且直接把原因说了,就是不希望引起德国报复。说等盟军打回来的时候再去积极配合。还有德三没有大肆杀害法国平民,也没有杀捷克斯洛伐克的平民,德三当年只是被看成正常国家。法西斯是战后才定的。
英国当年也险些和谈了,小胡子的和谈条件也并未说要肢解大英。确实英法的帝国二战之后全部解体了。算是体面的退场。
法国主要也是为了保护巴黎才宣布不设防城市的,工业发达的地区也全部丢完了。基本算已经尽力,主要是马奇诺防线不堵口,坦克数量和德国差不多,只是德国是把坦克编成装甲师,法国是发给步兵师分散使用。
法国被痛打也正常,谁让自己在1940年挖战壕的。错过和忽视军事技术战术的革新是军队高层的责任。戴高乐写了本创建职业军队,结果被各方嘲讽。
所以差不多是在1914年,法国准备好了应对1870年的战争,在1940年做好了1914年的战争准备。1914年主要是德国失误了,不然的话巴黎也不一定守得住。
德三崛起其实美苏英都有责任,法国责任还真没那么大(修条马奇诺防线侧面可以证实法国真不想打仗)。适合服役人员,工业都只有德国一半,法国独自对抗不了德国。但是二战的时候,英国派了多少陆军呢。 德三渡过难关是美国贷的款。英法曾经希望美国放弃一部分一战时期的贷款,英法自己也放弃对其他国家的贷款,美国并不愿意。就像美国找英法要钱,英法没钱只能压榨德国。英国自己没给法国太多利益,其实是指望德法互耗的,但是英国没认识到1870年之后法国早就不是德国对手了。一战法国希望能得到莱茵河左侧领土,可以以莱茵河作为防线。英美觉得那是另一个阿尔萨斯洛林,说如果你不要,未来可以保证法国的安全。但是后来英美都没能做到。马奇诺防线最理想的就是以莱茵河作为防线去修建,二战时期防守反击也没有过时,如果德国当年真撞上去肯定是代价极大的。但是德国每次都先去打比利时和荷兰,可以绕就绕了。后来关键是法国自己修了防线没堵口,玩过星际争霸,都知道TvZ不堵口有什么后果吧。
还有那个年代都差不多,换成英国没有海峡隔着,也是一个败亡结果。苏军前期败得也惨啊,丢了三个法国的面积。法国其实也没那么傻,波兰溃败之后,也在搞装甲师。只不过规模太小,之后没起到太大作用。
只有苏联是和德国一样使用大规模集中坦克的,采用相似于闪电战的大纵深理论。集中使用坦克就是现代战争的分水岭,在那之前20年苏联试图收复华沙的时候,一样是没打过,1940年的美国陆军更弱,就50万部队不到。只是法国是第二个牺牲品,败得极度壮观,之后盟国看懂了闪电战,后来就没有被完全吊打那种事了,又一次打成了消耗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苏珞小仙女 发表于 2020-11-24 12:22:27 | 只看该作者
 
因为法国政府算的是政治账,而不是军事账。而法国政府算的账其实没错。只要我们调整一下视角,很多二战时的外交决策就能看得更清楚些。
别把二战看成正邪两阵营的对立,而是看成四个阵营多个国家的乱斗:英法老帝国主义、新兴帝国主义(法西斯)、共产主义、自由市场主义。
法国作为老帝国主义阵营里名义上的老二,权责利却不对等。一战中,法国人打光了一代人,虽说勉强维护了世界老二的面子,可获益最大的却是英国人和美国人。
让我们再把视角放回二战,法国在军事上已经有了失败的迹象,英法老帝国主义阵营貌似也再维持不住世界老大的地位了。
如果你是法国总统,你选择把法国打烂掉,榨干最后一滴血,最终让英国人和美国人摘桃子?还是干脆让德国人当老大,法国韬光养晦保存实力,争取到德国的有利条件,在新的世界秩序里争当老二?
