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出国留学,生活工作过的人回国的理由有哪些?

[复制链接]
楼主
流光飞舞 发表于 2021-4-1 21: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隔近三年后的再次更新,2019.1
没想到当初一次自省式的总结,让很多境遇类似的朋友有了”於我心有戚戚焉“的响应,时至今日还不时收到私信,也得到很多业内大佬转发。和大家更新一下近况:
经历了高速成长的创业公司打磨,后来也开始自己和一群靠谱的人合伙创业,做了享物说 这个产品,也在18年发展节奏飞快。只能说人生的际遇不可预料,但求提高智慧,当选择来临,不是全无准备。
----------
# 增加第二部分,整理了一些自己的思考。不想看吹水的直接拉到后面Q&A吧
----------
泻药。
我还清楚的记得,去年2/28号那天凌晨在浦东机场落地,第二天一早就去了办公室。现在算算,刚好一年。借此机会总结一下,恍惚间真有乔大爷所言connect the dots when looking backwards,连点成线,汇流成海的宿命感。
初次创业
和创业的缘分大约能追溯到大学时代。大四时候和社交网络认识的一帮天南海北的朋友一起,在还没人听说过“众筹”或者Kickstarter为何物的年代,雄心勃勃想做这样一个帮创业项目曝光展示和吸引关注的平台。彼时项目取名“犊创”,取义为初生牛犊不怕虎,开天辟地创世界。和许多空有热血的计划一样,后来其实基本不了了之。团队本就分散中美两地,没人全职做,最后有的求职有的出国,各奔前程。
比较有意思的是借此还去参加了真格基金首届留学生创业论坛。见识是长了的,毕竟见了李开复俞敏洪之类不少大佬,还有那时尚青涩的陈欧。创业这个种子一旦种下,以后就闲不住了。当时论坛上认识那帮朋友,虽然带着BP去参加的寥寥,但现在的确还有不少在创业圈里折腾着。
留学美帝
我觉得能够早早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是难能可贵的。后来申请出国,收到耶鲁,宾大,布朗之类一堆所谓“藤校”的Offer,最后还是选了计算机实力最强的CMU(卡内基梅隆)。
 第1张图片                                              和同学在图书馆前Light Drawing
不得不说CMU是个神奇的地方。都说计算机和建筑系是两个强度最大的专业。当时的我们系的Office里有两个睡袋,长期供熬夜赶项目的同学使用。身边的同学本就牛人辈出,授课的老师里也不乏图灵奖得主之类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我印象极深的一次,去旁听本科生算法课,讲到KMP算法(计算机科学中尽人皆知的字符串匹配基础算法),讲课的白发老教授突然介绍自己就是字母M代表的Morris!!!另一次则是参与一个语音识别的Android开发项目,当时的Mentor是语音识别领域的大神Alex Rudnicky,还是 @李开复 老师当年的同学!
除了大师还有很多极客。学校里办讲座提供免费Pizza的活动很多。某位仁兄就做过个小爬虫,从各大邮件列表搜罗蹭吃蹭喝的活动信息,汇总整理造福群众。 计算机学院的楼里还有个机器人整天到处漫游,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了。(March 22: "Food-bot," Friend of Starving Students, Wins Carnegie Mellon's Smiley Award)
在这样的环境了,对技术的种子很快就能生根发芽。我最体会最深的就是曾经花春假的几天时间写出一个wikipedia的搜索引擎,以前完全没想过可以做得到。
当时还有个项目是用Google Books的数据做大规模文本挖掘。从中你就能明显看到,早年间出版的书里出现词频比较高的是railway,steel这些词,从90年代起变成了apple computer,和software。技术真的在引领世界。
不过即使那时候我也还是个闲不住的人。被选为系代表经常去学生会投个票,组织组织大家出去玩什么的,还有个行走江湖的外号叫”主席”。
谷中有洞天
如果说有什么比CMU极客密度更高的地方,那就是硅谷莫属了:沿着旧金山海湾,北至旧金山南到圣荷西市,几十公里长的一段区域。今天的硅谷可能已经没有什么“硅”了,正如旧金山也没有多少黄金。散布这里大大小小的城镇,有包括斯坦福所在的Palo Alto, 被程序员戏称望山屯的Mountain View,阳谷县Sunnyvale,圣塔克拉拉等等。公司更不可胜数,不只有大名鼎鼎的FLAG(Facebook, LinkedIn, Apple, Google),也有近年火爆的湾区四小龙(Airbnb, Uber, Pinterest, Dropbox)。据吴军先生在《浪潮之巅》所述,这片狭长的区域集中了美国100强公司的四成。


