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如何评价艾伦·索金编剧、执导的电影《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

[复制链接]
84675 2
明月夜haha 发表于 2022-7-20 02:26:30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1969年七名民权运动分子因在前一年芝加哥民主党代表大会召开时举行抗议活动而被控阴谋罪,这也成为60年代民权运动重要事件之一。


上一篇:美国宣布废除女性堕胎法案?女权社会的倒退?
下一篇:美国人都是直呼父母姓名吗?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mayling123 发表于 2022-7-20 02:27:18 | 只看该作者
 
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会将一部电影署名为某位导演的作品,尤其是在电影节的场域中,会将导演直接称之为作者。

虽然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拍电影一定是团队作业,但导演的个人风格还是会对影片的最终呈现起到决定性作用,这是其他工种都比不了的。

然而,就在近十多年,有一位编剧的名号可以和诸多大导齐名,他就是凭借《社交网络》获得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的艾伦·索金。


他筹备13年的新作终于在Netflix上线,这次他不光是编剧,还是导演,又是浓浓的索金风格。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第1张图片

何为“索金风格”?

台词极多,信息量爆炸,节奏快,主角都像是吃了枪子儿,一言不合就口吐连珠炮,大量对话戏呈现剑拔弩张之势,但冷不丁冒出的小幽默又令人忍俊不禁。

《社交网络》的Facebook之父扎克伯格,《点球成金》里的棒球队总经理比利·比恩,《史蒂夫·乔布斯》的“乔帮主”,《茉莉牌局》中的扑克公主,索金笔下的这些角色皆有原型,大多是不愁吃穿的社会精英。

他们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就是话多,对白几乎是索金作品的全部,所以无论是在听证会、法庭,还是训练室、发布会后台、牌桌上,他从不放过任何可以吵起来的机会。


据索尔金本人说,他写作时经常需要站起身走动,不断将对白讲出口做测试,特别消耗体力。


 第2张图片

这次的新片《芝加哥七君子审判》是艾伦·索金继《茉莉牌局》后,第二次独立执导电影。


但这个项目本身却已经筹备了13年之久,早在2007年,艾伦·索金就根据历史上著名的芝加哥七人案撰写了一个剧本。

制片人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瓦尔特·帕克斯和劳拉·麦当劳共同开发了这个剧本,并计划由斯皮尔伯格执导该片。

当年更是连演员阵容都挑好了,威尔·史密斯、泰雅·迪格斯、亚当·阿金、凯文·史派西、萨莎·拜伦·科恩、菲利普·塞默·霍夫曼等大咖演员都在列。

但之后由于派拉蒙与梦工厂的拆伙,再加上当时的美国编剧协会大罢工运动,让拍摄时间一推再推,最终令该项目被搁置。

后来斯皮尔伯格在2013尝试复活这个项目,有意请保罗·格林格拉斯来执导,可惜片方给出的预算不符合保罗预期,项目再次停滞。

这期间艾伦·索金写了《社交网络》《点球成金》《新闻编辑室》等口碑之作,并将奥斯卡、金球奖全都收入囊中,还升级为导演,自编自导了《茉莉牌局》。


 第3张图片

最终这个筹备超过十年的项目顺理成章地落入了索金自己手中,并且请到了一众实力男星加盟,阵容非常豪华。

包括奥斯卡影帝“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金球奖影帝萨莎·拜伦·科恩和迈克尔·基顿,奥斯卡男配马克·里朗斯,艾美奖视帝杰瑞米·斯特朗,还有许久未见的囧瑟夫,全员演技派。


 第4张图片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以美国历史上的真实事件为蓝本,1968年民主党大会在芝加哥召开,反越战示威群众在会场外与警察发生激烈冲突,后来有七名激进分子被控“阴谋煽动骚乱”。

这七名被告就被称为“芝加哥七君子”,他们遭遇了非常不公正的对待,在历经151天的审判之后,其中五人被判有罪。他们即刻上诉,1972年判决扭转,七君子全部被释放。这一事件后来成为美国60年代民权运动的重要事件之一。

影片基本以庭辩戏贯穿始终,虽然文戏为主,但索金式的台词处理有如机关枪扫射一般,巨大的台词信息让人根本没有时间走神,我都替法庭上敲击打字机的记录员捏一把汗。

“文戏武拍”的方式带给观众动作片一样的刺激体验,将法庭之外的暴乱氛围转移到唇枪舌战的过程中,极具煽动性和力量感。



 第5张图片

索金虽然是编剧出身,但导演技法已经相当成熟。

片名出现前的7分钟,迅速交代了当时美国的政治背景和社会环境,先用一组新闻影像素材将你拉进那个年代,演讲、选举、越战,一幕幕呈现。

之后十多个角色轮番出场,包括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青年国际党(也称“异皮士”)、黑豹党领袖及成员,剪辑节奏到配乐情绪都明快凌厉,立刻勾勒好了一幅民主运动的群像。



 第6张图片

这场审判从一开始就是不对等力量集团间的博弈,当时正值总统换人的特殊时期,共和党的尼克松刚刚取代了民主党的约翰逊成为新一任总统,新任总检察长想借助芝加哥冲突事件除掉这些激进的民权活动人士。

它的滑稽和荒诞从刚一开庭就体现了出来,8名被告分属三个群体,其中黑豹党主席鲍比·西尔甚至是在开庭前从没见过另外7人,中途被证明与本案完全无关才离开了被告席,不然就是“芝加哥八君子”了。