这么一想,法国政府的决策是不是就合理多了。同样的,二战前英法为什么搞绥靖政策纵容希特勒?明明大占优势的希特勒为什么不攻打英国却一个劲儿的跟英国媾和?丘吉尔死战到底真得符合英国的国家利益吗?只要我们摒弃二战是正邪对立的视角,就都很容易得到答案。
其实,让我们事后诸葛亮地对比二战前和目前的国际局势。二战最大的输家是谁?毫无疑问是英国。而法国呢?差不多是不赢不输。由此可见,法国政府二战投降,算盘打得精着呢。
补充1:可能我的回答会让人误解为替法国的军事失败开脱,所以说明一下。
如果有的选,法国当然希望打赢德国,继续维持旧帝国主义秩序。但随着军事的失败,当德军将英法联军包围在比利时的那一刻起(甚至更早之前),英法老帝国主义阵营在二战中就已经是输家了,关键是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法国政府当然可以选择血战到底,只是法国政府做出了更理智的决定。其实届时,英国内阁也倾向与德国“侮辱性地议和”,希特勒当时也觉得可以不动用武力收服英国。怎知以丘吉尔为代表的愣头青和亲美派,宁愿将日不落帝国的资产打包交给美国人,也不愿意将帝国主义的头把交椅让给希特勒。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同样面临军事失败和不可挽回的旧世界秩序崩坏,英法两国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也得到了不同的结果。
补充2:看到评论区很多评论有一个误区,我要说明一下。
严格来说二战中,法国是没有向德国投降的。法德签署的是停战协议,而非投降协议。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网上搜搜法德停战协议和德国后来与维希法国定下的协议,可以说德国人开出的条件还算厚道了。事实上,德国向英国开出的条件也是比较优惠的,因此希特勒一度认为英国一定会同德国议和。另外西欧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与东亚不同,战争往往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式的兼并,更多的是以战争来某政治利益。所以我们不要认为法国当时是要亡国灭种,也不要拿中日关系去做类比,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其实更本质上来讲,英法和法西斯之间是有共同利益的,他们是在一种国际秩序下争夺第一把交椅,跟一战一样还是帝国主义的狗咬狗。然而共产主义和自由市场主义才是真地要刨英法的祖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西湖大侠客 发表于 2020-11-24 12:23:26 | 只看该作者
 
不要用中国人的视角去看待欧洲人。
在中国人的历史叙事中哪怕鸽派都带有贬义性质,这是因为中国历史上反复动乱和统一,因此在中国人看来,不存在打输了还和平共处这回事,争斗只有在一方被消灭后才会停止。任何割地、乞和、投降的行为都只是把自己往失败的路上再推一步,而输就是输掉全部,所以投降就是上耻辱柱,哪怕和谈也往往政治不正确。
但欧洲始终就没统一,虽然一直打打杀杀,但要真正把哪个大国给灭掉还真没有。所以欧洲人不相信投降会亡国灭种,顶多是暂时忍受屈辱。他们更类似于我国的春秋战国,那时候的诸侯国相互割地司空见惯,大家都只觉得是正常交易,没人会因为割几个城就被视为卖国贼。那时候秦始皇还没出现,大家都觉得亡国灭种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土地拿来交易又咋了?
可是秦汉隋唐来这么几下,中国人发现打输了是真的会全部输光的啊!胜者王侯败者寇,输了就再也翻不了身了,那么中国人要不要对投降特别忌讳?但这是后来的事情了。
你用春秋战国的心态去看待二战法国当然就理解了。我打输了就割地投降,这只是避免更惨烈损失的合理手段,没什么可耻的。什么?你会席卷天下?一统宇内?把我给彻底搞死?这事儿是天方夜谭吧?我法国是打输了,可是根据历史经验我根本不信你德国能消灭我,希特勒撑死也就是个拿皇,割地赔款签合约的事情欧洲历史上谁没干过?我有啥好怕的?