 第2张图片                                                  偷拍的Office一角
 第3张图片                                                 还一直蛮喜欢自己工作台的
当时我还在Evernote实习,住在Stanford的学生宿舍里。你能真切看到那个热烈的氛围,人们在地铁上研读分布式计算,在餐馆里畅聊新兴的公司。周日走进Mountain View的星巴克,里面每一个人,真的是每一个人,都捧着电脑,在写着他们的side project。当我穿着Evernote的文化衫做CalTrain(城铁),不止一次被人拦下,要和我聊聊对我们新版App的意见和看法。
 第4张图片                                                  骑着座驾纵横湾区,相当拉风


如后来的美剧《硅谷》里描述的,连牙科医生都在琢磨自己最新的APP。硅谷的春风所到之处,人人在谈“用户体验”,“互联网思维”,“共享经济”。周末的饭局上也离不开中美技术圈的话题:Facebook的移动战略了,微信快要成仙了,苹果在走下坡路了,Google又出了什么黑科技了。
但是听得多了也就那么回事了,好像和你多大有关系似的。当时有个朋友说的,你今天出门被车撞了,明天就有个人坐在你位置上替代你的工作,根本什么impact也没有,公司一样运转。想想还挺现实的。
相比那些改变世界一夜暴富的七彩泡泡,更现实的话题摆在眼前:工作签证能不能抽中,绿卡排队又要延期,行业波动可能裁员,早晚高峰越来越堵的El Camino Real,以及日益增加的生活成本。
据调查显示 在旧金山,根据生活成本计算能达到“幸福”标准的人均年收入是$123, 000美金。而直到2013年,美国每个家庭平均年收入还只有 $51,939。(So You Need Over $95k to Be "Happy" in SF Now?)虽然大部分科技公司都给应届生开出了六位数的薪水,并且连年升高,但是对大部分人来说,动辄100万以上美元的房价仍然让日子过的没有那么轻松。同事常常抱怨光学区房就分小学的中学的学区。
另一方面,湾区大大小小的活动的确特别多,不只国内的公司企业会来做宣讲,风投和孵化器会来找项目,国内各级政府也会来给出丰厚条件,招揽高科技项目回国落地。但这些活动参加得多了,你会发现,始终存在一批人,相比于Entrepreneur(创业家),他们更应该被称为Want-entrepreneur(准创业家):大小活动总能见到这批人熟悉的面孔。他们中的很多年复一年一直用业余时间做着side project。如果你问起他们,可能都是回答”时机还不成熟”。他们的时机可能永远不会成熟了。
大公司
虽然这么说,但后来到了西雅图工作,依然还会怀念加州的热闹。我所在的搜索广告部门,在微软这样的老牌科技公司算是工作节奏很快的团队。同组的同事,深夜还在邮件里聊工作,我们几个人的小组同时跑几十上百个不同的AB实验,持续发布已经做得很成熟了。
 第5张图片                                   同事出差那几天,他的Office是这样的...
但是和创业公司相比区别还是挺明显的,不只是选择独立办公室还是开放空间,也不是有没有免费午餐和饮料的区别。科技行业不同于制造业,即使同样是几万人的规模,这里的大部分人,不是名校名企背景就是智力过人。光是研究这些公司的面试题甚至都可以成为一门生意。(http://www.jiuzhang.com/)
你如果在大公司呆过,就会发现里面有不少有能力但郁郁不得志的青年才俊。他们中的很多人拉出去,若是发挥潜能,都是能独当一面的人才。但是天天在邮件群里,会议堆里穿梭,专注于优化alpha模型的beta算法上gamma参数的小范围波动,很快锐气被磨尽,路也越来越窄。很多人都说过,看看你现在的同事和上司,同在一个团队谁也没有比谁聪明太多,不出意外,你若干年后的生活就是他现在的样子。想想挺可怕的。
回国之旅
刚来的时候,会觉得中国是故乡,美国是旅途。那些大好河山,先进制度,教育系统,都是新鲜的经历。逐渐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习惯了租车旅行,周末爬山远足,吃饭要付小费,习惯那些不知所云的文艺演出和稀奇古怪的电视台,终会意识到,永远没法过的像在中国一样随意。话剧讲座论坛演唱会读书会创业邦,以前的热闹一个都没有了。终究还是闲不住的。
当时自己也没有想清楚,只觉得硅谷离国内的机会更近,先去硅谷看看好了。拿了LinkedIn, Amazon Lab之类一些offer,做好了搬回硅谷的打算。攒了两年的年假没怎么休过,就想回国转转。去北京上海深圳,看看创业的小伙伴都在干什么。
这一趟临时起意的旅行,彻底改变了自己后来的轨迹。日新月异,真的是日新月异。以前觉得自己还是挺潮的,新出的产品都体验过,圈子里的八卦都比别人早知道,创业新闻也没少关注。一直觉得自己就是Rogers那个创新扩散曲线里最早尝鲜的那2.5%的人群。但是离开三四年之后再回来,你会发现很多东西你都不会了。没用过余额宝,没用O2O点过餐,出门没有滴滴连个车都打不到。吃晚饭掏出现金想结账,国内的同伴早在手机上买完单了。让我想起过年时候干看着一群国内的朋友抢红包,而我连银联卡都没得绑。
另一方面,比硅谷夸张多了的是,去个小饭馆吃饭,左右隔壁都在聊“大数据”,“O2O”,”做平台”,“流量变现”。每个人好像都很懂,不是个CXO的头衔都不好意思打招呼。一切就如蒋方舟后来在创业成为新时代的上山下乡描述的:“网龄超过五年,年龄低于三十,认字三千左右,英语四六级上下,知道KK,出入过媒体互联网和广告公司的朋友们都创业了,弄潮了,跟天使投资人喝咖啡了。”
做出决定
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真的体会不同。真想了解创业公司,和CEO聊一聊,和团队一起待上一个下午,很多事情就看清楚了。有些张口闭口“码农码农”的,有些摆明了就差一个程序员的,还有些做什么都没想清楚纯粹在追着风口的,很容易判断。
 第6张图片                                         当时记的笔记,原谅我在此隐去这些创业团队的名字