还有两位被告在整个130分钟的篇幅里只有几个镜头呈现,他们就是原型七君子中无罪释放的两位,在片中他们还自嘲像在参加奥斯卡,提名即肯定,不得不佩服索金的幽默。


 第7张图片

随着庭审的进行,会发现卧底探员无孔不入地钻进他们的组织,但都没有实质性的证据能证明七人是暴动的始作俑者。

最让人难以接受的在于,前总检察长克拉克将军出庭作证,证明了当天的暴动是警察先动了手,但碍于他特殊的政治身份,所说证词涉及司法部机密文件,证词无法被采用,传讯过程也没有陪审团在场。


 第8张图片

从一开始,“七君子”就注定会成为政治斗争下的牺牲品,审判只是走个程序,法官早就下了定论,这其实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政治审判。

这种明知真相却不能将正义伸张的绝望和无力,让我想到前一段时间的口碑国产剧《沉默的真相》。


和江阳及其伙伴一样,“七君子”和律师昆斯特勒也始终没有向权力低头。


判决当天,现场陪审团席空无一人,结果不言自明。

法官再三暗示“七君子”的发言人海登,陈词时不乱说话就可以从轻发落。


海登在一阵停顿后,念出了在审判的这151天里,所有越战中丧生的美国军人姓名。


 第9张图片

没有比这一长串名字更有力量的了,全场起立向他们致敬,包括对方的公诉人也选择起身示意,和正义站在一起。


前面那些压迫感十足的台词像是一直拉紧的皮筋,直到最后一刻终于松手,一下子将所有的情绪释放,瞬间击中每个人,可谓是稳准狠。


影片就结束在这里,七君子未能脱罪,但收获了全场的掌声和敬意,还在维持着所谓法庭秩序的法官气急败坏的样子反倒像个滑稽的小丑。


 第10张图片

又是一年选举季,今年上半年北美也出现了警察与群众的冲突事件,历史总是在不断循环,《芝加哥七君子审判》出现在当下的语境中更显得特别。


再加上今年因为疫情,北美上映的影片量大幅缩水,艾伦·索金这部新作无疑是明年颁奖季的有力竞争者,奥斯卡的最佳编剧提名应该没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流光飞舞 发表于 2022-7-20 02:27:35 | 只看该作者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一部现象级电影。
自10月16日,网络资源流出,它一直占据着豆瓣口碑榜的第一名。
近期无佳作?
也对。
但不可否认,这部电影有它的特殊之处。
它拍的是6、70年代的故事,却踩准了当下时代的脉搏。
这显然是艾伦·索金有意为之。
借古喻今。
历史只是换了新颜,再次上演。
我被这部电影触动。
哪怕索金的剧作风格,已不再惊艳。
我还是单纯地被这个故事打动。
它在讲什么?
六十年代,美国社会动荡不安。
以反战为名,几群怀揣不同诉求的人汇作一群,集会、游行,后领头人遭到政府的逮捕。
随之是漫长的审判。
索金再次施展“抓大放小”的功夫,自150多天中,选取几天,管中窥豹,呈现出审判的概貌。
过程中,我们看到法官的傲慢,群众的无脑,领头人各怀鬼胎,右翼总统的意志藏于背后,暗中主导一切……
我们在韩国的很多政治惊悚片中,常见这样的情节。
最后无非是“常识”获得了胜利。
法庭上的辩词,便是这些“常识”获得重申与敬畏的时刻。
但《七君子》不同。
它并不是一部关于“常识回归”的电影。
尽管这部电影里,也涉及人权、程序正义、陪审团制度等概念的宣讲。
但更重要的,它在强调另一件久违的事物。
那便是:共识
我们急需找到共识。
哪怕外在的分裂已不可避免,这种分裂,也应该是同一棵树上的不同枝杈结出的果实。
正如片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个角色:汤姆、艾比、德林格。
汤姆是“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SDS)”的领袖,是体制内的改良派,温和而相信秩序。
艾比是“青年国际党(Yippies)”的领导者,藐视体制,主张文化革命。
德林格是“结束越战学生动员委员会”的领袖,处事冷静,崇尚非暴力。
最终,这三个人,都不同程度地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崇尚非暴力的德林格在法庭上遭受不公对待时,出手打了法警。
向来藐视法庭的艾比,却成为辩方最重要的证人,在法庭上慷慨陈词。
而一直相信法庭正义的乖乖仔汤姆,却在最后的陈词中,放弃为自己辩护,转而念起了越战阵亡将士的名单。
他们通通背离了自己最初的信念。
然而这种“背叛”,却不是贬义的。
而是他们暂时离开自己的立场,与原本对立的他者来了一场身体力行的“换位思考”。
于是才有了最后的结局。
艾比、汤姆、德林格,抛开偏见,找到共识。
那共识,便是这场运动的初衷:反战
是的,大家是为了反战走到一起的。
那么,就请不要把“反战”只当成手段,当成幌子,而是真的把它当成“目标”,当成“信念”看待。
说《七君子》踩准了时代的脉,原因就在这里。
不消多说,所有人都在亲历这个分裂的时代。
世界在分裂,国家在分裂,组织在分裂,就连朋友圈都在分裂……
借由网络,这种分裂更是乘上了高速的列车。
因为只有最极端的言论,才能被快速传播,于是世界不可避免地被拽向了相反的两端。
何时停止?
唯有找到共识。
必须找到共识。
找不到?
不如听听《七君子》的说法。
反战。
对,反战是否能成为共识呢?
我想是可以的。
哪怕我们势同水火,也不要玉石俱焚。
这是人类应该共同捍卫的底线。
因为我们曾经见过地狱的模样。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子戈说电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25 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