一战死人太多是一个原因,但就算人口齐整,我也不觉得法国会拼死顽抗。都已经溃败了,继续打也是没啥希望,徒然死亡更多人口也不会扭转战局,虽然截至目前死伤不多,但也没必要再打了。
投降并没有不可接受的后果,这就是最简单也是最根本的原因。东方叙事下的投降和西方叙事下的投降完全就不是一回事。在欧洲,投降是一种政治艺术,在中国投降则是上耻辱柱的。按照欧洲人的观念,抗战南京被占领了,要是没有大屠杀,可能都觉得投降是个很正常的事儿。
而历史也证明了法国的投降多么明智,没几年就光复国土,战后又是一条好汉。相反英国拼死拼活,死了40万年轻人,胜利的果实全被美国窃取,大英帝国一下子成为美利坚的附庸,徒留一个英勇之名,底子比法国亏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市民李先生 发表于 2020-11-24 12:23:59 | 只看该作者
 
额,这个问题在我时间线上出现很多天了,忍不住就想说一下。
 第15张图片 其实你只要看一下法国投降前的战况你就知道为什么要投降了,除了投降根本没有选择。
德法战争爆发之前,法军加上英国远征军还勉强可以和德军做到数量相当。但比利时战役被德军装甲部队围了饺子,40万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撤退,比利时也投向了,德军一下子就拉开了自己和法军人数上的优势,质量上也有明显优势。德法战争的第二阶段就是在这样让人绝望的环境下开始的。
6月初,敦刻尔克撤退结束之后,德军马上把装甲部队调集到南部前线,开始突破法军依托索姆河与埃纳河(Aisne)上的防线。之前在比利时的作战印证了,只要德军装甲部队可以突破法军漫长防线上任何一点,就可以长驱直入造成法军整个防线的崩盘。一个月前英法比联军都挡不住德军的装甲部队,现在就靠打剩下的法军要抵挡住德军的坦克完全没有可能。
德军突破法军索姆河前线,对巴黎地区的大量法军有钳形攻势的趋势。法军决定从不在巴黎固守,大面积南撤,在卢瓦尔河重新建立防线。
 第16张图片 大量法军在撤退的时候陷入混乱,德军装甲部队就像切菜一样包围歼灭撤退的法军。即便有一部分法军抵达了卢瓦尔河阵地也已经无法抵挡几倍于自己的德国军队了。
最后法军投降的时候,法国已经沦陷了2/3的国土,300万军队中226万伤亡或者被俘,而德军只有16万的伤亡,常规战争要取胜已经完全没有可能。所以这个问题不应该是法军为什么迅速投降,而应该是法军为什么迅速溃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林小洁 发表于 2020-11-24 12:24:49 | 只看该作者
 
战前法国各种社会问题,无产阶级出生的士兵和知识分子都心向法共,1936年大选法共一举获得了150万张选票。到开战之前法共被政府强制踢出政府,国家基本在革命的边缘。
所以贝当老爷们在战争爆发初期,刚看到战局失利,有些部队出现哗变就感到极度恐惧。他们恐惧的不是德国人,而是唤起了对上一次和德国战斗出现这样状况的前盟友沙俄的记忆,直接内部革命,苏维埃成立。执意死战的沙皇一家都被处决了。
所以立即投降与纳粹苟且远要强过沙皇的下场,什么法国的荣誉,民族大义,日后成为国际乳梗,与他们贵族老爷们的身家性命比起来一文不值。宁予纳粹,不予无产。
当然,还有些实在面子上挂不住的,借口去机场送友人,送着送着就一把搭上了友人的飞机,在英国挂牌抵抗,等着日后收割。
只有法共在完全没有军事经验人员指导和没有装备的情况下,留在本土领导由没见过枪的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和朴素爱国者组成的很业余的抵抗运动,规模虽然没法和南斯拉夫抵抗运动相比,但也可歌可泣。到二战快结束法共已经发展到50多万人。
可惜,二战一结束,在美国管控下,真正流血的法共被迅速边缘化。一直在英伦岛上好吃好喝的收割侠回来成了大英雄。
不是法国精英惧怕德国就立马投降,法国完全有的一战。而是他们宁可全盘白送纳粹,也要杜绝一丝法共翻盘的可能。
你开局四分钟就投了,可能不是因为对手太强,而是和队友抢上路喷起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4 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