如果真要归纳一下,可能就是四点吧:首先当然是团队要靠谱,做什么都能成。其次是方向,因为能在方向上试错的机会不会太多。然后是战略上透明,这个你和管理层的几个人聊一聊,很容易清楚大家是不是同心同德,因为不清楚战略的执行不是好执行。最后是战术上开放。具体执行层面需要反复讨论甚至争吵,才能快速迭代,追求极致。那些一下午都安安静静的团队,甚至有些各自坐在各自格子间里话都不说几句的,总让人觉得不太对劲。
所以最后去了现在的团队小红书,一是缘分,二也是选择。说实话我一直想去北京的。毕竟那里朋友多些,圈子也熟悉。彼时的小红书可能还是名不见经传,Stanford朋友介绍的一家上海创业小公司,30多人挤在一个小洋房里。电商业务刚上马,屋里从上到下对了很多打包盒。但是实实在在聊下来,小红书的团队实在是让我觉得太投缘了。后来在短暂的回国假期里我往返两次去上海和团队深聊。
最后想想,本来去硅谷也是为了找个回国做点有意思事情的机会。那一刻对我,这个机会可能已经找到了。
 第7张图片                                                   做都做了,逼不能不装
后来就是花一个多礼拜变卖家当转租房子转卖车子。已经走完前两步手续进入排队阶段的绿卡也不在乎了。一两年的信用卡积分换了一张回国的单程机票,当时还挺决绝的。
现在的CEO @charlwin 当时说的一句我还挺受用的:推迟做决定的时间,并不能帮助你把决定做的更好。我觉得有时候未必能把一切都想的那么明白,这毕竟是一个我不清楚的市场。但真要有一个人人都看得准有把握的机会,多半已经没什么机会了。有时候还是挺需要拍脑袋那股子劲的。
一直觉得坐而论道久了,总该起而行道。以前一群工作的朋友指点江山聊行业大势,经常挂在嘴边“绿卡于我何加焉”。现在觉得自己吹过的牛终于要一个个圆回来了。回国后身边朋友总是问我为什么回来,后来回答得是在不耐烦了,一言以蔽之就是:“无非是看重有意思的挑战,大过一眼望得到头的人生”。写下这篇的这时候我再翻回自己来美国后发的第一篇朋友圈:
 第8张图片                              比人生未知历险更可怕的,是那种一眼就看到老死的时光
所以没有什么可纠结的,答案一直就在那里。包括题主在内的很多人,可能心里都有一个答案。只是有时候,我们就是希望听到它从别人嘴里说出来。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 Q & A **********************/


Q: 为什么不自己创业?
人总是难免有一种生活在别处综合征,对现状不满意,看着别人的手里的果子更甜。也和国内的一些人聊过,有想拉你入伙的,还有希望给你投钱,还有希望你名义加入团队能让他们profile更好看的。
我自己是的确没有太想做的方向,不想为了创业而创业。能想明白和能做出来,本来就差着十万八千里。其实还是觉得,自己扑腾点小事情,还不如大家一起做一件大事情。而且“人前显贵”和“自我实现”作为选择的动机来说有着根本的不同。有些朋友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人放着高薪和高管不要,愿意加入创业团队打拼。根本上就是这两种价值观的差异。
Q: 为什么不留在美国创业?
硅谷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吸引了全球的科技人才,对中国和印度,尤其是如此。每年工作签证申请也是这两个国家的人最多。所以在众多的外国创业者中,华人环境也是比较好的。据估算在高科技产业中,华人人口比例达10%,在硅谷可能尤甚。这10%的比例意味着华人创业者可以在硅谷很容易地找到各种华人资源:华人合作伙伴,华人社区,华人孵化器,华人培训和华人投融资机构。在创业初期,迅速地得到交流最为顺畅的华人团体的支持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很快问题也暴露的很明显:做中国市场他们不解地气,做美国市场他们更不容易融入。
Q: 值得么?想回去么?
选择回国是会放弃一些东西的,特别是对于不少做技术的工作待遇比较优厚的同学。
一个是降薪的问题。对我可能都不是简单的降薪。如果考虑我当时跳槽第一年的package,股票还有签约奖金,那差不多是换了一个货币符号。
还有是要不要拿卡。FLAG,Amazon和微软这样大公司是sponsor工作签证和绿卡申请的大户。之前的经验一般说手续走个一两年,排期等个三五年,好像也该到手了。 但是如果真的想回国做事情,这张卡不但毫无意义,还会成为累赘:美国政府不管你在哪里工作会全球征税;绿卡不是美国户口,拿了永居之后想长期不在美国居住也是做不到的,必须居留间不断回去。抽中了工作签等绿卡,有了绿卡还想等公民。世界这么大,谁又想愿意为了一张卡片,束住自己的手脚,绑定那些年的青春呢?而且说到底,如果最终想回国做事情,人脉和经验上的积累,在国内显然比在美帝更有帮助。
当然对我最重要的体会,还要说是这一年的乐趣和成长,真的是千金不换的。后悔?“用舍由人,行藏在我”,真的是一秒钟也没有后悔过。这可能就是很多人说的,站在行业风口浪尖,带领千军万马的成就感,才是最大的奖赏。
觉得中国和美国的工程师文化有什么不同么?
刚回来之前确实会些担心国内的互联网职场氛围或者找到优秀工程师的困难。但后来发现其实这边的人才,不管是技术的钻研和对新趋势的了解,并不输硅谷。如果要说会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的话,国内的工程师在主动发现和探索问题上稍逊色一些。或者说很多人是很好的Problem Solver,但有时候是反倒是Problem Finder非常可贵。
那回中国在团队的文化上会有什么不适应么?
其实还好。文化问题,有点类似所谓的体制问题。有些人谈到一些公司文化不理想啦不自由啦,要么讳莫如深,要么好像无可奈何。其实我觉得,文化怎么样,完全取决于团队里的每一个人。特别是创业团队,你怎么样,你的团队文化就怎么样。我反倒感觉,自己能把硅谷的一些文化带到团队里,一点点也塑造了现在的团队文化。比如我们注重分享,我们开放讨论,和其他国内外创业公司的技术交流啦,包括免费吃喝玩乐啦各种福利啦,CEO和我们坐在一起啦,上下班时间自由啦,有些人周末也来公司待着什么的,和我在硅谷时候看到的创业团队风格都差不多的。


以上。
----------
有兴趣认识,可微信注明来意,搜索:iamkk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5粉丝

485帖子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4-28 14:29